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断线 Disconnect(2012)

简介:

    虚拟的社交网络连了线,真实的人际关系却断了线。聊天室的每句对话、脸书上的一张照片一条短片,背后隐藏着人渴望与人接触的欲望,但却分分钟带来不堪设想的后果。日理万机的大律师无暇与家人相处沟通,直到儿子出事才悔恨爱得太迟;一对婚姻枯燥无味的夫妇各自在网上寻求慰藉,但网络世界何来秘密;孤僻宅男网上会女神,原来一直被玩更误堕色欲陷阱;顽童网上欺凌同学,乐极生悲;女记者为爆独家猛料,故意接近未成年色情网男模,道德界线难划清。几条故事线纠缠交错,每个荡失于虚拟世界的主人翁,只是渴望找到与人真正的联系和沟通。

演员:



影评:

  1. 半年前,我要启程去往一个朋友所在的国家,她多年前去了那里,我们偶有邮件联系。临行前我想给她发封邮件,却发现她用的邮箱早已被强,而这居然是我所拥有的她的唯一联系方式,于是,我跟她彻底断线。
    两个月前,我戒了朋友圈。在点赞之交淡如水的年代,人们放弃了定期联络互道近况的习惯,改为在网上展示家长里短并默认其他人会自动阅读。于是很快,两个礼拜后,我知道了什么叫与全世界失联。
    这就是我们信任依赖的科技,无比强大而又无比脆弱的互联网。

    今天,我一边腹诽着互联网,一边从网上下载了这部叫《断线》的电影,它讲了三个跟网络有关的故事。
    一个中产家庭热爱音乐的孤独少年,因为识破了两个熊孩子的恶作剧而被盯上,对方不费吹灰之力在社交网络上把所有信息找到,并投其所好成为其朋友,双方无话不谈后少年的私密照片被恶意传播,少年不堪其辱走上绝路。这一切让深爱却从未了解过儿子的两个父亲迎来了激烈交锋……
    一个虚妄度日的裸聊少年,被野心勃勃的女记者相中成为劲爆新闻点,在对方的关怀下渐生天真不切实际的幻想,却最终领悟自己不过是被利用的nobody。而女记者纵内心煎熬,也无法阻止汹涌而来的一切……
    一对痛失爱子的夫妻,在伤痛中渐行渐远。丈夫工作赌博浑噩逃避,妻子寄情于在线互助小组寻求慰藉,大量信息的自我暴露招致信用卡被盗刷,两人于是开始千里缉凶,也在相处和对往事的回忆中逐渐找回彼此……
    三个故事,两对父子、一对陌生男女、一对夫妻,全是关系,有的看似稳固其实早已烂透,有的机缘巧合之下偶生羁绊,有的曾经紧紧联结却一击即溃。通过互联网,在现实中无关的人们联系在了一起,在现实中身份亲密的人们却离得越来越远。到处都是论坛聊天室,到处都是交友APP;没空管孩子?给他一个手机吧;才不用担心他寂寞,他有手机呢。网络时代,关系是如此唾手可得;网络时代,孤独的人是可耻的;网络时代,总会有ID替我爱你。

    于是我们那么那么得想要在网上寻求所有,“在前Facebook时代,你必须成为某人,才能与他人分享信息,然而如今,你只有在与其他人分享一切后,才能成为某人(by数字思想家Jaron Lanier)。” 然后,
    我们努力地对陌生人掏心掏肺,却懒得管一臂之内的某某某是哭是笑;
    我们忙碌且慷慨地在朋友圈点着赞,却吝啬于给身边人一个拥抱;
    我们对着陌生人侃侃而谈,却和身边人无言以对;
    我们对科技的期待越来越多,对彼此的期待却越来越少。

    都说科技改变生活,其实科技本身并无原罪,科技只不过让那些麻木之后原本可以做的努力找到了放弃的借口,让本能够解决的问题在人人低头的疏离下一推再推地逃避。影片的最后,夫妻俩终于久违地拥抱在一起,两个父亲终于愤怒地扭打在一起,男孩终于冷漠地离开、女记者终于悲哀地哭泣,他们好歹都做了点什么,给予了他们的遭遇以一个向前的结局,这样总好过在黑暗之中冰冷游走的文字最终归于死寂。

