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航运新闻 The Shipping News(2001)

航运新闻 The Shipping News(2001)

又名: 真情快递 / 笔下有晴天 / 梦魇浮生 / 船讯 / 航讯

导演: 拉斯·霍尔斯道姆

编剧: Robert Nelson Jacobs 安妮·普鲁

主演: 凯文·史派西 朱丽安·摩尔 凯特·布兰切特 朱迪·丹奇 皮特·波斯尔思韦特 斯科特·格伦 高登·平森特

类型: 剧情 爱情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上映日期: 2001-12-25

片长: 111 分钟 IMDb: tt0120824 豆瓣评分:7.3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妻子的死让高尔(凯文·史派西 Kevin Spacey 饰)一蹶不振,没有妻子陪伴的生活高尔一分钟都不想过下去。在姑妈艾格尼丝(朱迪·丹奇 Judi Dench 饰)的劝说下,失意的高尔带着女儿邦妮(Alyssa Gainer 饰)回到了位于海边的老家。

演员:



影评:

  1. 我本不喜欢在文中重述电影的情节,但是我太喜欢这个故事了。它让我找到了失落已久的宁静和祥和,尽管它还有些许沉重和清冷。我甚至有点走不出这故事了。这,在我,是很罕见的。我想抓住。

    【航运新闻】——the Shipping News

    凯文·史派西(八卦:现实中他是个出柜的Gay)是一个失意的人。自小失意于父爱,失意于游泳技巧,失意于学业,失意于工作,甚而失意于生活激情。

    直到放浪形骸的凯特·布兰切特闯进了他的生活,强奸了他的爱情,放纵了他的痴恋。而这种他以为的“爱”,不过是沉沦失意生活的沼泽,灵光一现的救命稻草。

    到底是稻草。布兰切特很快由频繁出轨而引发了终极出轨——撞出大桥栏杆的汽车,带着她和她的情人“飞”了。而史派西同时还要面对放弃生命的父母。

    放荡的妻子却占据了他所有的痛。年幼的女儿一直在问:妈妈去哪儿了。史派西只得哽咽:“她睡着了,和天使一起。”

    那个“顺道路过”来凭悼父亲的朱迪·丹奇姑妈,趁着他不注意,用一包土偷换了父亲的骨灰。(后来将“他”倒进了厕所)

    姑妈说动父女俩一同返回他们的老家——纽芬兰,以此缓解丧亲之痛。

    海尽头,那冰雪覆盖了大半的陆地,那么苍凉,那么沉静。那座被绳索缚住的老宅,在海风中忧伤地伫立着。它的忧伤,在深夜,裹在冰雪呼啸的声音里,猛烈地撞在女儿的心上。女儿听到:“它是被人强拖到这片土地上的,它本不属于这里。”

    史派西在当地报社找到一份写通讯的工作。工作中的不适,让他再次感到失意。丧妻之痛仍如恶梦般缠绕不去。而此时,他注意到镇上一个相似的孤独背影,寡妇朱莉安·摩尔。但第一次的接触,由于各自的莽撞和尖刻而中断。

    报社的老同事引导史派西写文章,要注意立标题,那是新闻的灵魂。史派西一贯的内敛赋予了他善于观察的眼睛。第一篇航运新闻获得了成功。一向失意的他第一次有了成就感。

    他与镇上的人渐渐熟悉亲近,并了解到许多人从前的故事。就连一向与他保持距离的朱莉安·摩尔,也开始和他惺惺相惜起来。而女儿却越来越让他费神:她总看到夜间出没的小鬼,她气急地扭断了娃娃的头,她只和摩尔反应迟钝的儿子作朋友,她一直给“睡着的妈妈”留着一个房间。

    镇上人人以渔人自居,似乎一切工作的目的只为求得一条好船,以此遨游海上。尽管海上的风暴吞没了太多弄潮好手,留下太多不堪回首的过往。史派西不习惯水上的生活,却也不能免俗地买了一条船。众人却斥之为“很糟”。也真的很糟。以致他也尝了一回落海的滋味。却也由此发现了一具被妻子杀害的丈夫尸体。丹奇姑妈说,那丈夫罪有应得。

    一天夜里,史派西发现了女儿口中的“小鬼”。那“鬼”也是他们家族成员,一个带着狗的古怪老头。当初他们的先辈由于当海盗,作孽太深,被驱逐到此。“鬼”声称,那被随同迁于此处的祖屋受了诅咒。一个明证便是,他的丹奇“姑妈”被自己的亲哥哥强暴,并产下一子。

    史派西与他的“姑妈”坦诚相见了。他说,那丈夫的确罪有应得。

    那个可爱的同事,终于修复好心爱的船,准备重返航程,被镇上的人们强力挽留,他们发了疯似的砸了他的船。船再也修不好了,他再也走不了了。

    朱莉安·摩尔终于坦白,她那伪装的寡妇身份背后,是一个风流成性,并抛妻弃子的混帐。

    一夜,暴风雨大作。两个相爱的人丢弃了过往的伤痛,终成云雨。

    清晨,报社老总溺水的死讯传来。镇上的人们齐聚为他哀悼。那家伙却突然咳出几口水,起死回生了。女儿大受震动,质问史派西:明明“睡着”的人是可以醒过来的,为什么妈妈还“不醒”?史派西再也逃不过了:妈妈死了,她醒不来也回不来了。

