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黄金三镖客 Il buono, il brutto, il cattivo(1966)

黄金三镖客 Il buono, il brutto, il cattivo(1966)

又名: 好·坏·丑 / 独行侠决斗地狱门(港) / 黄昏三镖客(台) / 好家伙,坏家伙,丑家伙 / 善恶丑 / The Good / the Bad and the Ugly

导演: 赛尔乔·莱昂内

编剧: 阿杰诺雷·因克罗奇 富里奥·斯卡佩利 卢恰诺·温琴佐尼 赛尔乔·莱昂内

主演: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伊莱·瓦拉赫 李·范·克里夫 阿尔多·久弗瑞 路易吉·皮斯蒂利

类型: 西部 冒险

制片国家/地区: 意大利 西班牙 西德

上映日期: 1966-12-23(意大利)

片长: 162分钟 IMDb: tt0060196 豆瓣评分:9.3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故事发生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图科(埃里•瓦拉赫 Eli Wallach 饰)是一个图财害命的江洋大盗,因此他被镇上悬赏通缉。布兰迪(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Clint Eastwood 饰)是一个除暴安良的牛仔,他无意中抓住了图科,但嫌赏金不够又掳走了他。在荒漠中,布兰迪惩罚图科让其自生自灭。但是诡诈的图科居然逃过了一劫,并纠集一些帮凶在客栈捉住了布兰迪。正当图科以牙还牙折磨布兰迪的时候,他劫持了一个名叫卡森的士兵。后者临死前留下了宝藏的秘密,图科和布兰迪分别获得了一半信息。与此同时,一个狡猾的杀手桑坦萨(李•范•克里夫 Lee Van Cleef 饰)也通过其他渠道发现了宝藏的秘密。于是,在寻宝的道路上,三个人使出浑身解数,上演了一场场对决的好戏……

演员:



影评:

  1. 伴随着振奋人心却感觉有些荒诞的主题音乐和油画水彩似的开篇动画,西部片宗师Sergio Leone的经典近3小时的巨作拉开了序幕。果然是西部片的一贯风格,节奏慢而叙事详尽,看片时有一种看故事般的感觉。对三个主要人物善人,恶人,和丑陋之人的性格描写极其精致。三人最后的决斗在空旷的墓地进行。旋转的镜头、对三人的神态和伸向枪套的手的特写和重复的主题音乐把影片推向了最高潮,也使观众对开枪后将要发生的事情产生各种假设。善人、恶人和丑陋之人,三个枪法几乎一样却有不同的行为方式和谋手手段的西部牛仔,究竟谁会倒下而谁又会生存下去呢?

    如果按照达尔文的适者生存理论,那么显而易见,在这个没有法律只有枪炮,没有秩序只有强权的西部社会里,最后能活下去的那个牛仔一定是最能够适应生存环境的一位。善人之所以是善人,是因为他不会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不会为了消灭敌人而滥杀无辜。恶人之所以是恶人,是因为他为了得到利益可以从来不会考虑他人的感受乃至生命,对他来说,杀人越货就想吃饭喝水一般自然。而丑陋之人,则是深谙两面之道,为了达成目的能够装成一副忠厚老实的样子,甚至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寄人篱下,然后待时机成熟再翻脸不认人。那么这么看,貌似那个丑陋之人的手段更为高明且局限性小,他理应是这场who can survive 游戏中胜出的不二人选。

    然而事实却往往不是这样,再真实的情境再现也无法完全脱离导演想像力的局限和观众普遍对“好人必胜”这一模式化结局的期盼所带来效应。好人不会死,就算好人最后死了也肯定是壮烈地和坏人同归于尽,这才是大家和片商老板都喜闻乐见的结局。

