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档综艺是《演员请就位》的人马做的,如今播了一期,据说收视率没有很高,可能是因为刚上来,架吵的没有《演员》激烈吧。口碑似乎也没好到哪去,周围的人总体评价很低,一些营销号的口气也是以批判为主。后面就是毕志飞上了三次热搜,然而大概也只能吸引路人看看片段。不过我是几乎第一时间看了,主要想了解一下都谁去当的鉴赏团,还有当下的电影创作环境和学术话语模式是什么样的。
节目组当时也发过邀请,但我一方面是对综艺有些本能的抗拒,另一方面是看过《演员》后,不是很接受那种煽动性过于明显的编排,所以比较犹豫,不过后来又有一些机缘巧合,就还是答应去了。结果北京疫情反复,节目改到宁波录制,正好顺势推辞,不再纠结。
这里面的参赛者大概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梁龙韩雪这种跨界导演,包括但不限于歌手和演员。第二类是青年导演,比如德格娜、王一淳等等,青年不一定指的是他们的真实年龄,有时也说的是职业年龄。这些青年导演大多都有一两部作品傍身,但还没能完全进入大众视野。第三类姑且叫主流导演吧,这里面我记得只有一个是关锦鹏,那关锦鹏为什么要参加这种节目?令人大为困惑。
当然,有些选手的成分也不止一类,比如包贝尔,他到底算是跨界导演还是青年导演还是主流导演?可能各种身份都沾一点,但我倾向于将它分到主流导演里,毕志飞也是同理,虽然只正经拍过一部片子,但在我的认知里这种更适合主流导演一类。当然俩人还可以单辟出一个子类型:烂片导演。大概是到节目里洗白来了。另外还有几个富二代影二代,比如宁元元,是第六代导演张元的女儿,还有王文也,是华谊王中磊的女儿。她们是跨界导演还是青年导演?大概就要看看后几期的个人表现了。
另外,电影作为艺术形式、作为一种载体、一个媒介,实际上很难对接到这种竞赛类综艺节目里去。电影有它的时长,有它的语法结构,有它的创作规律,不适合短时间内做出真正具有美学趣味的作品。像各种电影节和电影奖项的评选,最少都得是以年为单位,否则作品的基本质量和数量难以保证。因此,《导演请指教》这种几个月内播完的节目,自然而然地就选择了用短片来竞赛。而我们通常认为短片是通向长片的必修课,这种固有的训导模式与文学界“从短篇小说开始写起”如出一辙,如此大概是为了更有效地提升谋篇布局的能力,单就这点而言,确实有道理。并且,电影史就是以短片为开端的,落实到个体训练上,本质就是让每个新导演都象征性地重走一遍电影史,从中积累经验和美学意识。
但人们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就是短片和长片因容量、制片形态和传播方式的区别,又是截然不同的两类创作。即便许多人秉持着新导演要先从短片练手的理念,但实际上到了长片领域,仍然需要彻底转化自己的经验和思路,才可能拍出合格的作品。而这种从短到长的方法论上的过渡,才是最考验创作者的。短片的叙事规律和创作方法相对长片更具特殊性,比如对创意的要求,对细节取舍的要求,对时空变换和叙事规模的要求等等。许多部分都需要高度浓缩,需要更鲜明的突出表现。因此,这档综艺顶多只能直观地考察各个导演的短片创作能力,时间上又卡的很死,不一定能发挥出参赛者的最高水平。至于他们从节目中出来后,对长片创作能有多大的帮助,还是一个值得商榷的事情。而对于评委和观众来说,若不了解长片与短片的区别,忽视了短片作为影像载体的特殊性,盲目套用长片的审美经验去进行观看评判,无疑很容易陷入错位与谬误。
就比如大多数短片的基本创作原则是“经济”和“清晰”,它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讲清楚一个故事或者完成某种立意的表达,如此就需要剔除所有赘余的镜头和文本。但长片对赘余没有严格限制,有时一些赘余不仅不对作品构成伤害,反倒还会对叙事节奏有帮助。因此,短片往往是单一视点或单线结构(如《时间代码》),聚焦于小格局小主题小事件(如《曲面》),也可以有多线,但每条线的篇幅更短,结构性事件一般很难超过两个,对导演整体调度的把控要求也更严格(如《内夫塔足球俱乐部》)。主题绝也不能用明显的说教宣示出来,而是应该利用叙事或对白的“突变”给观众一击致命。正是因为这种种限制,短片的许多艺术成分反而得到了强化,诞生了许多瞬时的绝景和绵延的回响。
大多数人这种对短片的不理解或者马马虎虎的态度,也是因为相关研究一直以来都比较匮乏,按照大卫·波德维尔所述,不管是以蒙太奇理论、精神分析、意识形态理论和结构主义符号学组成的宏大理论,还是波德维尔自己提出的“中间层面研究”,都缺乏对电影短片单独的观照与阐释。通常来讲,短片大概可以分为动画片、故事片、纪录片和实验片,这个综艺里应该是没有动画短片和纪录短片,都是故事片和实验片,其中故事片应该也都是现实题材作品。此类作品的创作时间和表现内容都有当下性的特点,在文本上常常是从某一个点生发出来,因此对叙事内在驱动的构思非常重要,需要导演具备杰出的创造性想象力,同时也要求要更快建立起戏剧张力。除此之外,故事短片对时空关系的把握要更加精确、极致,切入点应易于理解,因为没有大量时间去铺垫,在叙事和主题上应追求单刀直入,尽快展开。
