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我最后一次看见巴黎 The Last Time I Saw Paris(1954)

简介:

    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之后,一切都是百废待兴的样子。士兵查尔斯(范·强生 Van Johnson 饰)在完成了自己身为一名军人的使命之后,决定留在巴黎,进军文艺界,成为一名作家。在巴黎,查尔斯邂逅了海伦(伊丽莎白·泰勒 Elizabeth Taylor 饰)和玛丽安(唐娜·里德 Donna Reed 饰)姐妹两,很快,查尔斯便和海伦坠入了爱河,两人结为夫妻,并且有了他们爱情的结晶。

演员:



影评:

  1.  看片子的时候,困得睡意沉沉,原本是把它当成简单的爱情电影来看的,一部有泰勒有巴黎的电影,可不就是罗曼蒂克的象征?但两个小时看下来,看到一事无成的查尔斯终于崩溃,才发现这不过是一出彻头彻尾的悲剧。

    查尔斯这样的男人,从炮火纷飞的战场归来,除了魅力之外一无所有,胆敢娶美艳不羁的妻子,承担贫穷而奢靡的岳父,长达五年的时间里,老老实实地上班,写无人出版的小说,他忍耐、自律,有着超乎常人的神经。

    但他最终崩溃了,当他发现自己的努力毫无意义时,他在纸上写下的每一个字母都变成嘲讽,而每日致力作乐的妻子和岳父,却因为家里的油田骤变成为百万富翁。他们从不忧虑,却享受生命真谛,他勤奋刻苦,结果并没有什么卵用。怀疑自己存在价值的人,会从内心升起一种巨大的虚空感,就像被嫌弃的松子在遗书中写到的“生而为人,我很抱歉”,于是查尔斯放弃了自己,沉溺声色玩乐,倘若所盼不可得,索性在俗世的荒野中放浪而歌,他酗酒,和美艳妇人调情,玩味妻子的醋意和痛苦,仿佛只有如此才能弥补世界对他的亏欠。

    所以海伦必须死去,只有她的死,才是将查尔斯从地狱里惊醒的钟声,海伦这样的角色是波西米亚式享乐主义的象征,最后却为了丈夫的脱轨心碎而死,并非出于对查尔斯死心塌地,压倒她的最后一根稻草乃是来自婚外情人的拒绝——她终于发觉人生是一幕讽刺喜剧,即使是天之骄女,得到的也不过是爱慕和贪恋的假象,犹如一间闪闪发光的玻璃房子,碎掉的瞬间才发现无人支撑。

    什么都是假的,快乐是,婚姻是,事业是,人生是多么苦短而又漫长,短得来不及回味,漫长到每个瞬间都充满变数,无人可以左右命运的走势,无人可以把控爱情,失去她之后每个飘雨的夜里,他都将无数次地回忆起她那双闪闪发光的,像猫一样的眼睛,惟有那些曾经爱过的瞬间,才是真的。
  2. Helen死了,这是一个完美的结局。
    原以为他们会和无数破裂的家庭并无二致,以一个普通不能再普通的结局收尾,可Helen竟然死了。他们的回忆停留在并未完全的破裂里,或者说停留在尚存的美好之中。这真让我觉得导演是个理想主义者,为什么不展示生活中那些最最普通的场景——正是这些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事情磨掉我们的激情,让我们平庸而死。
    对于如此美好的结果,我竟然不能接受。我迫切想看到他们破裂从而再一次证明我对婚姻的看法——婚姻,让生活平庸的途径之一。我知道这跟普罗大众对美好的期望不同,但我确确实实这样想了。难道我真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对婚姻,对未来?因为这样的想法,我诅咒自己的婚姻,如果将来有一个的话。
    Charles最终赢回了自己的女儿,用他对Helen的内疚和负罪感,以及爱。爱?他竟然是爱她的,因为她的早逝吧。
    小维琪太可爱了。仅仅因为孩子的可爱,我好像就不能抗拒婚姻。想到这点,真让我受不了。
    Charles经历了丧妻之痛,让他体验到生活中的痛苦,终于写出了自己的书,由此可见真正的文学是从沉重、艰难,然而美好的生活中获得的。
  3. 用的最普通的叙事和节奏 却也最不疾不徐把故事说好了 一个难忘的吻 一段郎有情妾有意的情 却偏偏还是败给生活 无论是事业上的失意 还是夫妻俩各自的醋坛子 又或者是富裕后生活里的空洞乏味 都在蚕食爱情 彼此相爱却不能坦诚不能好好的 非要刺激对方是何必 当海伦说她想离开他时 她是真的被查尔斯和奎尔太太的举动刺激到了 却不曾想那个爱慕自己的网球选手 并不想与她携手走进婚姻 一切只是她曾经最爱的享乐 这是多大的打击 最后误打误撞被查尔斯锁在雨雪交加的门外肺炎而亡 何尝不是一种解放 多不想看到他俩吵架 正像查尔斯第一次没在家过夜 回了家自己排演的那样 不都是平凡夫妇互相怨怼的模样? 最后人没了 留下了念想和改变一切的动力 你说到底是好 还是不好呢?

