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房里汪新元敲晕了Joy之后,坐在沙发上挤出了面部抽搐很悲伤的表情,心疼古天乐一会,这确实不是他擅长的戏份 汪新元,劫匪,业内数一数二,因不知名的某种精神疾病长期有幻觉并且失眠,治疗药物只有镇静剂,身手不凡,惯用暴力手段:按住人脑袋撞墙,不太换衣服,价值观不清晰,似乎很讲义气,但兄弟们对他不太讲义气,梦想:睡个好觉 Joy,眼疾患者女房东,被汪新元救了一次并扁了一次后对其产生了朦胧的情愫,其他信息不详 林警官,经常借高利贷用来收养流浪猫,颇富正义感,虽然身手很差但年轻也做过跳山救人的事情,仕途不理想,只愿与动物为伍,因此将破案押宝在一只鸟身上。 叶警官,嗓门大,任何时候均能保持鞋带不松发型不乱脑门无油。看似无脑实际上也无脑,小气,但在汪新元的屋子里双手同志式的拥抱大雄让人费解。联手受害者搞破坏的思路让你成为整部片死的最不怨的仔 珠宝店女店员,出场机智勇敢,与歹徒斗智斗勇找警报器,残废后性情大变,男友屠杀警官于面前泰山不变,到底是人性的泯灭还是道德的沉沦? 珠宝店女店员男友,因女友残废而杀人,因叶警官要分钱而杀人,因对这个世界看破而去死…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了什么?反正编剧和导演叫我这么去演 鹦鹉,本片最佳演员 不管这部电影该不该这样,学校已捐!古仔加油
自古开会先表扬,我把表扬的话先讲一遍——
《犯罪现场》最大的优点就是,故事讲述完整。
很多人以为拍电影先把故事讲完整是首要的,我也这么认为。
但偏偏现在的很多导演,不知道是水平问题还是观念问题,老是会给你整一些没头没尾的PPT电影、VCR电影,看完全场你都拎不清来龙去脉,搞得你一头雾水。
别以为只有国产神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们有这个舍本逐末、不讲故事光渲染的毛病,好莱坞流水线作品《阿丽塔:战斗天使》等不也一个德性?
我看《犯罪现场》起码能把故事讲完整,就体现了冯志强的基础业务能力和诚意了。
香港刑侦剧一般前三分之一交代案情及安排人物出场,中间三分之一丰富剧情并加深悬念,最后三分之一破案、真相大白。
《犯罪现场》就像剧场版的香港刑侦电视剧,开局安排“珠宝店抢劫案”前后,将相关人物放出;中间通过汪新元和叶警官两条线上两个人的“反常”行为推进情节、“虚晃一枪”;最后“四人枪战”、“乱葬岗枪战”两场戏让全剧落幕。
从开头到结尾,每个人原来什么样子、遭遇什么情况、最后什么结局都交代得清清楚楚;你让一个小升初的孩子来看,保准也能看得明明白白。
《犯罪现场》是冯志强的第四部荧幕作品,尔冬升是将他作为青年导演来捧、来合作的。
青年导演不好高骛远去搞一些《纯洁心灵·逐梦演艺圈》大卖内涵无疑是明智的,拍出《犯罪现场调查》这样故事完整且还有几处亮点(比如画面、配乐和矛盾场面的动作戏处理等)的作品,即便相对平庸,但前途还会一片光明,毕竟现在这个电影市场,只要不算太烂,都算好的——观众的期待值真心算不上高,整体欣赏水平也算不上优秀。
没错,我说《犯罪现场》最大的优点是故事讲得完整,又说青年导演冯志强先拍成这样还算可以了,言下之意是想说:
《犯罪现场》是实打实的平庸之作,算不得大片,也够不上艺术。
先说为什么算不得大片。
完美的大片讲究什么?宏大主题、高深立意、恢弘场面、大牌明星、精湛表演、前卫拍摄手法等,起码要占到两三样。
《犯罪现场》看起来只是个成本不怎么高的港片,明星噱头无非是敬业古天乐及其与萱萱荧幕重逢,况且还是古天乐2019年面世的第六部戏,观众难免都有点审美疲劳。
说到主题、立意,不存在的,观众看完顶多觉得古天乐终于能睡着了,坏人也没那么坏,还能体会到个啥?
