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欢迎来到利雷家 Welcome to the Rileys(2010)

简介:

    女儿的死让洛伊斯(梅丽莎·里奥 Melissa Leo 饰)的精神受到了极大的打击,作为一名母亲,她无法原谅自己的疏忽和失职。面对妻子的崩溃,道格(詹姆斯·甘多菲尼 James Gandolfini 饰)感到十分痛苦却又无能为力,他只能终日徘徊于酒吧与欢场之间,试图暂时忘却现实的残酷。在一家脱衣舞店里,道格遇见了16岁的舞女马洛莉(克里斯汀·斯图尔特 Kristen Stewart 饰),在短暂接触后,他们进行了一笔交易——道格将以每天100美元的价格住进马洛莉的家里,成为她的房客。

演员:



影评:

  1.  
     看了开头就知道是和妮可的《兔子洞》异曲同工的一部片子。

    有缘分地,我做了这两部片子的字幕。


    当大家都将注意力集中在《暮色》里面的灰姑娘Stewart变身舞娘时,希望大家别忽略此片的真正内涵。
     

    同样的失去孩子,同样的车祸,同样的自责……


    同样是事故后女方不愿出家门半步,但在丈夫离开后却静悄悄地开车出去……

    同样的小细节:女方被高科技难倒,一个是新式手机,一个是新式车子...

    同样的是矛盾、争吵、各人的敏感、思想斗争……

    许多的细微地方,显示着人生的各种无奈……


    不同的是心灵的救赎方式,还有里面的各种冲突……

    不同的是他们的年龄更大,女儿去世的时候已经老了,再也不可能要多一个孩子,所以其实矛盾更尖锐更痛心,但他们的相处却是更沉默、争吵更平静(只是在树林里扔了下钥匙,说了句”你就又封闭自己在家吧“)……


    影片最后,非常庆幸看到了那缕阳光,不管是Rileys夫妻俩,还是Stewart扮演的舞娘……


    下面说说我看到的各种细节:

    Doug:老派却谨慎的人、会生气但会控制、很懂人、出轨还是绅士型的...;女儿出了事故;和太太感情有变;情人又突然去世(但是情人不知道他的名字);意外发现太太事先为她和自己订立墓碑;不能在家吸烟、借烟消愁也要在车库;去了聚会发现自己和朋友格格不入;偶入酒吧也怕被熟人发现;碰到了和自己女儿很像的舞娘希望拯救她,没有和其发生关系,也想借此机会逃离郁闷的人生;舞娘和他其冲突,他像爸爸一样责备却呵护着;教她一些规矩而略显老气但是其实非常实用的生活常识和习惯;不怕太太的怀疑,把她带到舞娘家里;和太太照顾舞娘的期间,和太太拾回感情;没有因为女儿的死而责怪太太,但是对事情始终有点放不开;舞娘没有认他们做父母,他是选择放手……


    Lois:自从失去女儿之后,自责、压抑、没有出过家门、靠吃药控制随之而来的头痛;因此事觉得人生无常,事先立下了自己和丈夫的墓碑;知道丈夫有了情人却没有吭声,心痛、无奈、哑忍;与世隔绝太久,不会用新式的车子,连车库门都不太会用遥控开关;但是为了找寻丈夫却独自开着撞过的车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为自己的再次独立而自豪(足见还没有封闭到一个不可挽回的程度);知道丈夫和一个小孩混在一起的时候,老派的她有点崩溃、又想逃回那个封闭的屋子;但当知道真相后,和丈夫一起照顾舞娘,真诚以待;脆弱的是她、封闭的是她,但是随着对丈夫的一句”我不会离开你“,足显她另外的坚强和清醒,那份对丈夫相濡而沫感情的执着;内心对女儿的死很自责,但是没有和丈夫打开心扉,反而和舞娘倾诉;不愿看到小孩子的舞娘去接客(心慈),和舞娘起了冲突,听到脏话后、动手、却立即觉得不该;舞娘被逮后还是去保释了她;舞娘没有认他们做父母,她比丈夫更早明白,她不是他们的女儿……


    Alison(Mallory):大家瞩目的Kristen Stewart所饰演的舞娘。(不得不说呀,她是要为证明自己的演技和摆脱偶像派的定型付出了代价,性感的着装、露了几次小屁股、毫无忌惮的脏话…… )4岁左右失去了母亲、自小生活在社会边缘的脱衣舞娘兼妓女、敏感带着自卑;一开始见到Doug,就不断要和他xo以换取费用,完全没想过他是个好人,从另一个角度看,她不想不劳而获,也不相信这世上还有好人;紧张钱却不会爱惜现金; 家里乱得像狗窝; Doug不小心像爸爸一样说”没人教你铺床铺么“,立刻敏感起来; 满口脏话,似是要告诉别人”我就是没受过教育,我就是个生活在底层的人“,Doug说的”advertise it";但是从没想过攀上Doug两夫妇作靠山,有他们的照顾还会出去接客糊口;感受到他们的温暖,可惜,如她所说,“late”,宁愿自己继续过这些日子;最后还是被他们影响,去别的地方,试着开始不同的生活,临行前还是打了电话给Doug……


