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想做熊的孩子 Drengen der ville gøre det umulige(2002)

简介:

    天寒地冻的极地冰原,一对北极熊夫妇正在雪白的大地上艰难前行,它们即将迎来新生命,彼此的心中充满欢喜。可就在此时,饥饿的狼群紧追不放,北极熊夫妇虽侥幸逃脱,但却永远失去它们的孩子。与此同时,一间孤零零伫立在冰原上的小木屋内,爱斯基摩猎人的妻子正幸福地为刚刚来到世上的孩子唱 歌,猎人则喜悦的为儿子取名小熊。为了抚慰失去孩子的妻子,熊爸爸趁猎人不在家闯入小屋,抢走尚在襁褓中的婴儿。就这样,小熊真的成为了熊的孩子,他和熊妈妈快乐地奔跑,从未发现自己的与众不同……

演员:



影评:

  1. 有两部和熊有关的动画电影,题材都来自爱斯基摩人的一个人变成熊的神话传说,情节类似,都宣扬了环保和爱动物的主题,上演时间上一前一后,一部出自法国,一部出自美国迪斯尼。姑且认为它们可以彼此参照。

     

    一,

    《想做熊的孩子》L’ENFANT QUI VOULAIT ETRE UN OURS,2000年,法国。




     

    剧情:一对北极熊失去了孩子,母熊伤心欲绝,公熊闯进爱斯基摩人家里抢来人类的新生儿——一个叫小熊的孩子扶养。小熊渐渐长大,他说熊的语言,认为自己是熊,依恋着自己的熊妈妈。然而他的人类父母从未放弃寻找:生身父亲杀死了母熊,把他带回家。可是小熊无法融入人类社会,他悄悄离家,找到山神,请求神把他变成真的熊。山神给他三个考验:要他像熊那样游过海峡、与狂风搏斗、爬上神山,他毫不犹豫地冒着生命危险去做了,终于变成了熊。他开心地跳啊,叫啊……然而这时他的父亲误伤了他,使他受伤又变回人形。这回,他父母把他锁在家里不让他逃走,可他一天天地憔悴下去,眼看就会死去。他父母终于明白,这孩子确实不属于人类了。已经两鬓斑白的夫妻俩打开锁链,目送儿子远去,他走着,又变成了一头北极熊……

     

    一个周末下午,我蜷在沙发上看,居然泪流满面。这个叫小熊的人类孩子义无反顾地要做一只熊,他所经历的一切都荒谬而孤独。他的父母从熊叼走他那天开始就过着痛苦的生活,而他为失去熊妈妈和自己的熊的身份而痛苦:他们不能理解彼此的痛苦。在这里,我的传统观念被颠覆了:身而为人就一定要做人吗?人可以不爱自己的生身父母吗?那个空旷寒冷的世界对他的吸引力可以比温暖的炉火还大吗?这个故事到底想说明什么?

     

    是,我不能理解想成为一只熊的执着,这个离我的人生体验甚远。然而小熊还是感动到我,因为他执着地追求一个不可能的自我,并在童话故事里实现了。

     

    影片的水墨画特点让人过目不忘。疏疏几笔,就像中国的写意画,勾勒出北极空旷又神秘的景色。人物的轮廓,都似粗毛笔勾勒而出,这种粗犷质感与主题很匹配。流畅的水墨笔触和原始风格的音乐充满“原动力”,配合极好。这是一部著名的唯美主义作品。

     

    有影评指出:“本片不仅将音乐与艺术作了最纯粹的结合,同时也衍生出对生命与环保的人文关怀,完美地将单纯的卡通片变成了感人且充满诗意的电影。”我也是这么觉得,姑且抄来。

     

     

    二,

    另一部叫做《熊兄弟》(Brother Bear),2003年,迪斯尼,第76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片提名。



     

    剧情:主人公肯耐原本是个年轻猎人,立志要杀掉所有的熊为猎熊时去世的哥哥报仇。就在肯耐杀掉了那只夺走哥哥生命的熊时,大地精灵决定把他的灵魂和刚死去的熊来个对调,迫使他以熊的身份开始另一种生活。他的二哥以为变成熊的肯耐,正是杀死肯耐的那只熊,苦苦追杀(这一家子都偏执得很)。在寻找解咒之光并被自己的二哥不断追杀的旅途中,肯耐遇到了小熊寇达,这个孤苦伶仃的小东西并不知道自己的妈妈是肯耐所杀,一下就粘上了肯耐,在不断磨合的过程中,肯耐与寇达之间产生了一种超越亲兄弟的感情,而肯耐终于意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最后,当大地之神准备给他换回人类的身体时,他望着需要自己照顾的小“兄弟”寇达,决定了继续当熊。他二哥在一边笑盈盈地看着。故事在美好的气氛中结束。