无论是何种短片,其镜头语言逻辑都与长片电影有着本质上的差异。例如一些象征性手法在长片中处于局部,但短片里往往贯穿始终,作为几乎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依赖(如《艾玛》)。无论是视觉设计还是叙事,短片都需要集中在一处,影像上和文本上的焦点应简明扼要,相对于长片,整体风格也更趋近于个人化和随意性。同时短片多数时候更强调影像状态之间的空隙,或者说是文本的留白,因为在有限的文本容量之中,最高效的表述方法就是通过画外音、镜头外的暗示信息,以及开放式结局等等,来制造超越于画框的表意空间,达到以小见大、主题和情绪无限延展的效果。因此我们有时会说短片是最需要锤炼和雕琢的电影体裁,更看重视听语言的娴熟凝练。从某种意义上说,短片电影一直保持了电影诞生之初具有的某种精神和品格,是一种言简意赅的、原始纯粹的影像形态。
所以短片既是新导演训练的一种手段,也是相对长片而言,某种程度上更要求制作水准和创作意识的存在。尤其这种练手放在综艺上面向观众,就不得不考虑其观赏性与美学意义。但练手的作品又能有多成熟呢?它们或许本就不太适合大众欣赏。于是在我看来,《导演请指教》的定位似乎不够清晰。它是为了扶持青年导演?还是鼓励跨界导演?还是给“过气”导演一个翻红的平台?抑或给烂片导演一个洗白的机会?是打算培养短片作者?还是长片导演?还是像创投会那样拍摄样片寻找资源?如果每一项都考虑的话,那就很可能变成一个几边都不讨好的节目。
好在这次的评委比《演员请就位》要靠谱一些,郝蕾作为艺术电影的代表会提出一些思路上的意见,电影观很正。王晶作为类型电影的代表会从故事创意和商业潜力去考量,虽然是烂片之王,但也是业界老油条,肚子里还是有不少货。陈祉希也是商业片的代表,同时有学院派背景,是郝蕾和王晶的中和。方励偏独立艺术电影,没有明显的长项,但综合指标不低,电影观同样很正,同时也能部分代表普通观众的视角。另外再加上这个班底的固定嘉宾,著名愤青艺术家李诚儒先生,代表保守派老前辈的立场,继续贡献金句和表情包,并承担各路人士的密集火力。
于是并不出乎意料的是,节目里的争论环节,要比几位导演的短片好看太多。就拿第一期的四个短片来看,不如改名叫《导演请饶命》吧。开场这四个短片,对我而言基本全都没法做出正面评价。包贝尔的片子观感最好?实则非常陈旧刻板,而且确实如鉴影团所说有许多技术问题,尤其那个三头六臂的镜头是致命伤,一下子给整体的影调破坏个干净,充分暴露出了他作为电影人的劣根性,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该收,不知道分寸感和自洽性。相国强的片子更是没法看,一个短片还要分七个章节?一个路边摊吃饭还要大环绕?一个隧道骑车还要抠图?怎么想的。有人说这是那种给创投会的样片,求别侮辱创投会了。
至于毕志飞?就是个笑话。看看节目里剪出来的一些幕后,就知道这个人到底会不会导演了,业务能力不行不说,演员走戏也不看,剧本内容连自己都不清楚,这是典型的态度问题。虽然这些段落被剪出来目的性很明显,但怎么说也是现场发生过的事,足见此人的水平。所以我有理由相信,改编《小城之春》显然就是个投机取巧的碰瓷行为,而且这场戏特像是导演(失去剧组信任)空缺后,演员和其他幕后工作人员自己捣鼓出来的。
多说点梁龙。我非常喜欢二手玫瑰,梁龙的作品在这期里是一个亮点,但如果拿到节目外面去比,还是不太行。更何况这个片子刚开始三分钟,就瞬间把我拉回当年FIRST审片的艰苦岁月,不是针对这部短片的质量,纯粹是这种风格太顶了,本能地引起我一些生理反应。FIRST那会儿平均一周要看一百多部投稿作品,其中得有八十部都跟这个类似。所以一看梁龙的高清黑白画面、强调造型感和形式感的构图、行为艺术灌注进日常情景的荒诞气质、大量表意(表现)蒙太奇的堆砌、还有反叙事的先锋结构,难免令我产生疲劳。这也使我想到中国的摇滚青年和文艺青年,真的审美太一致了,说不好听点就是过于同化,甚至到了有些封闭保守的境地。
他们的兴趣点无一例外都是这种美术馆电影,但是美术馆电影——或者说录像艺术/实验影像——必定是要求导演对传统电影工艺的理论实践有着非常深入的认识,才能驾驭得起这种创作。先锋实验电影是最难拍的一种影像形式,某种意义上说是影像阶段性进化的产物(这里仅指那些公开发表的实验片,至于学生作业不作为本文讨论对象)。对于创作者个体而言,想拍好实验电影,应该要踏踏实实从头起步,掌握最通俗最古典的类型片文艺片技巧,然后逐步迈入作者电影,丰富个人化的影像结构和表意逻辑,并了解电影史和录像艺术发展史,最后才有可能发展出有美学价值的实验影像,这里面还有许多天赋和运气的因素。毕加索也是需要从小训练写实绘画,再加上常人难以企及的天赋,最后才能驾驭立体主义和超现实主义,成为一代宗师。
