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re could be nothing so important as a book can be.”——美国出版史上的传奇编辑:麦克斯威尔·柏金斯。 <图片1> 这部《Genius》中文译名《天才捕手》,先不说有些雷同《心灵捕手》的感觉,影片海报的无论是柏林影展版、法国版还是美国版,无一例外的是出版界的巨匠编辑:麦克斯威尔·柏金斯与上个世纪早期美国作家:托马斯·沃尔夫,两人并肩走在曼哈顿破旧的大街上,抑或是两人的关系映射,执着的托马斯·沃尔夫,以及双目直视他的编辑麦克斯威尔·柏金斯。英文片名:《Genius》,在我看来,是两位的一个统称,没有偏重。这部影片虽然侧重讲述了编辑的传记故事,但是其实,故事涵盖了数个文学天才一起共事的关系,其中还包括了: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作者),以及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 <图片2> 即便这部电影的评分偏低,在年初的柏林电影节也没有引起热点性的话题,但是依然有发行商买来了北美的发行权,并且在暑期前进行了小范围的上映。相信拥有文字情结的人,都会想去影院感受一下这段传奇般的人物故事。影片结束后,更是有很多观众迟迟不愿离开座位,似乎在等待着一些真人历史照片出现在滚动字幕的间隙。这个有着棕色系海报的影片,故事是丰满的,结局是沉重的,影片用104分钟掏空了每个观众的心。当大师的时代已经过去,再无第二位托马斯·沃尔夫,也不再见麦克斯威尔·柏金斯那样的伟大编辑。我们只剩下了他们留下的最宝贵的《天使,望故乡》《时间与河流》等著作。 到底是无数知名作者,造就了神话一样的编辑,还是慧眼的编辑一手发掘了这些文坛巨匠。麦克斯威尔·柏金斯给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他不断告诉人们:“作品是属于作者的。”,“编辑没有创造任何事物。”。柏金斯倾其一生,对于作者的职业生涯,给予最真诚的支持和鼓励,作为图书编辑、心理分析、恋爱建议、婚姻顾问、职业管理、财务借贷等等。他堪称是作者的“忠实伴侣”,从不会情绪化的对待他们,而是不断的去解决那些,妨碍作者创作的,生活中的一切麻烦事。影片的开篇,在柏金斯看到托马斯·沃尔夫的作品前,他还在帮助妻子病倒、陷入财务危机的菲茨杰拉德解决收入问题。在完成了一天的批阅之后,他疲倦的拿起了同事丢给他的,托马斯·沃尔夫《天使,望故乡》的初稿。结果,一头读进去,就没有停下来。从最后一班火车回家,到第二天早班火车返回办公室,麦克斯威尔·柏金斯知道,他又遇到了一位“天才作者”。 <图片3> 英国导演:迈克尔·格兰达吉是知名的话剧导演,他做过演员,但是他说这个故事使得他想要拿起导筒。于是他联手两度奥斯最佳编剧提名作者:约翰·洛根(《角斗士》、《飞行家》编剧),拍摄了这部《Genius》。影片的制作被评价为中规中矩,更多的焦点围绕在三位主要演员身上:妮可·基德曼、 科林·费尔斯、以及裘德·洛 。真人传记固然难不倒几位大牌演员,这也都不是他们第一次出演真人传记影片,《王国的演讲》《摩洛哥王妃》在前,裘德·洛更是在1997年的《王尔德》里饰演过一次英国作家,这次与妮可·基德曼在2003年的《冷山》之后再度合作,更是令影片中,很多激情戏的部分,颇有看头。 <图片4> 科林·费尔斯饰演的这位,传说中,从不脱下自己的帽子的编辑:麦克斯威尔·柏金斯,会令你分分钟入戏。你会一下就被这个在几尺见方的办公室里,背后罗列着一本本不朽著作的编辑,每日在这里不厌其烦的一句一句批阅文本的编辑,肃然起敬。这位编辑的沉稳和电影开篇的基调一致,缓慢的列车载着柏金斯回家,而他开始了与托马斯·沃尔夫文字的第一次“相遇”。而影片用车窗外的空景,结合托马斯·沃尔夫文字的力量,以旁白的声音贯穿柏金斯的阅读过程,也让观众体会到了这位作家的深沉气魄,同时感受到了编辑柏金斯那颗,同样被震撼的心。 