     

    首先可以肯定,两部都是好的作品,但前者独一无二,后者友朋众多。迪斯尼多年卖座经验,至此已经形成模式:相对固定的画风,可爱型的动漫音乐,一定在场的搞笑人物(本片中是一对很笨拙的驯鹿兄弟,大角老是挂在一起,永远在争吵但彼此相爱),还有典型的美式温馨大团圆结局。它实在太“典型”了,所以当年的奥斯卡最佳动画片,颁给了奇特的《美丽城三姊妹》。

     

    三,

     

    虽然两部动画都有人变熊的匪夷所思的结局,但给我带来的感受却大大不一样。前一部令我傻乎乎一个人哭,后一部呢,电影当然想感动到我,但感动是在“那一边”的——观众难道真的能为主人公愿意做熊而感动吗?

     

    ——为什么肯耐也要做熊?他就像扔掉一件旧棉袄一样扔掉自己的人类身份,就因为他对小寇达有了兄弟之情?可是他有被熊杀死的哥哥,还有一个仍然活着、继续猎熊的二哥,人类的兄弟就不是兄弟?养着小寇达当宠物也可以的嘛……当然,本片假设,观众并不怀疑,看到肯耐和寇达相拥,成就了人与自然合而为一的动人景象,观众一感动,思考就到此为止罗。

     

    大团圆的结局确实讨人喜欢,“从此肯耐成了一只自由自在的熊,和他的小熊弟弟寇达过着幸福的生活”,但观众更喜欢的是合理的大团圆。

     

    《想做熊的孩子》不是悲剧结局,不过目送小熊远去时,他父母悲伤的目光,在北风中飘扬的斑白头发,却是让人感伤的。《熊兄弟》里面肯耐的二哥,看到自己的兄弟要变熊,那么开心、那么理解,明显不够符合人类心理。

     

    我并不认为,“把有价值的东西撕毁给人看”就一定比大团圆结局来得高明,然而,在有价值的东西就要被撕毁的时候,忽然考虑到不能打击我们脆弱的神经了,生硬地转身,向大团圆结局进发,爬也要爬过去,这可就……生硬的大团圆结局,好似我减肥时候硬塞给我的一大碗白饭。

     

    迪斯尼常常硬塞给观众“大白饭”,大概觉得动画片一定要欢天喜地的,小朋友要开开心心走进电影院,吃着爆米花开开心心地看,然后开开心心出门去。如果童话向悲剧走得近了,一定要拉回来。

    到了迪斯尼的动画片里,小人鱼成了王子的挚爱,两人一起战胜了邪恶的海巫婆, “从此过着快乐的生活”;人猿泰山和现代社会有冲突?不要紧,泰山带着他的新娘和新娘的博物学家爸爸,三个人回到丛林去做快乐原始人,一边荡着藤子一边尖叫;花木兰是个美女,怎么可以没有男朋友呢?所以她不但有了皇帝的拥抱,还有帅帅的男朋友(事业爱情双丰收)!人想变成熊,本来需要重大的理由,可是因为“小熊弟弟需要照顾”,就还是做熊吧。小熊寇达面对现在的熊哥哥、以前的杀母仇人,心里有没有阴影呢?——当然没有,这还用说吗?!

     

    美国人总认为小孩子和我们其他人类不一样:小孩子要“开开心心”地长大,全然不需要学习世界的真相,活在乌托邦里就可以了。在施瓦辛格的《第六日》中,家里小狗死了,施就要求某机构给他克隆一只狗,他理所当然地认为,小孩不该面对生死,太残酷了。

     

    ——为了孩子不哭,不妨给她克隆一个生命。美国佬的逻辑就是这么简单!!

     

    要把现实降低到所谓“儿童能理解和接受”的程度,对我们这些大人来说就乏味了,更何况这个程度的东西往往是超现实、非人类的——换句话说,为了迎合美好的结局而扭曲人性。

     

    这就像为了不饿死而把肚子吃爆掉。

     

    不要太轻视孩子,以为他们不能理解。孩子在妈妈肚子里面从单细胞到哺乳动物,已经走过了地球进化史的大部分时光,承载了无数的生命记忆。出生以后,却不过短短数百年。我们真的可以轻视孩子的理解力吗?