    最后po一组美国摄影师Eric Pickersgill的作品《remove》,他P掉了照片里人们手中的手机和电子设备,于是照片里的人们看起来都好像孤单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图片3>
    <图片4>
    <图片5>

    <图片7>
    <图片8>
  2. 不是"Offline",而是《Disconnect》,已充分说明在无态度的电影视角里,互联网只是载体,而不是电影本身,所以断掉的那一根是情感线,而不是网线。

    电影大概有四种:一是越看越想睡的,二是边看边睡的,三是看完才睡的,四是看完不能睡的。

    看完这片,刚好处于睡不着的状态,所以顺手就着本片撸一把,声明,以下内容有爆点:

    几根断掉的线和连上的线:前者是现实生活断掉的线,后者是通过互联网重建的线。

    1)空虚独孤小青年断掉的社交线,通过互联网连上了各种裸聊视频线。为片头切入点与社会热点,无特定人物角色,但是具有普遍社会意义,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去掉“古今”。充分说明是色情产业是科技发展的强力推手,所有科技发展成果都会无一例外的利用到色情产业上。

    2)与1对应的是,未成年孤儿倒霉孩子断掉的生活线,通过老鸨为目的,利用国外服务器搭上的裸聊服务盈利线。倒霉孩子代表Kyle,老鸨Harvey。关于这一条线,片子最后无态度的结局颇发人深省——这种无态度的结局要是放在天朝,肯定过不了剪刀手。在片中,FBI重点关注的犯罪是组织领导未成年从事色情服务,而不是色情服务本身;在结尾,在这行业中的社会公众认为的倒霉孩子Kyle,并不认为自己需要解救,老鸨反而是朋友——被解救然后去教堂,那tm是个笑话。断掉的是一条生活线,但是连上的也是一条无奈的生活线,客观和无态度的说,互联网、色情业联在一起,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不是么?

    3)孤僻孩子断掉的社交线和家庭感情线,通过互联网连上的交往需求线——一根充满无目的性欺骗的不确定线。独爱音乐的孤僻孩子Ben,叛逆的年龄,孤独的爱好,头戴封闭式耳机,格格不入的学校环境,隐形的家庭父母姐妹关爱——为什么要说隐形,因为都明白不是不爱,只是爱的方式不当,或者因为生活的繁忙而疏忽。可记得父亲叫Ben小莫扎特?社交网络倒是为这感情寄托搭上了一跟线,可是那根线却是充满欺骗和未知的,以致于孤僻脆弱的小莫扎特在发现被耍了之后,选择了极端的道路——孩子本身连真相都还知道——起源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一眼。起因于Ben和其父母姐妹的感情断线,落笔于其父一家人在医院的“Everything that I love is in this room”,Ben最后是否醒来已不再重要。

    4)单亲孩子断掉的家庭关爱线,通过互联网体现的小伙伴情感线。好吧,孤僻孩子不好,容易被互联网伤害,那让孩子有个小伙伴——那也不见得是好事,小伙伴在一起指不定会干出什么天大的坏事来,特别是依托于互联网虚拟世界。恶作剧孩子Mike超喜欢IPad,可是私家侦探老爸就是不给买,所以和有IPad的Frye成了好基友,经常在一起恶作剧,最后通过IPad连上互联网,弄了个恶作剧,害得小莫扎特走了极端。充分说明有了IPad和互联网,小伙伴好基友随便的恶作剧在网上就整出大事儿了。

