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逢乱世鬼塑桃源,活人在现世里得不到尊重和报酬,却能在众鬼建造的桃庄中找到平静和幸福,不能不说是对尘世的嘲讽和愤恨。鬼魂竭尽全力从物质到精神上满足男客的需要,最终却被他倒打一耙而杀死,活人的卑鄙和虚伪与鬼混的热情豁达更是对比强烈。鬼魂生活的地狱也可以是活人逃避的天堂,而活人心心念念的尘世充满了冷漠与不解,这才是真正的地狱吧,还是英文名比较实在,《在天堂的日子》。
片中的书生大概是有史以来的窝囊之首了吧,老娘病的下不了床,媳妇愁的天天哭泣,而他既借不来钱也做不了工,好不容易被鬼看上带到了世外桃源,却心念俗世想办法杀死了鬼逃回了人间。回到人间后,重新认识到了自己读不好书赚不到钱处处遭受白眼的事实,又开始怀念起了在鬼界的生活。从头到尾他除了自怨自艾之外没有任何担当,尤其是偷看女鬼洗澡时还用圣贤之说安慰自己“食色性也”,真是猥琐至极。为什么古时候的猥琐书生总能招致女鬼的信徕?缺儿子养么?
男扮女装媒婆出场的戏份是全片的笑料所在,找不到拜堂用的红布条竟然直接脱了衬裤凑合用,尖声尖气的和一群五大三粗的老爷们调笑也够拼了。
在中国的某个角落,有一座茅草屋,里面住着书生、他的妻子和母亲。某日,书生似乎听到了某种呼唤,一条大狗带着他走向了远方,途中他偶遇了放狗吃尸的僵尸,吓得夺命奔跑,遇到一户人家,敲门借宿,老者言辞激烈拒绝接待,少女温柔洒脱做主接待。本应安心住宿,却窥探了正在洗澡的美丽胴体,少女以身相许,老者由怒转喜,四邻来贺,新婚燕尔。祸福相倚,书生不久发现少女、邻居都是鬼。他返回家,和尚正在为他治病,和尚击退了来袭的僵尸,为书生做法抓药,领走时说:僵尸不是鬼,真正的鬼在书生的心中。不久书生痊愈,母亲病倒无钱抓药,借不到钱,工地也不要,他在穷困交加的世界里,想象着与女鬼的美好。
女鬼的恐怖比不过周遭的荒凉,现实里书生的前途无望、生活穷困、无法对母亲尽孝、也无法去做农民工人,他仿佛身处荒原;而在女鬼那里,他不用读书、有工作、有美女相伴,他仿佛身处天堂。
我觉得女人大多是现实的,而男人大多活在幻想里,这个幻想里一定有一个美丽的女人——她懂事温柔又性感美丽,一旦沉迷于幻想,男人就会变得无能。
百无一用是书生,这话大概是人们用来讽刺那些书呆子的,书呆子读书多却不知道怎么解决现实的问题,他读的书似乎是无用的,他这个人好像也没有用。
《地狱天堂》,一个鬼故事,主题却想让观众误以为很光明。用一个词形容它很合适:鬼话连篇。现实中好像有很多类似的故事,总以为可以通过贬低旧社会(或只关注旧社会黑暗面)的途径,来赞美“新社会”——所谓的“新社会”真有那么新吗??
或许我想说出更诚实的话:太阳底下无新事。旧社会的阴暗面,会换一副画皮,在新社会继续影响人们。那种上下其手,田忌赛马式的贬低,欺骗了太多人。旧社会把人逼成鬼?事实上,你觉得现在没有“鬼”吗?鬼话有时候说得比唱得还好听。
《地狱天堂》的男主角是一个科举时代的落魄书生。影片通过他自身的失败,来衬托“鬼社会”的美好。然后试图以此表达:旧社会不好,科举制度不好。还有人会赞叹“百无一用是书生”。
但是,这种看法也太没道理,根据的漏洞也太大了。从旧社会找到一个失败者就能证明旧社会不好?如果这样有道理,那么任何社会都有失败者,也就是任何社会都很丑陋了呀。
百无一用是书生?难道现代社会的文员科员,都会治病救人吗?在很多方面有用吗?他们照样是百无一用的。除此之外,百无一用的人也多的是了。难道他们的生活就注定了和旧社会落魄书生一样?或许这样说很难听,不适合自夸的社会,那么换个说法——书生只有在ta适用的体秩(避讳)中才有用。科举制度适用了很久很久。
分工各有不同。一个失败的铁匠,是不能用来证明打铁技术无用的,更不能用来贬低冶金行业。
失败的人生,自古就有。社会的阴暗,至今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