不仅是毕加索,整个电影史都和美术史是诸多相似又彼此呼应的。正如各种流派和主义深切改变了绘画的发展脉络那样,优秀的实验电影制造最接近梦的体验,是对视听语言本质和人类心理情感的探索,是电影艺术的敢死队冲锋兵,常常对电影艺术的方向能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其中不乏有奥斯卡·费钦格、迈克尔·斯诺、哈伦·法罗基和盖伊·马丁这样的专精者,也有偶尔为之的老戈达尔和阿巴斯等等,这些创作者及其作品最终都转化成了某种基因密码,散落在各种电影之中。而作为新导演,一上来就拍先锋影像真的不太合适,除非天赋异禀如毕加索,否则太难拍好了。梁龙的短片就陷入了这样一个创作误区,它表面上是中国的边缘独立电影和地下电影那套形式,但由于缺乏对传统电影技法的研磨,导致片子难免有些徒有其表,内核空洞。也许其中一个原因是,先锋影像的一大试验田就是MV领域,梁龙作为音乐人很可能接触过大量极具个性的MV影像(以及许多独立艺术家),果真如此的话,他的审美趣味自然会是这样。
包括国内许多上来就拍实验性质的电影导演,也都有同样的毛病。他们运用的影像建构逻辑是完全西方化的,外显的特征就是静默、缓慢。于是我常常能在这些电影里看到贝拉·塔尔和阿彼察邦的影子,但是贝拉·塔尔和阿彼察邦在静默和缓慢背后,是有一整个历史、社会和文化逻辑做支撑的,包括塔可夫斯基和伯格曼等等也是如此。他们每一个人都是长期受整个西方艺术史的熏陶,以丰富的传统美学经验为基础,不断提取营养并向上雕刻,说白了就是他们的创作环境是以深厚的美学史为底的。而如果我们电影人一味仿效这种西方实验影像,很容易变成空中楼阁,因为我们没有那样的美学史去熏陶,去培育土壤。东方有东方的影像美学,有不同于西方的美术文脉,因此也就有了不同于西方的含蓄与简约,而东方的这种含蓄简约,蕴含的能量当然一点不比西方的静默缓慢要小。比如被毕志飞碰瓷的《小城之春》,就是最好的例子。
但无论东方还是西方,这些“闷片”之所以经典,被奉为大师之作,是因为它们乍看起来虽然晦涩艰深,是反主流叙事和通俗经验的,但内在其实都有着充盈的表意和节奏,有着清晰的镜头逻辑,将其扩展成或极度现实或极度诗意的情境,因此彰显出了先锋性、荒诞性、延展性与独特性。这些作品的前后镜头场景的情绪链条大多是完整而充沛的,从而得以支撑起这样违背直觉和现实感知的影像形式,才能唤起观众内心最深处的感受力,作品也就因此成立。
梁龙的片子来自于他曾经参与的两次电影项目,一次是宁浩《疯狂外星人》,二手玫瑰写了插曲,并且复用在了这部短片里,另一个是耿军的《轻松+愉快》,同样是二手玫瑰配了插曲《社会嗑》,因此短片的影像风格部分模仿了耿军的作品。可见梁龙还是稳妥地选择了自己熟悉的题材和经验。当然,短片还有一些罗伊·安德森的影子,比如《寒枝雀静》,这应该属于风格上的潜意识连接。但是这个作品的故事实际上也一点都不晦涩,就是讲的潘斌龙作为异类,不断地寻找同类,团聚,跳舞,排解孤独。很简单的主题,表达了对孤独者和异类者的歌颂。问题在于,常规叙事讲究情节序列的节奏,但先锋实验电影多数时候是反叙事的,节奏感一般就体现在了情绪表达和氛围营造上,而这一点梁龙做的不太到位。
外星人找同伴过程的镜头语言和心理状态都是并置的,不是递进或递退的,所以没有更多视觉和情绪上的起伏。于是静默和缓慢逐渐变得无效,消解了感受上的张力。如此一来,诗意性的或者说荒诞性的场景和人物,最终沦为一个个扁平断裂的景观,真正的情境从始至终没能建立起来。而后期有个诗人出场念白,反而是这部无对白影片的优点,因为在叙境音上有了变化,会给人一种强调和重新抓住注意力的作用,并且台词作为一种象征和比喻的符号,可以进一步阐释影片的内在含义和目的性,补充了影像上的羸弱,从而在文本上的有了一层递进效果。这大概算是歪打正着吧。
在完整版里,五个异类和大妈们跳起舞,画面变为彩色,这在视觉设计上又是一个小失败。也许梁龙想表现有了同伴后,外星人此时的世界有了色彩,但因为场景本身的饱和度对比度并不高,后面的灯光还在焦外,再加上柔光效果,没太能达到视觉上的冲击和变奏。另外影片同样存在一些技术手法上的问题,这对实验电影来说是难以接受的。实验电影虽然看似是反技术手法的,但实际上对导演基本功要求的更扎实,毕竟实验电影的一大目的是对电影语法的探索。但梁龙的短片在某些时刻没有很恰当地处理景深、焦距等等基本的问题,也就无法实现对既有电影语法的微创新甚至颠覆。
所以说这个节目的辩论(撕逼)环节比作品要精彩得多。无论是四个制片人,还是专业鉴影团代表的学院老师和影评人,以及大众鉴影团代表的普通观众,都特别符合各自身份的固有印象(四个制片人还可能好一些),就是都站在自己的视角和立场里,拒绝多样的可能性。这些争论基本上复刻了我们每天在网上看到的大量站队式评论,只是那些死板的评论区文字如今被这些人活生生说了出来,看上去就格外有意思。当然,不排除其中有剪辑造成的扭曲原意和断章取义的效果。但是目前看来,节目呈现出的一些言论还是比较有代表性的,这些观点平时都很常见。而我在这个节目里发现当下的学术话语模式,果然还是没什么新奇的演变,还都是那些陈词滥调、老生常谈,比较令人失望。
