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之前就听说过于话痨,做好了瞌睡的准备,不过还好,熬过了前四十分钟渐入佳境,爆发性极强的表演也撑起来了这个平凡但不平淡的故事。
华盛顿饰演的特洛伊幼年不幸,父亲变态,自己运动能力优秀却备受种族歧视,只能做些偷盗谋生,弟弟不幸被炸弹炸进脑子傻了,大儿子没有谋生手段只知道追求音乐梦想。一切都在大段长篇聊天对话中被特洛伊说了出来,华盛顿似乎对原戏剧剧本的对话异常钟爱,以至于为此不惜牺牲电影观感。
随着剧情发展,矛盾越来越激化,生活窘迫的特洛伊害怕被开除,大儿子不断来找他借钱维持生计,小儿子为了追求运动梦想不惜放弃打工,傻掉的弟弟还被投诉抓了起来。这时候的特洛伊虽抱怨但还是会在贤妻罗斯的劝慰下去解决这些事情。这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为了生计放弃了理想的男人,不管他曾经棒球打得有多棒,他都没有上场机会,他也曾有过梦想,有过自己的坚持,在生活的逼迫下都选择了告别。
这就是全部么?不,随着剧情发展你会知道像他这样一贫如洗的人能拥有一套房子是因为霸占了弟弟的赔偿金,你会看到他讥讽白人司机啥都不干就能拿钱自己成了司机时却连驾照都没有,你会看到他因为自己的失败而强迫自己小儿子放弃运动梦想老老实实打工贴补家用。在他这里,梦想只不过是个被证明无用的借口,别人的梦想一文不值。
可是,这一切都是他本意么?当他晋升为司机,当他大儿子可以参加演出了,他却出轨了。他想到了他也曾有梦想,他也曾风光无两,可是罗斯的梦想呢?可是他弟弟的梦想呢?可是他儿子们的梦想呢?讽刺么,一个人的悲剧,折射出了一家人的悲剧。
故事的最后特洛伊逼走了自己的小儿子,自己带着私生女回到了家中,弟弟去医院接受治疗,一切都有了结果,虽然不完满,也是结果不是么。
这个片子中的所有人作为旁观者都可以清楚的说出一番道理,但是当他们变成局中人,却又深陷其中。就像那个头发花白的朋友说的,罗斯只想要个藩篱,不仅只是想要阻挡外来人,更是要留住里面的人。生活就是这样,你放弃了自己的梦想,别人成了你的梦想,你会发现他这样那样的不足,你都做不到放弃,毕竟那是仅有的指望,你能做的,仅仅是去完成自己的一辈子,平凡又混蛋的一辈子。
其实很喜欢那个傻掉的弟弟,或许傻了的人最天真,他的世界没有贫乏的物质,没有失去的理想,没有混蛋的人性。他可以采一朵花,对罗斯说,“嗨,罗斯,我给你带来了一朵和你一样名字的花。”
藩篱本是奥古斯特·威尔逊为舞台剧打造的一个本子,该片为两度获得奥斯卡最佳影帝的丹泽尔·华盛顿时隔九年后的新作。他将自己在2010年出演的百老汇舞台剧《藩篱》搬上大荧幕,并邀请一起合作原舞台剧的维奥拉·戴维斯一同出演。上映后,北美票房成绩却成绩平平,仅为55,101,969美金。在三大评分网站内的评分结果要专业影评和普通观众分成了两个阵营,不得不说藩篱是一部需要一定欣赏门槛的优质电影。
毋庸置疑的是,藩篱是一部优秀的舞台剧。但是在大荧幕上的表现就显得有一些生硬了,最主要的点就是“剧本结构的转化”还不够。奥古斯特威尔逊在2005年就已过世,丹泽尔华盛顿作为导演在转化剧本的时候做的并不彻底。电影台词冗长,演员对白过于模式化,,些许表演肢体动作幅度较大,场景较为单一,空间的局限性要电影显得沉闷。可以说,藩篱舞台剧痕迹成为了观众跳戏的一个硬伤。
可以说,丹泽尔华盛顿作为导演在剧本的转化上是失败的!
庆幸的是,丹泽尔华盛顿与荣获本年度金球奖和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的维奥拉·戴维斯的表演简直精彩至极,尤其是维奥拉·戴维斯在藩篱中的表演简直是爆发式的,难以想象她赋予了这位贤惠善良的黑人妇女多角度深层次的角色定位。但是区区一个最佳女配的头衔,实在有点不甘!我真心觉得今年的最佳女主应该是维奥拉·戴维斯或者是于佩尔的。
2立意高深,带有强烈的政治态度 并重重的回击了“种族隔离”时代的罪恶
奥古斯特威尔逊的作品都是描述美国黑人为自我意识的觉醒进行的抗争和对文化根源的探究。为展示20世纪黑人生活的全景,威尔逊把自己的每一部剧作的时间背景分别安排在每一个不同的十年里。
然而黑人因为穷困及教育程度较低,为求经济上的生存,必须再度依靠白人雇用,特别是当联邦军队撤出南方后,黑人顿失联邦法律的保护,其地位又陷入类似美国内战前的状况。
1896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作出“普莱西诉弗格森案”判决,确立对黑人采行“隔离但平等”措施的合法性时,无异对南方黑人人权造成严重的打击,最高法院判决中有关“隔离”的部分被执行得十分彻底,但有关“平等”的部分则不然,导致南方出现更多种族隔离制度法令,甚至连在工厂、学校、医院及军队都采取种族隔离制度。
藩篱的时间背景放在1957年,正处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黑人反对种族隔离与歧视,争取民主权利的群众运动的美国民权运动中。这段历史从1950年代兴起,直至1970年代,乃是经由非暴力的抗议行动,争取非裔美国人民权的群众斗争,在影片中这种大矛盾几乎成了情节构架的主旋律。除了男主特洛伊口中戳伤儿子的说辞:“那些白人不会让你上场的,你要在他们中间取得地位,必须比他们优秀十多倍才行。”;念叨弟弟在二战后,因为战时脑部所受重伤,变成了“傻子”,特洛伊痛恨政府给予黑人士兵的的战后抚恤的不仁道...
