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说一个比较单一的方面,就是这部剧对“父亲”角色的塑造。 大家看tbbt时也可以看出,相对于佩妮,伯纳黛特她们正常富有男子汉气的父亲在剧中的展现,谢耳朵的父亲因为早亡,他对成年谢耳朵的影响是缺失的。这一点其实也能用到谢耳朵周围其他人的身上:霍华德的父亲在他幼年时期就离他而去;艾米、莱纳德、拉杰虽有父亲,但艾米的父亲是究极妻管严,莱纳德的父亲本身也是nerd,拉杰的父亲很有钱却并不理解他,况且这几位父母的关系其实都说不上怎么好。有趣的就是,佩妮和伯纳黛特成为了这几人里性格最健全的人。谢耳朵和艾米是近乎社交障碍,莱纳德霍华德和拉杰性格各异,但到底都逃脱不了自卑二字,以及性格里阳刚之气的缺失。我猜想,这与他们的父亲恐怕并不是没有一点关系。 至于谢耳朵的父亲,tbbt中曾多次提到,他是一个和谢耳朵完全不同的人:橄榄球教练,脾气暴躁。这种人想必是很有阳刚之气的,但并不见对剧中人物有多少推动作用。 直到有了这一部小谢尔顿,我们才能看到,谢耳朵的父亲对幼年的他产生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tbbt中缺失的效果。广泛点说,在剧中,“父亲”的形象所占比例甚至大于“母亲”。谢耳朵的父亲,米茜的棒球教练老头儿,谢耳朵的大哥,甚至谢耳朵潇洒大气的姥姥,都在某些时候扮演着“父亲”的角色;就连dr sturgis老头儿,也扮演着谢耳朵在科学上的循循善诱的导师和“父亲”。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小谢尔顿是幸福的,因为他除了有母亲给他的无微不至的疼爱和关怀让他在温暖中继续他的特立独行,也有“父亲”们对他在性格,事业上潜移默化的引导和影响。例如,父亲教导他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能因为工作不顺心而迁怒家人、以及为家人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个人利益的奉献精神,姥姥教谢耳朵bluff、带着米茜争取学棒球的机会,棒球教练教米茜打球时获取自信,教小乔治做生意销售、男人之间如何聊天,教授老爷爷给谢耳朵科学上的建议等,都属于男性气质方面的影响。发展到现在的第三季,小谢尔顿并不是tbbt里面初期那样不食人间烟火的感觉,反而有时候会相当有人情味,有责任感,有担当。
但随着谢耳朵父亲的早亡,以及他早早地出去读大学,这种“父亲”角色的熏陶过早地中断了,甚至没有等到谢耳朵关键的青春期的到来。 可以看到,谢耳朵身上温情脉脉的一面在tbbt第一季时已经荡然无存,观众看到的依然是他从零开始回归“人”的过程。那么在这个过程中谁起到了这个作用呢?我说是佩妮。有人可能会说是艾米,但艾米自己回归“人”的导师和效仿对象依然是佩妮。细心的观众或许看得出来,小谢尔顿中的姥姥的性格和佩妮非常相似,我以为这并不是巧合,而是编剧的精心设计。佩妮以一人之力,扮演了成年谢耳朵身边的“父亲”角色,用自己的性格影响着他,让他在生活中和感情中越来越像一个真正的男人,对待朋友和感情能奉献、讲道理、负责任、有担当。相比之下,作为室友的莱纳德则更像是扮演了“母亲”的角色,对谢耳朵百般顺从,而莱纳德这样做,或多或少也源自儿时“父亲”角色的弱化以及母亲压制下的适应和顺从。 再说,我们可以看到,在tbbt中,谢耳朵对缺失的父亲角色潜意识里的渴望。他一开始并不喜欢佩妮的直来直去,却离不开佩妮;他在接受儿时偶像质子教授的委托时兴奋地叫了质子教授“父亲”;他向艾米求婚之前要先征求霍金的意见;他和伯纳黛特的父亲看橄榄球赛时,伯纳黛特的父亲要替谢耳朵的父亲和他干一杯时,谢耳朵的激动以至于喝醉,这都是谢耳朵不由自主之中对一个能教导自己、影响自己的男性长者的热切。 只可惜,谢耳朵的父亲去世得太早了,他只能到成年才在朋友中又找回了奉献、隐忍、责任和担当;而这也表明了,父亲的角色在家庭中是多么的不可或缺,男性气质的影响对孩子健全的人格有多么重要。