    三个人,救人而自救着……
  2. 挂在吊灯上边的布娃娃。。n年没刷过的马桶。。。Kristen烟熏浓妆的脸上隐约可见的小痘痘们。。。我倒觉得这片子比兔子洞要深刻多了。。。

    在kmart里买彩色圆点和粉色的打折panties。。。全部积蓄被偷去后蹲在地上大哭。。。。所有家当都装在n年没洗过的大儿童书包里,走到哪拎到哪。。。谈到去拉城继续她自己拼造出来的美国梦,语气上还颇带踌躇。。。。。看着Kristen那裹着网状黑丝袜貌似还没完全发育好的长腿奔过午夜空无一人的马路,象只小野猫一样消失在一黑暗小角落,我心里是一种可爱又难过的感觉。。。

    平铺直叙里边其实有很多精致深刻的细节。。。there is a lot of pain in life.....这其实不需要什么大的drama才能表现出来。。。。。
  3.        James Gandolfini饰演的Doug是个有趣的角色。承受不了丧女之痛,并将其怪罪于妻子的中年发福男人,一直隐秘地与咖啡厅的女服务生维持着性关系。然而当他邀请女服务生与他一起远行时,对方却突然病逝。此时濒临崩溃的Doug一个人只身来到了新奥尔良,在一家脱衣舞酒吧遇到了16岁的脱衣舞女Mallory。从美剧《黑道家族》走上大银幕的James Gandolfini游刃有余的将内心的孤独和绝望展现给观众,无论是墓地前哭笑不得的眼泪,还是漆黑车库中的情感决堤,都能触动人心。而在遇到Mallory后,影片的基调也瞬间从灰暗压抑变得多彩灵动,Doug更是扮演起父亲的角色,充满耐心和微笑的照顾Mallory,似乎他的生活因为这个未成年妓女而出现了转机。
           Kristen Stewart的亮相无疑是一大亮点,这不仅是因为她出位暴露的妓女造型,这个角色更是给她带来了比《暮光》系列比《逃亡乐队》更大的表演空间。例如之前我们发现她总有一个撅嘴巴的动作,以至于出现的太过频繁引起了部分观众的反感,但在这部电影里,这个动作虽然没有消失但却大大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更符合角色的一些细节表情。在和Doug相处的过程中,Mallory刚开始以为这个中年胖男人跟其他男人一样只为寻欢作乐,后来Doug给她买东西照顾她的生活,虽然仍不知道Doug的意图她也就欣然同意每天收取100美元让Doug与她住在一起。
           这种意图模糊不明的两人生活因为Doug妻子的到来而彻底打乱。Melissa Leo的这个角色在影片前半部分基本没有太大用途,她因为对女儿车祸的内疚和自责而常年足不出户,这次为了找回丈夫挽回婚姻才坚强的走出了内心封闭的世界。她出现在Doug和Mallory的两人生活中一方面终于让自己”释怀“,找回了丈夫挽救了婚姻,但也让Mallory察觉到了两人对她如此关爱的情感动机,并因此产生抵触和逃避心理。

           这部电影的问题之一在于,一切都是平铺直叙。叙事方面明显的分为传统的起承转合,情感表达更是直白,所有的情绪一切的感情,都通过角色的台词说出来,这便失去了生活本应具有的回味。特别是在最后一部分,当之前所有的情感铺垫都终于到了理应爆发之时,却突然没有了力量,Mallory光脚狂奔消失在黑暗的小巷中,两夫妻手挽手黯然离去。似乎都是理所当然,似乎都是情理之中,导演没有把握到生活中”淡“的程度,稍微少了点力量,故事就变得乏味了。而电影把心理描写全部交给了两个老戏骨,反而让Mallory这个本应在电影后半段成为故事中心人物的角色,看起来像打酱油的一样游离在电影的情感之外,因此最后那一通电话更多的是突兀而不是感动。
           不过幸好三个演员的表演还算有点看头,Kristen Stewart的影迷更是不能错过这部她终于能”表演“而不是一味耍酷的电影。
  4.        有这么解释的,因为人或物体挡住了光线并投射出暗像,所以有了影子。还有一种现象,抹不去的模糊的印迹,在眼中,在心里,是影子。影子会讲故事,故事里藏着的都是痛,痛物理成戒不掉的瘾,痛化学成再没有比它甜蜜的滋味。