    暴风雨后,那被绳索缚住的祖宅终得自由。这个重组的家庭,在这片空灵的土地上,找回了充满生机的轨道。

    天地间,一片伤痕平复的明静。

     

    好似一个魔幻现实主义的故事。魔幻的构想只是为现实的色彩浓抹了一笔。

    生活中的变故与转机,似真似幻。命运的诅咒也是生活的玩笑。荒诞得像冷笑话,却透着求生的力度。

    纽芬兰的人们,纯朴、野蛮、兽性、悲伤。每个人都有沉重的过去,有拾不起的感伤。但当亲人们或爱人们相互取暖,相互舔舐伤口时,恍惚间,明亮的希望就在转角处。可是那个为“我”舔舐伤口的人,突然露出牙齿,往伤口最深处咬下来!该喊出来,该挣扎,还是该反咬一口?可心底却在清晰地叨叨:我是在爱,并固执地相信,她/他也和我一样,即使她/他选择与我相悖。

    “世上有太多事情我不明白。若是打结的绳索可以让风重获自由,若是被以为溺死的人也可以复生,那我相信受伤的人也能痊愈。标题:毁灭性的暴风雨卷走房屋,留下……漂亮的景观。”
  2. 从来不知道对电影评奖的那些人给奖的理由是什么,可却怀疑给奖的心理应该有一种叫作:肃然起敬。《航运新闻》也许是这样一部电影,想想美利坚国的影院外人群熙攘,那些时常捧着爆米花的看电影的人,也同样有机会看这场没有惊险刺激,没有激情能回肠荡气的电影,那其实不是他们选择错误,而或许是又一次的幸运,在巨大的商业利益下,那些电影生意人也愿意投钱拍一些别样的电影,这样的电影不是为了迎合你的感官,而是想慢慢的渗入你的心灵。 尽管,不觉得《航运新闻》拍得有多么好,在电影播放完的第一个时间或许它并没有抓住你的心,或许只是因为不能和凯文•史派西的主角感同身受,这也许因为我们自觉比他要聪明。可要真的想一想,试着去像往事一样去回忆,就会忘不掉这个叫奎尔的人,在城市里他显得笨拙,无趣,笑容深浅仍然近似于无,他那不是内向也不是自闭,他似乎永远也表达不出心灵意愿---哪怕是其中一部分,他显得那么难融入近在身边的生活,似乎总是随动于生活摆布,甚至当想他握住什么东西,你先得撬开他的手然后再用力的塞然后再开始担心他握不稳...禁不住问自己一个问题:有时,我和他不也是一样的么? 所以我不想视他为一个loser,我只是想他会不会抵御那句话:性格决定命运。 似乎生活也安排他的新生开始于纽芬兰的小岛,让他发现他的视觉在某个层面是其它的常人欣赏的,他从一个油墨工人变身作一个新闻报道员,从这样一个新鲜的角度,他仿佛才开始了解到自己,包括冲出童年的阴影可以驾船面向海,包括知道自己继承了罪恶的血缘,包括从家族的影子下勇敢的尝试新的重建,即使借着酒精表示自己对“茱利安•摩尔”的感情,也可以有一回异常的冲动配合着暴风雨的来临。这不再重复城市里的奎尔了,这是一种略有不同的生命,生命的感觉不再是被支配,而是生命和感情的合一。。。 原著小说可能比电影更加要好,我相信文字的攀缘可以透过读者的眼睛像藤蔓一样将心箍得更紧。原著据说是电影《断背山》的作者写的,这让我期待有一天去看小说能展现电影未能表达而尽的神髓。 很想看看书中怎么写出小岛上的人的精神层面,因为它更像生命的原状,似乎生活并不要精彩纷呈,但有一种习惯的坦然在早晨睡醒后面对天明,面对暴风雨的摧毁,面对吞噬无数个熟悉生命的海洋,即便远航的船被毁弃,还领受,还承担,即使受过伤害,还会爱这片岛,还会因朴素人情而恋栈于岛。多亏导演没有安排凯文•史派西站在山顶然后360°的俯视旋转出天地开阔的视觉,因为生活的以后不一定是这样,要擦过手心手背的是微小的事物,要品位的不全是醇香的酒浆,这电影还真有几分踏实。 其实城市也何尝不又是另一座岛屿呢,只是岛里有更多的邻居,更多的人在岛里再建一座孤岛,于是丢失生命与之的默契与共了。如果注定不能去往自己命运里会带来些许改变的“纽芬兰”,也一定有拆去孤岛的方式,去找到你终于看见的新闻头条。我想一定有很多在城市里觉得渺小而将闪灭的人会更喜欢这样的电影,他们或许能在苍茫无尽的过活的路上想出一个将视线里的世界新鲜起来的标题,只要他真的去想,真的察觉他所见的风景里、世情里存在一种他只要描述出就成为世界上惟一,即使不去描述,那么就信任他所见所感的并不是苍白无力,那么生存的感受也可能是通往生命能量的释放,即使远远不及幸福,但喜怒悲欢都尽现丰满,即使有那么多怀疑,也同时有另一些相信,若不在幸福的路上,就尽显一路的向往。

