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校生》是大林导演第六部电影,虽然他以活泼且不受拘束的影像而获得观众好评,但是在《转校生》之前,大林宣彦在影评人心中评价并不高。
原作设定为小学六年级,但由于考虑到难以找到同年龄,却又对于性别与性有所意识的演员,导演将人物设定改为国中三年级,在两千多位演员中提拔小林聪美与尾美利德。
此外,电影制作前期,原本决定出资的三丽鸥社长,却以男女灵魂互换的题材“寡廉无耻,与我司形象不合”为由,在拍摄前两周中止合作、撤资。电影尚未拍开就面临严峻的制作危机,使得两位主演光是排练,就花了一个月的时间。
虽然《转校生》剧组前一个月可说是身无分文。全片是在导演的老家尾道拍摄,但是没有钱的剧组只能挨家挨户地寻找拍摄地,电影中的小道具也都是和一般家庭借来的,最惨的是就连工作人员和演员的住宿费,也是欠缴一个多月才付清。
《转校生》之所以能在尾道完成拍摄,其实多亏大林宣彦导演的身世。出生医生世家的导演,靠着医生父亲在家乡的名望,才博得当地居民的同情与信赖。
原本尾道人在看了电影后,认为《转校生》只拍出脏兮兮的尾道风景,“这样才不会有观光客来,电影别上映算了。”
没想到电影不仅叫好又叫座,更吸引数十万的观光客前往尾道。本片可以说是“圣地巡礼”的始祖。
当我们在探讨性别议题的时候,可能需要先厘清这是一个前现代议题还是一个后现代议题,因为这关系到从我们自身所处的立场去如何看待。鉴于不同社会有着不同发展阶段,对于中国社会而言,前现代的性别议题大体上是毋庸置疑,不言自明的。造成争议和撕裂的往往是那些后现代的议题。关系到两性关系、性别形成、妇女权利、两性平等这等等随着近现代化勃兴的思潮是前现代议题,这些伴随着过去一百年的思想革命,已经几乎成为了不可动摇的社会共识,(这里先不管现实是如何的),而在西方经过战后的一系列社会运动并由此引申的跨性别、非二元性别、性别流动、酷儿理论等等就显然是后现代议题了,在这一波社会运动中,中国的角色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是缺位的,因此当重新打开国门,社会大众不得不面对一个无法理解的世界。
而在这部1982年的电影《转校生》里面,大林宣彦用一个放在现在也略显新潮的概念,性别互换去讲述了一个非常前现代的故事。一个关乎于性别本身和性别气质的错位、青春期男女对性别的认知等等这样像是青春期性教育的主题片。影片中所展现出来的感情线其实也是非常的隐晦的,我一直看到结尾,也只听到了借由一夫的身体的一美对着眼前本属于一美自己身体的一夫说出了一次“我爱你”,而这多少让我无法下定论她到底是爱一夫还是想说她更爱属于她的女性的身体。 影片对性和性别的探讨借用的性别转换的概念制造包袱,让影片看起来是一部青春喜剧片,这是喜剧常用的手法,利用错位导致的滑稽感来令观众发笑。但是真正好的喜剧总是让你笑过之后陷入沉默。两位主人公顶着错位的躯体在一系列啼笑皆非的闹剧之后面临的是难以自处的凄凉。 这让我想起了在后现代性别议题“精彩纷呈”的西方社会中,一种思潮的兴起也总是伴随着另一种思潮的反制,当有人提出开始出现性别意识的青少年应当自主选择性别时,反制的群体又会拼命证明性别认同是不可以被后天塑造的,或者性别不是多元的,再或者拿出无数变更了性别后生活在后悔和痛苦中的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影片中的性别转换概念在这个层面上当然也触及了一些这样的命题,那就是我们应当如何认知自己的性别以及我们该如何认知不属于我们的性别。当无法确定可以改变回来时,又该如何与自己的新身份共处。一夫和一美面临的正是这样的困境,心理性别、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的双重错位。一夫变成了女生,但她无法按照女性的社会要求成为一名“淑女”,但同时成为了一名武力值爆棚的“男人婆”,这反倒给她带来了不少好处;而一美变成了男生,但他同样做不到社会观念对男性的期待,他延续了自己女生时代的学习好,文质彬彬的特性,但却成了男同学眼中的“娘娘腔”而被欺凌。 从影片表现出来的表现而言,似乎变成女生的一夫比变成男生的一美要过的好得多,面对新的性别和身份好像也要坦然的多。