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最大的自尊和自信可能来源于相信自己是独一无二的。
夫人最大的恨来自于哪里呢?可能不是来源于爱情的消失和被抛弃,没有爱情她一样活的体面又优越,并且以她的条件,找个大概体面的丈夫也并不是难事,她金句频出,自信对男男女女的那一套看的通透冷静,对生活理智却也并没失去情趣,她的笑容也曾经真诚开朗亲切,她自尊自信自己是独一无二的,但是却并不奢望有另一个灵魂能读懂自己,可这样的灵魂就出现了,至少她这样认为,原以为侯爵也就是跟别的男人一样而已,只是她也觉得他还算真诚有趣,又是跟自己一样的尊贵阶层,就宽容的接待他追求自己这件事,并没有严词拒绝,结果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她发现这是一个特别的男人,并且这个特别的男人还发现并读懂了特别的自己,爱情就这样发生了,惊觉时已然洪浪滔天,结果几年下来,轰轰烈烈的爱情早就悄然无息的走远了,消失的不尴不尬,原以为是两个独一无二的灵魂的结合,结果自己在他眼里早已泯然众人矣,连分手都分的那么的狗日的,在他人眼里也只是侯爵的猎艳名单中的又一个句号,这不是背叛与抛弃,这是侮辱!银牙咬碎,此恨绵绵呀,但是自己是贵族,体面是要的,修养是要的,输了情不能输了这口气,老娘也要让他尝尝什么叫侮辱,于是一顿操作猛如虎,真性情高冷少女成功把侯爵吊的意乱情迷,爽文情节持续到新婚第二日谜底揭开大戏上场时达到了高潮,剧情却走向了一个意外的方向,如果侯爵只是一般的渣男事情就简单了,可侯爵是渣男中的极品,极品到已经像情圣的渣男,他纯真的就像一个无辜的孩子,永远跟随自己的内心,从不为世俗的眼光口舌所左右,他的心有钻石的清透和光芒,总能有力的冲开所有关闭的心房,可他也混蛋的像个孩子一样善变,不专心,顽皮,永远会被新鲜感和美丽的新玩具吸引,对于孩子来说,只要自己喜欢的,是没有高低贵贱的,但同样的,只要已经不喜欢了的,也不会去想应该不应该的。女士们不必带入夫人的角色,替她感到悲哀,总还有优质的男人就欣赏成熟女人的风韵,小姐姐们也不必为容基耶尔成功上位感到童话般的幸福,孩童侯爵的爱不只又能持续多久,而容基耶尔可爱的真性情在侯爵眼里也有可能变成乏味与冷淡,不过至少侯爵夫人带给她的优越生活至少能稍稍弥补下她操蛋的童年吧,倒是最想提一提的是巴黎好闺蜜,这是我感觉最敬佩的角色了,她对自己的看法客观理性却深知自己的无奈,闺蜜幸福时会真心的为她高兴,自己产生嫉妒的感觉的时候会真诚的表达出来,面对侯爵带着妻子去乡下避流言的时候会善意的安慰,闺蜜最痛苦的时候会真诚的说善意的谎言,这已经是我认为在生活中能达到的最真最勇最善的状态了!
侯爵夫人真的用情太深。最后“内心平静”的嘴角依旧让人看着心痛,她还是没放下。
刚开始看到在带母女回老地方时还有点反感背叛,但转眼一想,这个处理方式才是最能救她们的方法。料想侯爵通过背后的方式了解母女背景,或许真能杀了她们。
侯爵绝对惯犯,最后的结局很多人觉得happy,我倒觉得可以看作侯爵的反击,稳定社会情绪后,失去的荣誉尊严只是暂时的,他依旧还是会继续放荡。女二确实安静纯洁,任何一个有点人性的渣男不会看着这么纯洁的人赴死吧!母女已经低于尘埃,最后算最好的结局。
塞西尔·德·弗朗斯真的好美。整剧台词动人,服装布景配乐都很不错。
《容基耶尔女士》可担得赏心悦目这几个字。以微微轻佻的法式姿势,戏谑调侃两性关系,是导演穆雷的拿手活儿。这次的年代剧,buff了完美的服化道和视听设计,更是不容错过的佳作。取材于18世纪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戏剧家狄德罗的作品,台词极其优雅讲究。这个狄德罗不仅是学术界艺术界精英,更是一个深谙人性的调情高手。在他的众多头衔里,完全可以再加上一个"情感心理专家"。即使他带着强烈的启蒙责任感,不自觉地流露教化姿态,每每要对道德问题来一番态度鲜明地指手画脚,也掩盖不了他笔下可爱的人物,鲜活的故事,与生趣盎然的对白那独特的魅力。我建议开个课题,以穆雷和狄德罗的作品为研究文本,题目或可拟为"松弛法兰西恋爱哲学与实践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