  3. 这部电影真是不靠谱,简直如同“真情快递”和“梦魇浮生”这种译名一样不靠谱。暑假买了安妮·普鲁的这部《船讯》,前两天拿出来看,虽然翻译的很糙,但还是能捕捉到她在奇妙的修辞中传达出来的本意。后来发现,图书封面的照片便是剧照。sigh,怎么能这么拍?查查资料发现Lasse Hallström原来是个成功混入好莱坞的瑞典导演。就如同他脱瑞入美一样,这部小说也被处理成了典型的好莱坞作品:中产阶级的、温情的家庭情节剧。

    如果没有看过原著,这部电影对我自然没有任何吸引力。看过原著之后,这部电影的白烂真是令人发指。自然拍的很辛苦,要把那么多人和设备弄到那种冰天雪地鸟不拉屎的地方去,偶尔几个镜头拍的更是无比经典,然则影片从基调上就大错特错了。安妮·普鲁的作品一直在渲染恶劣的环境,脏乱差的小镇和无序的人生,用摘自《阿什利绳结大全》的条目作为含义丰富的小标题,奎尔的家族噩梦不断缠绕。改编作品里则变成了和平宁静整洁的北方小镇,明亮的编辑部,充满温情的生活。基本调子就没有按照原著来走。基调上是贯常的好莱坞做法:中产阶级的价值观,温情的人身,丝毫无视安妮·普鲁原著中最具表现主义特质的环境描写。抽离了这个环境,原本着力表现的生存之难和生命之无力便成了一个丧偶男子在爱情的感召下挣脱心理阴影的故事。这不是胡扯又是什么。

    故事也被大量地删改:删掉了奎尔的二女儿,这个问题不大,但把奎尔的之前工作从实习记者改成了油墨工,并删去了替代缺位父亲的一个同事形象,这也算故事集中,但是删去奎尔和姑妈对老屋的修葺是不靠谱的。原著中奎尔为了挣脱失去不忠妻子的噩梦记忆来到纽芬兰,努力修缮房屋的过程正是试图摆脱家族历史阴影的过程,影片完全地弱化了老屋这一具有浓厚象征意味的道具的作用。而原著中奎尔和杰克家族宿命的对比,奎尔和韦苇各自伤痛记忆的映照,奎尔缺位的父亲和两位精神之父的相互缠绕而形成的复杂而丰富的叙事结构也被大大简化,固然是电影的需要,但也极大地削弱了原著的魅力。

    我自然赞成导演的选角,Kevin Spacey比书中的奎尔帅多了,如此标准的美国男人长相,还是很符合这部影片改编的原则:删去所谓的丑和恶而表现温暖和人性。老姑妈的演员选的甚好,很符合原著的描写。看到资料片说,片中小兔一角由三个几乎一模一样的小女孩扮演,确实不错,我是根本没有看出来。总之表演上不需要更多的评论,既然故事都改成这个样子了,就按照家庭情节剧的模式来走吧。如此改编真是令人无奈,特别地,我注意到编剧中还有安妮·普鲁本人,真不知道她是怎么想的。《断背山》固然经典,改编的成功因为那是短篇,而如此力道十足的长篇作品,下刀子不免可惜了。可以肯定的是《船讯》获得普利策奖不是因为它的温情,而恰是因为它敢于面对丑和恶,删去了这些的影片,或许只有一个镜头还值得一看,那是奎尔梦中的情景,百年前奎尔家族把老屋搬到海边的那一幕,白茫茫的雪原上一列拖着硕大房子的人们,恰似俄罗斯的现实主义油画,又不禁想到赫尔佐格的《陆上行舟》。那种苍凉广阔是原著小说难于表现的境界。或许是观众缺乏面对这种粗劣人生的勇气,好莱坞的电影永远是为了让你能在绝望的时候多活一个礼拜。
  4. Billy: "...have a look, what do you see, tell me the headline"

    Quoyle: "Horizon fills with dark clouds..."

    Billy (shook head): "Imminent storms threaten village"

    Quoyle: "but what if no storm comes?"

    Billy: "Village spared from deadly storms"

    One of the few nice moments in Shipping News - the movie. Otherwise the film felt extremely rushed, took shortcuts whenever possible, often shamelessly. Some supporting roles were wonderfully casted, like the Gammy Bird gang. But the main characters were light years away from the original book. Kevin Spacey was way too smart a guy for Quoyle and all his acting talent couldn't help. Blame on the lasting impressions from "The Usual Suspect".

    If you have read the book, don't watch the movie. If you have not watched the movie, read the book inst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