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大偷袭 The Great Raid(2005)

简介:

    太平洋战争初期,美军将兵力投入欧洲战场,无力挽回菲律宾战事,导致一万名美军、六万名菲军在巴丹半岛被俘。日军一直残酷对待这些战俘,军部更于1944年一月决定屠杀俘虏,这部电影,讲述的就是发生在44年一月四天中的故事。

演员:



影评:

  1. 因为昨晚电脑突然罢工,这才将注意力转向电视,很幸运,在经过了半个多小时一轮又一轮的换台之后,在cctv6看到了这部片子,当时刚巧开始。虽然对战争片的兴趣并不算大,但好在是原版字幕,增加了片子的可看性。
    与一些豆友的感受不同,整部片子看下来并没觉得拖沓和昏昏欲睡,除了广告,我从没想过转台。或许对于男人来说,战争片很大比例的价值在于枪林弹雨的酣畅淋漓和残酷血腥的暴力快感,但是对于女人却完全不是,女人更注重战争片的故事性和其中所渗透的情景交融的人文情怀。此片的前半部分正体现了这一点,正因为这部分极有耐心的循序渐进和事无巨细的叙述铺垫,使大营救的前因、准备、矛盾、阻碍、菲律宾地下组织的努力以及战俘营里的战俘和日军的境地三方面的情况清楚、完整的呈现在观众面前。宏大壮观、惊险刺激的战争场面固然可以成就一场强烈震撼的视听享受,但一味追求场面效果,忽视电影想要传达的实质内容,就未免太急功近利了。
    不过,女人在关注情节发展的同时,往往将战争仅仅置于一个大环境的位置,不管这部战争片是否打着还原历史的旗号,忽略一些战争元素的细节,而这些细节可能对于正确、清晰的理解这场战争的各个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此片值得欣赏的一点,就是它替像我这样对战争元素无甚兴致的女人们理清了整个脉络,同时也深深的感受到了那种时间的紧迫性和战争的残酷性。这一切也使得最后的营救行动的展开更有理有据,虽然真正对抗的时间并不长,占据电影的比例不够大,成为许多人眼中的诟病,但不得不承认,没有完美的战略部署就不会有之后惊心动魄却精彩绝伦的行动。由于人数对比悬殊,大营救必须靠智取而非勇闯,而此片再现了大营救的整个过程,印证了准确情报、灵活应变、周密计划、默契配合的重要性,细腻、真实、经典。
    这算是一部美国式的主旋律吧,美国人引以为傲的不仅是以少胜多的荣誉,更是“不抛弃,不放弃”精神的传达,但并没有落入英雄主义的俗套,而是在貌似平淡的过程中点滴渗入牢固的友情、深沉的爱情和坚定的信念。
    说到爱情,必须要提一下唯一的女主角玛格丽特,相对比某些大片的花瓶,这个角色的塑造要丰满许多。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女人,不是天生的战士,却为了救出情人加入地下组织,过了整整三年提心吊胆的生活,她恐惧却假装坚强,因为还有爱情支撑,但最后见到的仍是少校的尸体和一纸遗言,怎能不令人惆怅唏嘘。然而,感动归感动,这个角色的情节安排欠妥。最令我费解的是,日本鬼子明明知道她是地下组织的头目,却没有对其施以重刑,而是放饵出去,给人的感觉实在有点怜香惜玉的意思。而这只饵竟也毫无戒备之心,跑到教堂找神父,好,就算她没经验吧,最可笑的是日本人的放饵行动最多也就抓住两个神职人员而已,却让这只大饵如此轻易地溜掉了,这也忒傻了吧。事实上,从玛格丽特在神父面前的那段话可以推断出,日本人如果对其再进行精神和肉体的考验,不用多久她定会崩溃,所谓的放饵完全没有必要。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会在三星和四星之间挣扎的原因。
  2. The Great Raid/大偷袭

