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日皆方长》是一部关于临终关怀(安宁疗护)和音乐治疗的电影,展现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结。这部影片很特殊,分为故事片和纪录片两个部分。纪录片部分源于2018年我们在海外的真实记录,拍摄了一位中国音乐治疗师在临终关怀这个领域的工作过程;
故事片部分拍摄于2022年,是经过了我对临终关怀这个领域的了解和思考后,虚构了一个我心目中秉持临终关怀理念的家庭的模样。我们中国人表达情感的方式是含蓄、内敛的,中国的传统理念和文化也是以家庭为单位传承的。当亲人、挚爱离开我们的时候,除了提供医疗技术的支持,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用爱来解决情感问题、满足心理诉求。
2017年,我的第一部片《二十二》公映后,引发了大家对“慰安妇”制度受害幸存者的更多关注。众筹的32099位朋友、我、片方、张歆艺共同捐出1000万票房收益,用于增加对受害幸存者的生活援助,继而助力这项历史研究与人道主义事业的发展。 这让我们认识到,电影只是一种影像的表现形式,而电影观众本身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真正力量,这才是电影作为文化传播的真正意义。
正因为我的第一部关注小众领域人群的片子获得认可,所以才让我有勇气和机会去继续探索。我们并不知道《来日皆方长》公映后能否让大家对“临终关怀(安宁疗护)”“音乐治疗”这些领域的讨论增多,这个问题还要让市场和观众来给出答案。不管如何,作为影视从业者,我们在探索跟每个人息息相关的社会议题上尽到了自己的心力。 终有一天,我也将离开这个世界,在我临终的日子里,回忆自己这一生的点滴,不会后悔在2018-2024这些年去完成《来日皆方长》这部影片。
我们需要接受每一个人都会离开的事实,所以才更要珍惜当下,珍惜自己爱的人。在此,真心地祝福各位朋友身体健康,平安顺遂,在今后的日子里多多创造美好回忆,无憾我们的人生旅途。 特别感谢支持我们的医护团队、志愿者、音乐治疗师、路桂军、张歆艺、曾嘉、高伟光、苏青、宣传、发行团队、MC法老、燕池、刘小天和未来的每一个你! 电影《来日皆方长》
2024年6月15日,全国艺联,专线上映。 郭柯 2024年6月12日 于上海音乐学院门口
被朋友帶去成都點映場(有映後),導演很真誠,電影也有打動我的地方。記錄一下對於電影本身的感想吧。(其實都忘得七七八八了⋯⋯)
1.我覺得最美的畫面。五年後,媽媽五十歲生日時,播放生日短影片前,給了一個10s+投影儀射出光芒的鏡頭,有許多微小的塵埃漂浮在空氣中。當時覺得這個鏡頭很像是通過投影儀的光束讓時間倒流——現在回想起來這個畫面,突然又多了一層理解,光線下的微小塵埃,好像就是那些日常點滴,光線則是攝影機/影像媒介的暗喻——通過影像(攝影是有關光的藝術)我們可以重新發現那些我們曾以為不重要的moments。
2.影像對抗時間/延長生命。電影中影像最開始的記錄功能比較明顯,通過「幫外公完成心願」的「藉口」,用影像記錄下五年前的旅程。當五年後,影片被放映出來時,影像的功能卻不再是單純的記錄,而是生成了一種更具有厚度的載體,它讓五年後的人們,同時身處五年前和五年後的時空之中,至此,我終於明白了巴贊提出的人類發明電影的情感動力「木乃伊情結」,明白了楊德昌說的「電影讓人類的生命延長了三倍」。影像連結起過去、當下以及未來,時間的線性規律在影像中終於可以失效。
3.記錄片與劇情片的混合。正如導演所說,二者的連接的確有些割裂。從瑤瑤段到小天段再到瑤瑤段的轉場,只是通過兩人的網路聊天來轉,顯得有點生硬了:不僅倆人的關係出現得有些突兀,聊天內容的念白也讓人有點出戲,感覺可以處理地更好一些⋯⋯不過,我覺得用小天與西方國家臨終關懷機構中陌生老人的告別來置換瑤瑤外公的離世,以一種「遙遠」的、不那麼激烈的悲傷來代替與至親的死別,更有余韻。
不仅迟到了还忘记买票(以为买了实际没买)的杭州路演场。
属于临终题材 安宁疗护 音乐治疗,比较多访谈 独白式的叙述感受。其实蛮小众的,现场还有相关从业者,挺科普的。
?缺点:
1️⃣取景普通。叙事无聊。
2️⃣镜头太定了,你完全能感受到它放在哪里拍。
3️⃣字体好土。
?优点:
女主角非常有亲和力,演员挑选的很好。 但觉得其实应该适当展现一些阴暗面,太过于善了。
新收获
1️⃣音乐其实运用得当,它有无数可以开展的空间。娱乐其实是很被人需要的。
2️⃣中间讲美国那一段的英语 好好听。好治愈。
3️⃣取景地 成都 西藏 美国。 真实感觉到成都好宜居 拍的好好。
??映后 :
1️⃣导演本人非常真诚 有人格魅力。(可能是因为拍纪录片的人 带来性格特质求真务实佛佛的)
“拍了二十二之后终于有钱拍自己喜欢的东西了”
“出于好奇拍的电影 我没有那么大的社会责任感”
“调教演员这个词 太过了”
“电影也是文化产品 可以有各种属性….”
“是我在逃避”….??
2️⃣导演提到了自己不是专业导演出身,所以拍起来没有技巧 只有感受 。这个还蛮中肯的。
3️⃣缺点就是性格太懦了别人说什么他都听 不反驳。不够自信真是。气死我了,我都想帮忙骂人 你行你来拍啊!
因为《二十二》盲看的,本来以为是一部讲临终关怀的纪录片,没想到是剧情片和纪录片的虚实结合,但两个故事之间的联系过于牵强,并行起来反而让每个部分都达不到优秀标准,尤其是国内部分,真的可以用画蛇添足来形容。过缓的叙事节奏和完全没有起伏的故事进展,都显示这确实不是一部合格的商业电影,可能对于部分有过类似经历的观众而言,电影创造出一种回忆的空间,但故事平也就意味着对于没有相关经历的观众而言,完全无法融入电影本身的故事,可以说是如坐针毡。
映后交流时,郭导回应了国内部分为什么没有选择拍摄成熟的临终关怀机构,而是聚焦于一个家庭。我国大部分的临终关怀,终究都还是由亲人承担,这也导致最避讳谈及死亡的我们反而人人都要接触这门必修课。如何应对亲人临终前的痛苦?如何平衡尊严和苟延残喘、解脱和渺茫希望?如何不自我感动式的完成亲人临终的愿望?如何排遣自己的痛苦?我期待能从电影里寻求到这些答案,但很显然没有,可能是出于克制可能是出于素材限制,电影里只提到了时间。真的很可惜,郭导还是回归纪录片舒适区吧,期待下一部纪录片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