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芬兰的汤姆 Tom of Finland(2017)

简介:

    Tom of Finland 的同志情色插画,相信不少人都欣赏过。硕大的肌肉、壮阔的广膊、下体大大的一包,连黑色的皮裤都遮盖不住。电单车、制服、一组组激情动作连环图,教一代代同志血脉沸腾。这是 Tom of Finland 的 传记故事。他本来是一名军官,二次大战时为国家拼死奋战。战后回到芬兰,却因为同志的身份,处处受到歧视和打压,只好寄情艺术,画下一幅幅解放性爱的情色插画,影响力冲出国际,推动了一代同志的性解放,忠于自己,悍卫同志的权利。

演员:



影评:

  1. 有幸参与了本片英文部分的听写工作,所以看了两遍,回味无穷。 先不说厚重的大提琴和优雅的古典音乐背景了,来分享一下我所理解的故事线。 1. 兔子。 片头,舞台背后,汤姆聊起了兔子。“你不能把他关在柜子里。” “柜子里的他饥饿又饥渴。” 全片有两只兔子,战场上蹦跳的兔子和病床里到处乱窜的兔子。 兔子一蹦一跳,追求的是快乐与自由。 2. 战争。 一边是枪林弹雨,一边是同性恋军人的压抑和挣扎。 二战结束了,同性恋面对的战争却从未结束。他们的战争包括自我认同的战争,和歧视与疾病威胁带来的战争。汤姆无论在任何意义上,都是一名勇敢的战士。 3. 画作。 最主要的一根故事线。整部片子以回忆的方式展开。不断穿插汤姆绘画的细节和他记忆的回放。小黄图代表的是雄性之美和对自由的渴望。它先后以约炮撩汉神器、打飞机素材、时尚风向标、防艾宣传和素描范例的形式传播开来,从冰冷压抑的岁月穿越到艾滋风暴的年代再到开放的新时代,它传播的是希望、自由和真实。 4. Nipa 汤姆家的小鲜肉,因汤姆的画作约炮相识,最终成为一生的伴侣(之一)和精神支柱之一。小演员也非常出色,演得出阳光帅气、率直坚定、善良忠诚和细腻骚情。他在汤姆的故事里先后扮演着炮友、家人、情人、老公、派对基友、家庭主妇和事业支持者的角色,最后患癌症死去的时候也傲娇地不带走一片云彩。 5. 黄色布料 黄色布料一共出现四次。1. 长官穿着黄色大衣,画着浓妆,在自家基趴被人抓走。2. Nipa说想跟汤姆建立自己的家,要有黄色的窗帘。汤姆却说黄色是死gay的颜色。3. Nipa病入膏肓,汤姆终于带着他去布料店买黄色布匹,笑着说黄色是死gay(指自己)的颜色,Nipa甜甜地笑了。4. Nipa去世以后,汤姆家挂着大大的黄窗帘,寄托着深深的思念。 6. 皮革和制服 汤姆画作的主要元素。皮革和制服在同志文化里象征雄性的阳刚,同时也暗示着SM的癖好,本片回避了后者侧重了前者。这些元素从军旅生活到摩托队到加州派对到展览会再到最后的结尾派对,贯穿到底的是同志们对男人的重新诠释,一种血脉喷张的同性增益。 7. 长官 长官的作用在片中有多次大转弯。军中的长官是作战的精神领袖,生活中的长官是基佬派对领袖,而惨遭逮捕和改造的长官最后却成了懦弱的囚犯,渴望被掰直。当然片子为了让这种转变更加符合情理,专门插了一段德国监狱探访对话,对话中就已经体现了长官的犹豫和左顾右盼。然而,他虽然不能成为汤姆那样的战士,却也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任务。 8. 女性角色 长官的妻子对他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汤姆与妹妹和Nipa组建了三人家庭。她不能欣赏汤姆的作品,也从来没有欣赏过汤姆的生活风格。 9. 粉丝 道格是汤姆的忠实粉丝,他曾经是一枚小小受,因为汤姆的画作而勾搭到帅气肌肉男并且稳定在一起,这让汤姆本人也很惊讶(参见加州见面时人称"We"引出的对话)。道格外表柔弱内心刚强,从感恩粉丝变成了果敢经纪人,他的支持也是成就汤姆的重要内核。 10. 模特 汤姆的灵感来自生活,他的模特曾经来自生活中的元素加以自己的发挥。后来见了道格的老公Jack,主动邀请他成为自己的模特。Jack在临终时希望汤姆再画一次,却引出了艾滋时代的无奈和恐惧。Jack于是最后一次鼓励他继续奋斗。这种鼓励和信念,也像那只小白兔一样燃起了生机。汤姆最后说,每个人都能成为汤姆的男人。 ~~~~~~~~~~~~~~~最后 做个广告: 欢迎加入QAF字幕组~~~~~~~~~~~~~~~~~~~~