    所以Clint Eastwood始终是最幸运的一位。虽然他被丑陋之人抓起来在沙漠中折磨,但却通过藏宝者的临终遗言掌握了最重要的信息:宝藏到底在哪座墓下。好人和丑陋之人之间的被虐者和虐待狂关系也发生了180度转变,丑陋之人明白,好人是他得到宝藏的唯一信息来源,他不得不千方百计地讨好好人。Eastwood也深知这一信息是他的护身金牌,只要他不把信息透露,他就能一直活下去,除非对方不想得到宝藏。而坏人则通过更暴力的手段获得了丑陋之人所掌握的信息,他深知拷打好人永远不会透露信息,所以干脆就任他而去了。

    回到最后的决斗,到底谁会倒下去呢?虽然好人把写有藏宝墓地名称的石头防在了场地中心,但是作为坏人和丑陋之人,他们有多大把握相信好人写的是真话呢?站在这两位的角度上思考,如果好人写的不是真的,而好人却被一枪打死,那么又如何找到宝藏呢?那么如果去杀对方,不杀好人,当对方倒下后,好人也必然会趁机对自己开枪,那么最后获利的还是好人。怎么办呢?这的确是一场不公平的决斗。事实果然如此,正当两人犹豫不决时,一声枪响,坏人应声而倒,好人的枪口冒出一阵青烟。这时丑陋之人突然反应过来,虽然把好人杀死就可能得不到宝藏,但是如果不杀好人自己肯定会是下一个被杀的目标,于是冲着好人扣动扳机。好人没有倒下,因为他之前早已把丑陋之人枪里的全部子弹都卸走了。这显然对坏人和丑陋之人不公平的决斗,好人只用在他们两人犹豫向谁开枪的时候迅速解决坏人就成功了,绝对的信息优势和精密的心理学分析是好人胜利的保障。

    对观众来说,这部电影之所以经典,正是由于他绝妙、富有逻辑而又不乏黑色幽默的剧情。好人最后必然获胜,但是Eastwood并不是虎胆龙威中打不死的Bruce Willis或者内裤外穿的超人或者每次快死了就闪灯然后发大招把对方解决的奥特曼。他是人。真实而又极具表现力的剧情成就了Eastwood西部英雄形象的巅峰。

    南北战争的历史题材被绝妙的融入电影之中。我十分尊敬那位为了一座毫无意义的桥而带着士兵英勇冲锋却毫无意义负伤又在炸桥的声音中满足的死去的北军将领。他明白只有炸桥才能真正让所有人从这场无意义的屠杀中解脱,却始终勇敢地捍卫着自己作为军人的荣誉。“我从没见过这么多人无意义的死去。”Eastwood替导演说出了他对战争的认识。如果说那个死在Eastwood枪下的坏人是为了那一大笔财产而牺牲,那么这些死在战场上的无名氏们又是为了什么呢?在那个1966年那个麦卡锡主义盛行的冷战年代,这种反战主Ⳡ情节和对战争黑色幽默似的嘲讽足以堪称伟大。战争是无意义的,不管是灰色还是蓝色,不管是所谓正义还是所谓非正义。对政客来说,一场战争下来不过多了一片尸体;而对士兵来说,一场战争足以自己的全部。

    影片讽刺了南北双方为争夺一座毫无意义的桥而进行的惨烈的战争,却以一种严肃的态度描写了三个牛仔,或者土匪,抢夺宝藏的过程。虽然三人分别被称做好人、坏人和丑陋之人,但三人的目的却是完全相同的。好人虽然最后没有杀死丑陋之人,但他仍然获得胜利的伎俩也不登大雅之堂。坏人虽然滥杀无辜但还算诚实守信。而丑陋之人虽然见风使舵,却是出于被生活所迫的无奈。他的传教士哥哥或许永远不会明白为什么弟弟要做一个无恶不做的土匪,但是他自己却很清楚自己的扮演的角色的意义,或许和战争中一名无意识的只会服从命令的士兵一样,只不过他的指挥官不是一个人,而是整个西部社会。或许好人只会生存在西部电影和小说中,他属于Sergio Leone,不属于这个和浪漫主义格格不入的社会。
  2. Ⅰ“找寻内容的形式”

