Home New

蜜的滋味 A Taste of Honey(1961)

简介:

    乔,十七岁,和酗酒的母亲相依为命,却总得不到母亲的关爱;乔遇见了黑人水手吉姆,共度人生的第一次,然而吉姆跟母亲相继背弃了她。就在乔被迫自谋生路时,纤细的同志杰夫走进了她的世界,伸出温暖的友谊双手……

演员:



影评:

  1.   Jo和黑人男友在路上激情迸放,小伙子发布爱情宣言:
    -“Now I'm trapped in a primitive cult!”
    -“What's that? Mau Mau?”
    -“No, matrimony!”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对“Mau Mau”的解释是:“An African secret society, originating among the Kikuyu and active in the 1950s, which favoured the use of armed resistance to expel European settlers and end British rule in Kenya”。
      OED真是好措辞。
      
      抵制殖民的秘密结社常被西方人笼统地称为“千禧年运动”(Millenarian Movement)尽管其中并没有如基督教那样明确的关于历史的千年轮转断裂的教义。义和团也常被认为是千禧年运动之一种。它们被这么归类,无非因为它们迷信、不切实际。这么归类的好处就是可以不加分析把他们直接踢入“蒙昧”的黑屋里去。
      可是又有什么不是Millenarian,如果心里存有一个希望?
      
      说上面这些一点也不是评论电影的政治立场。本来,文本里的声音不是作者的心声。其实这部电影是我最喜欢的故事片第二名,第一名是索拉纳斯的《旅行》。
  2. 开始看BFI的Woodfall套装,其实就是英国新浪潮合集,Woodfall是旗手托尼理查德森和剧作家奥斯伯恩创办的公司,制作了很多新浪潮电影。其实这运动有很多名字,也可以叫水槽电影(Kitchen Sink)、自由电影运动或者是社会现实主义电影。风格和很多新浪潮差不多,也都是摆脱摄影棚,把摄影机背到大街上,更贴近战后人们的生活。当然内容上它有自己独特的地方,比如描写工人阶级的生活,主角大多是“愤怒的年轻人”。第一部我选了套装里唯一同时也被CC收录的《蜜的滋味》。它是第一部完全脱离摄影棚的英国电影,全部实地拍摄,风格更偏向于诗意现实主义,但是背景又明显地具有英国北部工业城市风格。俩位主角的表演都极具灵性,那种淡淡的悲伤实在是很打动人。

  3. 8分,这么说可能不太确切,但我还是想说这是英国版柔情史,或者柔情史的导演应该看过这部电影。除了相爱相杀的母女这部还加入了一个可爱的男主角,有点基(英国特色),瘦的像竹竿,柔情而有才,照顾着女孩。故事本该在这个总是灰蒙蒙的英国,显得特别忧郁残酷,但导演却有着发现幽默的慧眼,无处不是忍俊不禁的笑点##

  4. 当我还是少女的时候,我也遇见过渣男,谁让渣男是每一个良善少女的成长奶粉呢?

    我最终没有变成问题少女,而是成长得枝繁叶茂,因为我有一个靠谱的妈妈,永远默默爱护我,照顾我,支持我。

    并非每一个少女都如此幸运。

    今天要推荐给大家的两部影片应该放在一起看,对每一个生了女儿的女人来说,这大概是两部恐怖片。

    蜜的滋味 X 成长教育

    每一个不良少女的背后都有一个不靠谱的妈

    关灯拆电影 不担心女儿学坏 就怕妈妈有问题_腾讯视频

    蜜的滋味 剧照

    《蜜的滋味》中的母亲是个欢场女子,希冀通过男人改变生活。当她必须在男友和女儿之间做出选择的时候,她丢弃了女儿。

    女儿五行缺爱,在母亲离开的几个月中与一名黑人青年发生了关系。

    黑人一去不返,女孩却坚信爱情,不肯打胎。期间又与一名男同同居,鬼使神差地过上了一段家庭生活。

    母亲再次被男人抛弃,想撵走同性恋回来照顾女儿,却遭到了女儿的抵制。影片深刻地展现了一段纠结的母女关系,一个问题少女的背后,似乎总会有一个不靠谱的妈。

    可妈也是女人呀,也有追求幸福的权利。

    这种无奈多少有点存在主义意味,父母儿女终究亦是他人。

    既然我们必须孤独地面对死亡,同样需要孤独地面对幸福。

    英伦影史上另有一部著名的少女堕落影片《成长教育》一度大火,然而同样的题材,同样的故事发生地,两部影片的水准实在相差太大。

    《成长教育》中的珍妮生活在一个气氛压抑的家庭,父亲古板保守,母亲唯唯诺诺。

    原本成绩优秀的她是“牛津大学”的种子选手,在备考的一段日子里,珍妮结识了一位魅力十足的男性。满嘴礼义廉耻的父母立刻被男人伪装出的教养与风度收买,默许女儿与他交往。

