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吸烟/不吸烟 Smoking/No Smoking(1993)

吸烟/不吸烟 Smoking/No Smoking(1993)

导演: 阿伦·雷乃

编剧: 让-皮埃尔·巴克里

主演: 萨宾·阿泽玛 皮埃尔·阿迪提 Peter Hudson

类型: 喜剧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意大利 瑞士

上映日期: 1993-12-15(法国) 1994-11-18(意大利)

片长: 298分钟 IMDb: tt0108167 豆瓣评分:7.8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1993年,法国电影大师阿仑·雷乃推出了《吸烟/不吸烟》,这是一部奇异的影片,或者说这是一套长达五个小时的孪生影片。影片尽管保留了原著中的故事发生地以及舞台剧夸张的表演风格,却放弃了内景全部在室外空间展开。更叫人惊奇的是,影片中四男五女九个人物,全部由萨宾娜·阿兹玛和皮埃尔·阿迪蒂两位演员饰演。

演员:



影评:

  1. 不太愿意用“舞台剧电影”来评价雷乃晚期的大部分作品,尽管场景布置、场面调度、剧本设计的诸多方面都与舞台剧比较类似,但由配乐牵引所固定的转场切换、以及宏观层面上演员的表演状态(表演具备更微小的动作与情态),都被调控得更适合通过幕布或屏幕来观看(每一段平行宇宙间完全一样的转场处理反而源源不断地产生间离感)。更确切地说,《吸烟/不吸烟》不是舞台剧,但它不一定更像是一部电影,它甚至更像是一套在电视台下午档循环播放的肥皂剧(情节上兼备戏剧张力与无聊感)。

    《吸烟/不吸烟》由《吸烟》与《不吸烟》两部分组成,两部片子的故事结构/形式完全一样。引导着《吸烟》与《不吸烟》内容产生不同的,是开场由Sabine Azéma扮演的第一位女性角色是否完成抽烟这一动作,但这一动作本身对故事情节没有任何的干扰作用。从基本的情节发展来看,似乎抽烟/不抽烟是剧本中唯一一处无干扰作用的分叉点,但从影片的结构处理来看,《吸烟》与《不吸烟》共拍摄了包含12种“结局”的36段场景,诱发前后具有因果连贯性的场景或不具有因果连贯性的平行场景进行衔接的,仅仅是角色在某一情境下做出的某一种“决定”,它们在“揭示”所谓平行宇宙的概念上甚至不具备有说服力。而观众在看完第一小节时(至少包含12种结局中的2种),也不会设想到之后的影片结构即是对这一小节的6次复沓(形式保持一致但内容不同的变奏)。换而言之,结构上的花样在这里没有任何意义。与雷乃晚期的其他作品很类似,《吸烟/不吸烟》仍然是关注表演本身与表演环境的电影。是引导着如Sabine Azéma般具有即兴体质的演员,在命题框架内不断地切换人格特性,随着叙事背景的改变,为原本仅仅是给出轮廓的角色注入新的情感与新生命的电影。

  2. 电影改编自艾克·邦恩《亲密交往》短剧系列(共八部)中的六部,分为吸烟和不吸烟上下两部,每一部大约140分钟。吸烟部分是以Teasdale夫妇为核心展开故事线索,不吸烟部分则是以Coombes夫妇为核心展开故事线索。吸烟/不吸烟是电影第一个“偶然瞬间事件”,并根据Celia是否吸烟展开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然而在吸烟-不吸烟两种人生当中,每个故事又被三个时间点“5天后”“5星期后”和“5年后”划分为四个段落,除了象征结尾的第四个段落没有选择性,之前的每一个段落都存在着“或者”的第二种可能性,并且每一个段落的“偶然瞬间事件”会导致完全不同的人生结局。吸烟和不吸烟每个故事都有6种结局,因此整部电影存在着12种结局。对于探讨生命偶然性而言,《吸烟/不吸烟》要比《误打误撞》或《罗拉快跑》复杂的多,因为后者仅仅在一个时间点讨论了“偶然瞬间事件”对人生的影响,而前者多重的时间坐标将故事演化成庞大的“树型结构”。电影中涉及9个人物,然而只有Sabine Azéma和 Pierre Arditi两位演员,一位出演了所有女性角色,而另一位出演了所有的男性角色,只通过化妆、服饰以及语言动作来区分不同的角色。
  3.     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窝在开着空调的房间里看完了阿伦·雷乃的《吸烟/不吸烟》。
        这是一部很有意思的电影。看点一,影片由开头Celia随手拿起桌上的一包烟所作出的是否吸烟的决定,展开两种不同人生的叙述,也因此形成了这部影片的上下两部。但是,相比其他由单一“偶然瞬间事件”引发不同结局的电影如《滑动门》《罗拉快跑》等,《吸烟/不吸烟》的结构显然要复杂得多,在影片中,决定不同人生命运的“偶然瞬间事件”比比皆是,以至于在上下两部中的每个故事都有6种不同的结局,因此整部影片有12种结局。看点二,全剧共有9个角色,仅仅由2名演员扮演,一个扮演所有的男性角色,一个扮演所有的女性角色。说实话,看完整部影片,我不得不为两位演员Sabine Azéma 和 Pierre Arditi 的高超演技感到赞叹,他们每个人都分别演绎了4-5个性格迥异的人物,这是何等的功力!同时要赞一下导演的驾御能力。由于影片没有使用任何特技,因此同一演员分饰的角色将不会在同一个镜头中出现,导演将每场戏都处理得非常流畅,不露痕迹。阿伦·雷乃不愧是大师级的人物!
        至于说到影片的故事本身,则并没有太多可讲的地方,主要表现了两个英国中产阶级家庭内以及和周围的人之间产生的情感、冲突与矛盾,还有他们对于幸福生活的渴望与追求。影片中充斥着大量的对白,其中不乏精彩的桥段,可是将近5个小时的电影看到最后,一次次的随着字幕打出ou bien(或者)将思路打回头,便不免感觉有些恍惚。心中也不禁大打问号:我们的人生究竟有没有如此多的可能?
        看完电影,回想影片中的每个转折点,其实都不是做重大抉择的时刻。或许只是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看似微不足道的时刻,但却影响了人生的进程。我想,我们是不可能知道自己的人生是否有如此多的可能的,因为那些偶然瞬间事件过了也就过了,我们没有那么多的“或者”能再回到从前演绎别样的人生。人生的无限种可能,只是一种虚无的假设。是的,那不是真的。
  4. 《被选择的人生和不能选择的孤独》
    ——阿伦·雷乃《吸烟/不吸烟》影评