随着托马斯·沃尔夫第一次走进柏金斯的办公室,故事开始了一段,不羁天才与卓越编辑的友谊与交锋。他们的友谊建立在相互的认同与赏识,他们的交锋针对于作品的删减与修改。影片大量的通过两人的对手戏,表现他们在办公室、酒馆、车站,不断的修改调整每一个段落,从繁复的形容词语,到一句简单的表达。什么是最佳的“度”由编辑来建议,而最终要表达什么,依然遵循作者的初衷,这个劝服与拿捏的过程,极其微妙,既不能否定作者的创作,也不能过多影响作者的表达。 <图片5> 沃尔夫与柏金斯两个人对于第二部作品《时间与河流》的修改,长达9个月,两个人吃住一起,办公一起,很大程度上,都影响了各自的家庭生活。而影片的第二个层面,即是展现两人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甚至是相悖的处事态度。沃尔夫与妻子的激情婚姻(妮可·基德曼饰演),以及成名后的婚姻危机,都彰显了沃尔夫冲动、自顾自的行为态度。而柏金斯在保证作品顺利出版的情况下,还要不断的安抚被沃尔夫抛下的、处在崩溃边缘的妻子,哪怕是被她的自杀或枪口威胁。柏金斯看到的只有悲痛,当他彻底对沃尔夫的行为失望后,告诉他生活不仅仅是自己,还要替别人着想时,固执的沃尔夫选择了离开。 <图片6> 再伟大的编辑,始终也只是那个距离天才最近,但是却可以随时被另一家出版社替代的编辑人员而已。两个人如父子般的关系,就此割断。剧情转入了低靡期两个人,沃尔夫拜访了菲茨杰拉德,而柏金斯拜访了海明威,作为影片尾声之前的一段铺垫。约翰·洛根的编剧,并没有结构上的惊喜,而是靠着戏剧性的桥段,例如两人在黑人爵士酒馆里的买醉、在办公室内的争吵,以及晚餐后的推心置腹等等,逐渐交代两人从亲密到疏远的关系。而关于柏金斯的个人家庭生活,也本片的主线之一,妻子的包容和五位女儿的贴心,着实是柏金斯的精神支柱。可惜过少的家庭线,却要交代过重的情感,令人难免觉得生硬,不够巧妙,不过故事依然连贯顺畅,结尾也算收的老练沉稳。 <图片7> 对于并不太熟悉这段编辑与作者关系的观众来说,结尾更像是一场飞来横祸的急刹车。当托马斯·沃尔夫为自己行为开始后悔时,他却一病不起,醒来之后,颤颤巍巍的向医护人员要来纸笔,开始书写一封开头为Dear Max的书信。这个室内的镜头是日光下拍摄的,温柔的光线穿透白色的窗帘洒在病房里,托马斯颤抖的笔尖,令人落泪。联想起他日夜书写手稿,像着魔一样,描绘他内心中的美国图景。如果没有柏金斯的节制,他可能无法找到那个,能同他一起,并肩俯瞰曼哈顿的人。 <图片8> 柏金斯恪守一生的职业操守,对于作者们的帮助,对于文坛难以估量的贡献,让他的职业生涯变成了出版界的传奇。你可能会说,好作者都让他给碰上了,而反过来想,他才是真正配得上每一位大作家的最佳编辑。在近乎绝望的葬礼过后,收到托马斯在病床上的最后一封手书的柏金斯,看到了医院的地址与托马斯的笔迹,他起身关上了办公室的门,回到了座位上,第一次在影片中,摘下了那顶,在家中吃晚饭都不曾脱下的帽子,缓慢地拆开了信封,开始阅读。 影片描绘的这一段,堪比父子情的关系,编辑柏金斯倾其所有地付出,只希望作者可以有更好的生活环境,创作出更好的作品。而那一部部作品的意义,就是他曾写给托马斯的那句话:“没有什么比一本书更重要。”。他说:“编辑并没有让一本书变得更好,也许只是让它们看起来不同罢了。”。于是,《Trimalchio in West Egg》换名为《了不起的盖茨比》,《O Lost》改名为《天使,望故乡》,永久的留驻在了美国现代文学史上。麦克斯威尔·柏金斯同样是一位天才—— 一位善于发掘天才的天才。这部影片可能不够完美,但是它依然使得我们,距离那些想象中的天才们,又更近了一步。 <图片9> 2016年7月1日 多伦多 小玄儿记 ————————————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
欢迎在 B 站或 Youtube 关注「小玄儿的深夜聊碟」
每周五更新,目前可以观看
#日本电影大师蓝光套装系列
#台湾电影大师蓝光收藏系列
#新老电影混剪系列
未来还有更多CC必收蓝光套装系列
感谢小伙伴们的支持!你们的每一个关注对我来说都弥足珍贵!
