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想吹口哨我就吹 Eu când vreau să fluier, fluier(2010)

想吹口哨我就吹 Eu când vreau să fluier, fluier(2010)

又名: 我想吹口哨就吹口哨 / 当我想吹口哨,我就去吹 / 想吹就吹,吹得响亮 / Eu cand vreau sa fluier / fluier / If I Want to Whistle / I Whistle

导演: 弗洛林·谢尔班

编剧: 卡塔林·米图雷斯库 Florin Serban

主演: George Pistereanu Ada Condeescu Mihai Constantin Clara Voda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罗马尼亚 瑞典

上映日期: 2010

IMDb: tt1590024 豆瓣评分:7.2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还有5天,西尔维乌就要从感化院中释放,可是自从他知道自己那消失了多年的母亲再次出现,并决定带走与他相依为命的弟弟后,这5天开始变得如一个世纪般漫长。

演员:



影评:

  1. 简单的人物、简短的篇幅,却将一个数度造就罪犯的因素一并囊括。 个人、家庭、社会、执法者以及监狱本身,相互之间的不信任与偏见令得一切最终变得不可收拾,如果任一一环能打破藩篱取得信任,结果可能就不一样了。 影片从主人公的角度不仅将一个涉及家庭、监狱的故事娓娓道来,同时把观众与其即将出狱度日如年的感受紧密联结,不到90分钟要情节有情节,要节奏有节奏,要人物有人物,不得不说编导功力还是相当不错的。

  2. 《想吹口哨我就吹》是35岁的罗马尼亚导演弗洛林·谢尔班(Florin Serban)执导的第一部电影。在2010年2月的柏林电影节上,这部电影获得了评委会大奖银熊奖和阿尔弗雷德·鲍尔评论奖。8月14日,由罗马尼亚由本国著名影视人、电影评论家、导演等组成的一个7人评审团推举该片代表罗马尼亚选送奥斯卡评审委员会参与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角逐。

    《想吹口哨我就吹》和之前两年罗马尼亚的《四月三周两天》、《爱在世界崩溃时》、《布加勒斯特以东12点8分》、《无依可靠》等电影,在不少电影节获奖,被人们称为“罗马尼亚新浪潮”,这也是东欧在九十年代之后电影迎来的新鲜有力的创作风潮,这些作品风格各异,却皆个性突出,纷纷来自于罗马尼亚新一代的年轻导演们。

    影片改编自同名舞台剧,讲述的是少年Silviu还有五天即可服刑完毕,却因为担心自己拉扯大的弟弟被突然回来的妈妈带去意大利,铤而走险采取暴力手段,试图阻止其发生的故事。短短五天,自由遭遇荷尔蒙,一片狼藉。

    影片男主角Silviu由业余演员George Pistereanu扮演,按照导演弗洛林•塞尔班的说法:他有一种“闭上眼睛”的能力,并且有非常生涩的一面,所以他的表演非常直接。的确,作为新浪潮电影的一种一贯手法,该片也大胆启用了新面孔。虽然是新演员,男主角的表演却算是可圈可点,尤其是影片后半部分的绑架部分,男主角的表演在这场绑架戏中随着情绪顺势爆发,张力十足。影片拍摄时也采用了大量的手摇镜头,跟随着男主角的头肩部自然移动,这种手法又同时让观众融入其中,伴随着Silviu一同感受狱中的压抑和挣扎。这也是该片个性迥然的一个特征。

    由于罗马尼亚的历史沿革问题,齐奥塞斯库当政的罗马尼亚“黄金年代”被很多罗马尼亚新浪潮电影反复讲述,某些作品表现了某种对前共产主义时代的乡愁式的怀恋以及对今日罗马尼亚的反思,某些作品却仍将那段时期描述为恐怖荒谬的集权政治。因此,很多人认为这部电影“暗示着东欧巨变对罗马尼亚人造成的心理影响”。的确,在齐奥塞斯库的个人独裁后期,罗马尼亚经济日渐萧条,1989年,蒂米什瓦拉事件引燃了罗马尼亚革命的导火线,齐奥塞斯库总统夫妇被枪决,罗马尼亚共产党政权正式倒台。然而民主化并没有马上带来罗马尼亚经济的好转,由于处向市场经济转型期,失业率上升,人民生活水平没有提高。至今还会有人怀念齐奥塞斯库时代或向其墓献花。罗马尼亚有大量人口在欧洲其他发达地区打工,影片中提及的Silviu的妈妈要带小儿子去的意大利就是罗马尼亚人打工的首选趋向地。同时也正是因为大量成年劳工的外出务工,青少年的教育问题日益堪忧,逐渐演变成为社会问题。因此,人们对于该片试图反映罗马尼亚这一社会现实的解读,是不无道理的。