       《欢迎来到利雷家》,便是关于从“伤痛的影子”中寻求救赎之路的影片。与那些治疗心理创伤、探讨如何维系家庭的完整、检讨成长轨迹中个人与社会需担负责任的故事并行,依附万变不离其宗的主题思想,借明星效应,又以踏实诚恳的自我定位,呈现出了斯科特家族二代从广告名导升跃电影导演的实力。

        对我而言,毫无疑问,找片看的前提是受到克里斯汀.斯图尔特挑战脱衣舞娘的宣传影响,同时有小龙妹的推荐,便在农历年前看了,看后的确有一番絮叨的欲望,结果一拖到现在。但画面历历在心,情绪依然定格在道格与露易丝重归于好,艾莉森充满希望地走向巴士的画面中。

        想来解决心灵孤独、精神落魄的问题,有个好办法便是分享伤痛的感受。但这方法不适合恋人,爱情太过敏感自私,改造欲望太强,最后只能痛加痛。亲情也不理想,无形的负担会令人欲言又止。但看友情的能力,圆满完成任务,八九不离十。

        或许会说,道格与露易丝是作为父母亲的角色出现于艾莉森的生活。但这里一定有个客观事实,便是无义务、无责任的平等关系,以忘年交的形式,友爱的情更牢固,其他不过是以自欺欺人的假象存在。隐藏着愧对自己女儿的秘密,从艾莉森身上寻求情感释放的慰藉,艾莉森也触到了渴求的美好。这样的碰撞当然有火花,能爆破出绚烂的花火,所以冲突在“突然降临的爱”中终将一步步走向和解。

        故事虽然了无新意,但没栽在催眠无聊的生活小品片的弊病上,要多谢三位缺一不可的人物。其中斯图尔特的角色最张扬,也如她自己所希望的,不仅为她提供了一次挑战自己的机会,也令她找到了突破《暮色》证明演技的自信。她的改变,不单纯在刻意贴近角色人物的化妆上,找到同频率的内心动态尤为重要。

        剧情中,艾莉森本会讨人嫌的性格,被斯图尔特细腻地领会,正面化地演绎出了“失足”少女内心纯良的整体形象。若演技不过关,一定是两种结局,不服众,人物僵直做作;还一种是让艾莉森彻底掉进“无可救药”的深渊,只留给观众小太妹的印象。取两个片段说明,艾莉森与道格在小店外吃汉堡喝啤酒的谈话,那时表现的是一种故作无畏的假装成熟,用一大堆舞娘妓女身份可涉及的思维谈吐,伪装脆弱受伤的心。而在故事的结尾,打电话那么干瘪局促的桥段,她则沉稳生动地演绎出了良性转化的艾莉森,好像她的生活中就曾有过记忆。当然,这类角色也不是独一份,相反还很类型化。但仍旧要回到斯图尔特“花瓶”的头冠上评价,至少为感受她的蜕变观看这部影片,不会失望。

        喜欢美剧《黑道家族》的一定熟悉詹姆斯.甘多菲尼,这是位我个人比较喜欢的演员,有魔力无声无息风雨劈头的出色演员,不做大哥好多年,胖伯伯回归家庭温情剧,也能左拥右抱,让孩儿们喜欢,让老婆舍不得。这是剧中人物的魅力?我倒觉得胖伯伯沉重性感的形象点亮了角色。而在电影中,本身有着诸多毛病的男主人形象,也不知如何在演绎中竟蜕光了负情负义的面目。这么说,不是否定人物的性格,逃避一直未能解决的问题,把女儿死因归咎于妻子的冷暴力,对未来不抱希望的颓然态度,这些依然存在,只是说詹姆斯甘多菲尼创作出了媲美现实人物的高度。

        至于道格的妻子露易丝,角色似乎不重,但起到牵引全剧感情线的关键作用。跟踪女儿,导致女儿车祸而亡,使道格渐渐远离了她的生活世界。她封闭自己,足不出户,把道格推出了她的情感世界。继而她为保住婚姻,重出家门,闯进道格与艾莉森的互救营地,把两个人外加天堂的女儿一同找回到了她的身旁,结束了角色的使命,电影也完结。似乎相当够分量的,然而,具体到电影的画面中,所达到的就是彻头彻尾的辅助效果了,不喧宾夺主,恰到好处。

        导演杰克.斯科特想要的就是这般蜻蜓点水的波澜,不要惊动海底世界,只留足够回味的美丽,画面中,夜晚露易丝坐在艾莉森房前的台阶上,双手托腮,等道格回来,营造的意境虽简单却十分美妙。总之,那种全剧含蓄温暖的情感表达,理解与释然,都在露易丝可有可无的参与中,达到了完满的状态。老夫老妻重逢的“爱情”看起来都有着撩拨心弦的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