影片的中文翻译远远没有英文来得准确和有深意,虽然 Maxwell 不如海明威/菲茨杰拉德/托马斯这些作家一样有着小说载体的作品留存世上,但作为这些“天才”作家背后的推手,谁又能说他不是有着另一种天分的天才呢? 现在我们耳熟能详海明威的《当太阳照常升起》、《老人与海》,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和托马斯《天使望故乡》、《时间与漂流》,这些响当当的影响了整个 20 世纪的美国小说家都不是今天我们的重点,今天的主角是将他们一手挖掘出来的编辑 Maxwell Perkins。 1884 年生的 Maxwell 在非常年青时就显示出卓越和超前的作家挖掘机才能,毕业后在《纽约时报》做过短暂的记者之后,加入了 Charles Scribner's Son 出版社。就是在这里,他成功将海明威/菲茨杰拉德/托马斯由贫困书生推成当红炸子鸡,不仅仅是文学界和美国,而是世界范围内的声名享誉。 当时的出版社通常只出版成名作家的作品,但 Maxwell 看到即将到来的新一代文学风潮,他排除众难,致力于发挖掘有潜力的新作家作品,菲茨杰拉德的成功是他卓越远见的首个实证。 当菲茨杰拉德拿着 The Romantic Egotist 《自大狂的罗曼蒂克》(日后改名为 This Side of Paradise《天堂的这一边》出版)出现在 Maxwell 眼前,后者新知道美国新文艺浪潮已经到来。《了不起的盖茨比》更是让菲茨杰拉德成为媒体追捧的焦点,但他和妻子泽尔达(这个女人不得了)的肆意挥霍和酗酒不断地破坏着他和 Maxwell 的关系,但即使如此,Maxwell 作为朋友仍然一直陪伴和支持着菲茨杰拉德到最后。 亚马逊在年初也专门制作了关于菲茨杰拉德和泽尔达的传记题材剧集《缘起泽尔达》,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第一季 10 集已全部放出。 菲茨杰拉德的成功也并未为 Maxwell 扫除多少的障碍,尤其是落到海明威身上。虽然与菲茨杰拉德互为好友,海明威的文风可和大走文艺青年风的前者大不相同,常常在作品飙粗口,当时 Maxwell 为了出版《太阳照常升起》顶住了公司内容保守派相当大的压力。看惯了传统文学风格作品的读者,读《太阳照常升起》会看到一个全新的世界(这也是我看的第一本原版小说),当你看到 Brett 说 you know it makes one feel rather good deciding not to be a bitch 时会让你有一种畅快淋漓的感觉。 一直到海明威的第二本书《永别了,武器》出版并登上了畅销书榜首,才算是封了出版社的反对之声,也进一步巩固了 Maxwell 在作家挖掘机不可撼动的地位。 但 Maxwell 作为历史第一位被称为“作家编辑”之人,潜力作家的挖掘只是第一步,将未经打磨的文字编辑成阅读性极高的作品才是他真正担得起这个头衔的真正原因。严谨的文字控制能力和结构感是 Maxwell 可以将一部部经典作品送上畅销榜的真正原因,而这个能力非常明显地体现他和托马斯的合作上。 托马斯在遣词造句上缺乏必要的自制力,不像菲茨杰拉德那般惜字如金也不如海明威那样直白,对自己的文字过分依恋,第一本书《天使望故乡》出版前 Maxwell 就已经让他砍掉了将近 9 万字。后来的《时间与漂流》的编辑工作更是长达 2 年之久,而且在编辑期间托马斯还不断地写入新的内容。 