        “一时期的风气经过长时期而能持续,没有根本的变动,那就是传统。”倘或我们将钱钟书先生的这句评论套用在电影发展史上,便会发现这一公式同样具有适应性——一定时期可以调查得到的观众兴趣与相对稳定发展的电影工业使得类型片成为好莱坞大制片厂商业化生产机制下最富创造力产物,西部片作为其中风格显著的一支也开始获得观众的青睐。然而,正如“传统”本身的瑕瑜互见,西部片的发展同样存在着一种矛盾——一方面,它不肯轻易改变,于是它把风格约束得明显,以其独有的元素与其他类型片保持距离。事实上,1903年爱德温•鲍特导演的《火车大劫案》就早已为日后的西部片选定了形式:奔马、火车、手枪、长途的竞逐以及影片高潮正义的英雄在激烈的决斗中战胜邪恶。从此,西部片得以凭借其显著的速度感和苍莽中的雄性力量定格自己的传统风貌。但另一方面,它又不得不变,观众不断变化的赏片趋向甚至于时代背景的日益复杂都在驱使着西部片开始革新。这样的妥协之下它尝试着吸收更多的元素,从而达到改头换面的效果。六十年代意大利兴起的新西部片事实上便已经处于改良阶段。以至后来仿讽时期出现的反西部片,更是对传统西部片的套路大加讽刺,甚至于从影片价值观上重新为观众灌输新的道德判断。类型片发展出反类型片从而进一步推动其自我扬弃,一如时代孕育出变革时代的改革家,而专就西部片一个世纪以来的发展过程看,西部片的观众——如同改革时代里的平民——无疑成为了最大的收益者。

        巴赞认为西部片是“一种找寻内容的形式”,与其说这是对西部片乃至整个类型片模式的概括,倒不如算是对其委婉的批评。由于西部片过分鲜明的素材,如何自出机杼地对这些内容加以组织成为了西部片的突破口,而导演的自身素质很大程度上也便决定着影片的走向。意大利导演莱昂内的父亲也是意大利知名导演,父亲的影响使莱昂内成为了当地最年轻的助理导演,在与威廉•惠勒和奥逊•威尔斯等大导的合作中,他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和好莱坞史诗片中找准了自己风格的平衡,加之其对约翰•福特作品的桥段和对白的倒背如流以及作为家庭独生子所产生的对男性情谊的关注,他的“镖客三部曲”成为西部片的经典代表,而于1966年拍摄的最后这部《黄金三镖客》更是被打上了明显的莱昂内个人印记。

    Ⅱ“当传奇与现实相遇,留下传奇”

        尽管西部片作为形式主义电影的一种,大多数的西部片并不注重叙事学上的创新。《黄金三镖客》仍然采取源自剧场的古典模式并遵循西部片的一般样范,由铺垫、冲突和解决冲突三个部分构成完整剧情。莱昂内甚至放弃了后来在《西部往事》中的倒叙,完全依照线性时序发展。但就局部而言,编剧却利用“向心模式”构成了一系列戏剧冲突。

        莱昂内不吝用半小时片长分别介绍代表好人、坏人和丑人的三位主角的出场,但无论从情节详略还是从角色组合上看,三段出场方式均不相同——“丑人”的出场仅用了一个场景:一群赏金猎人潜入被通缉的丑人所在的木屋,几阵枪声后丑人破窗而逃。这段内容里,主角的镜头仅仅在跳窗的瞬间闪过;“坏人”的出场则更多依靠其他演员的配合:受雇佣的坏人杀手在完成任务前意外地从对象口中得知关于比尔•卡森和巨额财宝的事,然后坏人按雇主要求杀死了消息透露者,却又按死者生前的要求杀害了雇主于是获得了双份酬劳。这段用了两个场景烘托坏人的狡诈与凶险,时间也要充实很多;最后“好人”的出场显得更详细,并安排了好人与丑人伴随登场的方式:好人救下被围剿的丑人却亲自把他押解到警长处以换取赏金,但他又在坏人即将被处死时射断绳索带丑人逃走,在三番五次这样的“游戏”中,悬赏金额不断增加,两人收益随之上涨,直至有天好人认为丑人这样做没有出路而将其抛弃在荒漠。与前两段不同的是,好人的出场在场景变化、人物数量及时间长度上均达到最高,甚至还穿插了坏人在寻找比尔途中识破两人的把戏的情节。导演用这样的开场让剧情缓慢延伸,却不乏滑稽与机警。