  2. 被基友拉去小影院看的片子,走之前粗略浏览一下网上的评论似乎大多流于批评片子主线过弱,风格过于冷暗张力不够等,所以并没期待过多。可是看完却被整个片子的性冷淡风格一下吸引住了。

        个人觉得如果把这个片子定位为万千同志权益宣扬片之一,那确实只是看到了整片精髓的一半。而影片更重要的另一半,升华在结尾过去回放,大战前夕战士们无法决定自己是否明日就要牺牲,围在篝火旁边高唱国歌这场戏。而有趣的是,即便是这场可以被拍成一百倍比实际更煽情的戏,对话竟然也是无比简单,Tuoko只是以他经典的完全没有感情色彩的语调问周围的战友,“你唱男高音对吧?”“嗯“””“你是不是男低?”“对”” 再没别的对话,几个人似乎是心有灵犀般的同时开始。电影看到这时,观众与其是感动,倒不如真切地感受到一种铿锵有力的力量直击人心。

         这也就是导演高明的地方:Tom of Finland到底是of Finland,而整个角色的塑造最重要的就是他的identity,他发挥到极致的芬兰精神——冷淡,深刻,平静,但内心却波涛汹涌,隐忍着却也在以一种更坚强的方式战斗着。这种精神体现在他的画作中(制服控),也体现在他生活的每时每刻。这种骨子里的压抑与同志群体所追求的自由和大胆去爱看似对立,却在Tuoko的身上达到了惊人的和谐与平衡,可以看出导演的用心之深。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影片也给那些作为LGBT却并不认同同志群体张扬外向的主流文化的一样压抑内敛的人们打了一剂强心剂:每个人都是战士,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抗争方式和生活方式。

         影片中其余的几个角色也都从各自的角度衬托出了Tuoko的这种性冷淡特质,最明显的自然是美国同志群体的领袖Doug和Jack,两个人都是非常典型的随性享乐性格,所有他们和Tuoko的对话基本都是谈话量十比一的程度......而就算是Tuoko在洛杉矶看到生活环境开放同志群体并不会被迫害,依然也只是生硬地笑笑,并且对他作品版权的问题十分固执。游泳池趴体那段很有意思,警察冲进来却只是为了找一个抢劫犯虚惊一场,Doug非常自信地和Tuoko开玩笑说Welcome to California,Tuoko 却面无表情只是拿出相机给警察拍照。这时他心里想的还是他的画, 而不是这里阳光多么明媚生活多么美好。因为他的内心比Doug等人都成熟很多,他知道这是一场持久的战斗,不会因为暂时的小胜利迷失自己。艺术必须继续。

         再说片中颜值最高的Nipa,除了加州景色外整个芬兰的戏中只有Nipa出场的时候镜头会出现亮色,他的那份年轻而光明的特质塑造的非常到位。尤其是Tuoko兄妹三人一起去乡下游玩途中Nipa终于接受了自己的sexuality的那一段简直美到不真实了(不过这段确实替Kaija鸣不平,哥哥和男友在一起了居然还无比开心也是不容易)。之后两段关于Nipa重头戏以“黄色”这一主题贯穿,第一场是年轻气盛的Nipa和Tuoko大吵,Nipa只是单纯地想要争取平等和爱的权利,想建立自己的同志的俱乐部,却被Tuoko喝止。此时的他还太天真,无法看清时局,而Tuoko知道这样的结局只是又让自己成为一名入狱牺牲品。“黄色是sissy的颜色”在这里被提出,Nipa指责Tuoko是懦夫不敢站出来,但实际Tuoko才是真的战士,他清楚的知道战斗精神不在于冲动而在于坚持到最后一刻。而第二场是Nipa临终前两人一起去买窗帘,两人的"I do"安排的很精妙,而此时的Nipa也经历了多年的个人成长,也对Tuoko的性格有了更深的认识和和解。所以他可以调戏Tuoko“不是你说黄色是sissy的颜色嘛”,而执拗的Tuoko依然到最后都不肯在这个问题上放低立场,也正好把两个人的特色都鲜明地展示了出来。