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们社会观念中,似乎也确实对男性化的女性比对女性化的男性要宽容,好像在这种现状之下,反倒是男性在被苛求,被压制一样。但仔细想想,倒不如说这种观念本身是建立在女性特质=不好,是负面的。而男性特质是好的,是正面的。正是基于这种逻辑才出现了对具有男性特质的女性较为宽容的观感,虽然男人婆听起来也多少是骂人的话,但谁都知道和娘娘腔比起来哪一个更恶毒。 只是同样的,较为宽容的态度也不等于就是接受、容纳。“男人婆”们也同样会被恐吓“你这样子是没有男人要的”“要做个优雅的淑女才能嫁个好人家。”,只是这种强制规训的本质,一方面仍然是对社会性别的强行定义,另一方面也还是在有意无意忽略女性或者说个人作为个体的价值,它的核心依旧是无视女性的个人价值,必须要通过嫁给谁,有没有男人要来决定。 因此,即使片中这一小段青春时光中的互换经历,一夫似乎过的没有很糟糕,但可以想象,如果他们最终没能换回来,成年的“男人婆”一夫一定会面临巨大的压力。只要女性的价值被框定在做一个优秀的妻子和母亲这一点没有被改变;只要一个男性被认为缺乏被认为是正面的,好的,只能专属于男性的特质仍然被欺凌。那么其实每一个不符合社会定义的,个性化的人都是受害者。
影片后半段,男性一美无法适应男性角色,一直说想要去死。尽管女性一夫一直在有意无意的以“男人婆”的身份帮助他,但这也是不够的。性别错位带来的困境是这样的帮助无法解决的,终究是需要自己的认同和周边环境的包容两者都能实现才可以化解的。只是所幸,作为一个原著为儿童性教育科普读物的校园喜剧,他们最终得以换了回来。不必再继续面对自己无法接受的身份。这样的Happy End想必也可以让他们互相对异性的烦恼也有更多的体谅。 只是在现实中,那些无法将性别“换回来”的人,又该怎么办呢?
大林宣彦导演在校园片领域里的地位举足轻重,1999年的“那年夏天",别的不说——单说少女时代的宫崎葵惊艳出场就足够留下浓墨一笔(看过人的都知道)。大林导演的影片色调温馨节奏轻松对话生动、故事有趣风情优美主题温暖,特别是尾道系列、将日本地方小城的风俗作为大背景,更加有那么一种小城故事的味道。 本片如果不看剧透的话,还以为是一部发生在小城中学里的一对普通男孩女孩的故事,而且开头是黑白效果让我误以为是一部致敬五六十年代的片子,很快影片在一列电车缓缓驶出镜头后变成彩色,但是在最后的几分钟内又恢复成黑白色。导演用镜头的色彩来强调:少男少女相遇的那一段时光是多么色彩斑斓——发生了只能是对方才能展开的美妙的体验。 放到现在来看,身体互换的题材已经屡见不鲜了,在80年代初这样的构思还是颇有新意的。即使是现在,我个人也没有看到过发生在少年之间的身体互换的电影(估计这样的题材还不如用到更成熟一些的青年男女上,票房更有保障)。我在欣赏影片的过程中完全被剧中的人物带入,一气呵成的看完,不由得感慨青春萌动的感觉多么美好,也随着剧中的人物体会他们的欢乐和亲情。片中的父母和老师都是那么的宽容和善解人意,对孩子们从来没有呵斥和之责,同学们之间有善意的玩笑但没有恶意的心机。 最让我佩服的是,日本影片对于青春期教育的大胆和坦诚,孩子们之间对于自己或异性身体上的变化,可以公开的表达好奇心、也可以大大方方的讨论,大人们也从来不避讳少男少女之间的正常交往。大林导演用一种纯真而没有邪念的表达方式来展现青春初长新鲜灵动的胴体,隔着屏幕彷佛都能感觉从他们身体的每一个毛孔里发散出来的生机和活力。 小林聪美阿姨在38年前里的形象、她的脸庞和音容笑貌与现在一模一样,感觉岁月没有在她的脸上留下太多的痕迹,还是那么率真和可爱。小林阿姨的这种平淡又很治愈的风格早在年轻的时候就显露出来了,树木希林也在这部片子里扮演了小林的母亲,不过戏份不多。小林阿姨当年为了这部片子也是拼了(看过的人都知道),我在小林阿姨其他的片子里没有看过类似尺度的。不过再强调一遍,那几场戏都是剧情需要,为了反映剧中主人公的男孩思维少女身体的需要,完全不需要有别的想法。 非常轻松有趣的一部片子,我接下来要去看大林导演在2007拍的续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