        在影片接下来一个半小时的发展阶段,编剧巧妙设计三位主角的相遇。坏人为获财宝始终独自搜寻比尔•卡森所在的南方军;丑人为报复终于逮到了好人并押着他穿越沙漠,试图致对方于死地,丑人的得意洋洋与好人的备受折磨形成了鲜明对比。此时编剧为观众创造出全片最精彩的巧合——两人在沙漠邂逅了因军队溃败而奄奄一息的比尔,丑人得知了财宝所埋藏的墓地,可就在他不得不去取水来救比尔以便获得确切的墓碑姓名时,同样气息奄奄的好人在比尔断气前获悉了答案,于是方才还在折磨好人的丑人只得救他,其后两人戏剧性地卷入北方队,而坏人恰好也追踪到此。于是,三个原本不相干的人分别掌握着一部分宝藏的信息,这便注定了他们被迫合作却又相互猜忌,直到影片高潮的枪战中坏人被枪杀,好人与丑人分得财产后告别。影片后半段集中了西部片各种吸引观众的元素:悉心设计的枪战、河谷里逃亡与追逐的比拼以及最后正义与邪恶的决斗统统为先前铺垫的情节带来强烈的运动形式和节奏效果。刻意雕琢的形式和细腻的风格找到了完美的切合面,因而整部作品在形式与内容上都有了新的意味和表现空间,从而制造了一出结局能被预见而过程精彩纷呈的西部传奇。

        除了剧情安排的别出心裁,剧本在对白上也为角色的塑造起了锦上添花的作用。所谓“好的对白总是带来好的听觉”,丑人的对白夹杂了大量的幽默,例如在其与好人的对话中,他说“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被吊的,一种是切断吊索的”,后面的剧情里这句话被不断仿造出如“世界上有两种马刺”和“世界上的人可以分成两大类”云云,显得重复却不罗嗦。此外,大量粗鄙的脏话和咒骂更是将丑人的无赖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与之对比,好人的台词极少且极短,又带有强烈情感变化;坏人的言语有明显的威胁性,即使在他假装绅士与礼貌时观众也能分辨其掩盖的危险。

        熟悉西部片的观众往往能发觉编剧为造成剧情的跌宕而制造出的可影射影片主题的转折,例如在《正午》里原本意气风发且满身正气的警长凯恩,在屡次寻求居民帮助以便击退即将到来的匪帮却不断遭受冷漠的回避后,他终于变得孤独和失望;在《搜索者》中,一心为寻找被印第安人掳走的侄女而展开多年搜寻的埃森竟发现对方已与印第安人融合时,先前的关切与焦急顷刻转为愤懑与仇恨。在莱昂内的《黄金三镖客》中,这样的矛盾则被暗暗贯穿于三位主角地位的变换中——好人出场时,他始终是故事的领导。与其说他手里的枪能否射断吊着丑人的绳索决定了丑人性命的得失,不如说他引导着整个剧情的发展;而在丑人与好人穿越荒漠一段,马背上的丑人明显左右着过度饥渴、面容溃烂的好人。导演在只有两人的场景中捕捉了成片的自然景观,以漫无涯际的荒漠为背景衬托出角色的受压迫;待三人军营会面后,坏人开始占上风,他凭借自身地位对丑人施行拷打并逼问其财宝的下落,又以威胁的态度与好人同寻宝藏;影片后段,丑人与好人走向联合,实力也不断增强,最终才以坏人的死亡结束了一切矛盾。总而言之,前一场景处优势地位的角色很有可能在下个镜头处于劣势,这样不确定的关系为影片埋下临时的悬念,使得观众的心情随之起伏;它并不偏袒任何一个角色的处境,也就增加了这段西部传奇在现实中的真实性。