     

    我们再来谈谈童话。童话不是假定拿来哄小孩子的。童话和神话很难分解,比史诗还要源远流长。它是生活的提炼,也许是最好的那一部分。“最好的”,不意味着没有感伤,没有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的真相。

     

    孩子对世界之残酷的容忍度其实很高。好的童话其实很残忍。所以4岁的景昭听完了《白雪公主》、《灰姑娘》的故事后,问家里打扫的阿姨:“你妈妈死了没有?”

     

    ——听着这样的童话而长大,她一定会有健全的心面对世界。

     

    在《狮子王》之后,迪斯尼不再有令人感动的动画片,连高科技都挽救不了。

    假如,迪斯尼动画片变得越来越像克隆小猫,连米老鼠都会因缺乏生命力而死去喔。

  2. 《男孩变成熊》(L'Enfant Qui Voulait Etre Un Ours),一部非常动人的作品,03年的获奖佳作,八年后我方有缘观看。

    一只由北极熊抚养长大的猎人孩子,仿佛生来就带着“成为熊”的宿命,即使回到人群中,仍不愿学习人的语言和人类文明,他只想做一只熊,他深信那才是他“应该是”的样子。

    这个猎人与熊的故事,并不尽是谴责猎杀、呼吁人们保护动物。任何事情都不能走极端,所谓爱护动物、不杀不取也是一样。自然界中的人与动物,各取所需时的互相猎杀本是生态循环法则中的一部分,人类不知餍足的欲望、对利益的无止境贪求才会种下真正的祸根。

    在人迹罕至、资源匮乏的北极,艰难生存的猎人与北极熊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猎人喜获一子时,母熊恰好遭遇丧子之痛,她的哀号令猎人妻子心惊,想起了遥远的 传说。猎人回家,为儿子取名“小熊”——一切看似巧合,其实正是天意。尔后,一心想让妻子振作起来的公熊夺走了“小熊”。尽管讨厌人类,婴孩的啼哭还是唤 起母熊的护幼本能,从此“小熊”就像一只真正的小熊一样,开始了熊的生活。

    再后来,猎人历尽千辛万苦杀死母熊,“救”回儿子。然而夫妻二人费尽苦心,始终无法教会“小熊”像正常人般生活。不论生身母亲如何温柔以待,“小熊”的心只是惦念天上的母熊。哄“小熊”入睡时,猎人妻子为他讲了一个故事:
    “从前海里有一只深信自己是鲸鱼的海豹,牠请求海神把它变回鲸鱼。海神说:如果你真的是一条被诅咒的鲸鱼,你就必须能够做到只有鲸鱼才能做的事……”
    这个故事,最后也成为了男孩的预言。他来到山神的住所,诉说他的心愿。并像神话故事里那些身负使命的英雄一样,接受了重重严苛的考验。

    “如果你真是受到诅咒的熊
    你必须能够通过熊的三项考验:
    你必须能够横越贯穿两座山峰之间的大海
    靠着无穷尽的力量离开;
    如果你能通过海洋的考验
    你将会遭遇最冷酷的北风
    历时三天三夜
    靠熊坚忍不拔的意志力过关;
    如果你能通过北风的考验保住小命
    那么你必须能够忍受
    ‘孤独’的无情煎熬”

    最终,凭着坚定的信念,并在鲸鱼与麝牛的帮助下,“小熊”成功渡过山峰间的大海,经受住严酷的北风,也战胜了巨大的孤独与恐惧。

    奇妙的故事,人们往往将其看成不足为信的童话、神话。有人会问:一个凡人之躯怎么可能完成这些熊的任务?若不是海里鲸鱼、陆上麝牛的相助,男孩又何以成 功?其实,所谓“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资质、用心、机缘三者合一,具备英雄之命的人必然能够实现英雄的壮举。那些外来的帮助,也是在这个人强大内心 力量的召唤下才会出现的。鲸鱼和麝牛不过遵循了“古老的律法”——“律法规定:鲸鱼可以帮助真正勇气十足、勇敢的人类;麝牛可以帮助向不可能的任务挑战的 人类”。上天总会给予坚贞之人合理的酬报,这是不可违背的律法(天道)。