         最后要说的是Tuoko曾经的上校Alijoki,虽然他官阶和功勋比Tuoko都要高但性格却比Tuoko要世故圆滑很多。在监狱他和Tuoko战后第一次相见他开始始终害怕自己真实身份被暴露,证明了他是个为了官场生涯会选择不正视真实自我的角色。所以最后在家里开同志趴体被发现,其实细心的观众能够体会到,他主动站住来顶住压力其实一定程度上是因为自己的职业追求和自我身份长期无法达成一致,已经导致他对人生的倦怠,只想任性一次,早早解脱(他开门之前是有时间换衣服的,然而他没有这样做)。因而他最终选择接受治疗而放弃战斗,也是情理之中的结局。对这个角色我们自然是同情加同情,但他也衬托出了另一面Tuoko的骨子里的坚韧和蓄势待发。

         所以笑到最后的依然是Tuoko,尽管最后那张照片他笑的依然非常不自然。因为他不同,他的精神并不是靠语言和行动就可以表达殆尽的。他的灵魂真正寄托在他的画作上,那才是他永不会放弃的武器。

         不过影片的最大缺点还是女性角色有些过弱了,作为女性在此要严重吐槽……Kaija点出了她也有艺术家野心但是最终也没有成名,而且似乎她一直也没有结婚,Nipa那段不知道她有没有真正get over。似乎也是那个时代受misogyny重伤的可怜的女子。Alijoki的老婆也没有花太多笔墨,真心不知道她被同妻了多少年,而最后Alijoki那么任性地一走也没征求她的意见,也是对家庭的不负责。只能叹气压抑同性恋残害的不光是同志群体啊。
  3. 2017.08.24

    其實我本來以為gay片都像是斷背山、盛夏光年..那樣帶著嚴肅態度,節奏緩慢沉重會讓人睡覺、或悲傷的藝術片。

    這部竟然出乎意料的超好看!!!沒有一幕是無聊的,甚至有點詼諧,竟然還是真實故事改編耶!!

    我看過一個澳洲時代劇,裡面的男生是gay就會被送到精神病院治療會用各種殘酷的手段,電療之類的,電到變成失智或是打到腦殘讓同性戀(那個時代所謂的怪胎)斷了那所謂病態的慾望,很可怕,好險這部電影沒有放大這些(但我觀影時自己腦海有浮現這些)。

    就因為同志是少數,異性戀的人就使用多數暴力認為自己是對的,認為異己者都是怪胎,需要接受治療。主角湯姆很勇敢,他沒有放棄任何希望,懂得用自己最厲害的武器(畫筆)去挑戰這個世界,面對自己最真實的慾望,他的畫充滿了各種猛男色情露骨的畫面,真的很佩服他,在那個作風保守的時代畫出那麼多張連現代人看了都會臉紅心跳的畫作xd影片有趣的是會透過各種鏡頭告訴你,湯姆是怎麼創作出這一張張的畫,雖然不能光明正大去找到模特兒,但是他有各種方法取材,這方面也超有意思的。

    導演厲害的是,不光告訴你湯姆會畫畫,其實也是告訴我們那個時代的同志面臨到的是一些怎樣的難題,他們光是要認識新同志找對象就相當辛苦,會吃到一些怎樣的苦頭,他的家人又是怎麼看待他?等等有趣的細節。

    真心推薦給不是同志的人去看!!!!!!!!!!!超有趣~

    想到前陣子有個鬧得沸沸揚的議題:反同性戀結婚合法化~

    我之前都覺得不甘我的事,怎樣都可以。看完以後我想說:我挺同!

    同性戀也該擁有異性戀同等的對待呀!何況我們這是現代了,希望能建立一個真正人人平等的社會!

  4. 这是一部传记电影,是关于芬兰的汤姆的一生,最早了解到芬兰的汤姆,是在看到那些令人血脉喷张的画作后,想看更多这样的画作,特地去搜索后了解到的。对他的初印象就是一个会画那种“画”的人。

    看了这部电影后,才对他有了更深的了解,是芬兰人,参加过二战,战后回家后,因为有一手不错的绘画技能,从事广告行业,期间也不间断的画着那些“黄漫画”,但芬兰对同志的压抑以及那个并不太开放的时代,让他感到有些压抑,但所有的这些并没有阻止他去继续创作,最后克服重重困难,他的作品才得以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出版发行,给美国地区的同志带来了全新的东西,更是在全球引起了一股潮流。

    最初,吸引我看这部电影的是同志这个标签,我想看看这样一位名人同志一生是怎样过的,都经历过什么,在婚姻、爱情、家庭、友情中都做了怎样的选择,又产生了怎样的结果,或许可以得到一些借鉴,对自已以后的选择会有一点帮助,看完之后,多少有了点想法,但未来对于我,还是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