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一千次晚安 Tusen ganger god natt(2013)

一千次晚安 Tusen ganger god natt(2013)

又名: 千次的晚安 / A Thousand Times Good Night / 1 / 000 Times Good Night

导演: 埃里克·普派

编剧: 埃里克·普派 哈拉尔·罗斯诺瑙·艾格

主演: 尼古拉·科斯特-瓦尔道 朱丽叶·比诺什 玛丽亚·多耶·肯尼迪 克洛伊·安耐特 劳琳·坎尼 小拉里·穆伦 伊芙·麦凯林 Carl Shaaban 丹妮丝·麦柯马克 马德斯·斯代尔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挪威

上映日期: 2013-10-18(挪威)

片长: 113分钟 IMDb: tt2353767 豆瓣评分:7.6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瑞贝卡(朱丽叶·比诺什 Juliette Binoche 饰)是一名战地摄影师,整日穿梭在世界各地,越是危险的地方,就越能吸引她前往拍摄。某日,在一场自杀式炸弹袭击中,瑞贝卡受了伤,就这样,她放下了照相机,远离了战场,回到了丈夫马库斯(尼可拉·科斯特-瓦尔道 Nikolaj Coster-Waldau 饰)和女儿的身边。一直以来,家人都无法理解瑞贝卡对于工作的热情,这一次,他们希望瑞贝卡能够彻底的和这份危险的工作告别,重新回归家庭。

演员:



影评:

  1. 早上起来开电脑想看个没羞没躁的爱情故事,就是那种两小无猜你侬我侬的,陶冶一下秋天的心情。
    然后因为我硬盘太乱所以就靠名字点开了。
    一千次晚安,天呢听起来就像恋恋笔记本啦和那谁的五百天啦之类的样子呢。
    打开一秒钟我就知道自己打错电影了。
    但是,开都开了···

    其实这种慢节奏的片子其实我一般会选择性的回学校看,自己晚上在宿舍抱着腿慢吞吞的看。
    我觉得这部电影人物心理表现的特别好,矛盾冲突很真实,演员演技更是没得说,剧情稍微有些压抑的时候我看着立刻就能感受到那种心塞。这些冲突里根本没有对错,只要你站在人物角度上一想就知道自己也会做出类似的选择。
    从becca的角度看,身为记者,而且是前往战区的女记者,她比别人有更多的优势看到更多的穆斯林世界,她看着妇女变成人肉炸弹,前几分钟的开场你就知道她的专业程度,她拍照的时候没有什么感情流露,就是一直在找更好的角度还提出要跟车拍照的要求。后来她受伤回家,家庭暂时抚慰了她她决定不再回去做这么危险的工作,可是她的女儿Stephen想和她一起去Kenya拍照,在那里她们有了一瞬美好的母女时光,之后却是更激烈的矛盾和冲突。为什么要拍照,为什么冒着生命危险也要拍下这些照片,因为这世界上大部分人都不会关心这些地方,这些明明最需要关注的地方,你只有把他们拍摄下来,发表出来,让那些每天喝着咖啡带着名表的人在早餐的报纸上看见这些有所冲击,那么一切才可能有一丝丝的好转。最后她回到那里,和开头很类似的场景,知道她看到帘子后面是个孩子,她顿时失控,相机举起又放下举起又放下。
    我很尊敬她,很尊敬在做着这样的事情的所有人。有人以一己之力在为这个别人寻求一些帮助,她通过镜头让到不了那里的人看到了真实的场景。
    当然这个代价也同样巨大。
    但是好在她的女儿们是理解她的,Lisa说妈妈是世界上最勇敢的妈妈,而Stephen说,我知道比起我,那些人更需要我的妈妈。
    整个电影节奏不快,但是这绝对不是什么坏事,因为它表达的就是普通人的生活啊,我们又不是每个人都是超人,我们每天过的就是比这还慢镜头的生活。我们只是观众,在有限的两个小时里看着一个家庭的变化每个成员的变化并且被其中的情绪牵动。我觉得这电影超棒吖。
  2. 《Tusen ganger god natt》
    她是一个战地记者,却也是一个母亲。被影名吸引而来,纵观全片是震撼心灵的。
    她是任性的,勇敢的走近真实,从不考虑自己的生命;但作为一个母亲,她是自私的,将家庭的琐碎抛给了丈夫,不在乎亲朋好友如何在乎。
    本片以母亲自身的亲情与事业为主线,女儿的两次心声将故事推向了不得不做出抉择的处境。险象迭生后女儿的痛诉“It would actually be easy if you were dead.Then we could all just be sad together."直到最后女儿的理解“I think about the kids who go through in danger every day.They need her more than I do."
    我们的一生会经历无数小爱于大爱,取舍得失并无对错,每个人富贵权重并无不同,只是抉择时是否能依然坚持自己最初的任性(我所谓任性意指有思修者对于人生价值的追求,而非愚昧者之于欲望)
    全片起始于喀布尔,也结束于喀布尔,混乱依旧持续着,正如片中她对女儿致歉的独白“Someday when you have grown up and you've found out who you are You will understand that there are some things you can do nothing about.Things you have inside you.I started something out there that I cannot walk away from.I have to find a way to finish it.
    I've made a big mess of our lives.I hope one day you'll be able to forgive me.”
    正是因为美中不足人们开始学会思考,如何进步,而不是将问题放在那里,理所应当,居于平衡木上端者坐享其成;居于下端者麻木不仁得过且过,这个世界有太多问题需要我们去思考,所以信息真实性就变的更加重要了。
    仅于此对战地记者们致敬,愿君平安。
                          2015年2月4日 北京
  3. 看这部片子纯粹是被摄影记者这个职业所吸引,本身是个大三新闻狗,但对新闻却缺乏实际的理解,对摄影也只停留在带着单反拍拍花草的地步。

