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是一个伟大的战略家,许多创业者都是从毛选中吸取战略营养。这位千古一遇的奇才,他的性格、生活细节是怎样的?
这部电视剧给出了一个立体、饱满的介绍。
胆识、有个性、脾气烈、强烈的自信
第一集便进入到1947年蒋介石围剿毛主席的情节,此时他的威望如日中天。一股生活气息迎面而来,毛主席在被围剿期间,所在房屋炮响轰天,依旧聚精会神的在研究地图,并且将提醒下他注意安全的警卫臭骂一番。其胆识、个性、独特一览无遗,之后被震的心烦,跑出屋外对着天空又骂了一顿,真实而又可爱。
吃饭也是,警卫是不敢劝吃饭的,后面还需要周恩来亲自出面,通过委婉的激将法(叫警卫把饭换成更好吃的面),毛主席立马把饭碗端过来赶紧吃,说这样就很美味。这个画面太感人了,恩来对毛主席的了解,毛主席的“吃软不吃硬”。
还有上山逃难要插木板告诉追兵、渡黄河逃难所有人都劝不动都体现出毛主席鲜活的真实形象。
精通历史、红楼梦
游历寺庙期间,对历史细节了如指掌,每一任皇帝在每个时间段做的每一件事情能随口而出,同时对寺庙的建造年代、背景也一清二楚,认为这是文化瑰宝而不是封建迷信。
而红楼梦,更是随身携带,读了十多遍,并且跟警卫语重心长的说“只读一遍,没有发言权”。
好书当读百遍啊。
亲和、有魅力
面相有福气,看第一眼就会喜欢上。
两个细节体现出其亲和力,一个是群众大会上,陕北农民聚一起,毛主席亲自问这些农民说“要不要渡黄河逃难“,让农民来决定。农民渡也支持(怕毛主席危险),不渡也支持(怕毛主席丢下自己,自己危险),最后毛主席大声说“决不过黄河“。当时农民伯伯都激动的留下眼泪,感觉什么都不怕了,回家点上灶火安心烙饼。
第二个是跟一个老农民的亲切交谈,敌人不到十里,整个队伍都在催,他却留下来跟这个老农民亲切的交谈 问候,(之后这个老农民也在他们逃难过程中帮了很大的忙)。
这就是福报啊。
对敌人、地形谋略在胸
虽个性极强,但其每一个决定都体现出他的深度思考和准备,以及他与周遭军官的不同。在形势危急时下意识的取舍(虽然看起来很冲动的决定),都是他对地图足够的掌握、对形势有足够清楚的了解所做的决定。
认识和方法论
认识论:先要弄清楚敌人的本质,熟悉敌人的历史背景和原因,深刻认识到各个阶级(大地主阶级、小地主)等最细微的差别,从而把握最核心的利益关系。
不深入时间和调查来认识清楚,就无法把握实质,生意场上尤其关键,抓住核心利益共同体。
方法论:方法上,知道借助合适的途径(文艺兵)如何拉近关系。比如农民的土地运动,就强调,不能做成“恩赐“,而是要让农民群主调其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有种是自己争取来的感觉。
方法论是基于对人性最深刻的洞察,人性容易有忘恩记恨的倾向。忘恩是因为得利后倾向于认为是自己应得的,记恨是因为认为自己本应得的却失去了。因此需要有机制来平衡这种倾向,让农民群众自己去斗争,自己组织文艺活动,则更容易记住毛主席的伟大,因为深知得来的土地来之不易。
读《楚辞》
三大战役在远方如火如荼,毛主席坐镇河北的一个小农村西柏坡指挥。每日几乎24小时在小破屋里发电报统筹全局战争安排,偶然得了片歇休息,也随身带着《楚辞》在读,对中国古文化智慧的学习真是永无止境阿。
家庭关系的处理
1. 江青同志多次抱怨毛主席身上的农民气质,从衣着、谈吐、吃肥肉等,以毛主席的格局自是不会在意。不过在一次活动中,毛主席也特地问了一个上海人,这种行为是否真的土气,想来在苏联特使面前也毫不退让的毛主席其实是在意江青看法的。
2. 江青同志与毛主席的小警卫打牌时发生争吵,叫小警卫写检讨书(称其打牌时作弊),小警卫气不过,在毛主席面前忍不住流泪诉苦,不服气江青同志的官僚主义做法。毛主席尽管在事理上以及自己处事哲学上支持小警卫(不迷信权威、要指出上级缺点错误),但依旧叫小警卫体谅下,应付过去。
