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小说(2007)

小说(2007)

又名: 诗意的年代 / The Obscure

导演: 吕乐

编剧: 刘仪伟 吕乐

主演: 王志文 王彤 阿城 林白 陈村 徐星 徐兰 赵玫 方方 丁天 王朔 马原 棉棉 余华

类型: 剧情 爱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上映日期: 2007-03-23(中国香港电影节)

片长: 84分钟 IMDb: tt0989890 豆瓣评分:8.2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源起会议之国的小型讲座,一群伟人聚在一起,开了一个伟大的讨论会,伟大的主题是:“什么是诗意”。开场一个象征镜头,影机先是追踪着火车,开进小城,再走到大街小巷,然后停靠酒店,走进局促的会议室。接着,一批有头有脸的作家杀入镜头,阿城、王朔、马原、方方、余华、棉棉,从阿城的“诗意”考古开始,讲到“有钱就有诗意”。各抒己见的过程中,大家谈得性起,渐将诗意按压在自我之下。镜头有时溜出来,看另一种风景。一旁的会议策划人,在酒店偶遇旧爱,更能体味点点诗意。演员王彤和王志文,就演着也许由作家虚构的故事,他们的存在,比作家更真实。吕乐一个革命式的举动:拆走纪录片与剧情片框框,将两者放在同一议题与空间自由对话。

演员:



影评:

  1. 10年前,就是公元1999年,中国的独立电影里面还有些诗意的存在。这种诗意或许有些文人的酸腐气,或许还有些理想主义的天真和浪漫,甚至还有些老套和恶俗,可今天想要找部这样的电影已经很难了。

     

    这部电影的投资人是刘仪伟。10年前那个时候他的主业是在某台主持《天天饮食》节目。他当时选择投拍《小说》的一个动机是“觉得世纪末大家都在致敬,我们应该向作家致敬,我就出了这么个点子:干脆拍一个完全由作家来主导的电影。”拍摄成本只有200万,却囊括了当时中国作家圈中的几位人物:阿城、王朔、棉棉、赵玫、陈村、马原、方方、余华。全片84分钟,近60分钟都是在开作家笔会,聊的主题是“什么是诗意”。剩余的20分钟,讲的是一个俗套的爱情故事:一对大学时代的老情人再次重逢。两人从偶遇时的兴奋,到一起喝酒时互问对方家事的尴尬,再到饭后散步时的激情重温,比较肉麻的有女人撒娇式地要求男人再像当初她喜欢上他时那样在学校干涸的露天泳池里跑圈,撒欢。最后,终于回到房间,两人执手相看泪眼,女人一下扑到男人怀中,哇哇大哭。结局部分没有演,而是采访了来开笔会的所有作家对于结局的想象。最后一个镜头,女人扶着有些瘫痪的陈村回房间。想象和现实再次模糊起来。

     

    每个作家都对“什么是诗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谈到了诗意和物质和现实的关系。没有绕开“钱”这个问题。王朔说,诗意和物质并不冲突。几个女作家都将日常生活中的诗意看做最容易获得和实现的一种诗意。还有一位男作家说,钱的力量太大了,但是等到赚够钱再来寻找诗意,可能就很难了,不是找不到,而是压根就不需要了。其实作家怎么看待诗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谈论诗意本身就是一种情怀,或者是一种追求,只是似乎在10年之后,这看上去却是一件极为风花雪月甚至有点装13的事情。

     

    之所以安排那出老情人再相聚,或许也是导演的一种一相情愿。人到中年,成家立业,孩子可以跑出去打酱油了,生活还有诗意可言吗?影片告诉你,有,还有,还真的有。但追寻初恋的感觉,陷入柔软的回忆中,面临道德和情感的双重考验,只是不知道,你能不能承受地起。当你发现,青春真得已经不在,诗意仅仅是一段短暂地让人不知所措的精神出轨,可能你真的会断了寻找诗意的念头了。

     

    可是10年前,好歹还有一个想要去寻找的念头。而出轨,也能被看做一场隆重的仪式,可以用来祭奠那些逝去的人,逝去的爱。没有床戏,只有微笑,还有些许无奈和伤感。

     

