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美少女 Gražuolė(1969)

美少女 Gražuolė(1969)

又名: The Beautiful Girl

导演: 努纳斯·泽布里乌那斯

编剧: Yuri Yakovlev

主演: Inga Mickytė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苏联

上映日期: 1969-12-27(苏联)

片长: 71分钟 IMDb: tt1272016 豆瓣评分:0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演员:



影评:

  1. 8岁小女孩顽皮可爱也很爱美,小伙伴嫌她丑不愿跟她玩,他们故意选她为“美丽女王”令她信以为真。直到有人告诉她真相,女孩伤心之下离家出走,去思考什么是美——最后找到答案: 只要真实自然的都是美丽的

    立陶宛10佳

    努纳斯·泽布里乌那斯童年三部曲之三

  2. 努纳斯.泽布里乌那斯(Arünas Zebriünas)1931年8月出生于立陶宛共和国第二大城市考纳斯,少年受立陶宛电影先驱萨.巴塔斯的影响,开始对电影痴迷,1944年立陶宛加盟苏联后,泽布里乌那斯进入著名的苏联国立电影学院(VGIK)学习电影,同学中还有后来成为立陶宛著名摄影师的扎拉科维西斯,毕业后,60年代初回到立陶宛,开始筹划拍摄自己的第一部电影,在首都维尔纽斯他偶然遇见了比他大十岁的于里.纳基宾(Yuri Nagibin,后来成为俄罗斯著名剧作家,《伊万诺夫家庭》《艺术家妻子的肖像》和1974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黑泽明的《德苏乌扎拉》都是他的编剧),两人一见如故,正好纳基宾也打算把自己的首部剧本拍成电影,于是两人开始共同创作。

     

    经过3年的修改和拍摄,1964年,电影《女孩与回声》终于诞生了,影片讲述一个13岁的女孩和父亲住在一个美丽海岛上,女孩总是身背着一个小圆号,每天早晨迎着升起朝阳吹起号角,同岛的一个男孩对她非常友好,逐渐地他们成为了朋友,但是当有一天女孩被一群大孩子欺负的时候,那个男孩却因为害怕而跑开了,没有去救她,她非常失望,后来那个男孩尽力想弥补自己的错误,但最终还是没有成功。

     

    这是一部感伤而易碎的儿童影片,全片所有场景在一个如诗如画般美丽的海岛上拍摄,画面清新如孱孱流水,大量的长镜头以及精彩的水下摄影,小演员的表演也极为出色和感人,本片的诞生给苏联影坛带来了一阵清新之风,首映时据说有创纪录的600万观众同时观看了这部影片,成为前苏联电影史上最经典的儿童电影之一,扮演薇卡的13岁女孩琳娜.布拉克妮特也成为与《伊万的童年》中小伊万的扮演者柯里亚.布尔里亚耶夫齐名的苏联童星。1965年,《女孩与回声》在瑞士洛迦诺国际电影节上获得评委会“银帆”奖,影片摄影师扎拉科维西斯也获得金摄影机奖,次年在第19届嘎纳国际电影节上,影片拿到了最佳处女作奖。

     

    1966年,泽布里乌那斯再接再厉,导演了其“童年三部曲”中的第二部《玛莱恩奇的像片》,全片在一片沙漠中完成。3年后,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美丽》问世,这部伤感的影片讲述一个8岁有点顽皮的小女孩,很多同龄的小孩不愿和她一起玩因为他们认为她太普通不漂亮,而她那些所谓的“朋友”一天假装办了一个选美比赛把她选为“美丽女王”,而她也开始自信自己很美丽,直到有一天一个奇怪的男孩告诉她事实,其实她根本一点也不美丽别人都是在欺骗她,她开始怀疑,开始远离所有人,思考到底美丽是什么?真正的爱又是什么?最后她终于懂得了只要是真实而自然的事物都是美丽的。导演在看似简单的情节中隐喻复杂化的人类和情感问题,通过一个敏感的孩子的眼睛去解读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使这部影片成为三部中思想深度最高的一部。

     

    泽布里乌那斯的“童年三部曲”是前苏联立陶宛儿童电影中的经典作品,这三部黑白影片画面清新优美,演员表演真实感人,影片摄影扎拉科维西斯后来也成为了立陶宛最著名的电影摄影师。

     

    1973年,以儿童影片起家的泽布里乌那斯再度与摄影搭挡合作,导演了自己的第一部彩色影片《魔鬼的新娘》,这部时长78分钟节奏欢快的影片是影史上最好的音乐喜剧电影之一,也是迄今为止立陶宛最流行的电影,立陶宛国家电影协会把其评为“20世纪立陶宛最佳音乐喜剧”。影片改编自立陶宛著名诗人小说家卡兹斯.博鲁塔的名作《Baltargio Malunas》,以充满戏剧化的情节,演员们的奇装异服和略显夸张的表演讲述一位住在森林里的美丽女孩,经过种种磨难,终于摆脱了家庭的反对和魔鬼的诱惑,成为王子的新娘的爱情故事。影片中有优美的景色,感人的剧情,有趣歌舞场面,带给观众欢笑和泪水,你会沉浸在电影中,跟着主人公的遭遇或快乐或忧伤,配乐上采用传统的立陶宛民间音乐和歌舞剧相结合,时而欢快悦耳时而忧郁伤感。

     

    四年后,泽布里乌那斯又编导了另外一部艺术性颇高的影片《核桃面包》,以抒情诗般的怀旧笔触描绘了立陶宛一个村庄里一家人几十年的生活,他们孩子的童年,少年,初恋以及爱情等,用悲喜剧的手法来描写人与人之间复杂纠葛的关系。导演通过此片成功地从儿童片风格转型到诗意现实主义风格,同时片中优美的乡间景色和与感人的音乐,为本片的艺术性和感染力加上了重重的珐码。

     

    在《核桃面包》大获成功之后,泽布里乌那斯又拍摄了反映富人与穷人之间生活差距的现实题材优秀影片《富裕与贫穷》(1982)和探讨立陶宛儿童教育现状和问题的影片《波诺鲁斯卡娅》(1988),均有很高的艺术性,成为立陶宛著名的电影导演之一。

     

    进入上世纪90年代,由于健康等原因,泽布里乌那斯没有再拍摄过新片,是一种遗憾,纵观其电影生涯,虽然作品不多但都非常出色,是立陶宛最优秀的电影人之一。


    泽布里乌那斯作品年表:

    《卡鲁娜达》(1961,28分钟,VGIK毕业短片)
    《女孩与回声》(1964)
    《玛莱恩奇的像片》(1966)
    《美丽》(1969)
    《魔鬼的新娘》(1973)
    《核桃面包》(1977)
    《富裕与贫穷》(1982)
    《波诺鲁斯卡娅》(1988)
    《皮尔沃杰》(2003,泽布里乌那斯编剧的一部动画短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