3. 毛主席指挥前线战争到凌晨3点,回到休息处,江青同志与毛主席爆发争吵,毛主席气的不行。随后跟随毛主席多年的警卫跑来看望毛主席,抱着毛主席哭,“您太苦了”。毛主席也感叹家庭关系难办。
这三点并无过多启发和感受,但却呈现出一个真实、鲜活的主席形象,其同样会陷入家庭关系烦难中。
农民般的朴实与同理心
陕北十三年、河北西柏坡几年,毛主席几乎每天都在跟农民们打交道,他对农民的厚待以及跟他们聊天时的朴实与真诚都令人感动,这就是毛主席阿,要带领农民去建立新中国,让农民当家作主。他的这份理想是根植于骨子里的,潜移默化的。
从侧面可以看出毛主席对农民的同理心,有个小女孩小樱子哭着来找毛泽东,因为被爸爸打。当时毛泽东的女儿李呐也在,就说,“我爸爸就从来不打我,我爸爸好。”这时毛泽东训斥了李呐一下,“那是因为我们有饭吃,等我们没饭吃时,不顺心照样打你。”这是本剧毛泽东唯一一次训斥这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女儿,可见毛主席对农民的那种同理心,他完全没有站在救世主的角度去对待农民,而是真把他们当家人,理解他们的一切。
小细节的人情味
农村的舞会开始,毛主席发言,“我不煞风景,尽快开始吧,我知道恩来这个舞迷,脚底板子早按捺不住拉!”;对警卫的终身大事关心,撮合警卫跟一个照顾毛泽东女儿的小阿姨关系,并且教警卫怎么办;嘱咐身边小警卫要多学习多练字,“别把时间放在抄笔记上,要多读多看,你们年轻人记性好。“;其儿子毛岸英带着一个女生来看他,立马看出他儿子的心思,当面认下这个女生做干女儿,叫她改口叫爸;教育上,嘱托毛岸英要看明清以后的笔记小说,明以前的小说可以不看,从这个角度来学习历史。
今天我爸爸突然问我要不要看电影,看什么电影,他说历史上的毛泽东。因为我喜欢看科幻片,兴致缺缺。可是抱着随便看看的心态,我居然和我爸爸看完了这部电影。好看的。相当于一部历史纪录片了,里面的很多毛泽东的经典片段和经典的历史讲述让我看的热血沸腾。毛爷爷真的好伟大,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作为新一代我们也要发愤图强,好好学习,立志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2019.12.7看了個開頭,惜乎當時太浮躁,直到現在才重新看。
騰訊、bilibili、優酷之類上只剩了13集,但是在你管上找到了完整的13-15,不過有人在劇評裡說還有16就不知道怎麼回事了,看的時候感覺是不是其他也有珊截,有些看簡介時見到的片段沒有了。
劇評裡某位友鄰說的「散文詩」的風格太恰當了,用看似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剪輯、蒙太奇式的手法組成一首散文詩,於平凡處、細節處見真章,生活化、非神化的處理反倒體現出傳主的偉大與孤獨,令人數度墮淚,也讓人感嘆如今講人話辦實事是多麼罕見了。這樣的表演方式也體現出古比唐恰當多了,唐演的更像帝王。
不過,雖然前12勉強還好,13-15夾帶的私貨也太多了,看了下才過了十多年,凳襠就大肆造史了,在歌頌傳主的內容中夾帶私貨,比在批判他的內容中夾帶,迷惑性更強。且不論棺徑甩鍋於傳主或者F4,有誰知道凳襠「結束」耗竭靠的恰恰是耗竭式的手段,且永久固定下去。至於讓傳主自己反復說三七,設定傳主立凳為階斑仁,甚至連「製不若貨,貨不若寫」都洗簡直可謂喪病。今日之人久習於凳襠敘事,恐怕更加難以思考其中問題了。
看了全15集,说实话感觉没太看懂。
感觉这部剧的艺术性很强,用文学体裁类比的话,像散文诗,有些地方比较写意和隐晦,但给我的冲击是蛮大的。
第一部分在陕北我就哭成了泪人,我能感觉到伟人对百姓的爱,与百姓对伟人的爱都是炽热、纯洁、朴素的。
最后一部分,看到伟人的衰老也是感觉心好痛啊!
感觉古月演得太好了,就像他老人家再世一样。
这部剧能给人形象的感受,但如果想要学习伟人思想的话,还是要钻研他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