    有趣的是,这部影片在2000年完整粗剪后拿给出品方,北京紫禁城营业公司的人放,结果当场就被一名电影发行策划人评价为:“这什么玩意?就这个放到电影院里吗?”于是,一直雪藏到2007年才斗胆跑出去参加了威尼斯电影节。至今仍地下着,连张盗版碟都没有。

     
  2. 终于看了期待已久的一部电影《小说》(又名《诗意的年代》)
    这种期待,从99年就开始了,那时,我在王朔《无知者无畏》上读完了这篇巨长巨长的剧本,当电影结尾处打出:1999-2006时,我的内心湿润了,哈哈~

    这部电影在06年还是07年香港独立影展上播放过一次,那时我还不能自由的去HK,一位在HK的朋友给我描述了一番,看得我心痒难熬,但找遍了方圆百里之内的盗版碟店,遍寻不到。

    终于今天,很偶然的看到了它的在线版本,于是放下手上所有的工作,静静的看完了它。
    这部电影也是由谈话组成的,但绝对比从头说到尾的《梦想照进现实》好看一百倍,这样的电影记录历史的功用更强一些,若干年后,如果有人还想寻觅这帮作家的风采,可以在其中找到ta们年轻时的音容笑貌。

    电影以一次笔会为主要场景,穿插讲述了一个旧情人邂逅的故事,结尾留白,意韵悠长。
    这次笔会的讨论主题是『诗意的时代』,老中青三代作家就『诗意』这个话题做了各自的发言,代表了不同的风格和认知,因为年龄背景学识的不同,所以,『诗意』这个话题谈的也很精彩。大家的发言都有可取之处,也令人深思。

    我个人还是觉得,阿城谈的最好,非常系统化,从古至今,阿城认为,诗靠的是意向(image),这个意向是无法言表的,歌咏言,诗言志,诗歌承载的诗意,正是这个『志』可能是胸怀大志的志,也可能是壮志未酬的志,如今的环境,是非常理智的时代,诗意也就无处栖息了。陈村则认为诗意是酸腐文人的病态思想,并且得意洋洋的将生活一样样的具体化,将乐趣具体化,他认为做人的事就会快乐,人不快乐是有做上帝的欲望。几个女作家须兰棉棉,赵玫,林白都没怎么说,倒是方方说的挺实在的,她认为如今的社会诗意也是打油诗的诗意,诗意是存在于回忆中的。王朔对诗意的认知也很特别,他认为诗意是颓废至极才会产生的东西,被社会拒绝至极,落到最低点,诗意就产生了,或者说是疯癫的纯粹精神的产物,有一点点的理性都是不行的,简单说,需要借助毒品,或者等七老八十,对这世界已经无欲无求,对周围的环境和人已经无所求,不怕得罪朋友,摸着美女的小手儿也不会再有生理反应,变成纯粹的欣赏和旁观,诗意也就产生了。

    大部分作家都认同一点:物质和诗意是冲突的,过了四十岁的作家们都一致认为,先赚钱,然后再寻找诗意是不可行的。人,只能做一种选择。

    因为王志文和王彤的优秀表演,作为附线的爱情故事尤其打动人心,他们是六年前大学里的同学,学长和师妹,他们是曾经的恋人,六年后大家在这家酒店重逢了,王志文已经不在大学教书开始做生意,而王彤是本次笔会的秘书,负责作家们的饮食起居以及笔会安排,他们不期而遇了,对视了许久,各自都欲言又止,脸上都写满了无限惆怅的回忆。

    终于,他们再次相见,一起逛公园,玩游戏,吃饭,散步,最后到了一个房间,四目相对,多少旧情涌起,陈晓忍不住的哭泣倒在赵子轩怀中,电影到此收束,让各位作家给出一个他们认为合理的结尾。
    王朔说惆怅,后悔。棉棉和林白说上床。陈村说,他们应该做一些事情,令彼此都满意。丁天说,可能一个会把另一个杀了。

    唉.....
    我失去诗意很久了,或者,根本就不曾拥有过。
    我记得在高中,一次从教室冒着小雨冲回宿舍,衣服潮潮的,头发湿湿的,一哥们儿说,你怎么不打伞啊,我意气风发的说:斜风细雨不须归。