其中有些言论过于奇葩,我估计要在现场,一定会忍不住起身开喷。就比如点评相国强的《哪吒闹海》时,方励其实说的挺对,虽然大白话讲出来容易造成误解。方励指出的问题就是角色没立起来,甭管他的动机是女孩还是父权,他都表现得很不足。但王旭东的发言我就不能理解,一个脱口而出“心理现实主义”的人,居然为这种糟糕作品辩护?还说什么“镜头已经告诉你了,你不能忽视”,即便不忽视,它该不够也是不够。父亲在这漫长的15分钟里有几分钟戏份?他除了打睡觉的李拿,把他打得骑摩托车跑了之后,还有什么显露威权的时候?在城市中不断周旋的中间一大段里,又有哪些状态表现了李拿对父亲的抗争与脱离?光靠最后一个没头没尾的,父子对笑的镜头能说明什么呢?王旭东的发言真可谓听君一席话,少读十年书。就这一席话,都让我怀疑他是不是红包影评人出身了。这还没完,后面直接又把矛头指向方励继续怼,我只能说这人的修养也就到这了。
话说回来,方励或许是对电影的认知和理解浅了一些,乃至于后面还表示自己没看过《小城之春》,这对于一个做了这么多年电影投资的人来说,确实有些不该。但是他的电影观是没问题的,审美感受力还比较在线,对于自己不熟悉的风格形式也保持谨慎,不会上来就一棒子打死,说明至少具有基本的美学判断力。结果王旭东问“你投资的电影有几部能经受时间考验”,然后又表示你专业上不行。配合那种眼神和口气,直接让王晶坐不住了,帮着方励说话,结果他又把枪口对准王晶“因为王晶不做王家卫嘛”,翻译过来应该是“王晶做不了王家卫”。到这里,已经不是就事论事了,已经发展到人身攻击了。这些话里就反映出这个人早已把电影界每个人都划分出了三六九等,王家卫就是最牛毴的,方励就是门外汉,宛如影坛婆罗门。这种阶级观念极深、自带一长串鄙视链的从业者,我称之为毒瘤。更别提以前他搞的那什么人工智能剧本可视化平台,听着就是投机倒把的人才会弄的骗人玩意儿。
印象中是李成儒还是大众评委说得也有道理,就是导演要接受一部作品出来之后,就不再属于他自己了。这说得当然没问题,无非就是罗兰·巴特“作者已死”的观点。多数时候确实如其所言,作品出来后,导演没必要做太多解释,而且解释得越多,往往就是越说越拙,适得其反。没有任何人关心你的电影拍摄时经历了多少磨难,观众看不到那些,我们看到的只有作品,一切评价都是基于作品本身,没必要考虑其他因素。你可以认为这是一种委屈,但事实就是如此,不能接受的话可能也不适合搞创作了。任何创作都是这样,文章写出来公开发布,就不再是作者自己的了。我曾经也做过给文章提出异议的人做解释这种事情,但后来发现真的徒劳,除了证明自己是傻毴外,带不来任何正面回报。
还有最值得吐槽的就是孟中,第一个是“电影学院出来的学生,技术上都不可能有问题”。直接被郝蕾怼了回去。这种话特别能代表那些陈腐呆板的老学院派的世界观,国内如此,国外亦然。学院出身就没有技术问题?反而多数时候的技术问题,还就是出现在学院派作品里。再者说,什么叫技术问题?我刚讲完道格玛95,那里面全是有技术问题的片子,那又怎么了?并不妨碍他们赢得戛纳的尊重,启发无数电影人尝试新的风格。对于电影来说,技术是最不成问题的问题,而学院派的技术问题并不比业余出身的导演少。那么电影的问题是什么问题?是虚伪与真实的问题,是意识与细节的问题,是艺术性想象力或者叫想象性创造力的问题,是分寸与自洽的问题。说白了,就是如何不拍烂片的问题,而大多数烂片,恰恰都是科班毕业的人做出来的。
第二个就是他说“评委标准不统一,有时候强调技术,有时候强调情感”。这个其实也不需要质疑。因为有些片子就是重技术的,而有些片子就是重情感的,如果是技术情感兼得的电影,基本上都是经典之作。所谓的“标准”这个定义,在美学判断里绝大多数时候处于失效状态。我在之前的电台和文章里也反复提到过,审美有高低,有倾向,但唯独没有的就是标准,这里的高低不以标准去衡量。就拿看电影来说,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审美对象,当它在银幕上放映时,这种视听灌输的过程是绝对客观的,不受任何因素影响。但这个客观灌输过程,很快会转变为你的主观感知过程,主观感知的形成才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影响,比如家庭背景、职业性别年龄、当天的遭遇、感官的状态、甚至刚刚吃过什么以及影厅落座的位置等等。这些都会影响当时的审美判断。
观影是从客观到主观的一个行为,其实任何审美都是这样的行为。审美对象就是一个发信器,信号本身进入你的大脑后,就会很快化为你的主观感受,而主观感受不存在“标准”一说。理论上,每个人的主观感受都是合理的,有价值的。那审美的高低以什么衡量呢?以范围衡量。就说电影,有些确实是旷世经典,有些确实该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但这样两种极端的作品并不多,大多数电影都是不上不下的水平。这个不上不下,就是范围。对于电影审美,就存在这样一个模糊暧昧的边界,这个边界把两端的少数作品刨除出去,把历史长河里的绝大多数影片纳入了进来。在这个范围里讨论的时候,我们无所谓谁审美高低,你可以喜欢《沙丘》并给出一百个理由,我也可以觉得《沙丘》不好看并同样给出一百个说法,这些都无可厚非。
