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笔下的男主,有好几个都被骂的很惨,其中最惨的要属张无忌和陈家洛。
这世上有一种人,擅于通过别人的一两句话来给别人定性,还坚持认为自己是对的。而当别人举其他的例子来反问的时候,他们总是说别人钻牛角尖。
他们总觉得张无忌是渣男,而周芷若是弱女子。没有人记得张无忌一直都在护着周芷若,周芷若却要拿霹雳雷火弹炸死殷梨亭,一丝一毫都没有顾及张无忌对她的情意和武当张真人对她的恩情。所以有时候,我真的很不理解,也很为这些人鸣不平。
张无忌因为在“四女同舟何所望”这一章节里面有一句心里活动,而被网友骂成渣男。他大概自己都不清楚自己怎么就变成渣男了,明明船上的这四个人,他哪一个都舍不得。
今日,如果我说陈家洛人生没有选择,他其实很可怜,有几个人会相信呢?
很多人都不相信陈家洛没有选择,觉得是我在满口胡诹。他是红花会的总舵主,有千千万万的手下,霍青桐和喀丝丽两姐妹都深爱着他,如果这算是没有选择,那天底下所有人都没有选择了吧。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如果人生只有这些表象的话,那陈家洛这一生也不会这般坎坷了。
他是陈世倌之子,家里是海宁名门望族,父亲是朝廷大官,兄弟是当今皇帝。以乾隆对他的感情来看,他本有机会做一个高官,这一生衣食无忧,享尽朝廷俸禄的。
这个机会,从他母亲让于万亭带走他的时候【徐氏为了保全陈家洛的性命】就破灭了,他注定要走上一条与朝廷对立的路。
那一年,他十五岁,刚中举人。他虽不明白姆妈为何要他跟义父去江湖,但他还是照做了。
那是他第一次没有选择,而这一次,也只是个开始。
数年后,他义父于万亭病逝。红花会一众当家“千里接龙头”,奉陈家洛为新的总舵主。他自知年少浅薄无能但此重任,一再推迟。
这一次,他也没有选择。因为,这是他义父的遗命,要他接掌红花会,继承反清复明的使命。
理由是:将来举大事,只有他才能完成。
这个时候,也没有人问他愿不愿意,就给他安上了一个反贼的名头。
读到这里,我忽然有点同情起陈家洛来。他好像只是这场满汉之争里面的牺牲品,糊里糊涂地就被成为了计划的执行者。根本没有人问他是不是愿意,也没有人在乎他的感受。用现在的话来说,更像是道德绑架。身为汉人身为义子必须要承受的责任。
可红花会的总舵主,哪里是这么好当的。绿林上的好汉,极重义气,凭着遗命要他们俯首帖耳不难。但要说让他们心悦诚服,却极是不易。陈家洛凭借自己的胆识和智谋,博得众人信服,手段老练得竟不似一个二十来岁的公子。
再后来就是救文泰来、擒皇帝、立盟约、遇上霍青桐和喀丝丽,在感情之间徘徊。结局,爱人既死,红花会也分崩离析。
陈家洛之所以为人诟病,是因为他错信乾隆,害的香香公主惨死,红花会兄弟伤亡惨重,众人不得不逃亡回疆大漠。
这件事,他难辞其咎。无论谁要用这个原因来骂他,都的确不算太冤枉他。
错归错,但他同样没有选择。
乾隆年间,大清声势正盛。反清复明,谈何容易?红花会势力再大,又怎么大的过朝廷数百万的精兵。红花会想举事,一刀一枪地夺回江山,怕是没这个可能。他们所倚仗的只有陈家洛的身世。
义父的遗命,汉人的希望,兄弟的希冀这些道德绑架,让陈家洛不得不同意劝说乾隆。
很难想象,偌大地红花会举事地希望居然是一段不为人知的身世。他们凭什么以为这段身世能让乾隆放下现有的一切。
如今,他是九五至尊,享尽人间富贵,坐拥万顷江山。跟着红花会举事,成功了固然可喜,万一失败呢?失败了,他如今的一切都会失去,自己必然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还有后世的骂名。
那成功了呢?成功了,或许他还是皇帝,只是变成了汉人的皇帝。汉人的皇帝,未必比满人的皇帝好当,改朝换代的代价不是每一个皇帝都能承受得起的。
我实在想不出,乾隆有什么理由帮着红花会重建汉人的江山,他吃饱了撑的么?