    女孩放弃学业,跟随男人去了巴黎,享受着纸醉金迷的生活,直到有一天,她发现了男人的秘密。

    《成长教育》是2009年的作品,银幕质感赏心悦目。

    好莱坞炙手可热的女星凯瑞·穆里根饰演不敌物欲的女学生,彼得·萨斯加德饰演萝莉杀手,另有《消失的爱人》中靓丽养眼的女一号,以及《水形物语》里演技精湛的哑女。

    一众明星脸确实好看过《蜜的滋味》中粗腿男相的女主角和她徐娘半老的亲娘。

    我也是好几年前看的《成长教育》,至今仍记得珍妮是如何被引诱、直至离家挥霍青春的景象。

    说实话,全片就数这条线拍得好。她就像是灰姑娘,闯进了王子的城堡,那把大提琴就是一只水晶鞋。虽然最终回归了家庭与学校,却叫人气闷。

    瞅着影片尾声中穆里根那张失去了神采的脸,谁都不会意识到这是个社会问题,而是感叹一个少女遇人不淑。

    英国素有社会批判的传统,《蜜的滋味》的深度在于导演不只单纯表现了一个家庭中紧张的母女关系,更通过将母女关系嵌入劳工阶层,来展现那个年代英国底层社会的矛盾。

    英国的工人问题,大概相当于中国的农民问题。不良少女,不良母亲,同志男闺蜜、黑人船工,都是弱势群体的典型人物。

    他们无人拯救,还要相互抛弃、排斥,倘若连他们自己都不能互助与自救,还会有谁来管他们的死活?

    女孩走向堕落,母亲养儿不教,在托尼·理查德森冷静的镜头中并不表现为偶发的意外,而是不容于社会。那些黑白影像中萧瑟的港口、一声声孤独的汽笛声,都是人物没有出路的隐喻。

    而《成长教育》中的少女堕落成了一个偶然性事件,是“不经历渣男怎么见彩虹”的成长梗。那如果这个男人真是单身呢?是不是一切都不成问题了呢?

    显然,影片在主旨上是混乱的,即便片名叫作“成长教育”,我却不知导演究竟要教育我们什么。

    倒是镜头在下意识中多多少少裸露出了导演的立场,那些优质生活在精致的光线和眩目的剪辑的包装下,无言地确立了相对于普通生活的巨大优势。

    在这个影像魅惑大众的时代,任谁都难以抵御迷幻视听带来的悄然洗脑。也就是说,影片建立了一个隐性的逻辑:普通生活是沉闷无趣的、是反青春的,每个少女都是期待被拯救的灰姑娘。

    《成长教育》转移了矛盾的焦点,让人感叹,换一个靠谱的男人,少女确实是可以跟他走的,是可以背弃她原来的生活的。

    这个流光飞舞的故事,教人并不意识到其实是女性本身在这个不靠谱的时代不断在异化。她被教育必须擦亮眼睛,不是为了辨析男人,而是紧盯站在男人背后的纸醉金迷的世界,或者说,紧盯自己那颗拜物的灵魂。

    后马克思主义者认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二元对立,在当代已经转变成了消费和消费者的对峙关系,无产阶级的革命冲动终于耗散在了不断被激起的消费欲望中。用马尔库塞的话来说,今天的人们都是单向度的人。

    同样来自英国,同样写问题少女,《蜜的滋味》是一架社会肌理的显微镜,《成长教育》却是沁人心脾的砒霜。

    《成长教育》无疑是对消费社会的缴械投降,貌似矫正不良,实则无关批判。

    英国的现实主义电影创作曾经以其特有的严肃和不妥协,展现了英伦知识分子社会良知的担当,而今我却在两部题材相似的影片中,发现了意识形态的倒退和思想锐度的钝化。

    不到50年,自由电影的精神好像已然被消解了。

    从怀孕到双胞胎女儿两岁,我在报上开了一个专栏专门记录她们从精子变成人类的点点滴滴,算是至今为止我对女儿做的最尽心的一件事。

    现在的我忙得几乎没有时间陪她们,看到网上有卖一大堆自动铅笔自动橡皮,恨不得给她们买一盒自动妈咪。

    但因为这两部“恐怖片”,我知道我不会变成问题妈妈。电影是高度戏剧化的浓缩人生,好电影和我妈妈一样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