那这样的讨论还有什么意义?当然有,讨论不是为了说服别人,是为了不同观点的碰撞,这本身就有意义。观点是各种主观感受凝结而成的结果,只有不同观点的交叉对撞,我们的审美行为才会得到释放,我们的经验、视角、理解力和感受力才会在这样的过程中曲折上升,我们的生活才会进步。对于电影这种大众艺术(“总体艺术”)来说,如果“观看”意味着电影的最终完成,那么“讨论”就意味着审美的最终完成。而在这个范围之外的电影,确实就存在高低对错这样所谓的“正确答案”,比如你要说《公民凯恩》是烂片,那么确实需要再学习一个。如果你对《逐梦演艺圈》推崇备至,那可能需要挂个精神科的号了。
节目里还有一种说法,是说影评人不是故作高深,而是用专业知识引导普通观众更好地欣赏电影。这句话乍看起来没错,但里面忽略了几个问题。什么是影评人?影评人真的都有专业知识吗?影评人还能起到所谓的引导作用吗?在前互联网时代,影评人话语权是仅次于电影创作者的,或许对大众观影和审美还能起到引导作用,但现在早已被互联网改变了。影评人门槛变得很低,导致许多不学无术和投机倒把者混了进来,曾有一段时间这三个字犹如过街老鼠,乃至一直被污名化到现在。简单来说,在我看来,只有在电影史、观影经验和感受力这三方面做到足够程度的人,才配叫影评人,但现在很多是混子影评人、红包影评人、快餐影评人。具体的我在《关于电影批评》一文里已详细阐述过相关内容,这里不再赘述。总而言之,影评人的职能如今已发生了重大改变,他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桥梁、启发和介绍的作用,是丰富普通观众的信息接收渠道,丰富审美鉴赏的角度,抹平各种信息差,而不是为了引领什么。当然,有一些专业人士也起到了引领大众审美的作用的,但如今这样的人更多的是学者。
另外,有时给导演们出出题挺好,是能考验他们专业素养的。比如全场同仇敌忾提问毕志飞,这些题说实话也不存在什么绝对定论,不一定照着教科书上写的回答,但至少得言之有物。看毕志飞那个卡壳的样子,应该是完全没看懂过《小城之春》,那改编这个不是碰瓷是什么呢?而这个情节,也是我觉得节目里少数值得回味的地方,至少评委们合力给当代观众科普了一个70多年前的经典作品,这一点还是不错的。但是我认为,《小城之春》的经典性是超越了时代性的,不能总揪着里面一些人物的婚恋观去说事,说什么不符合当下人们的价值观了,显得过时了迂腐了等等。要知道,这部影片所包裹的丰富内涵,每一句台词,每一个转场,以及在那些景深镜头和空镜头里,酝酿着太多比什么婚恋观重要的多得多的宏大命题了,无论是关于人性的、社会的还是美学的。我记得听谁说过,这部作品里哪怕是一只路过的鸡,都够写一篇几万字论文的。虽然过度夸张,但也能侧面说明《小城之春》内里丰富的美学宝藏。
同时,这个环节也能看出一些评委和制片人的真实水平,毕竟在电影学术界耕耘了一些年头,有些人基本的专业知识是过硬的。但越是这样,就越显得他们为一些糟糕作品说好话的虚伪性,这不得不让我往裙带关系和利益链的方向去猜测。就比如孟中为相国强站台,质疑包贝尔影片的质量。质疑包贝尔没问题,但明明相国强的片子更烂,他却如此地踩一捧一,这不睁眼说瞎话吗?质疑包贝尔有技术问题,相国强技术问题不是更明显吗?我是不是有理由怀疑这些话是出自电影学院的情分?王旭东也是同理,《哪吒闹海》这么不堪入目的作品,又有何必要为了它去怼方励?
结果这档综艺,就成了反复印证中国电影教育失败的绝佳案例。
一先说节目
请来的制片人有一定的专业水准,并且用制片人来评价导演,在当下,合理。节目从开场到演员和导演亮相到规则介绍(这段ae做的?短片真的好拉)到放片等等还算合理,包括最后制片人和导演的互选也有了“复杂度”。用了大篇幅描写导演拍摄的艰难而不是综艺节目前期演员导演互选等等环节,证明节目更想从背后关注导演拍摄的工作,但太浅了,真就是开机仪式一来,演员沟通沟通,往导演椅一座,或者说拿个麦到处指使人吗?我觉得不是吧,这段从节目上来说剪的太有话题倾向了。
二说导演的短片。
先说北电相导,真想对你破口大骂,如果不是演的话,那北电是真内个了,所谓的“技术没问题”笑掉大牙。摄影系出来调色调成那个狗屎样在学生作业里面也是个中下,是不是直接拉了个滤镜就完事儿?GoPro也能拿到大屏幕恶心人?五毛钱特效?片尾字幕不对齐字体很恶心,对话弹窗的特效用特朗普也就算了,这种东西半小时最多就可以做好,包括直播不能有个特效?就一个竖屏突兀的进来。音频,总是出戏,配音和现场穿插听起来真难受,诸如此类技术性的问题比比皆是,两天时间固然不易,但还是想让人说这就是你们北电老师的技术?不敢恭维。再说这个剪辑,碎剪,跳切,给人看恶心了,不好好讲话来这里搞这些有的没的,跳切你想表达什么?你用它作为手段表达出来你要的了吗?导演根本没有思考这些,胡乱堆砌一些经典电影里的技术,这么强烈的表达欲让人觉得这是导演第一部片子,没玩过的样子。再说剧本和抄袭,明显的玩人家玩过的黑色幽默,篇章式的结构,想把故事碎着讲,镜头晃了拍,这种东西只有讲好了才行,故事毫无铺垫,看懂了但是没有情绪张力,根本无法共情,照猫画虎。最后再说态度,嘴硬的呀,完全听不进意见,保持自己的“艺术逻辑与艺术表达”,占着一片理论的高地就觉得自己作品是不被理解而不是烂的态度让人感到可笑,艺术就是被你们这种人整恶心了。