    非常不错的片子,虽然描写的只是二战后期的一次小规模的营救,但是影片在前面的铺垫、悬念的安排和冲突的迅速爆发以及结束各个方面呈现得都非常完美,也没有拖沓的地方。

    影片描述的是一群1941年在菲律宾被俘的美国战俘,被日本人关押在集中营中,其中大部分受伤或者生病(身体好的都拉到别的地方作劳工了,就像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桂河大桥里面描述的那样)。而到了1944年,美军麦克阿瑟将军重新在菲律宾登录,向日军展开反攻,日军在败退的同时,也在暗地里安排杀害战俘的计划。而此时美军前进的道路上必须经过这个集中营——日本人肯定不会让战俘活着迎接解放的。一群新兵,被委派任务营救这些战俘,而这个任务是上级指挥官都没有把握的,加上对战局影响不大,所以就没有派精锐,我想历史也应该是这样的。但是,在周密的计划和菲律宾本地游击队的密切配合下,这群新兵顺利得完成了任务,甚至可以说是完胜——120多人袭击500人关押的集中营,并且附近不远处还驻扎有11000名日本兵,结果只是美军阵亡1人,菲律宾游击队死亡12人,战俘死亡1人(还是因为救回来以后病得太重死的)的代价,解救了511名战俘,并且还全歼了集中营守军!

    其实看这部电影还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地下党、游击队、夜袭、炸桥、炸坦克、牛车(比我们的独轮车要高级些),如果把片中的美军换成八路军,吧菲律宾游击队换成中国的游击队,今年八一就肯定全国巡演了。

    按照片尾的字幕,这次营救是美军史上最成功的营救,他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美军这边看:

       1. 准确的情报,从得知集中营的消息,但航拍的地图,到对日军部署和动向的了解,没有情报是不可能成功的。
       2. 周密大胆的计划,好的计划是成功的一半,仔细看袭击前兵力部署那一段,很值得学习。
       3. 优秀的下级军官,虽然士兵们都是新兵,但是让那些优秀的军官指挥,一样发挥出色。据说德军战斗力较强的原因之一也是下级军官非常优秀。
       4. 密切的配合,包括与菲律宾游击队和后方的空军,其实老百姓也在配合,要不日本人也不会对美军小分队的行踪一无所知,伤员也不会那么快就转移完毕。
       5. 集中火力,看进攻那一段,我敢说连拿步枪的士兵都打了有近百发子弹了,密集的火力加上毫无准备的日军,使得美军短时间内消灭了大部分的日军。

    而日军就要稍微差一些了,不过倒也没有像国民党军队那样窝囊:

       1. 大桥那里的冲锋,白白损失了好多人,并且使得后面没有再组织大规模的进攻。
       2. 至于日军战斗力为什么比较差,除了措手不及的因素以外,片中交代他们只是秘密警察部队,并不是正规军,所以战斗力自然差一些。而附近想过来增援的日军应该是正规军,但是交通和通信都断了,又是夜里,也是一筹莫展。
       3. 不过日军到也没有退缩,战斗到最后两个人的时候还在想办法射击——而此时别人上百人都正在撤退。幸好这两个人都不是迫击炮兵,不然120的迫击炮打到人群中一发,可就不是死几个人的事情了。
       4. 日军的坦克确实比较烂啊,连新兵都可以首发命中,并且命中后立刻殉暴,太逊了。
       5. 地堡里已经扔了颗手榴弹炸了一下了,机枪居然还能再响,战斗精神不可谓不顽强。

    电影中还有两个人物让我有些费解,一个是集中营中后来病死的那位军官,看他除了是地下党送药的目的之外,在战俘营中好像没有发挥多大的作用呀。另外一个是戴三角洲帽的那个军官,虽然本次任务的精神核心,但是无论是从决策、方案、实施、配合哪个方面看,没有看到他发挥了关键作用,到后来居然和什么事情都一肩挑的指挥官一样,都是优质服务勋章,当官就是好啊。

  3. ·约瑟夫·费因斯为出演该片减掉了20磅体重。

    ·影片筹拍时,片中普林斯上尉的角色原型仍旧健在,为此,詹姆斯·弗兰科与住在西雅图的普林斯老人会面,并一起观看了40年代以来的纪录片和访谈录像。

    ·影片的拍摄工作总共耗时四个月,其中营救的战斗场景就拍摄了一个半月之久,为了达到二战军官的形神兼备,剧组为本杰明·布拉特、詹姆斯·弗兰克请了一名越战老兵负责专门调教,学习如何制定作战计划、如何发号施令。

    ·詹姆斯·弗兰克在拍摄前夕特意观摩了导演为普林斯上尉拍摄的6小时真人访谈录像,用以揣摩角色原型的言语、神态以及执行营救使命时的心态,以便如实地再现历史人物的英雄事迹。