还有场面、表演、拍摄手法等,真心只能算还凑合。
几场枪戏,尤其是最后的“乱葬岗枪战”,显得那么仓促、草率,仿佛等不及收工吃盒饭了一样。
表演来讲,只能说中规中矩,该演冷酷的汪新元看起来是冷酷,该演沙雕的林警官看起来是沙雕,如此而已,就连萱萱饰演的女房东,说实话,也没将市侩、柔弱、善良三个特点演出彩——只是每一点都有那么点意思而已。
至于拍摄手法,开头鹦鹉+字幕倒是很适合做PPT封面,配上背景音乐倒有种大片即将登场的感觉,但可惜往后并无亮点,尤其凶案现场的画面让人感觉摄像老哥没吃饭手抖,晃得有点不舒服。当然,不可否认冯志强还是有尝试玩一哈子的,比如“洗衣店爆炸”这一PART一镜到底,看得出来是花心思的。
这片子吧,平庸的关键点在于,导演+编剧的文化格局和讲述水平上。
导演和编剧都是冯志强。
说故事完整,是他的功劳;但是说电影平庸,也正是他全责。
第一点:文化格局
我看完《犯罪现场》最大的感受,就是,感觉像中学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要同学们讲一讲好人不一定是好人、坏人不一定是坏人,然后冯志强同学就交了这么篇60分的作品。
《犯罪现场》的故事矛盾非常简单,几乎每个角色的矛盾及处理都很LOW。
抢劫犯头子汪新元,是坏人,然后因为同伙被杀、鸭梨山大而略显精分,于是想找出真凶然后彻底睡着;叶警官,伟光正的人物,因为卧底被杀、出离愤怒而尤其亢奋,于是黑化、以暴制暴然后领盒饭;林警官,怂包一个,因为汪新元跟他说自己不是凶手,就走上了寻求真相之路,从磨洋工人设转变成警局急先锋……
是不是有点太形式化、太儿戏、太粗糙了?
所有带悲剧色彩的故事,人物矛盾哪个不是重点突出一个人物情感上的“量变到质变”以及“抉择”上的痛苦、艰难?
你看同样是港片的《无间道》里一句“我想做个好人”,台词声音不大,但因为前情里种种杀戮、背叛、痛苦的堆叠,渴求但求而不得、抉择也身不由己的境遇,就让这句话显得振聋发聩!
那么《犯罪现场》的各位角色的转变呢?
你是编剧你来写的话,你觉得一个深受爱戴的高级警官会因为卧底因公殉职就毅然黑化、教唆犯罪?一点心理上逐渐转变的铺垫都没有、黑化起来行为那么娴熟就算了,最搞笑的是居然让叶警官接受了复仇团伙的提议、接受一笔钱给卧底家属——拜托,如果复仇是一个变节的话,接受赃款又是一次变节,咱这个高级警官这么容易变节、动不动就说服了自己,那他是怎么能混到以前伟光正的形象的!
劫匪头子汪新元,劫案时你看心狠手辣、形象鲜明,但往后走却变成了理中客,仿佛导演要告诉你长得帅的坏人也很可爱一样。
那个废柴林警官,积极分子变磨洋工代表交代得不清不楚,好像一个人很容易就变了,一句岁月蹉跎就可以含糊过去,等磨洋工又变成积极分子,又很突兀,只因为汪新元没杀他?就算他是白莲花舍不得汪新元,那也好歹说清楚是什么动机让他积极办案吧,就算是扳倒叶警官也是一个好的动机啊——要不然,按照这种废柴性格,躲一边不就是了。
还有复仇团伙的伙计们,什么心理变化过程都不交代,直接就让他们复仇了。诚然老妈去世、对象瘫痪等是非常大的复仇动机,但是要知道,那么多刑事案件的受害者,99%都没走上复仇道路吧?你看以暴制暴的电影,哪个不是起码交代下官方不作为,自己没办法才自己出手以暴制暴的……这就算了,居然还安排“分赃”的一幕杀叶警官,这……复仇的初心在哪?最扯的是,叶警官居然接受了提议;最最扯的是,他们还杀了要分一份的叶警官,全员黑化……导演你在想什么?