    Ⅲ“我就是喜欢蒙太奇”

        一个导演的风格往往也为他的影片划分出显著的界线,莱昂内的电影风格集中体现在他的西部片里。《黄金三镖客》却又不同于其他两部镖客电影,情节的缓慢而不拖沓创造出三小时的详尽内容。为了体现他对时间的偏爱,导演不惜用16秒拍摄一只狗横穿镜头。光是开场十几分钟的沉没便能够看出日后《西部往事》的影子,而角色的沉默寡言所营造的寂静无形中也增加了观众心理上的良性疲劳。与此相反,廊昂内又从另一个极端利用快平移镜头进行场面调度,充分体现了扣人心弦的剧情张力。例如当坏人抵达墓地奔跑着寻找墓碑时,一组长焦拍摄的快平移镜头将角色的背景调得模糊,匆匆闪过的一丛丛战士的坟墓再次影射出对战争的讽喻,并由精彩的配乐让影片开始进入高潮。

        作为最重视剪辑语言的革新家之一,莱昂内喜用形似剪辑。例如当丑人在旅馆把枪口瞄准好人踩着的椅子时,下一个镜头被切到正在发射的大炮的炮口,从而制造了一出关键时候旅馆被炸的喜剧。不少的西部片都惯用最激烈的枪战来结尾——《正午》里凯恩在妻子的帮助下终于击毙了匪帮,《日落黄沙》结尾军营中轰轰烈烈的枪林弹雨制造了无数尸体。这些情节集中了大帮人马以达到气势顶峰。《黄金三镖客》的结尾对决仅仅由三个人完成,但这一秒钟的情节硬是被导演剪辑出74个镜头:先是给出一个古斗兽场般的远景镜头,对阵者用32秒分散开来,然后镜头分别从三人背后定格好对手的位置。其后一连串中速的中景、近景和特写的切换使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在角色的手枪和眼睛上。随着配乐节奏的越发激昂,剪辑更加短促,直到坏人应声倒伏,音乐戛然而止。这一成为美国电影学院讲评的著名段落营造出强烈的紧张氛围,更是宽荧幕构图表现力的体现。

        撇开拍摄技巧的华丽,大师埃尼奥•莫里康尼的精彩配乐更为影片渲染出不少亮点。片头出现的主题音乐不时贯穿在各个片段,简单的两段旋律却被小号、口哨乃至人声制造出不同声效。口哨音乐一直是美式西部电影音乐常见的民谣表现型态,带着西部浓郁的空旷与辽阔的感觉,一波高过一波的声势显得喧哗而不纷乱。而在讲述战争的场景里,低沉的木管与柔和的钢琴彼此缀合,配乐的沉郁舒缓俨然成了轻声的哀叹,牵引着镜头缓缓地推向士兵倒伏的远方。影象与音乐的帮衬为《黄金三镖客》带来了鲜明特征。

    Ⅳ“我从没看过这么多人无意义地死去”

        西部片的深层象征在于对美国西部开拓史的神化,以此反映美国人的民族性格和精神倾向,它描绘的是一个没有法律只有枪炮、没有秩序只有强权的西部社会。事实上,西部片主题的正式确立已经到了1939年约翰•福特的《关山飞渡》。这时的西部片将“西部开发的历史与社会传奇、传统场面调度与人物心理真实糅合”,表现出极端压力下人类性格中最脆弱卑劣的一面与高尚而有价值的一面的冲突。因此,西部片大多采取暗示,由创作者将正义公平忠诚和怯懦狡诈凶狠等性格赋予对立的角色来达到劝导和娱乐的双重目的。《黄金三镖客》在很大程度上同样代表着这一左翼意识形态特征。