    创作背景
    该片剧本改编自以下两部历史小说:军事历史学家威廉·布鲁厄所著的《卡巴图安大营救》和汉普顿·塞兹所著的《影子士兵》。选择拍摄《大偷袭》也就意味着约翰·达尔必须抛弃他所惯用的一波三折的情节、粗犷的西部背景、蛇蝎美人角色等等元素,而且7000万美元的投入成为了达尔从影以来获得的最大一笔预算,达尔选择二战题材有着家族的私人原因,因为他的父亲就是太平洋战场的二战老兵,父亲的一位战友就曾经历过巴丹死亡行军,因此该片的拍摄也被达尔视作一次了解父亲及其苦难经历的学习过程。

    以下电影网
    影片幕后
    【卡巴图安回眸】
      1941年12月7日:日军突袭珍珠港,不久前,美军设在菲律宾的克拉克空军基地也遭日军袭击,作为美国殖民地,菲律宾是日本控制太平洋西南部的战略重地。
      1941年12月10日:日军全线入侵菲律宾,美军在麦克阿瑟将军的指挥下奋勇还击。
      1941年12月27日:麦克阿瑟从马尼拉后撤至巴丹。
      1942年1月2日:在猛烈的空袭攻势下,日军占领马尼拉。
      1942年3月:罗斯福总统命令麦克阿瑟撤离菲律宾,转道澳大利亚。
      1942年4月9日:美军驻吕宋岛总司令爱德华·金率7万美军及民众向日军投降。
      1942年4月10日:日军强令战俘开始巴丹死亡行军,行军队列长达65英里,一周后,数百名美军和数千名菲律宾人丧生。
      1942年4月:战俘到达Camp O'Donnell集中营,1500名美军和15000名菲律宾人在最初的两个月中死去。
      1942年6月:美军战俘被迁至卡巴图安。
      1944年8月:日军开始大批处决战俘。
      1944年10月20日:麦克阿瑟返回菲律宾。
      1944年12月14日:巴拉望战俘营处决了150名美军战俘,一时间留言四起,据说卡巴图安将是下一个。
      1945年1月27日:亨利·穆西上校奉命执行营救行动。
      1945年1月27日:侦察兵开始在敌后展开侦察。
      1945年1月30日:突袭行动开始。
      1945年1月31日:全部战俘终于重见天日。

    【重现历史】
      在《大偷袭》中,导演约翰·达尔和制片人马蒂·卡兹希望重现出铭刻在美国历史中的一段英勇无私的伟大故事,除了充满凶险的战场经历,美军在卡巴图安的营救行动还成为展现人类如何面对极端的危险、压力和恐惧的不朽写照。

      在准备创作之前,主创人员都拜读了威廉 B·布鲁尔所著的《卡巴图安大营救》,该书详细讲述了当年美军赴菲律宾日军战俘营解救511名战友的经过。导演约翰·达尔的影片以黑色风格和心理惊悚见长,《再杀我一次》、《西部红石镇》、《最后的诱惑》等作品无不渗透着一种陌生难解的孤寂游离感。选择拍摄《大偷袭》也就意味着约翰·达尔必须一改他所惯用的一波三折的情节、粗犷的西部背景、蛇蝎美人角色等等元素,而且7000万美元的投入成为了达尔从影以来获得的最大一笔预算。达尔选择二战题材同自己的家庭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的父亲曾是解放菲律宾的老兵,母亲的表兄就死在菲律宾战场,达尔一直希望了解父亲的战争经历,因此拍摄本片也被达尔视作一次对父辈苦难经历的追溯过程。