总之,看下来,感觉导演的文化水平、审美水平一般,跟文学艺术应该搭不上太大的关系,写作水平应该平平无奇。你让一个学生写作文,他也会给你安排故事矛盾,然后黑变白、白变黑,但他仅能做到这样。而冯志强的《犯罪现场》,就是这么个水平。
对比一下你就知道什么叫“文化格局”了。
你看《我和我的祖国》里陈凯歌执导的《白昼流星》,算是里面比较差的一PART了吧?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陈导这个思想水平、文化水平肯定是有的,这片子不管你往文学的“回归”主题靠还是套个“割肉喂鹰”的故事去思考老书记,反正能判断,给一定的篇幅和空间陈导,大概率会出个有深度的片子。
但你看《犯罪现场》的话,你不存在这种期待、指望的。
第二点:讲述水平
讲述水平不够的特点就是该说的不说,不该说的啰里啰嗦。
该说的,比如前文提的焦点场面仓促、人物变化铺垫不够其实都可以算。你会讲故事的话,一定会注意到要让听者信服,情节铺垫不够或者场面太过仓促,明显不能让人信服。
几乎所有创作新手都有这个问题。就算你把情节大纲列给一个中学生,让他去丰富写作,你仍然会发现,他笔下的人物转变会很生硬、矛盾场面几笔带过——肚里没货、水平不够都这样。
不该说的呢?有些创作者热衷花篇幅去讲开头,细得很,到后面虎头蛇尾;有些创作者喜欢洋洋洒洒搞辞句、渲染画面,结果搞成PPT电影;冯志强这个不是这两种,起码他是认真讲故事,且结构、层次相对合理。
问题在于,那些有的没的,留白就好,别浪费时间。
女房东的所有戏都有任何必要?主题既然系在最后“这个世界不应该是这样”上面,汪新元和女房东这段“情愫”放这里算啥?你放个照顾老人很温暖的女房东,OK,请问这就是杀人不眨眼的魔头立地成佛的理由?你放个市侩样样收费的女房东,OK,请问这个市侩形象跟剧情有半毛钱关系?你放个柔弱被人欺负的女房东,OK,请问你是想塑造抢劫犯头子江湖大侠拔刀相助的一面?拜托先讲好主线、丰富好人物主要特征好吗!
除了现在几乎所有电影都喜欢的——不管有没必要我就加感情戏——这个毛病,《犯罪现场》还有好多拖沓、注水的细节,包括主角那啥失眠症,都可以稍提即可。你看废柴林警官养猫这笔墨有必要吗?他有爱心就能帮助到观众理解他对汪新元产生圣母心?借高利贷养猫是脑子不好,这跟郁郁不得志、颓废、磨洋工有毛线关系?
想说很多,OK,那也要大师来讲,取材用料信手拈来、省略得当可不是好干的活。
最后,还是感谢古天乐,你的电影我都会看的。说我闲也罢、情怀也罢,反正老面孔们拍的港片我还尽量都是看了的。
但是,如题目所说,我挺怀疑港片未来是否能“重现荣光”。市场环境已经完全变了,优秀的演员们也逐渐凋零——说票房,除了古天乐,香港中生代的演员里,还有一个能打的吗?
现在看《犯罪现场》,让我又认识到,香港青年导演的“上限”,好像并不太高。
希望只是个例吧。
每当院线有新电影上映,“大片会议室”都将在第一时间奉上新鲜视角的原创深度影评,希望与善于思考的影迷探讨、做朋友。君子和而不同,观点差异常有,只希望您支持我们独立分析的态度。欢迎关注与评论,我们尊重每一位不做复读机、正儿八经去思考事物的人。