小谢尔顿已经拍到了第3季,整个好莱坞的意识形态阵地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后韦恩斯坦时代电视剧中流露出来的女性意识不能不让人引起联想。在该剧的第7集当中,小谢尔顿的姐姐Misey被塑造成了一个突破者和反叛者的形象,身为女孩子的她对一贯被认为是男孩子的运动“棒球”产生了非常的兴趣,但却遭到了棒球队教练的拒绝,而这样的拒绝仍然是出于非理性的传统的原因——女孩子似乎不能参加任何男孩子的运动,譬如棒球、橄榄球等。这样的情况显然表现出了性别刻板印象的一种典型特征,即对两性分别存有特定的角色期待。 接着,《小谢尔顿》呈现了女性议题的另一方面。Misey在借助姥姥的帮助成功进入棒球队后,又因为她棒球队的中性打扮遭受到了同龄女孩子的霸凌和孤立。这凸显了女性群体自身的性别意识窠臼——当她们受到社会意识的影响,认定自身应当扮演某个角色的时候,自然就放弃了作为一个社会人本该拥有的无限选择。同时,这种党同伐异又让群体中的某些突破者畏惧于“不同”所带来的孤立,让性别的刻板印象更加深入人心。 小谢尔顿对女性主义话题的探讨还不止于此。在该剧的第15集当中,出现了一个临时的串场人物——谢尔顿物理课上的女同学。因课程设计的需要,谢尔顿,这位女生以及另外一位男同学同时在谢尔顿的家里讨论议题。一番争吵后,该女生在谢尔顿的妈妈面前吐露心声:作为物理学班级里为数不多的女生,她常常面临着被忽略、不重视的局面,物理学这个一向被认为是男人专属的学科无形之中给了她巨大的压力。当谢尔顿的妈妈试图开导她时,她又对其工作发出质疑,并认为家庭主妇式的工作在强化社会对于女性的固有偏见。如果止步于此,似乎该剧的女性意识是前后统一的,但在该集的后续发展中,该剧隐隐约约透露了它对女性意识的另一种思考——对女性主义概念的片面理解是否助推了新的性别偏见,曾宥于家务劳动的女性在这时仿佛重新被定义,是否独立、是否“女权”的评价体系成为一种新的束缚,而这时,“本该拥有的无限选择”仍然成为可触不可及的空想。
没看完《生活大爆炸》却看完了他的衍生剧。对天才少年完全没有抵抗力啊。
虽然看他小时候已经可以初步预见他长大以后的样子,但毕竟小孩子的可爱还是在那里。刚刚当完小暖男又补一句刀的理所当然样如出一辙。
家里有一个天才又难搞的小孩,但他的哥哥和妹妹又不是天才,处理好这其中的关系真的很考父母。
韩剧《天空之城》里面说:“神赐给我们孩子,就是让你体会一下,有些事情你也是无能为力的。”相信Sheldon的父母面对他的时候这种感觉尤其强烈。父母都是普通人,学历一般,家庭条件一般,他们没有办法在学术方面给Sheldon实质性的建议或帮助,甚至没钱让他上私校,但他们尽了最大的力让他接受最好的教育,让他的天赋有发挥的空间。妈妈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但Sheldon却是坚定的无神论者,爸爸是球队教练,但Sheldon却属于“手无缚鸡之力”的行列——父母对孩子总是抱有期望的,希望他能和自己拥有一样的信仰,希望能和他一起玩球。但有些事情,就是无能为力,只能顺应着他的方向发展,引导他,看他在自己的领域里如鱼得水。
如果说一开始需要靠《生活大爆炸》这个噱头引热度,那么后来已经完全走出一条新的道路,摄像头不再紧紧绕着Sheldon转,甚至有时候他一集才出现几分钟。天才少年的点挖完了,需要丰富每个人的故事来支撑。专门讲天才儿童的话,一季也差不多了。主题有所转移从片头的改变可见一斑——第一季的片头只有Sheldon一个人,后面的片头则变成全家一起。
我很赞赏编剧安排了很多Sheldon成长中的挫折,当我看到第二季几乎每一集Sheldon都处于一种“被生活扼住咽喉”的状态时,我突然觉得,比起顶尖的教育,或许这些对于他来说更重要,尽管他可能意识不到。他绝顶聪明,智商碾压几乎所有人,越是这样他就越需要挫折。如果小时候不经历过一些不顺意的事,有心理上的铺垫,那长大后遇到真正的困难,就会异常难熬。
来自妹妹情商方面的碾压Sheldon大概还不大自知,但当他面对一个甚至比他还聪明一点并且情商也很高的女孩时,他就第一次体验到什么“输”了。
这个完美女孩的家庭并不完美,她自己应该也有一些不完美的地方,只不过这不是本剧的重点。无论你认为自己有多厉害,任何时候都可能会蹦出来一个各方面碾压你的人,就算是完美女孩,也会有比她更完美的人。但那又怎么样呢?这个时候知道怎么面对,怎么调整,才是最重要的。虽然长大后的Sheldon依然有些——如Penny所说的,“sore loser”,但我想这已经是经历了“掀棋盘”事件后的弱化版结果了。
本来专注于看天才少年的我渐渐被其他人圈粉——时髦毒舌潇洒的Meemaw,游戏人生,她的老年cp组也是惊喜满满;小人精妹妹,很鬼,情商极高,虽然平时经常怼Sheldon,但他真的难过的时候却第一个安慰他;哥哥越到后面越让人刮目相看,他就是汽车行业的Sheldon,自己想办法赚钱,在大甩卖低价购买商品再挨家挨户推销,从吃闭门羹到成功卖出用了不到一集的时间,自学成才,从第一季到第三季发生了整容般的变化(不是外貌)。
