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无头的女人 La mujer sin cabeza(2008)

无头的女人 La mujer sin cabeza(2008)

又名: 无头女(港) / 失忆薇若妮卡(台) / 无头的妇女 / 无头的女性 / The Headless Woman

导演: 卢奎西亚·马特尔

编剧: 卢奎西亚·马特尔

主演: 玛莉亚·奥内托 Claudia Cantero 伊娜丝·艾芙隆 凯撒·博尔东 Daniel Genoud Guillermo Arengo María Vaner Alicia Muxo Pía Uribelarrea Sebastián Montagna

类型: 剧情 悬疑 惊悚

制片国家/地区: 阿根廷 法国 意大利 西班牙

上映日期: 2008-08-21

片长: 87 分钟 IMDb: tt1221141 豆瓣评分:7.2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人过中年的牙科医生维洛妮卡(María Onetto 玛丽娅·奥内托 饰)事业有成,衣食无忧,过着轻松自在的中产阶级生活。某天,她在驱车返家途中撞到不明物体。汽车没有停下,而是径直开走。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维洛妮卡不断遭受良心的谴责,她试图让别人和自己相信那天桌在汽车上的是一只狗。随着时间推移,维洛妮卡再也无法承受巨大的压力,将这段遭遇告诉了丈夫……

演员:



影评:

  1. 比《扎马》要更晦涩。看的时候我睁大眼睛,也没确切地看明白她要讲什么。直到跟朋友讨论完,翻短评,再一路回忆,才终于懂了一点。


    随着一场shock,以近乎灵魂出窍的状态,我们随着女主进入了她的生活。我们得以一窥她家庭的社会地位,被佣人簇拥的生活,甚至是私生活(导演用女主同有染表亲的撞衫——蓝色毛衣,来表现偷情之后再度相遇的尴尬)。这个社会的秩序和潜规则已经磨合得这般丝滑,以至于非要用此种方式,我们才能保持距离地审视。

    在自白中我们得知,女主并非只是后怕肇事逃逸,而是内疚事故后第一刻她想到的是逃跑,而非下车查看。在另一场女主确信与自己有关的事故中,我们又得知了内疚的对象——一名在水渠里淹死的少年。此时电影的表述才清晰起来。

    女主尝试过做出改变,跨阶层做出更亲密的举动。她甚至抛弃了一头傲人的、受家人朋友百般赞美与呵护的金发(《扎马》中也出现了阿根廷人想要成为真正的“白人”),而染回了黑发。但无济于事 ,因为她早已经“忘记了自己头发原本的颜色”。

    通过受记忆困扰的母亲在噩梦中的呓语,我们确信了女主的遭遇并非仅仅是个人的,而是集体共有的。

    家庭中的男人一直在进行修复和维护,他们帮女主修好车,取回失物,重返现场,向警察打听,来证明女主的无辜。但是当园丁在院子里挖出被掩埋的泳池碎片,我们开始怀疑,这表面的帮助与宽慰,是否其实是粉饰记忆的帮凶?

    在回医院取X光片时,女主第一次直面了记忆丧失的恐惧。虽然随后被证明是虚惊一场,但的确如此吗?如果真的是哥哥帮忙取回了X光片,可为什么连入院记录也一并消失了?这是否也是粉饰的结果?

    重回酒店时,女主又一次遭遇了记忆的丧失。哪怕观众也十分确认那一晚发生的事 (导演专门拍摄了一段表亲插错钥匙的镜头,来给观众足够的时间注意到门上的“818”),可是“818”那一夜的记录还是完全消失了。上一秒还熙熙攘攘的酒店大厅,霎那间变得空无一人,这是逆记忆河流而上者注定面临的孤立无援(这种无力感在后疫情时代的今天何其相似)。

    最后是那段美丽的聚会镜头:每个人都那么得体,他们彼此施接吻礼,关系又显得那么亲密。时间慢下来,这场聚会没有尽头。


    我最喜欢的一场戏,是女主在体育场卫生间里。她失声痛哭的同一刻,身旁亮起超现实的火花。后来我们发现那是在一旁工作的焊工。面对崩溃的女主,他给了她一个拥抱,那个拥抱是如此地动人。

    这动人的时刻又如此短暂。

    男人拿来瓶装水伺候女主洗手,女主整理好自己的失态,带上墨镜,重拾先前的体面——他们又迅速缩回各自的所属了。

  2. 家庭伦理,视觉象征主义,以及社会批判的综合体.

    概念型电影,无序和混乱的情节,错综复杂的细节和人物出场时间会让人几乎摸不到头脑.但在最后会给观众泼一盆凉水.