古仔绝对是劳模型的演员,主演的电影基本是刚下映一部,下一部马上来的节奏,但是他也真的不会选片。 最近他演的基本都是警匪片,《扫毒2》《使徒行者2》,他演的都是“坏人“,而这两个“坏人“角色也的确完全没有立起来,这不能怪他,而是片子本身的问题。 《扫毒2》,导演就想着搞个简单的正邪对立,刘德华的男一什么都好,古仔的反一就什么都坏,而其他人包括苗侨伟的警察都只是功能性角色,他们没有性格,只是负责为最后的地铁大动作场面和最后“宿命”般的男一反一同归于尽做着编剧给的任务,所有人物都看不到内心,故事也完全不合理。 《使徒2》就更不用说了,古仔那个角色完全就是为了张家辉的角色服务的,换成任何人来演都是一样的苍白无力。 好在这次,《犯罪现场》总算给了古仔一个拥有复杂“人性”的角色,他是一个悍匪,但同时也是一个有兄弟情、会对给予自己温情的女房东产生情愫的正常男人。 同时这部片子也营造出来一个“真实”的世界,这个世界有看起来正义凛然却想给罹难的同事报私仇的警长,有喜欢流浪动物不惜负债养它们的“懦弱”小警察,有因为被劫匪害得母亲猝死而想要报仇的莽汉,还有表面看起来温柔无害笃信宗教实则因为自己被害瘫痪而动起杀心的“弱女子”…… 世界由人组成,真实的人物才能组成真实的世界。 这部电影成功营造出了一个真实的世界,一个由真实的走在善恶之间的人们构成的不是非好即坏的世界。 虽然影片手法类似侦探片,一层层抽丝剥茧,把真相展示出来,但情感其实才是贯穿影片的存在。 古仔的悍匪从最开始仿佛穷凶极恶的形象,随着情节展开慢慢丰富立体,特别是他和宣萱的女房东之间的互动,女房东一点点的关心让他慢慢拥有了人性温暖的一面。 “捐眼角膜“的情节虽然有点老套的,但当影片最后女房东用悍匪捐献的眼角膜看着美丽的维多利亚港这个镜头出现时,你在感觉美的同时,也一定能体会到那份真实的感动,这是因为古仔的角色在电影里“活“起来了,他成了一个真正的“人“,而不是编剧笔下的工具。 希望古仔以后好好选剧本,他有足够的演技,得个影帝是可以的。
都说“港片已死”,但香港电影却以它熟悉的犯罪、谍战等题材以及稳定的产出向我们宣告,它还活着。
十一档余温未消,又一部港片悄然来袭——《犯罪现场》。
你没看错,主演又是古天乐。
没记错的话,这已经是今年上映的第五部由他主演的电影。此前的四部是《反贪风暴4》《追龙2》《扫毒2》《使徒行者2》,无一例外,都是IP续作。
从这四部的成色来看,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唱衰《犯罪现场》。
但看过后我想说,它并不差,甚至是近两年古仔主演的最好的一部电影。
尽管它问题不少,比如剧情的bug、人物不够丰满等,但亮点也同样明显,只可惜不在古仔身上。
影片讲述的是一桩扑朔迷离的案件。
珠宝店抢劫案发生后,抢劫团伙的三个成员相继离奇身亡,只剩下头目汪新元(古天乐饰)一人在逃。
所有人都猜测,是汪新元因为分赃不均杀死了同伙,但种种证据又表明,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随后,影片分为两条线叙事。
一条是汪新元踏上追凶之路,企图为死去的兄弟报仇;另一条是警官林法梁不断逼近真相,但他所能依靠的,仅仅是一只“鹦鹉”。
这是影片比较有趣的一处设计。
犯罪现场的唯一目击者是一只鹦鹉,于是林法梁想要训练这只鹦鹉说话,告诉他谁是真凶。
相信看过《巴别塔之犬》的人一定想到了,这个创意正来自于这部小说。小说中的妻子独自在家中身亡,爱犬是唯一目击者,于是丈夫想尽办法教狗说话,告诉他真相。
但不同的是,《巴别塔之犬》通过一只不会说话的狗,实际在隐喻着人与人之间沟通的艰难;而《犯罪现场》中的“鹦鹉”则是另一种存在,它所暗示的并不是沟通的艰难,而是推理的艰难。
难在哪?
难点在于,我们寻求“客观真相”的唯一手段是“主观推定”。而两者之间的落差,却一再让我们犯错。
从这个角度看,你会发现“鹦鹉”这一意象的运用,是很巧妙的。
“鹦鹉”是什么?
其实,“鹦鹉”就是“犯罪现场”。
它不会说话,却装下了所有的事实。而探案人要做的,就是想办法让它说话,让它说出真相。
但问题在于,当鹦鹉真的被训练说出了人话时,它所说的到底它真的想说的,还是我们因为自己想听而教给它的呢?