    被炸伤的后吕蓓卡暂时回归了正常生活轨道,缺席了很久发现要面临的实在太多,丈夫的孤独和不解,女儿的内向和疑问。但她毫无疑问是专业的,表情永远那么冷静,在混乱中仍坚持拍下亲眼所见。

    报纸上,她是英雄。生活中,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妻子,一个有着两个孩子的妈妈。没有人知道成功的背后到底付出多少。为了挽回婚姻,她甚至做了不会再回战区的准备。但他太了解她,她每一次的休息只是为了更好的出击。

    非洲之旅后,女儿明白了她的选择。而她重新出发,带着佳能单反,带着一堆闻起来有死亡味道的器材,又来到到那个让她宣泄愤怒的地方。在那里,她见证了人肉炸弹的残忍,看见穆斯林妇女和儿童生活的苦难,近距离地感受恐怖组织视生命如草芥的死亡威胁,面对难民彷徨无助的眼神,只能一遍又一遍地按下快门。她想让世界知道发生了什么,想让人们在早上看报纸喝咖啡的时候能对遥远的另一边给予更多关注。

    新闻联播节目里,国内形势一片大好,然而在世界的另一边却总在发生匪夷所思的事情。炸弹,自杀,宗教迫害,但这于太过普通的我们又有什么关系呢,国际大事与催缴的房租孰轻孰重?

    这世界的苦难和创伤每时每刻都在发生,从未停歇过,然后像消逝的硝烟一样被遗忘。我们在别人的镜头里见过太多的杀戮,并因此变得麻木。正如电影《卢旺达饭店》里一位西方记者所言,“你以为拍下的东西就会有人看,如此就有人关心这儿的情况?我想不,他们会边看电视边说‘天哪;那真恐怖。’然后继续吃晚饭。”

    展江曾言,中国没有真正的战地记者,“水均益是饭店武士,闾丘也是。”诚然,中国不乏优秀的记者,但战地摄影记者由于新闻的标签,崇高的职业道德和较高的职业要求,加上中国独特的新闻环境,优秀的战地记者可谓零星。

    很多时候,他们只是一群在战火纷飞的镜头前面用生命在报导的人。而是什么让他们甘愿用生命去冒险,记录甚至是很少人关心的事情,一张照片到底值不值得付出这么多。没有答案。有人预言,只要有人类。就会有战争。而有战争,我们总能看到那群勇敢的人。

    我不愿站于道德的最高点去赞扬他们,因为他们有自己的坚持和热爱,坚信这世界最该看到的是正在发生的苦难。
  4. 这部来自挪威的电影拥有着和北欧气候一样的气质。也和故事的主角的职业战地记者一样,有一种冷静,克制,平淡的味道。

    影片起始对于自杀式炸弹者的表现,中段的集中营屠杀,结尾的再呈现。展现了战地记者的常态,客观,只是单纯的表现事件。这一点本是新闻从业者的基本要求,现在看来,能做到者实属不易。

    电影的叠化转场堪称精彩。女主的心态有两次改变,第一次决心回归家庭,却又因女儿的缘故重回混乱的非洲。第二次决心去继续自己未完的拍摄,又因女儿的留言而暂时驻留。因为她如此热爱这份工作,又想同时兼顾自己的家庭。工作和家庭的矛盾贯穿全片的始终。人的一生或许就是在不停的两难选择之中艰难前行。

    影片的内核其实还是一个在自己所爱的工作和自己所爱的家人之家的艰难选择。中国古代便有忠孝难两全之说,战地工作这一职业的危险性和脆弱性更容易导致其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创伤,以及其工作性质对家人带来的心理困扰。不仅限于个体本身,对于其家庭环境的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

    解决的方式无它,要么迁就家人,要么执着工作。当一个人结束了一个人生活的岁月,他就必须要舍弃一些什么。同样,当你下定决心和一个人开始长久生活,也要明白,你要容忍一些什么。如果那工作真的是你生活的源泉,哪怕短暂的决心放弃,你还是会念念不忘。其实最佳的解决方式还是那句说了又说的话:理解万岁。最后,女儿也懂得了理解,选择了支持。

    感谢世界上有这样一群人,不顾危险,不顾高压,敢于向我们展示世界本真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