        如果说昆汀在《低俗小说》里用他的回环结构表现出同一个人在不同场合下身份的变化,那么莱昂内则用《黄金三镖客》表现出人类性格的复杂。影片的直译片名《善恶丑》不过是从大体上对三镖客的性格作出划分。其实,观众直到好人出场完毕也没有真正发现他的“好”。相反,我们在后面甚至看到了当丑人按照彼此约定告诉好人埋有财宝的坟墓地址时,他竟出于对丑人的不信任而透露了错误信息;即使两人终于抵达了目的地,他也想趁最后机会用大炮炸死对方。这样的情节设计使得好人所代表的个性有了瑕疵。同样地,丑人的滑稽里不失可爱,并透露着生活的无奈;坏人的心狠手辣也被其智慧弄得模糊——三个迥异的角色都被灌输了比名字更复杂的性格特征。事实上,好人之所以为善,是因为他不会为达到目睹而不择手段,不会为消灭敌人而滥杀无辜;坏人之所以为恶,是因为他为得利益而变得不为他人的感受作考虑;丑人深谙两面之道,因此忠厚老实里也有着叛逆狡黠。例如影片中有这样的镜头:好人为临死的士兵递上雪茄,脱下自己的外套掩住对方冰冷的身体,直到士兵在微笑中亡去。这段没有台词只有动作的场景分明让我们体会到好人真实的关怀之心。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作为当时小有名气的性格演员更是带足了英雄色彩,凭借其木然而波澜不惊的声音和沉稳的动作成功地演绎了好人牛仔的形象。

        除开用角色暗示主题,导演也借用丑人的话明示整个西部社会的极端压力。丑人与多年不见的传教士兄长重逢时,哥哥谴责他背井离乡、毫无对亲人的眷顾,直到父母双亡也不曾归来,但丑人在心痛之余也尖锐地指出“在我们生长的那个鬼地方,如果不想饿死,除了当神父就是当土匪。你选择你的路,我也选择了我的,我选择的要比你艰难得多。”这一插曲绝非多余,它以点带面地展现了偌大西部隐藏着的流浪者的悲哀,以中立的观点尊重不同的人在相同的生活逼迫下做出的不同的选择,既有悖心志又无可奈何。

        全片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莱昂内自己也表示过对暴力革命的肯定。而在影片筹备阶段,奥逊•威尔斯曾极力劝阻这一主张,认为这是“被诅咒的题材“。其实,如若我们将这些情节淡化,它同样是一部不失趣味的标准西部片,但正是由于内战背景的存在,整个作品由单纯的诙谐变得严肃,主题上也将几个牛仔的故事升华为对战争的反思和对人民的怜悯。为了充分利用这一背景,影片从坏人开始追踪比尔•卡森起就作了铺垫,一路上不时出现的疲劳的军队连同他们停留的破败环境,都在描述战争的艰难。最值得一提的是,导演通过后方和正面两处战争景象反映了对人和生命的重视——在战俘营里,一名残疾的上尉责怪虐待战俘的坏人,要求至少在他活着的时候禁止这类事情的产生。同样是在这里,坏人对丑人严刑拷打的时候,屋外的战俘被命令着伴奏音乐来掩盖屋内的惨叫。莱昂内满是同情的镜头里,俘虏的眼中淌下泪水。此时的影片并不注重对战争双方的谴责或赞赏,而是把着眼点放在参与过战争的士兵身上。另外,长达三十分钟的对一场夺桥爆破战的讽刺则带给观众更多的深思——醉醺醺的上尉明知此举毫无意义,但他更懂得只有完成这个任务才能结束战争,挽留住部下的性命。镜头扫过的地方,尸体像死亡的种子一样密布。此时的战争是无意义的,不管是黑色还是蓝色,也不管是正义还是非正义。对政客来说,它不过多了一片尸体;而对士兵来说,它却代表了自己的全部。

    Ⅴ“明天还是会有报纸的”