    巾城/文

    这部阿伦•雷乃5个多小时的电影分两部分,一共9个角色,只有2个演员。作为一种将舞台剧拍成屏幕电影的尝试,整个影片被放在非常人工化的固定的几个布景中,且作为一部法语电影(人物的个性也非常“法国”),它发生的地点却是“英国约克郡”。
    笼统来说,电影阐述了在人生无意识的进程中,不同的细节的选择会带来不同的结果,每一个选择不仅仅对自己而言,对身边的人(衍伸下去,对整个世界)也会继而产生相应的影响。“性格决定命运”在电影里被“选择决定命运”替代,在每个人物的个性都极其鲜明(两位演员出神入化的表演绝对是影片的妙笔之一)的情形下,他们由同一个动作、同一个情景、同一句台词开始的“情节”却走向五花八门的不同方向。“选择决定命运”事实上是一种对意识的妥协,而意识往往先于我们的主观控制。正因如此,我们谁都无法预知自己的人生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影片也弥漫一种隔离感和孤独感。由于观众很快就可以意识到只有两个演员在反复饰演不同角色,他们也就意识到事实上很多没有角色露面的对话和“众人的声音”都是假的。这种“假的”也映衬了片子的布景(名义上是室外,是广阔的;实际上是室内,是压抑的)和角色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六个角色是两对夫妻和一对情人(大体上说),他们名义上互为朋友,互相扶持,实际上却互相隔阂(这种隔阂并不是主观的或有意的,而更像一种自然状态)。他们同时活在对“爱”的追求、对自由的渴望和一个依然被迂腐的道德控制的世界中(在片中以“学校”的形式出现),自始至终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片中,“结局”作为一种形式看起来各不相同,却无不都透着某种程度的无奈与疏离感。老海普威克的墓碑多次出现在不同的进程中,它的碑文被不同角色反复念诵:我虽然离去,但我的诗歌永存在人间。他的诗歌从未发表(片中自明),“永存”的其实只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精神和理想,当它被化为琐碎的对话和琐碎的人生的每一个细节时,它也就因每个人自身人格的缺陷而崩塌了。“它”偶尔以对自由的向往和突然的关怀的形式被提及,但与其像一种领悟,更像是一种嘲笑。
    我个人最喜欢的细节出现在《不吸烟》中,库布斯先生突发奇想,准备徒步跨越整个英格兰,随后他做了一件与之相反的极端的事——把自己关在提斯蒂家花园的木屋里整整5天。在其中的几个进程里,他最终如愿作了旅行,但灵魂的禁锢并非短暂的旅行可以溶解,在某一个“结局”中,他因意外而亡,其坟墓被建在一座封闭的木屋中——他又“回”到了提斯蒂家的花园。
    影片中,角色们相互间的爱和情感更像一种条件反射,是做给人看的,而他们自己本身却是茫然的。这种茫然令他们禁锢在自己狭小的空间中,对明显不能让人满意的现状束手无策。但他们又须要维持一种“生活的秩序”,因此不得不以这种状态继续活着。于是,任何一个小小的(有时是无意的;有时是环境的)暗示都能让他们以一种几乎乞求的姿态做出“不对”的事情。这就是“孤独”这个词的含义。它本身没有立场,它是一种像铁一样坚硬和寒冷的生活状态,至少在这部片子里,它除了有时会把人变得神经质,其本身并没有出口存在。
    总体来说,这完全是一部用演员的演技和文学性极强的对白撑起来的电影,从构造上它是独一无二的。但作为一种形式它终究很可能只是昙花一现,它有很多方面——用“正统”的眼光看——是反电影的。因此作为一种尝试,我觉得它未必真的具有历史价值;但作为电影的一个可能性,它却有自己存在的理由。法国左岸派的其他影人(杜拉斯、格里叶等)拍过更极端的“文学电影”(他们本来自己就是作家),相比之下,阿伦•雷乃还算可看性很强的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