    然而导演塞尔班并不认可这种解读,他认为这部电影想要引起人们的思考是,这些孩子到底处于怎样的一个世界,让他们过早的失去自由。这种解读的缘由或许是因为此部电影缺乏强势的戏剧张力或者深刻的思想内涵,然而实际上影片却不乏许多灼灼其华的闪光点:年轻的Silviu有着青春的向往和年少的冲动,然而他的敢作敢当、为所欲为的生活态度,却让人感动。当他试图吹口哨唤回自己亲爱的弟弟时,对方却没有回头,那种失落恰是少年心中自由因故丧失梦想万劫不复的伤疤,也正是后来他在青春的荷尔蒙催生下演发的暴力劫持和浪漫约会的始作俑者。当片尾Silviu亲吻他爱的女孩Ana,凛然大步走向他下半生已知的残酷命运时,单调的马路,空旷的天空,静谧的世界似乎都在他的脚步声中张开怀抱,示意他内心的坦然与自由,尽管一声警笛划破长空,带走了我们心中最后一丝温暖。此后,车马喧嚣,世界继续旋转,似乎这残忍的一幕都没有发生过。

    倘若观众能用一颗平静的心,来跟随Silviu体会那些少年面对自由丧失的抑郁,挚爱剥夺的焦虑,体会他那些在异常压抑的监狱中紧绷敏感神经的起伏,以及最后因青春冲动导致的暴力和无端的浪漫,大抵都会觉得这一个半小时的电影其实并不是一碗温吞水。因为那些导演试图用真实说话的心思,都寓于其中了。想来成人的世界里,或许再也没有这份“想吹口哨我就吹”纯真与放任。

    PS:笔者曾在07至08年对北京市的未成年犯进行过多次出监培训,还曾在未管所内与他们录制节目,对这些和我同龄的青少年们,有过多次面对面的接触。授课之余,谈天说地,更是敞开心扉。少年心事当拿云,他们那份“想吹口哨我就吹”的豁达与不羁,与自由被剥夺的现实的碰撞砥砺,恰是最触我心弦的地方。那段和他们的寒来暑往,书信飞鸿的经历,让我对这部影片,又多了一份感触。



  3. 主人公还有两周出狱。他到底能不能顺利开始崭新的人生?像看老式悬疑片一样,我一直揪着一颗心,虽然心里知道这男孩子一定会在出狱前捅娄子。这个强壮刚毅的小伙子被言语挑衅,扇脸吐口水,而一言不发。几乎让我提着的一颗心放下来。然而电影后半部突然反转,完全让我猝不及防。作为一个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我认为这个转变过程,交代的还是不清楚,这完全超出正常理解范围之内。 片尾,男孩在喝咖啡的时候,我一直担心会被一枪爆头,然而我多虑了,这是罗马尼亚,不是美帝。 很欣赏男主的表演,不看介绍很难相信这是一个业余演员。女社工的确很漂亮。 这是一部看过之后觉得很操蛋的电影。世界不该如此冷漠灰暗。

  4. 这部来自罗马尼亚的独立影片有一个非常掷地有声的名字:想吹口哨,我就吹(If I Want to Whistle, I Whistle)。片名起得很响亮,有一丝霸道,也是很诙谐得暗喻青少年们想做任何事情,就尽情地去做的顽童心态,他们不在意后果如何,不考虑别人怎么看。

    《想吹就吹,吹得响亮》作为导演弗洛林•塞班的银幕处女作,影片尽管还有些不够完满的痕迹,可是胜在风格清新内敛,别具一格的生活记录片的影像形式,更将这种记录片的拍摄方式发挥到极致:自然光照明,同期录音,鲜少有背景配乐,观众能听到的,只有环境的杂音与人声。无疑,将影片制作成记录片的格局,目的就是给观赏者一种强烈的代入感,也是与本片题材有着息息相关的叙事手段,因为影片的主题精神就是反映那些在教养院的高墙内接受再教育与管制的少年犯们青春期的真实生活与心路历程。

    在这之前,2009年雅克•欧迪亚的《预言者》也取用同样的摄制方式,而且题材有些近似,但风格更为浓烈成熟:步入成年之后的阿拉伯青年吉贝纳在法国监狱与自己的科西嘉导师互谋利益,他机智冷硬地求生手段,通过与天牢之外的各方黑手党之间的相互瓜葛,最后成为一名黑手党要员。影片主要探讨在监狱这个封闭和小团体自定规则制度的空间,以小群体为代表的种族冲突之间激烈的厮杀与相互抗衡的监狱文化。《想吹就吹,吹得响亮》这部影片在主题内质上,就相对“寡淡”一点:没有黑社会势力在监狱的里应外和与权力蔓延,没有狱警与犯人之间火药味儿十足的对峙,监狱犯人之间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也没有过分宣扬。更多的是将眼光落在那些未成年或才成为“准”成年的半大孩子们因为家庭疏于教育与关爱成为“问题少年”的社会现象。在罗马尼亚这个东欧国家,这已经成为一个需要解决的刻不容缓的社会问题。
     
