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有这么一部神奇的影片,名字叫小说,请来了千禧年之前通俗小说的半壁江山来演出。
导演是吕乐,和香港五亿探长雷洛重名,如果不太熟悉,来列举一下他的作品。
摄影作品:田壮壮的《猎场札撒》;张艺谋的《活着》、《有话好好说》、《摇啊摇摇到外婆桥》;陈冲的《天浴》;孙周的《漂亮妈妈》;冯小刚的《集结号》;吴宇森的《赤壁》。
导演作品:《赵先生》;《美人草》;《十三棵泡桐》,以及这部《小说》。
《外婆桥》当年提名奥斯卡最佳摄影奖,在戛纳拿了技术大奖;《赵先生》拿了洛迦诺电影节大奖。
在中国电影开始涉足商业大片之前,吕乐在行业内也算是半仙儿似的存在了。
制片人是刘仪伟,对,那个做菜的刘仪伟,同时和吕乐共同负责编剧。
演员呢?吓死人。
阿城、王朔、余华、陈村、马原、方方等等等等。
对的,一帮子作家,还是那种文人相轻的典型作家。
当然也有职业演员,王志文和王彤。
人员配置如此画风清奇然而还并不足够,剧情和类型更加清新脱俗。
这部片子还有一个名字叫作《诗意年代》,所有的剧情就围绕诗意展开,有趣的是前半部分是纪录片,后半部分是剧情片。我见过类型片杂糅的,但从没见过杂纪录片的,想法一流。
前半部分纪录片内容是作家们的笔会,讨论诗意,这个时代是不是还有诗意,如果有那什么是诗意,如果没有又是怎么失去的诗意。
从中你能看到每个作家他的性格如何,说话的风格也几乎和文字风格相统一。
阿城开始从历史当中去寻找诗意的来源,涉及到了中国的哲学思想,历史溯源,并分析了所谓的诗意和早年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改变。听阿城说话真的是种享受,一个字都不舍得错过,感染力强大得吓人,哪怕一桌子全部都是作家气场也没得比,俨然一副老大哥架子。
陈村就很顶针,一句话不对马上跟上反问或者反驳,逻辑性很强,但这也是我很费解的地方,作为一个作家为何这么讲究逻辑而不是感性。陈村对女性,起码是女作家感觉是抱有一定敌意的,几次咄咄逼人都是女作家。
王朔就不需多言了,说话比写字更加流气,内心却满载理想主义。
方方很有趣,说话直白得不能再直白,想法简单直接,表达更加直接,想都不想便脱口而出。很难想象她写过《万箭穿心》如此复杂的情感表达,所以她很顺利地成为被陈村怼最多的作家。
马原非常有趣,可能与其东北人性格有关,简单粗暴直接,说话自带喜剧效果加成。一看就是晚上睡不着觉的人,因为想法太多精力根本不够用。
王琼扮演的角色便是这场笔会的服务小姐,她一扇门一扇门地敲过来,实时关注每一位作家手中的茶水量,其他时间安静地坐在那里听。直到有一天,当再一次敲完所有作家的门之后,看到了在酒店大堂和人谈生意的旧情人——王志文。
两人大学时有一段未了的师生恋,如今却已经各自成家。显然对方便是自己心中所余的那一点点诗意。从试探性地接触到完全卸下防备,最后一同回到酒店。
起初这段意外邂逅穿插在纪录片的空档之中,王彤的角色和作家们不一样,作家们是在真实地被记录,而王彤是在演这段纪录片。随着二人情感张力地增加,这段恋情的戏份开始压缩纪录片段落,到最后作家们的群口相声变成了师生恋的二人转。
画面一转,并没有交代是脸红心跳还是一拍而散,反而让前半段的作家们来猜想他们的结局。这里的巧妙在于,本就模糊的现实和虚拟完全交织在一起无法辨别,甚至陈村说话的时候,王琼就在他旁边搀扶着他。
从1999年,因为内容晦涩形式过于大胆而被总局枪毙,直到2006年才在威尼斯影展上重见天日,至今未有上映只有国外发行,所以片头有一副字幕特意标注纪念这不痛不痒的七年。
说起这部电影不为别的,只是想说电影终究是门艺术,并不是生意,总觉得说该认认真真对待,不是大鸣大放分钱。你看这部电影,是吕乐的诗意,是刘仪伟的诗意,是作者的诗意,是90年代的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