其次是包贝尔,整体片子看上去很不错,在某些方面对包贝尔改观。考虑到综艺的尿性,很可能就是一波演吧也,包贝尔和北电老师对比太突出了。片子质量真的不错,有电影感,叙事逻辑稍差但没很大的影响,事实上影响我最多的是这个演员粉丝的弹幕。这个演员客观的讲,还可以,该有力度的镜头也合格。当然最最最最最最最值得夸赞的就是女演员,从开篇到生产,完完全全演出了一个倔强又慈爱的女性/母亲。制作没的说,画面很明显是电影机拍的,跟前一个导演的GoPro比好了不止一星半点。也可以窥见包贝尔团队的强大,后面字幕上的人员以及公司也证明了制作团队的专业。这让人很难将好片归功于包贝尔而不是他背后的团队。
看了梁龙的片,私心说我很喜欢。其实开始很排斥梁龙跨界,“阿猫阿狗都能来拍了吗?”虽然我很喜欢二手玫瑰,很喜欢梁龙那个味道。短片呈现出来的时候,慢慢竟然看进去了,然后产生了很奇妙的情绪。不知道是共情还是什么,就是有种怪异的艺术感。黑白里的行为艺术,充满了梁龙个人风格化的影像,很实验,我很喜欢。若是有天我可以用这样的方式表达我的思想我会很高兴,这是独属于一人的艺术品,浓厚的个人烙印。所以,没有人会为别人的思想日记买单啦。没什么好说的,大众的态度代表大众的想法~梁龙还是给我惊喜的,摇滚教母的影像世界也充满了怪胎气质。
毕志飞导演,鹅,前面的花絮让我过于同情他,后面的批评让我更加觉得他很可怜,好像低人一等的位置(并没有)。那个女演员,影后,太不尊重人了(虽然怀疑是综艺剪辑的东西)。但一个演员完完全全不尊重这个导演,也不会完完全全尊重这个作品,所以短片中充满了话剧式的略带夸张的表演痕迹。开篇叠衣服,动作慢是影片节奏,但是我想说,真正做家务的人,有经验的人,不会扭着身子把自己歪成个s字干活。一定是最最最省力的姿势和最最最不别扭的姿态,演员那个样子,像极了故意给摄影机看的,脱离了现实生活,很不真实。所以说片子的演技并不是很好,没什么代入感。然后,影片的摄影和美术真的很不错,场景做的很有那个年代的气息。在节奏上,短片太慢了,讲的东西也没有什么意思,毕导的东方意象全靠摄影和美术了。故事内核正如方制片所说没有现代的价值观,很老套,总而言之我还是比较肯定毕志飞导演的作品的,看上去像个合格的短片~喔喔还有,各位专业影评人的理论太丰富了,还得学习!(但是那一帮电影学院的老师真的很败好感 充满了知识的优越感 论文写多了8)
别的看了再说吧。
第一集:
烂到根上了。
请了四个制片人,方励、王晶、郝蕾、陈祉希。一个专门制片不太好看的文艺片AKA方励;一个专门制片品质一般商业片AKA陈祉希;一个多年烂片导演AKA王晶;一个主业是演员的新人制片AKA郝蕾。
请问这个阵容的意义何在?有些人的意见根本不想听ok?看了第二集之后,目前觉得王晶还行。
隔壁桃搞的绿灯会成员,好歹也知道请四个不同的工种——演员舒淇,作家(编剧)刘震云,导演陈凯歌,监制陈思诚。
四个人都有优秀作品(陈思诚除外,但他起码也拍出过票房爆款),有行业地位,猜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批评电影,以及给出意见。
再说请的一些导演。关锦鹏、王文也、吴镇宇、蔡康永、包贝尔这些人缺曝光缺资源吗?以及这个阵容里的大部分人有展现过任何电影才华吗?组成这个阵容的意义又何在?
鹅你扪心自问,你请毕志飞的目的,是为了给他一次展示自己的机会,还是给观众和所谓影评人再一次嘲讽他的机会?
隔壁桃都知道找6位各不一样青年导演,有喜剧有艺术有商业类型,拔高一下主题,鹅你这是在做什么??
再说下短片质量。第一集出来的两个,都挺差的,但相国强本人让人感到不适。每个导演给2天时间,拍一段粗制滥造的凑数短片,有啥意义啊。完了每个人对着垃圾在那儿品,又是在干什么??这是在帮助电影还是把电影踩在地上践踏啊?
整个节目给我一种强烈的粉饰感,大家都知道鹅做这个节目根本就不是为了电影、导演,也知道很多导演就是没有才华,更知道有些制片也没有资格坐在他们现在那个位置上,却还要假装我们是在真的看电影、欣赏电影、批评电影,太可悲了。
第一集就充斥着吵架、意见、冲突、烂片导演的逆袭、导演和黑粉的和解……鹅,虽然你不尊重电影,但综艺真是被你给玩明白了。
第二集:
专业鉴影团能不能滚出去,用你搁那儿当爹呢??一群老学究,迂腐又自恋。
特别烦那种动不动就内涵观众的高资态。垃圾导演有拍出更好审美的电影影响观众吗?唯利是图的投资人难道没有迎合大众审美吗?又有多少所谓影评人在恰烂钱?行业烂成什么样了你们心里没数吗?还搁那教育观众呢,看看你们自己吧。
对于毕志飞的各种攻击,有多少是因为他拍得真的差,又有多少是因为他是毕志飞?道貌岸然的一群人在线拜高踩低,太难看了。包贝尔都被衬托得无比真诚。
一群所谓影评人,以乐队主唱给综艺节目拍的短片为素材,讨论电影的艺术和大众的问题,真的蛮好笑。
第三、四集:
严重怀疑曾赠的《爱情》就是整个节目里,为数不多的、能看的、值得讨论的短片了。对着这种质量的短片去争论、吵架,才显得不那么SB.
陈祉希觉得自己肩负重任,要帮助中国电影崛起,因为综艺节目上的短片而迷失自我、痛哭流涕;方励也觉得自己肩负重任,情绪激动。而真正拿钱投拍过优秀电影、帮助过艺术片导演的王晶,看着他们不说话。
光离席键这个设置就应该打一星,这是对电影的不尊重,你们要选的是导演!而不是短视频制作者!过度迎合市场的低追求快捷产物无疑是给观众喂屎!