不知道,也无从判断。
这正是影片通过“鹦鹉”这一意象想要表达的,即真相在很多时候会因人的偏见和短视而被歪曲。
尽管犯罪现场不会说谎,但人会。
当然,我也只能说,这个创意的原点是好的,但很可惜,它并没有延续下去。
随后的故事,又进入到我们熟悉的追凶模式。
你一定也猜到了,它势必会经历多次反转。这也从事实层面证明了通往真相的不易。
可是,不得不说,影片的反转设计实在太生硬了。
为了强造反转,编剧们甚至不惜以生产bug为代价。
我随便说两个例子吧。
一个是警官林法梁提着鹦鹉去找嫌疑人何兆东,结果他的上司叶sir也在现场。这时鹦鹉开始大叫“救命”,于是林法梁开始怀疑叶sir。
表面看这没什么问题,镜头交代也很清楚。
但你仔细想,从最终的反转中我们得知,鹦鹉实际同时看见了两个人,当它大叫“救命”时,林法梁会第一时间怀疑自己的上司吗?
不会的。
他一定会先把怀疑指向何兆东,因为他提着鹦鹉来找的人正是何兆东,鹦鹉叫了,岂不正印证了他的猜测?
而影片之所以先让我们怀疑叶sir,不过是想生造一个反转而已。
再说一个bug,就是最后真凶们合谋除掉叶sir的戏码。
这个设计也太蠢了,完全不合逻辑。
试想一下,真凶们复仇杀人都是在叶sir默许下进行的。后来他们见财起意,私吞了珠宝,叶sir得知后想一起分赃,他们会选择杀死叶sir吗?
这简直是不可理解的。
叶sir可是唯一知情的警官,能够给他们提供庇护,让他们杀人、敛财依然可以逍遥法外。
这帮真凶再傻,也不会为了少分一份珠宝而把这么大个庇护伞干掉吧?
说到底,还是那个原因。编剧之所以这么编,就是为了弄死叶sir,这样当所有证据都指向叶sir时,他好抛出叶sir已死的情节,再生造一个反转出来。
这确实太糟了。
老毛病,为反转而反转。完全不顾故事逻辑和人物心理的合理性,并企图通过带节奏蒙混过去。
但这等硬拗的噱头,明眼人一看便知。
接下来,我们聊聊人物。
这部电影另一个比较大的亮点,是塑造了一个不太一样的警察林法梁。
哪不一样?
恰恰是区别于以古仔为首的那些港片里常见的正义警察形象。
林法梁从一出场开始,就是一个“犬儒主义者”的人设。
他在警界摸爬滚打了多年,没有升职,所以也就不再拼命,只把“探案”当作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他平日里把心思都花在养猫上,借钱还不上,就东躲西躲……
这哪是什么正义的人民卫士呀?
完全就是个混日子的小人物。
直到影片最后,你以为这个小人物会有什么高光时刻,幡然醒悟、痛改前非吗?
完全没有。
至始至终,他都没做成任何一件事,也没有救下任何一个人。他在片中开的唯一有效的一枪,实际也是对方利用他完成了自杀而已。
这个人物设计,是很不寻常的,当然也很大胆。
如果要是放在大陆刑警身上,多半会过不了审。
但与此同时,他又很鲜活,很真实。
他存在的目的,就不是为了独具慧眼地看透真相,而是为了告诉我们,真相是如何一步步远离我们的。
正如影片开始时,上演的那个莫名其妙的桥段。
一只蜘蛛从结的网上跌落在地,被一群蚂蚁蚕食。
很显然,这是一个寓言式的剧透段落。
它讲的是什么?
首先,它讲了真凶就像蚂蚁一样贪婪,而且不止一个。
其次,它告诉我们,这是一个“法网之外”的事件。
最终,这个故事的“正义”并没有通过“法”来实现,而是在法网之外,试图用“私刑”的方式获得。但这样做的后果,又必定会衍生出不可控的新的罪恶来。
于是在整个故事里,“法”是失效的,捍卫“法”的体制也是失效的。
警官林法梁最终发现了真相,但整个过程,他就像是看了一遍真人出演的新闻事件一样,他只是个看客,始终被剧中人牵着走。
这无疑是个略带讽刺的事情。
所有观众在无形中也都做了回林法梁。
在影片的大部分时间里,我们都是盲目的。直到影片最后,我们才换上了新的眼角膜,得以看清整件事。
但别忘了,那是杀手的眼角膜。
我们之所以能看清,仅仅是因为杀手不想再逃亡了而已。
于是他在临死前,说出了全部的真相。
于是他永远获得了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