    5)失独夫妻断裂的夫妻情,找到情感寄托的互联网聊天线和赌博线。退伍海军战士Derek与Cindy夫妇,壮年失去了唯一的幼子,可是自此夫妻感情淡化,几十年如一日没有了夫妻之实。少妇虽然没有找小青年裸聊,可是也在聊天室找到了同样倒霉催了的大叔互诉衷肠,前海军战士迷上了赌博网站,可是在支付赌资的时候才发现信用卡被网络金融欺诈犯罪刷爆了,找来了家庭侦探没帮上正忙,上百页的侦探保证充分暴露夫妻感情破裂的事实。好不容易找了个敌人,最后却是虚晃一枪,所谓的敌人也只是可怜的肉鸡——感情上的敌人其实也只不过是同样一丧偶的倒霉大叔。

    6)在此只着重于感情线,所以对于电视媒体与互联网的交叉线应该只能算是躺枪了,不过互联网信息的发达,确实让新闻媒体工作者不得不挖空心思从互联网这个仇敌这寻找素材。

    这些断掉的线和重建的线,真的是因为互联网的原因么?

    看看断线者,空虚孤儿小青年、孤僻孩子、单亲孩子、失独夫妻,会因为互联网没有而不存在么?——当然不。只是因为互联网的存在,让这些人找到了另外一种建立连接的手段,通过互联网重新建立了一些不可靠的感情线。可是这些连接,却形形色色充满欺骗与不确定性,包括了致命、犯罪、欺骗等等。

    情断了线,与网络无关;情线尚在,不因网络而联。当我们关注非洲非洲角马因季节变换迁徙的时候,有没有关心一下远方亲人所在地的天气变化?当我们报道意大利被遗弃宠物狗的时候,有没有瞩目一下流落街头的孤儿?当我们醉心于划分左中右标签的时候,有没有对身边的人说一声“我爱你”?
  3. 标题有点装逼,但是是实话。《断线》就是这样一部电影,看完没有硬伤,让人不觉陈旧。
    最近看了两部电影有这样的感觉,一部是皮特主演的打丧失的末日之战,一步就是断线。两部相比,断线做得更好。
    社交网络的题材早就被黑镜子拍得几乎没有东西可以拍了。黑镜子第二季里那种无力感已经把现代科技传递给我们的恐惧感夸张到极致。断线就很聪明,从小故事入手,把人物最自然的情感作为重点,展现社交网络之外的人之间的温暖与无奈。
    最难能可贵的是,电影没有草草结束,而是认真地给每个故事画上一个句号。比如男孩对女记者的话就很引人反思,比如父亲对另一个父亲动手甚至打伤孩子就很真实,寻仇的男子得知自己跟踪的不过是另一个受伤的男人的失落与无助,都用一种最巧妙的方式跟我们诉说这个世界的温暖与真实。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很害是坏的结局,因为这样的导演是不负责任的;但我也怕它为了好的结局而圆一个好的结局,这样落了窠臼。因此断线在这一点上做到了九十分。
    当然Andrea和宝拉都是我的毒药。作为不算脑残的粉丝,必须支持。
  4.       电影分为三条故事线。1.(视频性爱服务)记者与被采访者的故事,施善者和受善者的关系;2(聊天交友网站)已婚女子与陌生网友,被盗者和受害者的关系;3.(社交网站Facebook)父母与子女,戏弄者与自残者的关系。三天故事线并列发展,在结尾推向高潮,剑拔弩张。但是最后导演给了我们一个令人接受的结局。
       好电影是值得我们看完后有所思考。在网络发达的今天,社交网络的发达与传播以及带来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而且社交网络的易捏造的假身份让人们在网络面前都戴上了一个面具,谁也不知道谁是谁,可以为所欲为的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从而给了伤害他人以及犯罪的机会。同时,网络安全也值得人们注意。再者就是网络非法活动的组织和揭露。再说了这些网络问题的同时,让人们反思人们在如今网络横行的时代越来越不注重的是人与人的交流,爱人、家人、同学、朋友。最后在结尾处导演做了个情感升华,值得赞扬,给观众一个可接受的解决,表明了态度,问题可解决,而不是让人看到绝望。
       看完后还觉得,遗落战境的Andrea 、真爱如血的Alexander、 贝兹旅馆的Max演技又是一个新的提升!情感爆棚,真实,能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