第一期内容————
相《哪吒闹海》4.0结构松散,剧情空洞,一些没有必要的台词和晃个不停配速都不匀的移动镜头,调色、剪辑、配乐就不谈了。
包《哪吒》6.4医疗科学性产生质疑,三个月的诊断怎么来的,母亲的这个体型怎么生出7斤7两。男主的妆容前后不统一,雀斑妆很突兀。这部片子最大的优势是所有的配角真的好,被欺负的小姑娘是我最喜欢的。劣势是的缺两条线的关联度没有那么高,隐藏剧情连埋坑都没有。
梁《疯狂的外星人》7.3全程抓眼球,技法用的很舒服,黑白色调也好看。中间小男孩画画的场景做的太漂亮了,国内影片中很少有这样的审美高度,音乐家做电影也是有优势的,配乐刚刚好。唯一的问题是女配的演技很一般不如广场舞大妈。
毕《小城之春》4.2毫无生气,没有看的欲望,情节推动和台词设计很蠢。就是个复刻何来改编之说?李诚儒说的一点问题都没有。演员也非常生硬。而且逻辑在哪里先生怎么知道他们之前有关系而写信给友人?
~~~~
一些所谓的导演真的是说的比导的好太多了。
而鹅厂一如既往的靠那些手段去恶心人。
只希望在恶心人的时候起码能做到你们企划里说的那样,把好作品留在台上,搬进电影院。
第二期内容————
王《读心》5.1 一看就是女性导演。从编剧到对白都特别直白单调。布景也不舒适过于花哨。最重要的是浪费了杨千嬅。 曾《爱情》7.1 正好是王的反面,镜头语言无性别差的导演水平,自然和舒适,那么简单就给出了“爱情”那么大的主题。
吴《记》5.9 没有在一部短片里面体现结构,悬疑气质做的还可以。
德《回》6.8 人物很生动。他们对德非常严格,这些要求完全没有用在对其他导演身上,他们新吗也不新啊,虽然这部综艺确实应该让我们看一些新的技法,但你应该对每一个导演都这样要求,而不是捏软柿子。
宁《五行》5.7 学生气,太幼稚了。剧情的走向也比较矛盾,最后的立足在惠英红也不对,这段舞蹈很明显的模仿了《燃烧》。
~~~~
影评人大多数评论还是很有思考性的。
果然开分4.1,实至名归,鹅厂就爱犯众怒来搏出位,他的目的又达到了。
第三期内容————
王《外星人女儿》6.0 很普通,题材和技法上都很普通。打动不了我。
吴中天《售》7.5 导演思路清晰,结局利落。这个分数是给影片本身。最后的镜头感确实联想到了希区柯克然后发现被爆出剧本涉嫌抄袭…
关《胭脂扣》7.6 最具电影质感的影片,叶童大加分。请问男主什么背景?他接不住叶童的戏的。
钱《小时代》6.9 像宁浩的感觉了。故事挺完整的。非常不赞同危笑的评语,伟光正?国产电影最不缺的东西。个人认为电影不需要伟光正。
蔡《人生入梦》6.8 没有给透,死了一半。最后的两个特写解读不出。
第四期——
王一淳《阿基米德的晚餐》6.8有寄生虫的感觉,镜头调度还是很成熟的。但是温峥嵘的戏大同小异没什么意思。对于某些人说电影要真善美的理念不与认同。问题出在这部片子里面温的几个表现面没有可性度。
韩雪《超》4.5 题材老旧,调色不统一,运镜像偶像剧。男演员没带妆?您逗我呢?完全没有感动到我,她只感动了他们自己。
(韩雪非常聪明,她选了王晶,她知道自己适合商业片。王晶被选少自己没有其他竞争。队友有蔡康永有诗意,理解她,同样会说话。两个队友后期都会辅佐她,C位坐稳)
被淘汰导演里面比较可惜的是钱导,这人挺有意思的。还好观众票够高,观众的眼睛血雪亮,钱导加油?
【第二阶段】
果然是方励打郝蕾,能不能不要那么好猜?让跑道让的有点明显。
王一淳给郝蕾讲的两句内容构思:一个小女孩出于虚荣心去指认了一个不确定的凶手。第一感觉像《狩猎》。
德《巴德玛》7.2 完成度很高,整个调度非常舒服。
曾《明月的花园》7.5 韩雪看看人拍的质感,手持和画面相得益彰。杨超和席瑞的解读非常的完美。这部片子也非常的美好。不要去随意出拳,电影不需要这样的解读好嘛。
韩《半镜》5.0 相当普通,结尾也是生硬。同意孟中评论的一部分,就是这部不是女性电影,电影主题也不是靠影片字幕去表现。总体来说还是她说的比拍的好。
王《狼来了》5.5 很完整,虚拟空间这个部分做的不错。我倒是看进去了,但确实太冗长了,对白很单调。两位主演很吸引人。
钱《观察者》7.5 概念很不错,氛围吸引人,就是细节上漏洞很多。主要是世界观融入的很好。
蔡 4.0 很蠢,完全不能逻辑自洽,价值观更是不对,也不是喜剧。唯一得分是音乐。(蔡康永的淘汰是顺理成章的,因为他们队伍里面有韩雪,他选喜剧赛道吃亏是不言而喻的)
求求你们不要再cue朱志鑫了!每个都叫他点评,凭啥啊?