在工作过程中,Maxwell 也不断地拷问着自己,自己对作家这些文字所做的修改和意见,究竟是让作品变成更伟大的作品,还仅仅只是让它变得与众不同(以满足读者的好奇心态)而已?但事实证明,Maxwell 是对的。 也正正是 Maxwell 这超比寻常的编辑才能,让后来成名的托马斯越来越介意媒体中流传的“《天使望故乡》和《时间与漂流》的成功大部分要归功于 Maxwell”,争吵也越来越多。 但 Maxwell 让人敬佩的一点是,他不仅仅有着卓越的眼光和编辑才能,更是一个非常体贴和礼貌的绅士,但凡和他合作的作家,他都处之与诚,即使是在菲茨杰拉德凄凉的后期生涯,Maxwell 也一直保持着这个落魄作家的支持和帮助,托马斯在临死前也终于看清这一点了。 也正因为 Maxwell Perkins 卓越的编辑能力,“作家编辑“这个名词才真真正正成为业界的一个称号。 影片在细节上刻画了一个非常立体的 Maxwell,除了将不少的时间分配在他和女儿们的互动上,其中一个细节也非常触动人。当Nicole Kidman 扮演的 Aline 在出版社电梯口失魂落魄地等待着不会尾随出来的托马斯时,Maxwell 骤然意识到工作的执迷正在破坏着自己的家庭,而他看到过太多的所谓大文豪最终惨淡的孤独收场,从而将生活重心慢慢移往自己的妻子和五个女儿身上。 相比之他所合作过的处于镁光灯下的“天才”小说家们,Maxwell 获得了另外一种意义的成功。
如果你愿意
欢迎移步到公众号 DramaMatters
在这里,我们分享更多关于电影的细节分享和私密感受
说实话, 对《天才捕手》这样的片子能够引进还是有些意外的,因为它实在不太有卖相——前两年我非常喜欢的传记片《极速风流》国内票房也不好。以国内院线电影风格、类型之贫乏,实在需要更多这样的影片才好。
作为一个中文系出身的人,我对影片充满好奇与期待。虽然对美国当代文学很感兴趣,但不幸一直没有读过托马斯·沃尔夫和他的名作《天使,望故乡》。影片一下拉近了我和这位文学天才的距离,让我脑海中建立起一个活生生地作家形象(尽管电影未必全是真实的),这是阅读不容易做到的。读了那么多年村上春树,我都想象不出此君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会是什么样子呢。电影的好处就在于此。
影片的演员阵容非常强大,也很有趣:两位男主角科林·费尔斯和裘德·洛都是英伦戏骨,女主角妮可尔·基德曼和男配角盖伊·皮尔斯来自澳大利亚,只有劳拉·琳妮是地道的美国人。由此,这部描绘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文学巨匠及图书编辑的电影,却带上了一种莫名的英国味道,甚至影片中的纽约在低色调低饱和的复古镜头风格下都恍如伦敦。整部影片都在微昏的出版社办公室、充满蒸汽的火车站以及编辑麦克斯·珀金斯传统的美式家庭中展开:第一个镜头开始,就是二十年代纽约的街道,天上下着雨,地下无数人在雨中簇拥着来来往往。而在这些人当中,站着一位未来的天才:当代美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托马斯·沃尔夫。
托马斯·沃尔夫绝对是位天才,在二三十年代经济萧条的时代,他却写出了充满激情和迷茫,极具个性的文字。连写出《喧哗与骚动》的威廉·福克纳对其都敬佩有加。类似描写科学、艺术天才的传记电影,我们会联想到《美丽心灵》或《莫扎特传》。但细加琢磨就会发现,这些电影都无法回答一个观众可能非常感兴趣的问题:天才是如何成为天才的?电影只能帮助我们理解,天才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他们的生活、梦想、恐惧、欲望又是什么。《天才捕手》的视角倒是稍有不同,它描述的是,天才是如何被发现并被打磨发光的。