个人觉得,很多人定义藩篱是讲父子关系的剧情片,其实我觉得完全不是这么一说,因为父子、夫妻、朋友等等的关系都复杂的穿插起来了,它就是要讲“黑人在平权之间的那种被压迫”的经历!
影片结尾,镜头扫过特洛伊家的墙壁,上面除了代表着天主教的画作之外,还有两个在黑人平权运动上有着卓越贡献的两个人: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和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
对于民族的苦难经历,任何一种迫害都是对人本性的毁灭。我们在十年动乱之后却仍然一段时间在伤痕文学的笔墨中记录着60、70年代被时代耽误的青年们。回到藩篱的时代是一样,种族隔离时代给黑人青年的迫害是渗透骨髓的。
3 特洛伊并不是“混蛋”,只是他的一生都在被加害 特洛伊经常口中蹦出的“nigger”是对黑人极其侮辱性的词汇,特洛伊时常用来戏谑朋友和辱骂孩子,说明那个时代这个词经常被人挂着嘴边的,这里暗示了社会对黑人群体的不公正待遇,不光是社会资源分配的问题,甚至是从人格定义上的蔑视。
19454年,布朗诉托皮卡教育局案的出现也标志着,当时黑人在接受教育的权利也受着种族隔离政策的限制的,由于教育权利的缺失,导致了整个黑人群体走进了恶性循环的困境中,无法踏入上层社会,永远只能从事下层工作。特洛伊从小的棒球梦想被这个社会的价值观击得粉碎,无依无靠的处境下,为了生存,犯罪成了特洛伊宿命之路。
后院特洛伊跟儿子有2场特别精彩的对手戏:第一次是修藩篱前锯木头,父子协同准备物料,特洛伊对儿子训斥是嘲讽和戏谑的,特洛伊从过来人的思维教导道,黑人在美国社会里是削尖了往上层社会钻是在浪费时间,还不如学一些安身立命的技能来的实惠。要知道,在1946年美国棒球组织规定黑人球员只被允许在黑人棒球联盟打球。插一句,后来有一个专辑电影《42号传奇》该片根据黑人棒球员杰基·罗宾逊的真实事迹改编,讲述了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史上第一位黑人球员在球场上所忍受着种族歧视的压力。第二场是父子在后院打架一事,这个情节丹泽尔华盛顿奉献出了他超高水准的演出,那种戏剧张力的把持度,要这一段表演成为了全片的高潮。
所以,电影中的特洛伊就是一个有天赋却不得志的众多被社会边缘化的黑人群体中一员。他生活贫苦,却懂得顾家,也教育儿子要懂得照顾她的女朋友;虽然挪用了弟弟的政府抚恤金为自己家人添置房产,但是也并未不照顾智障的弟弟,相反可以说是细致入微的呵护;虽然私生活有问题,但是他懂得必须担负起自己的情人的遗孤(私生女)的监护责任......
特洛伊是处在社会最底层的人,如果真的有些事显得低劣,但是我们没有办法把他脱离他所在的时代和环境,再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批判他点什么,但是他的一生就像片尾小儿子和尚未谋面的老爸私生女坐在后院里,哼起特洛伊那首歌总结了他悲情的一生:“我有条狗叫blue,老当益壮还英武,抓起负鼠装入袋,静静等待我回来。Blue死后我埋尸,夜夜它名伴我眠,Blue死得有狗样,去往它的应许地”。
电影有一个超脱的结尾。特洛伊的弟弟告诉亲人们他要唤醒圣彼得,去为特洛伊开启天堂之门了。他手中的喇叭几经抚弄之后,发出一阵嘹亮声音,一阵微风拂过,藩篱间的木门轻晃,云隙间拨开一片天光,一米暖阳洒下,充盈着整个围着藩篱的后院角落,视乎这个时候一切都犹如圣彼得所应许人间的恩泽一样美好。藩篱将美国社会隔离出了一个个居住区,即使在发路上已经废除了隔离制度,但是时代的烙印是可怕的深刻,它无法祛除人们心里藩篱所围建的隔阂。希望在Marcelo Zarvos创作的主题音乐《上帝的密室》(God’s Closet)中,老特洛伊可以跨出了他的藩篱,在天堂享受平等。
4 最佳表演的维奥拉·戴维斯
扮演夫妇的丹泽尔·华盛顿和维奥拉·戴维斯,已经在这一颁奖季都除了得到最佳女配的殊荣之外,在英国电影电视艺术学院奖和美国金球奖都给予了表演的肯定。在整场演出中,丹泽尔华盛顿“脱口秀”连珠炮似的对白表演,并没有要维奥拉难以入戏。相反,她从不停的收敛表演,一直到爆发的演出表现,叫人惊艳万分,完美展现出一位陪伴18年贤惠善良的典型家庭主妇的形象。在和丹泽尔华盛顿对手戏中,特洛伊面对罗斯“自首”的瞬间,爆发出的情绪,真实的仿佛像奥拉戴维斯亲身经历一般。一直觉得,明明罗斯这个角色是女主啊,为啥总拿女配的奖,而且这种炉火纯青的演技绝对可以跟奥斯卡最佳女主的提名人相比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