    这个故事,看起来处处都是不可思议,甚至可能让人误以为,只要肯想、肯做,你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事实上,这部电影里始终贯穿着对“神”的信仰。男孩 被熊抢走后,他悲伤的母亲苦劝猎人去求山神,而不是把北极熊赶尽杀绝;母熊为保护男孩而死于猎人鱼叉之下,她的灵魂同样指引男孩去向山神求助,因为“山神 对人和动物是平等的”;最后,男孩终于得以重返熊的世界,却在浮冰边缘却步迟疑,乌鸦在他头顶喊道:“你还犹豫什么!你不是已经通过山神的三项考验了吗?”——“小熊”纵身跃入海水,变成了一只真正的熊。因为有神的存在,才使这一切看似奇异之事成为现实,是为“神奇”。

    真正的“你”并不一定是你外表所呈现的样子,认识你自己,明白你自己,朝着你的天命努力,沿着内心的光亮走下去,天自佑之。就像《西游记》里的唐僧,一介 凡夫如何能够历经八十一难,功成圆满?当然是有上天暗中护佑之故。上天为何护佑他?乃是因他抱定一颗求道之心,精诚所至,方能感天动地啊。

    这部欧洲动画片所包涵的人文精神,与中国自古以来流传的道理不无相通之处:顺天命,尽人事,成就你本应成就的。变成什么并不重要。因“有百折不回之真心,才有万变不穷之妙用。”



  3. 翻遍网络没有找到原声版。只能忍着看完了国语版。电影频道一口纯正的翻译腔差点毁了一部好动画。

    片子画面很粗粝,人物不够美型,强烈对比用色很精妙,细节之处却做的很到位。如小熊夭折场景动作戏及角色情绪渲染。暴风雪场景,夕阳晕染红的白雪,暴风雪,草地上的鲜花等。2D画面3D镜头语言(乌鸦和熊pov,床底的横镜,屋外panning)结合运用让人眼前一亮。

    全片叙事节奏紧凑速度,并且有好几个曲折回转。虽然是一个动画,但片子呈现却是一种冰冷的残酷与写实,即便是中间有几个人类生活场景的人情味以及母熊与熊孩一起享受的两人时光。很快就被悲剧的氛围所笼罩。

    值得称赞的是片子配乐。片子配乐是法国作曲家Bruno Coulais写的。通过好像是民族乐器以及女生低声吟唱,不规律的节奏点,显得古灵精怪,很北欧,有些爱斯基摩。这在片头体现明显。但进入正片后迅速变为一种悲凉的感觉。随着剧情推进不断变奏。

    这部动画其实是给成人看的(其中赤果果对死亡的描写)。父母和家庭环境对于小孩的成长非常重要。长在一个人类家庭,就成为人类。被熊抚养长大就成了熊。天性及性格一旦形成,想做任何改变就徒劳的。

    其实熊孩命中是要做一个熊。熊妈激发出了他内心的野性,找回了真自我。山神塑造了他的熊信仰。只是他成长的道路多了一些坎坷,毕竟他是人生下来的。
  4. 初看片名误以为是关于人类与动物和谐共处的老套情节,其实主题在于信仰而不是于人与自然的关系。

    从画面和音乐的制作上看这部动画的可看性还是非常高的。简单流畅的线条和淡雅的水彩色勾勒出生动的极地画面和人物形象。配乐感染力也很强,跟画面非常搭;其中的女声吟唱动听之外带有一种仿佛在诉说某个古老故事的神秘魅力(《凯尔经的秘密》的配乐也有这种吸引力)。

    故事本身一开始让我很不解。情节缺乏逻辑,边看边纳闷不知道这个故事到底要表达什么,感觉很像是民间故事不像是现代编剧写的。看完一查,果然是源自爱斯基摩人的传说。跟所有的民间传说一样,这个熊孩子的故事不例外地缺乏基本逻辑。可能是因为通常带着老一辈对后世的教育或宣传目的,民间故事往往都不择手段地胡编乱造。

    看到熊孩子不知死活接受山神的考验又脑残地坚持自己是熊我以为这一切都是因为他被熊叼到冰天雪地里的时候脑子被冻坏特了。还有那个山神,抛出了三个考验又让动物们帮他通过了,作弊嘛!难道这是要说明只要怀抱勇气坚持信念就可以实现梦想吗?!

    直到后来我才意识到我错了。神话是不能用逻辑来解释的,我竟然习惯性地拿无神论者的思维来理解它不把神话当神话==!从神话和宗教的角度来看,一切就变得很合理了。信念给人勇气,勇敢的信仰者会得到神的一臂之力。所以做人要有信念,有勇气,有信仰。达到这三点,就算你想做熊都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