这部衍生剧越看越好看,虽然二、三季好像笑点没有那么多,但表达的东西丰富了。经常说“学习不好不代表什么,人可以有很多条路”,但是(尤其在中国)很难感觉到,可是这部剧十分具体地体现了这句话:不是每个人都是学习的料,而我们18岁之前的主要学习时间都用于学校的课程,导致在其他方面天赋异禀的人可能要等许久才能“熬出头”,在此之前可能都会被贴上“dumb”的标签。
哥哥、妹妹在后面大放异彩,有时甚至让Sheldon相形失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这句话不是说说而已,等你看到妹妹掷球七连中的时候就知道了。
和天才处于同一个屋檐下多少是有些难熬的,他不仅减少了父母对自己的关注,还让人经常怀疑自己的智商。哥哥和妹妹尽管年龄相差比较大,但在这方面却同病相怜。姥姥很厉害,她能找到一个合适的时机,很有艺术地开导他们:“你们应该感谢Sheldon,如果不是他,你们爸妈就会有更多精力管你们了。”不必说什么大道理,因为他们长大后才会懂,父母对他们关注多一点或少一点,都不会出什么岔子,但Sheldon,需要父母倾注很多的心血,才能跟上他非同寻常的脚步,找到最适合他的教育方式。
可能很多人都会有类似的感觉,兄弟/姐妹比自己优秀(就算没有聪明到Sheldon那种程度),被忽视的时候会有些郁闷。但是要知道,像剧里一样,你总会迎来自己的高光时刻,每个人在某个方面都是Sheldon,只是你可能现在还没发现罢了。
兄妹之间的互动不多,但是超有爱。看到妹妹那张和哥哥一起做的100分的试卷的时候莫名感动,最新一集十分经典的“no touching”笑到不行,每个哥哥都是潜藏的妹控啊。
期待接下来的惊喜。
相比之下,家里另外两个平凡的孩子难免因父母的关注点不在自己身上而有一种失落感。
已播出两季的美剧「小谢尔顿」(Young Sheldon)第三季将于美国9月26号回归。作为成功播出12季的美剧「生活大爆炸」的衍生剧,仍以最受欢迎角色「谢耳朵」作为主角,「小谢尔顿」将时间往前推移了30年,打造了一部色调温馨的,讲述发生在美国八九十年代德州的复古家庭剧。
01.
上一季「小谢尔顿」的收视率相比第一季虽有下滑,但仍有着一千四百万平均观看人数的好成绩。CBS 宣布预定第三、第四季「小谢尔顿」,也不禁让大家纷纷猜测还未出现的剧情走向。
根据「生活大爆炸」里的设定,谢尔顿的父亲在他14岁那年去世,不过目前将要播出的第三季谢尔顿才11岁,离这个角色设定离我们而去的时间点还有一段距离。当然 George Cooper 在前面两季没少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健康问题正在慢慢积攒。
谢尔顿大学毕业时年仅14,而去读大学的年龄正是「小谢尔顿」第三季时的年龄——11岁。在第二季中,谢尔顿的父母尝试把谢尔顿放在 Meemaw 的大学教授男朋友家借住,这夜的失败经历也证实了他目前的年龄还无法独自离家去读大学。不仅是年龄,考虑到小谢尔顿的挑剔与洁癖,他如何在短时间内突然克服这道坎去上大学,也是一道难题与悬念。
Veronica 是谢尔顿哥哥 Georgie 的同学,一个改过自新的教会女孩。为了她,Georgie 开始读圣经、参加每次礼拜;一向不爱打扫房间的他为了心爱的 Veronica 过来借住,将自己的房间焕然一新,还为她插上了鲜花。什么都抵挡不住痴念年纪的爱情动力,也期待第三季我们能看到更多的 Veronica。
02.
要说「生活大爆炸」贯穿大半部剧的神奇悬念是谢尔顿如何坚持多年保持处子之身,即使女朋友谈了这么些年也未打破这一点,而女朋友却在一次次渴望与失望中仍对他不离不弃。那么「小谢尔顿」贯穿其剧的神奇之处是,他直言不讳、不给任何人留情面,从任何方面来看都是个会被欺负得很惨的料,这小孩却至今毫发无损,甚至可以说是继续在他的世界里为所欲为。
但究其背后的原因,也不难发现他身边所有的人其实是给他织了一个保护罩,让他躲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劫难。任何情况下都会拼命维护他的妈妈,很会打圆场的爸爸,宠爱他的外婆,给予了他非常多的关爱和理解。
作为小谢尔顿的母亲,Mary Cooper 的内心也多有挣扎,既要保护他,也要给予他一定的空间避免过度干涉,而这之中的分寸也就在与谢尔顿父亲、外婆、姐姐哥哥的观点之间拉扯来拉扯去,最终取得一种适合他的、微妙的平衡。
相比之下,家里另外两个平凡的孩子难免因父母的关注点不在自己身上而有一种失落感。这也是为什么 George 需要和大儿子一起训练,也需要偶尔带女儿单独去吃德州最好的龙虾餐厅,外婆也会告诉 Missy,你妈妈变成今天这个不苟言笑的基督徒,是因为你险些没能出生时,她曾跟上帝许下的一个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