        瑞典电影大师英格玛•伯格曼年轻时相当自负,当他1947年拍摄完《开往印度的船》后,认为这是一部杰作,甚至在未剪辑的情况下直接放映,结果遭遇惨败。备受打击的伯格曼为报纸上的批评弄得不省人事,但朋友却安慰他说:“明天还是会有报纸的。”这句富于这里而又不失委婉的安慰其实可以作为整个西部片曲折发展史的旁白。尽管风靡一时的西部片为观众带来了众多潇洒雄伟的镜头也塑造了无量数西部走出的英雄,但这些由对峙和传奇组成的影片并非能那么顺利地获得专业评估——即使是常常以“我拍”西部片为自我介绍的约翰•福特,在令他四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的作品中也难寻西部片踪影。对于拍出”镖客三部曲“的莱昂内,《黄金三镖客》成为imdb上排名最高的外国影片,名列第四;讲求暴力美学的昆汀在列举自己最喜欢的十部影片时同样将气排在首位.但无法忽视的是,《荒野大镖客》首先在意大利遭遇如潮恶评,其后的《黄昏双镖客》和《黄金三镖客》更接连被法国《正片》杂志抨击为“空泛的矫揉造作”。直到1982秒年 意大利才发表了对于导演的正面评论,但此时离莱昂内病逝只有七年。

        为什么常常感到改变西部片模式的需要呢?因为导演的手法常犯雷同的毛病。以不同的手法处理相同的题材既然力不从心,只能以同样的手法去适用于不同题材。然而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西部片本身的元素往往也限定了它的内容。作为标准化生产的类型 ,它的题材向来比较简单。黄金时代的西部片由于成本低廉导致制作的粗糙也影响了影象效果,最终促使其陷入讲话的泥沼。观众并非都是专家,人们出于娱乐的目的关注故事与情节,却不可避免地留下“好人战胜坏人”的套路化印象,结果,艰难发展的西部片使得“每天决斗观众也累了英雄也累了。”

        如今又是一个西部片式微的年代,近年来为数不多的作品也大多是翻拍,个中优秀之作更是凤毛麟角。在这样繁芜丛杂的电影世界里,我们并非简单地呼唤它的回归,但至少还会希望曾经的经典能被妥善保留并仍不失价值。毕竟,倘若历史不曾保留在观众心中,那便是真真正正地失去了。于是,我们期待着新的观众将西部片解救,一如曾经那些西部走出的英雄。