影片通过编辑麦克斯·珀金斯与沃尔夫之间的友情来贯穿整个故事,这个角度的有趣之处在于,某种程度上,这两个人都徘徊在失意与诗意两种生活状态之间!科林·费尔斯饰演的珀金斯平常是个无趣的男人,他虽然爱他的妻子和五个可爱的女儿,但她们却不是他的生活重心。他不参加家庭远行出游,也不支持妻子的戏剧事业,还一心想要一个儿子……他的生命其实已经奉献给了菲茨杰拉德、海明威以及沃尔夫这样一些后世赫赫有名的作家,特别是他们构造的文学世界。这是一个无力创造世界,却能帮助你完善一个世界的伯乐。他的梦想和欲望——流芳后世(他对儿子的强烈期盼就是这种梦想的隐喻),以及他对自己职责、位置毫不逾矩的瑾守(听到沃尔夫前言中把新书献给自己时的淡然)构成了极有魅力的人格。科林·费尔斯的表演举重若轻,尺寸拿捏已入化境,真是淡而有味。
另一方面,沃尔夫则被影片塑造成了一个完全沉浸在自己世界中的性情中人,他可以对抛家弃子追随多年的情人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可以对深陷痛苦中的同道菲茨杰拉德大加苛责毫无同期,他可以以每天几千字的速度疯狂写作,也可以在珀金斯说服他之后忍痛老老实实狂删心血之作……失意生活似乎正是他诗意的来源,因为支持他的是对文字的野心和传世的渴望,现实世界反倒成了一时的幻象。有段戏很有意思:当沃尔夫已经成名之后,他回到纽约,看着街上等待接济的人们,不由质疑自己写的书有何意义,对这些根本不会看他书的人是否毫无价值?这是一种太年轻,太简单,又有点单纯幼稚的想法。而这也恰恰就是沃尔夫这类作家的价值所在:尽管他们或狂妄或清高,内心里他们首先是一个人,然后才是文学天才。
茨威格曾经说过,那些伟大的人物之所以伟大,都是因为“到不朽的事业中寻求庇护”。我很不喜欢有人把珀金斯与沃尔夫的友情描述成一种基情,在我看来,他们两人远不止惺惺相惜这样简单。两个人在失意与诗意的生活中相互拯救,在伟大的文字中共同寻求不朽。这也是在结尾,当沃尔夫离开之后,珀金斯第一次脱下帽子的真正涵义:斯人已逝,再没有人能够拯救他并被他拯救。那些伟大的文字和曾经伟大的生活就此结束了。
我很喜欢这个故事题材,但影片确实与《莫扎特传》、《美丽心灵》这样的经典还有点距离。最大的问题在于,故事情节以沃尔夫小说修改为线索,缺乏真正深入两位主角心灵的时刻,多半流于表面——比如珀金斯曾发出疑问,不知自己的修改是否真的成就杰作,还是扼杀了初版稿件的独特光芒?一个本可以深入主角内心,展现其恐惧、自信、犹疑、自省的机会被轻松放过了。对沃尔夫的刻画也是如此。我们发现,描写这些文艺天才时,一定要把作品带入其生活,而不是把生活带入其作品——就是说,借助他的生活故事来展现作品及其特质,而不是把作品当做影片的素材。这点上,《莫扎特传》就非常高明!
沃尔夫、《天使,望故乡》、美国当代文学、二三十年代的纽约故事……这些离普通中国人的距离可能都过于遥远了。君不见国产的《黄金时代》票房都不理想吗?但陌生的题材,不够刺激的类型,恰恰该是我们去看电影的理由吧。影院不仅仅是一个娱乐场所,它更是体验生活、感受世界的窗口。伟大的人物到不朽的事业中寻求庇护,我们不正该到优秀的电影中去寻求庇护,寻求人生失意或诗意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