  4. 菲茨杰拉德的《重返巴比伦》讲述了一个很简单的故事:一个男人在失去真爱与一切后离开巴黎,在巴黎的一片萧条里又回来想要带走自己的女儿。故事的情节并没有惊奇的反转亦或是奇妙的展开,缺少一抹奇幻色彩的同时,却营造了一个经济危机后,曾经繁华皆落幕的巴黎。无论是小说的原著或者电影的改编都非常精彩,尤其电影从原著中涉及较少的内容切入设计情节,在尊重原著的同时,也发挥了电影独有的精彩之处,因此在这我想结合原著,谈谈电影的精彩之处。

    原著小说在我看来最精彩的部分便是对于萧条后巴黎的描写与刻画,菲茨杰拉德巧妙地设计了一个主角视角,查理在巴黎最为繁荣的时期作为一个美国人来到这里,因为股票的热潮而发了一笔横财,与自己的妻子海伦沉溺于享乐中,二人深爱彼此却因为金钱的魅力而迷失于纸醉金迷的生活中,最终在一个愤怒、错误的夜晚中,海伦被查理锁于门外,在寒风中孤身一人走在街上,最终在姐姐家门口因心脏病发作而死去。这是小说中对于查理背景故事的交代。海伦死后,查理从这纸醉金迷中醒来,带着满腔的惭愧及悔恨离开巴黎,而他与海伦的女儿奥诺莉也被海伦的姐姐玛丽安收养,他本人则失去了女儿的抚养权。我认为查理的遭遇正如这段时期的巴黎一般,因为一段时间内股票市场的空前繁荣而迎来一段盛景,但在梦碎后,眼前仅余一片萧条。对于这种转变,相信因为股票市场危机而失去一切的人最亲有体会,而查理本人便属于此类。而小说采用的第三人称视角,令我们可以在代入查理的心灵时又不失一种审视,更能会意到这种大世离去的萧瑟之意。这也是为什么小说中的主要笔墨用于描写查理与其他人物间的对话,巴黎的萧条之感却挥之不去的原因。

    查理的过去固然令人叹惋,小说原著里的时间却是在巴黎萧条之后,彼时的查理已在布拉格重有一番事业,他本人已是以一种重新站立起来的姿态回到巴黎,我们从查理的眼中看到一片萧条的原因是因为他在巴黎那不堪回想的一夜,而非他的现状,否则玛丽安也不会因为查理的东山再起而感到一丝妒意。而电影中的主要部分却聚焦于查理在巴黎萧条前与海伦在巴黎的生活。观影时让我感到一丝惊喜之意,某种意义上来说,电影相当于补全了原著里查理回忆中的生活,不过侧重的不同使得原著和电影的中心表达也发生了一丝改变。我认为小说原著凸出展现了一个繁华落尽的萧条世界,寂寞与萧瑟充斥了全文,同时又借查理的振作以及父女间依然美好的亲情向读者传递了一丝勉励与慰藉。而电影则聚焦于一个曾经有梦想的年轻人,一对曾经恩爱难分的夫妻,如何在金钱、现实与情感交织的漩涡里迷失了自我,最终造成一场悲剧。

    电影中有无数与小说不同的细节令我印象深刻,比如查理最开始在街上战争胜利后庆祝的人群里与海伦的相遇,而后在酒吧中又偶遇玛丽安。紧接着是二姐妹对查理的争抢。这些原著中未发生的情节却如此贴切,包括在最后,玛丽安丈夫克劳(电影与小说名字好像不同)的一番发言点明了玛丽安内心尚余一丝对查理的爱,因此她才会想要对他施加最重的惩罚。这些细节都使电影中的玛丽安形象更加丰满、立体,不过也有可能是电影为了吸引更多眼球而添加的爱情戏码。不过不论是小说还是电影,玛丽安丈夫的形象都十分地友善,甚至可说是唯一对查理友善始终的人,他勤劳工作,不做暴发户的梦,对妻儿都十分尽到责任,电影中,在海伦遭遇不幸后,他也对查理表示同情,并且在查理回到巴黎后想要和女儿一起生活时也向他提供了帮助。菲茨杰拉德在小说中安排这个角色,我想他也许想通过一对姐妹不同的丈夫与家庭,来向我们阐释也许安稳平静的工作与生活才是更好的方式。

    最后我想谈谈我个人的体悟,经历所限,我必然无法切身感受到挥金如土的快感与因为一时的吵架而失去挚爱的痛苦,但不论是小说中菲茨杰拉德通过查理视角的回忆,亦或是电影中查理在见海伦最后一面时那悲伤而令人动容的表情,都令我能够代入查理的角色,体会他的喜怒哀乐。电影中查理有句台词令我印象深刻,那是在他重返巴黎,回到酒吧时对柜台所说:“也许欢乐的时光太多了。”一句简单的台词中也能看出他对于过往那些纸醉金迷而忘记了真情的时光的悔恨,我不由得想起另一句话:“生命中所拥有的灿烂,终将用寂寞来偿还。”电影中的查理最初也是个怀揣作家梦的青年,而海伦也在他屡次碰壁时默默地支持他。在油田挖出原油,二人一夜暴富后,这份感情也并未立刻变质,但是奢靡的生活以及又一次的碰壁改变了查理,也改变了海伦,他们生命中曾拥有那些灿烂辉煌最终也在那个雨夜里消失。而查理的女儿奥诺莉无论是父亲富有还是贫穷,都会开心地喊他“爸爸”,也许这是菲茨杰拉德在一座萧条的巴黎城里真正埋藏的东西——亲人与爱人之间宝贵的真情。讽刺的是在海伦死后查理终于成为了一个能够出版小说的作家,不过电影的结尾,查理迎回了女儿,克劳夫妻也言明了心意。生命的萧瑟贯穿始终,这就是人生,不过希望自己也能如查理一般,在萧条的巴黎开启一段新的人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