王一淳《音乐之声》7.7 这样的成本拍成这样相当不容易。问题是蟑螂是四害诶,所有的文学艺术都在说蟑螂也是生物有活着的权利,把最底层最垃圾的人比做蟑螂(比如《寄生虫》,但这种起码是隐喻),而这部片子几乎已经明喻了,恐怕会有其他未知的副作用会冒现。(很难描述这种隐慌,类似于“泛滥的”良善或许是另一种残忍)【记得之前读剧本王的片子很像《狩猎》,或许因为某人东窗事发怕受牵连,知道看这综艺的人眼不瞎一眼能认出抄袭,所以连忙改了个本子】
梁龙《烙花散》5.5 运镜、剪辑太奇怪了。某人的台词根本不符合片子的气质。
宝贝儿《不能笑》5.9 这个点还蛮有趣的,拍的挺单薄的,典型的小品喜剧。朱志鑫特写那段哭很一般没有张力。那个龙长得很像爸爸呀!还有那个远叔叔少剪他。
相国强(忘了什么名字了)4.5 讲个朝阳群众那么啰嗦,节奏和剪辑和上一部一样还是烂。炫技真恶心,还想模仿盖里奇。过分的傲慢,你说你拍的好你傲慢有些人还能服你,你拍成这样心气还那么高,把观众当傻子,让人气愤。
宁元元《不说话》5.9 不通顺,越来越慢,人物关系不明确。演员很好。(这部点评环节最有意思的是李诚儒有意无意的说了李梦曾经的黑料:超级难合作。但你也要看宁的背景啊。有些人就是看人下碟。所以像宁、王这样的导二代和韩这样的,还需要新人导演扶持吗?如果有二期请把资源留给真正有需要的导演吧) 吴镇宇《阅》5.0 重复率太高,逻辑不通顺,李俊杰二穿就错了。最后就变成了狗血剧,人物也看起来做作了,特别是薛凯琪。
第五期
下线公映加入评分,宣发部份很真实,给每个人选择一部看片的权利却很片面,有的片子只要我愿意我可以都看,所以这一点是不符合市场的。
德《两匹骏马》7.3 电影感很好,女演员表情特别生动,丁真也被用的很好。这部片子口碑一定不会差,但票房很难高,因为这样的文艺片对于观众的耐心是很苛刻的,就算看完也不会推荐其他朋友去看,害怕被骂(你怎么叫我看一个没剧情的东西,拍的啥?),不是所有人能get到这种情怀。对于短片来说还有相当的上座率,一旦延长到90分钟以上的电影就很容易把矛盾放大了。
ps:陈铭说的有共情。我从第一期开始用的都是投影看,但色调肯定也没办法恢复到创作者原有的调色。很遗憾。
王文也《初恋》7.0 很美,很美好。画面和演员都很美。男演员的脸真有质感。两个问题:女孩等时间的时候不应该快切,可以就一个镜头或者叠影,快切破坏了年代感。包括后面喝可乐的剪辑手法也偏现代化了。还有就是服化道也不是太符合8090年代的风格。
ps:这部综艺曝光量前三的:王文也,陈址烯、朱志鑫。
钱宁黄《查尔斯》4.0 实体世界不应该有那么多动作。节奏也不好。一个小时9毛9,女友充值两小时?没戴上就开始倒计时了,这是黑店吗?两位演员的演技太水让整部片子很假,杨超点评还是挺准的,所以还有一个漏洞是男的女的看的是同一个,大家都在看同一个人而不是选择自己想看的人,做的一摸一样的事而不是想做的事,有没有想过有的人可能不是想要钱的生活,反而在压抑的生活中向往自然,这才是最纠结最可怕的地方。
ps:求求你们不要再相信陈址烯的ip了,拍自己想拍的好吗?
吴镇宇《阿英》5.0 节奏过慢了,拖泥带水。水的影像很美但是确实长了,对耐心是极大的考验。最后拥抱的镜头里那片三层海很美,像某影的海报。能理解内核是正常人比海默症以往的更快的点,但是一切形式都很好,就是没有内容。
韩雪 《撑伞人》4.0 还是用这样的套路去骗观众的眼泪,特别是老人家麦丽素那段,真是道德绑架。这种题材的评论都会嘴下留情。xq的场景大面积的血也很假。苏也撑不起这个女主。
王一淳《日出之前》3.9 细节挺差的,开行李箱用耳朵听?做前台电脑不开?开箱不戴手套不怕有指纹?悬崖边这个位置会有监控?影迷见面会台上直接接电话?男主能不能剪掉那头扎眼的头发,想到了《上海堡垒》里的鹿晗。这部片子是目前为止打的最低分,因为一切从开头就是错的。
曾赠《到我了》5.7本以为是多重人格类似《致命id》,结果只是生活琐事的多人多面,情节不抓人,节奏也不紧凑,非常普通。那些吹的人真的没有看过《致命id》这种类型片吗?竟然觉得有趣?ps:字幕滚那么快的意义是?
包贝尔《漫长的离别》4.5 这个弟弟的演技实在太烂了!包贝尔对流量艺人的扮丑的刻板印象就是前刘海遮着眼睛,也不怕开电瓶车看不见路。编剧不接地气,内容也蠢。如坐针毡。如果不是另两位演员真的看不下去。对于指被抄袭的《纸船》,看了,《纸船》拍的很好,但抄袭就比较牵强。ps:某远闭嘴吧你就,甚至怀疑你是靠包黑红的,一开始责骂后面狂捧,可真是一场好运营。
————————
决赛
钱宁黄《错误选项》6.6用《鱿鱼游戏》做了一个普世的故事,配乐弱了些。
德格娜《借光》7.0 用《杀戮》的本子拍了个北京故事。结尾很棒。但因为短所以塞了所有《杀戮》的冲突的话就密度高了,导致重拳变成了败笔,北京大爷按情理和逻辑不该那么冷静。其他细节都已经很棒。
王 一淳《最佳女主角》5.0 还是套别人的本子,融了很多别人的情节,区别是一个俗套的故事,真实感也不够,在决赛看这片真的很失望。
曾赠《辣椒炒肉》7.5 成熟的构思和技法,确实张珏的塑造比主演更合适。唯一不太理解是为什么其他人那么排斥男主好像没有交代,仅仅是因为他特别拧巴吗?
包《大嘴巴子》5.5很绝望的题材,有讽刺,内核很棒但是拍的很低级,演员都挺好的很真实。
韩雪《旱鸭子》5.4比之前的好,可还是“哗众取宠”,但到了哭点却完全没法共情。就是有故事却没能力能拍。
年度价值导演情理之中。
这个综艺可以学习到一些宣发方面的小知识。对于电影方面学习不到啥。
这个综艺最大的问题是剧本的原创性。如果没有属于我们自己的本子,那么获奖也不过是偷窃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