    一般涉猎到社会敏感话题的影片,有很多导演喜欢采用含蓄、温而不表又相对客观的镜头语言,去陈述事实与社会现象,将问题与疑惑留给观众们去思考,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震撼效果,其实导演们运用不表达自己观点的镜头与影像的模式,有时候是一种基于站在第三方立场上冷静的审视观众们反应的态度。《想吹就吹,吹得响亮》就是按这条路线迈步的。

    我发现影片的拍摄视点有多处在西尔维的后肩方位进行跟拍的,就如同记者在实地取景、跟随采访人物一般,很真实,没有修饰与雕琢的造作之感。在初看影片时,有些发闷,因为还没有摸清导演要展现的思路及意图。但观众的观影习惯会随着影片的节奏而调整。如同生活片段一般原生态的影像下,其实是暗流涌动,剧情简单之中透有力度,情节编排得有感染力,需要慢慢得酝酿情绪与铺陈出细节为下一步情感的爆发做出一个适合的解释与说辞。

    影片在一个封闭的教养所取景,这里就是微型社会群体。孩子们劳动、歌唱、共同作息饮食,有欢乐的时候,也有雄性之间勃发征服之战的争斗,但都是小打小闹,之后一切归于平静。男主角西尔维的形象设置得有些神经质,总是喜欢直盯盯着看人,有时候喜欢絮絮叨叨,看似外表温和其实是压抑暴怒的孩子,这是遭受精神创伤的表现。很可惜,在他马上就要刑满释放的几天前,发生了悲剧事件。母亲自然是整个事件的导火索,她的出现打破了西尔维平静的生活,好不容易才痊愈的心灵伤疤,又再次被皮开肉绽地揭开。这些年,母亲为了生计和不断变换的情人置他与弟弟不顾,致使他的人生被毁。现在又要带走他亲密的弟弟。于是他策划了一起绑架案。

    往往人们就要走向自由的终点时,一件小事情,就会让全部的努力与辛苦功亏一篑。这种不可掌控未来的人生故事尤为能让观众产生扼腕唏嘘的苦笑与无奈。促使西尔维铤而走险的另一方面,是社会再教育组织忽略了他的人权要求:典狱长对他一再请愿回家探亲不予批准。一个心智尚显稚嫩的青少年,极易在这个时候走极端。影片的精神诉求涵盖两个社会问题:罗马尼亚堪忧的经济状况,很多有孩子的父母们外出到西方发达国家打工赚钱,孩子的抚育及培养的重担要有谁来挑起,这个特殊时期,孩子们的心灵是非常脆弱且易受外界诱惑影响的,西尔维就是代表着这个群体中的一个个体,来引申出上述现象所导致的让人忧心的恶果现象的;另一方面则是影射教养院这个代表社会制度管教组织的制度混乱与忽略对青少年心理过渡时期的再教育和监护的疏忽问题。男孩西尔维不计后果得实施冒险计划的前因后果皆因社会的综合问题所导致。
     
    我在想西尔维之所以将社工安娜做为绑架的人选,不是盲目而为,这应该是比较复杂的情愫在里面:爱慕与被忽略之后的报复。爱慕安娜的美丽,得到的是对方的不予理会,于是心中暗暗受伤。更有对女性潜意识的一点点仇恨,因为母亲,他曾经咆哮着骂母亲是“婊子”,是她毁了自己的未来,放任自流地由他自生自灭。但是,毕竟西尔维是个本性善良的孩子,在绑架人质的时候,他清楚得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所以,冲动之下带有理智。西尔维这个叛逆青年,是个矛盾的复合体:沉静压抑,爆发起来就象头狮子,温和又有些敏感脆弱,且心门紧闭。他身上既聚集着暴力因子又能体现出天性的善良,这种角色形象的塑造是导演意欲唤起观众们的同情怜悯之心:他还是个孩子,只是不幸沦为社会的边缘。

    最后的结局,可以想象得到,因为就西尔维敢作敢为的性格来说,他知道自己难逃正义的制裁。不过,至少他用这种极端的方式完成了心中的两大愿望。但人生的漫漫长路都要在凄凉的铁窗之下度过。怎一个可惜了得?

    因为是拍成纪录片的形式,比较贴近日常生活平凡细节的叙事,而且剧本内容比较简单,相对情节来说少了紧张与刺激的吸引力与张力。不过,温火慢炖出细活,影片前期的剧情与人物性格的铺垫,都在最后半个小时的绑架案得以升华和静默之后的爆发了。这半个小时的紧张戏份,还有一些逻辑上待于推敲的细节部分:那种众叛亲离的背水一战,渲染的是理想化的反叛个人英雄主义。总体来说,这是一部瑕不掩瑜的独立影片。

    观影之后,个人认为这部在第60届柏林电影节上获得了评审团大奖银熊奖的影片:犹如一通响亮朴实的口哨曲:If I Want to Whistle, I Whis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