    那时候背了很多诗,为的是得到高考时3分的诗歌鉴赏和名句填空题,我不是容易忘记的人,所以那些诗时刻都在我脑海里飘荡,我没有自己的诗,许多年后,工作了,和同事一起去旅游,或者爬山、或者望海、或者是寺庙和游乐场,青山不老绿水长流,面对大自然,我没有自己的诗,只有那些古老的诗篇在胸中激荡,我甚至不好意思像高中时代那样脱口而出了--那看上去多么像个傻B。

    要我承认自己没有诗意又是很困难的事,我在早晨的阳光透过细碎的窗帘洒在床上时感到诗意,在阑珊夜雨的滴滴答答声中感到诗意,面对一道普普通通的菜,一碗干干净净的米饭,只要不是很饿,也会先感到一点点的诗意,这是我的诗意观,和陈村老师的比较接近,把握现在,也许每一刻都是充满诗意的。

    我毫不怀疑大部分女人会比男人有更多的诗意。因为,就像大家经常喜欢说的:女人是感性的动物。

    多年以后,陈晓遇见大学男友赵子轩内心还是起了波澜,她一直记者篝火晚会的事,带赵子轩到空荡荡的无水的泳池去坐坐,叫他表演六年前醉酒撒欢的场景,而记忆的闸门一旦开启,女人丰富的想象力就像野马一样再也拉不住了,她不愿谈自己的老公,自己的孩子,却想知道前男友的老婆孩子的事,尽管她每天都给孩子打电话,给母亲打电话,白天在会议室安静的坐着给一群谈诗意的作家端茶倒水换烟灰缸,她仍然无法忘怀诗意的生活,这许多作家谈到的诗意,在他和她的故事里一层层的剥离展现---仅就电影而言,这是设计最完美的地方。

    王志文和王彤的表演中,真的感到了张力,我所理解的张力就是人物一出场,表演就很节制,但又非常符合常理,非常自然,以至于看的你恨不能帮他们说话、微笑,帮他们拥抱对方。

    本部电影由刘仪伟监制,吕乐导演,为时7年才得以完成。
  3. 2006年有这么一部神奇的影片,名字叫小说,请来了千禧年之前通俗小说的半壁江山来演出。

    导演是吕乐,和香港五亿探长雷洛重名,如果不太熟悉,来列举一下他的作品。

    摄影作品:田壮壮的《猎场札撒》;张艺谋的《活着》、《有话好好说》、《摇啊摇摇到外婆桥》;陈冲的《天浴》;孙周的《漂亮妈妈》;冯小刚的《集结号》;吴宇森的《赤壁》。

    导演作品:《赵先生》;《美人草》;《十三棵泡桐》,以及这部《小说》。

    左张艺谋,右余华,被挡在后面操机的便是《活着》片长的吕乐

    《外婆桥》当年提名奥斯卡最佳摄影奖,在戛纳拿了技术大奖;《赵先生》拿了洛迦诺电影节大奖。

    在中国电影开始涉足商业大片之前,吕乐在行业内也算是半仙儿似的存在了。

    制片人是刘仪伟,对,那个做菜的刘仪伟,同时和吕乐共同负责编剧。

    演员呢?吓死人。

    阿城、王朔、余华、陈村、马原、方方等等等等。

    对的,一帮子作家,还是那种文人相轻的典型作家。

    当然也有职业演员,王志文和王彤。

    人员配置如此画风清奇然而还并不足够,剧情和类型更加清新脱俗。

    这部片子还有一个名字叫作《诗意年代》,所有的剧情就围绕诗意展开,有趣的是前半部分是纪录片,后半部分是剧情片。我见过类型片杂糅的,但从没见过杂纪录片的,想法一流。

    工作照中出现了廖亦武,但片子中并没有镜头,不知是不是当时有些敏感

    前半部分纪录片内容是作家们的笔会,讨论诗意,这个时代是不是还有诗意,如果有那什么是诗意,如果没有又是怎么失去的诗意。

    从中你能看到每个作家他的性格如何,说话的风格也几乎和文字风格相统一。

    阿城开始从历史当中去寻找诗意的来源,涉及到了中国的哲学思想,历史溯源,并分析了所谓的诗意和早年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改变。听阿城说话真的是种享受,一个字都不舍得错过,感染力强大得吓人,哪怕一桌子全部都是作家气场也没得比,俨然一副老大哥架子。