    这是个善良的导演,在我看来,一般这种类型的电影会一直让你迷惑到底.

    显然这样的电影形式现在很难被人接受.就像梵高或者毕加索的画一样.开始被人当垃圾或者根本不拿出来展示,数年后却被后人当宝贝一样捧着.

    这种电影的美妙其实在于故事节奏上的高潮和所想表达的理念暗藏在安静的细节当中.乍看觉得很平淡,但仔细推敲一下,会有不同的发现或理解.

    比如女主角丈夫和情人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应该不仅仅是朋友.
    比如混乱的人物,混乱的出场时间以及之间混乱的关系,会带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说了这么多,希望可以从中得到些启发,<狮子笼>和<无头的女人>让我对阿根廷电影刮目相看,但现在看来这还只是个让人难以理解的概念型电影.
  3. #BFI 故事把阶级问题赤裸的摆到台面上,整部电影我们基本“跟随并注视”着女主,来感受并给她带去“他人即地狱”之感,片中撞的具体是什么则充当一个麦格芬,虽然一直牵动着女主的心,然而她们没有哪怕一次停下车查看就已经说明问题了。女主演的太棒了,情绪给的非常到位。

    有两个设计非常喜欢,1. 关于查房间那场戏,房间有没有开过除了体现现实意义,没有开过的房间仿佛让女主找到了一个缺口,潜意识逃避责任的出路,那一切不曾发生。2. 副驾驶位置拍摄女主捡手机到撞人后那场戏,非常清晰的记得撞人后镜头侧拍着女主的脸,而越过脸颊我们可以看到那车玻璃上还有孩子们之前留下的脏手印,仿佛视觉化了被撞的“小孩”从而强化了罪恶。

    视觉,整体呈现出的效果是极其契合主题的,看似那一切相关的事物都是映出地狱的“他人”,大雨,电话铃声,玩耍的孩子,但我认为影片中的“他人”更像是观众,由两种镜头为女主构建的地狱,也是她母亲所说“full of them”。

    镜头上,固定镜头带来的受困的效果,尤其是大量的前景遮挡亦或者浅焦下女主的脸部特写,都展现了她的困境,那种无法逃脱,即使她的头逃离了镜头,身体也还困在这个画面中(构图也超级强,大量的角落入画,边缘构图)。另一种则是摇镜头,极强的凝视感,我们就这样看着她彷徨无助,早受折磨。

    剪辑上,长镜头带来的空间连续性让我们体会着她的苦痛但大量中断叙事的剪辑则带我们体会她那极度不稳定的精神状态,太带感了。

    光影上,女主在出事后基本就没有“见”过太阳,极少光亮的房间(甚至直接关灯了),背光的坐在床边和隔着玻璃的摇镜头拍摄女主带着墨镜在阳光下,在女主得知没有发生任何事后也是女主第一次迎着太阳拉开窗帘,随后的雷声则提前预知了后面的剧情。

    听觉上,肯定是那雷声,雨水声,手机声和小孩的玩耍声。

  4. 金发女人的确是撞到一个男孩了,也撞到了那条狗,被撞的是在花盆店里打工的个子高一点的那个男孩,就是片头几个男孩带狗在水沟里玩的其中一个,撞到男孩后,车窗玻璃上有那个男孩的手印,不过后来来了一场暴风雨,把证据都洗掉了。花盆店的店主也证实那个男孩有几天没来了,花盆摆得很高,只有那个男孩拿得到,店主一直在等那个男孩回来。首先我想说的是,这些孩子都是童工,穷人家的孩子,从片尾搬绿色盆栽的男孩看到女主的旧衣服竟然找女主讨要衣服可以看出来。 女主去医院拍片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在填表的时候,女主就意识到这个表格不能填,溜走了。女主的情人,伯纳多医生后来也说了,X光扫描的片子被他拿掉了,女主听说后放心了。 至于酒店房间入住的事情,女主撞人那天住的不是818,她在另一间房从白天睡到黑夜,在主观上把那天睡过去了!后来情人来了后,情人拿着钥匙直奔818, 显然是情人开的房!

    女主后来把头发染了,开始了一个全新的自己。又特意去酒店问了暴风雨那天818有没有住人,这个不过是自欺欺人,不过,她需要酒店一个这样的回答,这样她也说服了自己。

    当然,真的是这个女人聪明吗?根本不是,这既有暴雨的助力,又有社会的漠不关心。而是那些童工其实处在社会的边缘,失踪一个底层的童工,没有人报案,店主都没报案,也没有人调查,于是,一个卑微的人死了,跟死了一条狗没什么区别。

    不过,我不是很喜欢这种电影的风格,说实话,前半部分,我快看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