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历经游艇租赁、假发销售、石油业的三起三落后,商人叶志铭终于靠4万港元起家的“BANG BANG”牛仔裤东山再起,几年内便积累了亿元身家。到了70年代中期,创业心强烈的叶志铭看准前景大好的电影业,跃跃欲试。
恰逢此时,留美归来的萧芳芳正在筹备一部取材于荷兰与我国香港间的毒品交易的警匪片《跳灰》,除邀请从事广告业的“番鬼佬”梁普智与她联合导演,还请当时仍是香港警察警司的陈欣健撰写剧本。这般题材及阵容,令叶志铭大感兴趣,继而决定以此作为进军电影业的头炮。
出生在英国的梁普智,为《跳灰》带来了极为西化的拍摄方法,实景拍摄(启德机场、九龙城寨、铜锣湾、中环等尽收镜下)、明快剪辑、警匪针锋相对等特点,使得该片成为香港电影新浪潮的先驱。此外,陈欣健也参考自我原型来编写故事,重塑了警察保护市民为民请命的正面形象,为复活港产警匪片打下了基础。当然,本片不仅是萧芳芳唯一的导演作品,也为梁普智、陈欣健、于仁泰(该片制片)打开了电影之门。
近400万港元的票房收入,让叶志铭尝到了甜头。他先是盛情邀请陈欣健,令其离开服务了11年的警界加入“缤缤影业”,稳固了公司的创作力量,接着挥斥巨资筹拍《狐蝠》。(魏君子《香港电影史记》)
《跳灰》虽然是用较现代的手法拍摄,但在精神上相去较远,与新浪潮契合的地方不多,只能算是新浪潮来临前的热身赛作品,一个楔子而已,算不上是新浪潮的正式作品。(卓伯棠《香港新浪潮电影》)
很多年之後,蕭芳芳坦白說出:「《跳灰》也不是甚麼新浪潮電影,只是香港版的《密探霹靂火》(The French Connection, 1971)罷了。」
陈欣健:
「跳灰」這個詞語原本沒有的,警察部只有「跳粉」及「糶灰」這些術語,「跳粉」是指賣白粉,「糶灰」則是指吸白粉,將兩個字合起來就是「跳灰」了,我提出了這兩個術語,蕭芳芳說很有趣。而英文「Jumping Ash」則好像有動感的感覺,「ash」也讓人有「白粉」的聯想。這個片名就如此誕生了。
《跳灰》原本是一個自稱馬來西亞橡膠大王的後代投資的,我不知道是否這個人找蕭芳芳及梁普智拍的,我只見過他一次,但開拍之前的一、兩個月,這個人就失蹤了。然後他們就找了「繽繽牛仔褲」的大老闆葉志銘,我還記得葉志銘拿了七十萬出來做製作費。(吴君玉《風起潮湧──七十年代香港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