    陈村就很顶针,一句话不对马上跟上反问或者反驳,逻辑性很强,但这也是我很费解的地方,作为一个作家为何这么讲究逻辑而不是感性。陈村对女性,起码是女作家感觉是抱有一定敌意的,几次咄咄逼人都是女作家。

    王朔就不需多言了,说话比写字更加流气,内心却满载理想主义。

    方方很有趣,说话直白得不能再直白,想法简单直接,表达更加直接,想都不想便脱口而出。很难想象她写过《万箭穿心》如此复杂的情感表达,所以她很顺利地成为被陈村怼最多的作家。

    方方小说《万箭穿心》改编成电影送颜丙燕一座影后

    马原非常有趣,可能与其东北人性格有关,简单粗暴直接,说话自带喜剧效果加成。一看就是晚上睡不着觉的人,因为想法太多精力根本不够用。

    王琼扮演的角色便是这场笔会的服务小姐,她一扇门一扇门地敲过来,实时关注每一位作家手中的茶水量,其他时间安静地坐在那里听。直到有一天,当再一次敲完所有作家的门之后,看到了在酒店大堂和人谈生意的旧情人——王志文。

    两人大学时有一段未了的师生恋,如今却已经各自成家。显然对方便是自己心中所余的那一点点诗意。从试探性地接触到完全卸下防备,最后一同回到酒店。

    起初这段意外邂逅穿插在纪录片的空档之中,王彤的角色和作家们不一样,作家们是在真实地被记录,而王彤是在演这段纪录片。随着二人情感张力地增加,这段恋情的戏份开始压缩纪录片段落,到最后作家们的群口相声变成了师生恋的二人转。

    画面一转,并没有交代是脸红心跳还是一拍而散,反而让前半段的作家们来猜想他们的结局。这里的巧妙在于,本就模糊的现实和虚拟完全交织在一起无法辨别,甚至陈村说话的时候,王琼就在他旁边搀扶着他。

    影片的最后余华出现,在影片中帮编剧想结局

    从1999年,因为内容晦涩形式过于大胆而被总局枪毙,直到2006年才在威尼斯影展上重见天日,至今未有上映只有国外发行,所以片头有一副字幕特意标注纪念这不痛不痒的七年。

    说起这部电影不为别的,只是想说电影终究是门艺术,并不是生意,总觉得说该认认真真对待,不是大鸣大放分钱。你看这部电影,是吕乐的诗意,是刘仪伟的诗意,是作者的诗意,是90年代的诗意。


  4. 吕乐做导演的作品不多,但是有特别的东西。他善于表达暧昧,比如《赵先生》,更比如《小说》

    小说的这个中文名能骗人,而the obscure这个英文名则非常确切,含混。。不明。。暧昧,“诗意”就是一个暧昧地带,作家们莫衷一是,套层外面的这一对故人,神情顾盼和言语闪烁之间,玩的就是暧昧这张牌

    阿城的样子非常好看,冷静。。不动。。但有一种观照,甚至怜悯(那个王朔说话之前的那个长长的反应镜头)

    至于王朔,啊,王朔,十几分钟的solo高潮迭出,连手中的西瓜霜打火机和桌上铺的毛巾都一起生动,使所有人都相形失色。。“有时候我看那垃圾堆我觉得特别好看,里头什么都有,颜色都很斑斓。。。颓废到底才见真诗意。。。我那时候要是有胆儿,我就豁出去给大家添一大堵,找一高楼,当即跳下来,拍死在这儿,恶心他们丫的好多天”我真的不烦王朔,我几乎觉得他是一金刚怒目的菩萨

    至于里面的女作家,大都乖戾、拧把、惨不忍睹,似乎生活对女性的要求更多,摧残更深。。这真让人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