    2009年7月1日至5日
    文/易啸文
  3. 最近三天看完了《黄金三镖客》《荒野大镖客》《黄昏双镖客》"美刀三部曲".当然,看的顺序是312,没办法,谁让最后一部名气最大呢. 看完之后,惊呼过瘾,这么酣畅流离的电影是好久没有见到了,现在那些都爱装深沉,不爱好好的讲故事,看的我是经常分神睡去.三部片子看下来,有了很多的想法,总结一番. 1演员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真帅,最初认识他的时候,还觉得他是一个挺有型的老头而已.看了这三部电影,我被他迷住了,那个眼神,那个嘴角,那个微笑, 叼着个雪茄,真他妈的型男.还有那个墨西哥方格的斗篷,真是帅气.还别说,眯着眼睛一笑,跟贝克汉姆还是挺像的.当然了,按照辈分来,小贝要叫他大叔了. 不过,都是一个帅哥系统的. 第二三部里面的里夫.三角眼睛,一看就知道是个阴鸷的人,当好人的时候是个心机很重的人;当坏人的时候,就是个心机更重的人了.不苟言笑,咪咪眼睛就放了电.而且,穿起衣服来时一丝不苟,衣服是整整齐齐,配件是妥妥当当,那像是个刀口舔血的人,明明是个富家子弟呀.让这个任务别有了一番滋味. 那个ugly是个丑角.但是表扬同样不遑多让.虽然不会让人觉得他有多大的魅力,可是他的喜感,却总是让人一遍遍的回放看他,不由得喜欢上他.最后一场决战,别人都是眯眼睛,就他反而把眼睛睁得大大的.笑死我了. 2配乐.最好的是第二部,克林特策马的那一段,口哨声一响起,我也想策马扬鞭,离开城市森林,到一马平川的荒野去奔向遥远的天际线.猛然间,我也有了飙车的冲动,血液一下子热了起来.马达的轰鸣声,就是现代社会的马匹的嘶鸣吧.看来,不论人们怎么进化,雄性荷尔蒙都是不会改变的. 每到决战的时候,音乐也会想起,烘托了气氛.颇有雄壮的感觉,而且很轻松,没有让人踹不过气.这就很好的放松了画面紧张带来的压迫感,相得益彰.不愧是大师. 3剧情.从题目也能看出来.三部是一部比一部的镖客多,时间也是越来越多.当然了,剧情的层次也是越来越厚重.第一二部应该说差别还不是很大,从名字上就能看出来.一个是"为了几块钱",另一个是"多为了几块钱".都是正义侠士锄奸的故事.到了第三部,就一下子变了.改成了对宝藏的寻找.一下子就突破了好与坏,正义邪恶之间的区别.虽然有个人的名字是"bad"可是其实也谈不上邪恶,最多是比较狠.这让第三部的可看性一下子上来了.因为能让人体会的东西多了.其中帮助南方军队炸桥的那一段尤其让人感动.深刻的批判了战争的荒谬性.在算是娱乐片中加上这种元素,一下子扩展了这部片子的内涵,让人大呼痛快之余还可以深深思考. 虽然第三部是集大成之作,看上去也更过瘾.但我还是对于前两部那种一人一枪一马那种独行侠的设定更偏爱.为什么呢,这和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深深的陶醉在一个有一个的清官戏的道理是一样的.虽然有了修脚刀,可是有了驳壳枪,不就是更安全了么.没有正义与法治,我们只有寄希望于超于制度的纯粹正义化身的存在了.虽然我知道这根本是无政府的不理性想法,可是你让我跟谁理性呢? 4决战.看这些电影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最后的决战.因为一部比一部参与人数的增多,看上去也是越来越爽.到了第三部三p,我简直难以控制内心的澎湃之情.也想拿一把枪上去跟他们pk.这三部片的决战都有一个特点,就是酝酿久出招快.就是把时间用在了前戏上,到了真正发射才一下.当然了,这在床笫之间当然是不好的,但是拍成电影就好看得很.第三部的三p决战,酝酿了七分钟.从三个人的穿着配置眼神动作无不捕捉到.而且镜头的切换时加速的,气氛就慢慢的热了起来.淡了枪响的一下,高潮戛然而止.爽.一点不拖泥带水,藕断丝连.这个就很像日本的剑侠片,虽然那个不能一刀毙命,像这样一下子解决战斗.但是在动的之前,都是会有静的酝酿.而且,拔枪也跟拔刀有的一拼.都是一瞬间的高潮,让人回味.也有点事古龙笔下的决斗. 相较之下,武侠片功夫片往往就一味求快,虽然很爽.但是对于气氛的烘托不够,是让眼睛high而已.有点像美式恐怖和日式恐怖的区别. 5总结.这三部片子是任何人都不应该错过的,尤其是雄性激素分泌正常的男性所不应该错过的. 以上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4. 在血腥又肮脏的世道里,流浪的人用手枪去寻求公平…莱昂内的镖客三部曲越拍越长,像一锅秋葵汤不断地往里加作料,故事置于南北战争大背景下讲述,不再是单纯的拿赏追捕,正邪对抗,增添了史诗感,多了几分悲天悯人,战争的残酷,战斗的盲目,片中发战争财的恶人大都难逃一死,当图科驾着马车吹嘘自家的兄弟感情时,你就明白good和ugly是一伙的,丑恶的人尚能闪烁出些人性,但战争不会,所以男主最后才会感叹:从没见过这么多人无意义的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