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 小麦囤积商
导演: D.W. Griffith
编剧: 大卫·格里菲斯 弗兰克·诺里斯 Frank E. Woods
主演: Frank Powell Grace Henderson James Kirkwood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上映日期: 1910-02-24
片长: 14 分钟(18 fps) IMDb: tt0000832 豆瓣评分:8.2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喜欢的地方:
1. 田地的镜头显得萧索:空间很深邃-有很多纵向的线条,而且非常开阔,没有遮挡纵向空间的障碍物;人物是在纵向上走动,因此走过来的路程更长,显得更慢;表演上,动作是缓慢的,好像也有要演出无力感的意思;景色是光秃秃的。
2. 贫富的对比,有情感作用的剪辑。
有疑问的地方:
1. "His answer to the ruined man's plea "Get it in the pit where I got it"---his, the ruined man和后面的话感觉都很模糊,后面的话尤其不太明白。
2. 大亨掉入麦子桶之后,有一个闹事的情节(下图)不够完整,没有交代结果,所以猜测有可能不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事件,猜测是 1)只是为了让观众能暂时看不到大亨,比较功能性 2)这个地方和粮仓是连通的,这里的意思是闹事的人把警察吸引过来了,所以大亨无法获救,但如果是这样也说明交代得不清楚,因为没有交代过两个空间的关系。
叙事上的提升空间:
1. 大亨的支线不够完整,没有交代他死后他的事业是怎么被处理的,所以穷人的处境没有改变的原因是模糊的。
2. 穷人的支线是完全被动的,没有他们对困境的应对,呈现角色的视点更像是仅仅为了做抒情时的对比。
其他标记:
1. 人物需要从A到B地点的时候,在A中通常都让人物出画或者有出画的趋势,在B中通常都有人物入场的画面。
2. 有些事件开始后并没有马上给出结果,而是故意呈现其他视点来拖延悬念。
这部影片确实很短,导演比较喜欢用对比这一手法来凸显社会的丑陋:即穷人没钱吃饭,富人却花天酒地,社会的严重分层。
在资本的操控下,物价上涨,最讽刺的一幕就是种麦子的妇人去买面包时却不够钱买面包了。
但大快人心的是,主要操控物价上涨的那位富人,在参观小麦囤积库的时候掉入了正在填充小麦的地库里,被发现时已经被小麦掩埋致死,看到这我不禁心疼那堆小麦。
但尽管结局如此大快人心,吃不上面包的依旧吃不上面包。
影片中许多构图都比较考究,镜头语言运用的恰到好处,非常的值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