      剧本的初稿出于戏剧性的需要有所篡改,于是达尔和卡兹着手进行修改,以让故事更忠于史实。随着对布鲁尔的《卡巴图安大营救》和汉普顿·塞兹的《幽灵士兵》的深入研究,他们开始意识到在卡巴图安发生的一切要比想象的恐怖得多。为了挖掘出更多的内幕真相,达尔和卡兹与当年的幸存者和见证人会面,其中包括真正的罗伯特·普林斯上尉,以及一些当年协助美军行动的菲律宾游击队成员。最终完成的剧本赢得了威廉 B·布鲁尔的肯定:“他们以极精确的手法来讲述这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影片花絮
    在影片拍摄前,120名演员被送往澳大利亚的昆士兰接受为期10天的严格军训,而指导军训的是被卡兹誉为“世界上最棒的军事顾问”的戴尔上尉,扮演突击队员、侦察兵、游击队员、美军战俘和日军士兵的演员都要在一起摸爬滚打。其中扮演突击队员和侦察兵的演员不但被配发二战时的军装、帐篷及口粮,还要执行夜间“任务”。即使扮演不必参战的被俘士兵的演员也要赤脚行进3英里,以体验巴丹死亡行军,在条件恶劣的热带地区,他们还要一边忍饥挨饿一边挖设壕沟。后来本杰明·布拉特回忆道:“那是段特别的经历,你可以想象一下,120名演员在丛林中驻扎,不能淋浴,不能睡觉,经受着艰苦的体能训练,而吃的都是罐头,那不是一幅优美的画面。”

    ·在影片小范围试映时,一位幸存的二战战俘对达尔如实刻画出日军的残暴表示了深深谢意。达尔甚至认为像《桂河大桥》这样的经典战俘影片将日军刻画得过于仁慈,因为片中亚力克·吉尼斯能站着24小时以示抗议是决不可能的,达尔认为只需5分钟,日军管教就会不耐烦的用机枪开火,“凡逃跑一人,就会处决十人”是日军管教奉行的管理准则,达尔觉得无论如何妖魔化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的形象都是不过分的。

    ·在拍摄的过程中,约翰·达尔与米拉麦克斯制片方之间还发生了争执,后者坚持加大约瑟夫·费因斯与康妮·尼尔森之间的浪漫戏份,但达尔却认为二战题材重在史实细节的准确与严肃,两小时的有限时间内无需再增加过多的儿女情长来吸引眼球。面对着达尔的建议,制片方倒是深刻领悟,于是便教条的将每一场景出现的突击队员都精确到了史实化的100名,弄得达尔为此哭笑不得。

    ·影片筹拍时,片中普林斯上尉的角色原型仍旧健在,为此,好莱坞新秀詹姆斯·弗兰科与住在西雅图的普林斯老人会面,并一起观看了40年代以来的纪录片和访谈录像。

    ·影片的拍摄工作总共耗时四个月,其中营救的战斗场景就拍摄了一个半月之久,为了达到二战军官的形神兼备,剧组为本杰明·布拉特、詹姆斯·弗兰克请了一名越战老兵负责专门调教,学习如何制定作战计划、如何发号施令。

    ·影片选择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和中国上海作为外景地来来替代二战中菲律宾的马尼拉。其中的战俘营用了4个月才建成,原料都是从菲律宾进口,甚至当年幸存的二战老兵都曾“故地重游”。

    ·片中的一些临时演员是在黄金海岸的街头招募的。

    ·影片的上映日期从2003年被推迟到2004年,后来又被米拉麦克斯无限期后延,因为当时迪斯尼和米拉麦克斯正在史无前例的动荡之中。

    ·约瑟夫·费因斯为出演本片减掉了20磅体重。

    ·据当年的突击队员称,战俘营内没有任何照明,当年突袭开始时,恰好云层遮蔽了月光,同日军开火之后,月光才冲破云层。
  4. 记得某人说过,老美的片子总是闪耀着人性的光辉。这片子也不例外。
    以120人对抗1万人之众,这显然是个预算很低、风险很大的项目。和所有的项目管理一样,低预算高风险却要得到高回报,需要的是精英的头脑,和心存信仰的团队合作精神。有经验未必是好事,菜鸟未必办不成事。菜鸟有激情,容易被洗脑,习惯互相依赖,互相合作,这是这120人的心理优势。作为统帅,要有洗别人脑的本事,要有让大家团队合作,让大家充分发挥潜能的能力。危险的是,这个统帅居然也是个菜鸟。虽然旁边有个老将监督和指点,但我们还是忍不住为这群人捏一把汗。这个case不简单,这个project不好做。
    当最后胜利的那一刻,我发现,把打仗的技巧应用到生活和工作中是很有必要的---平常需要不断地练习,积累知识和技巧,到关键时刻,一定要做好计划,然后坚持按计划实施,以将风险降到最低,以收获最多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