红花会的失败,一开始就注定了的。他们太过天真,以为凭借一段人云亦云的秘事就能改朝换代。
江湖人想事情总是那般简单,以为这个天下都像他们一样,以义气为重的。可朝廷不一样,官场不一样。一个坐拥天下的人,又怎么会囿于把情义二字呢。
一件事做错了,就需要有人来承担。想到这里,我总觉得陈家洛很可怜,明明他没有选择的权力,却要为最后的结果负责。读者对他,是不是太过苛责了。
红花会是他的政治,他的政治是失败的;而他的爱情,也是失败的。
他爱的是喀丝丽?还是霍青桐呢?读者不确定,连他自己也不能完全确定。我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同时爱上了两个女孩儿,那么一定要选择后面爱上的那一个。因为如果你对前一个真的是爱,那么也不会有后面一个的故事了。
我觉得这句话很对,而小说里面,陈家洛也是这么说服自己的。爱情里需要仰慕,陈家洛是个书生,他骨子里还是喜欢天真烂漫的温柔。霍青桐是个骄傲的女英雄,要她如喀丝丽一般崇拜这陈家洛,她大概做不到的。
在他的思想里,霍青桐若是没了他,大概只是会伤心难过一场,而喀丝丽没了他,大概是活不成了。仔细想想,这不过是个托词吧!毕竟人总是要一个理由来说服自己的。
人总是要做出选择的,如果真的要辜负霍青桐,那便好好地爱喀丝丽吧!陈家洛连这件事,也没有做到。为了汉家的国大业,他牺牲了喀丝丽,把她让给了乾隆。
读者耿耿于怀的,也正是这件事;但同样这件事,他依然没有选择。
乾隆提出的条件里,有一条就是香香公主。皇帝以此作为要挟,他给还是不给呢?
如果换做是你,你献还是不献?
不献,乾隆不答应举事。红花会的弟兄怎么看你?天下的汉人怎么看你?
红花会的兄弟会埋怨你不顾大局,天底下的汉人会骂你沉迷女色,误了复国良机。中国的老百姓在指责一个人的时候,是从来都不会心慈手软的。
那么计划失败了呢?他们又会说,陈家洛,你怎么能轻信皇帝?
对,错的人永远都是他陈家洛,你们只是人间的看客。他失了爱人、折了兄弟、丢了地位、舍了机会。明明他才是失去最多的那个人,为什么还要他来承受世人的骂名。他一生之中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从来都没有他选择得余地。
唯一一个,他有机会选择,还是乾隆给的。浙江海宁,乾隆曾许他一生荣华。他还是选了红花会,选了那个天下汉人反清复明的梦。
今晚惊闻金庸先生仙逝,不胜悲痛,情难自已,一定要一诉衷怀。
幼时书籍匮乏,在没有看到金庸的小说之前,倒先看了他的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今日就从自己最早接触的一部金庸作品《书剑恩仇录》说起。赵文卓饰演的陈家洛,可能是我对侠客最初的印象了,一袭白衣,一柄扇子,一把剑,游走大漠江湖朝堂,多么利落潇洒的人物!不过陈家洛与霍青桐和喀丝丽这对姐妹之间的爱情却让我很不满意,他面对爱情的犹豫摇摆让我不大舒服。在这部作品里,我最喜欢余鱼同和李沅沚这一对,也因此喜欢上这两个演员,谢君豪与孙莉。
为什么这么喜欢他们呢?我想我喜欢的是他们的深情。非常喜欢看余鱼同吹笛子,不管是他作为潇洒俊朗的十四当家时,还是在毁容之后的落拓和尚,即便是个半卷湘帘半掩面的失意人吧,我都觉得这个人充满了魅力。或许是演员演得太好了,让我觉得他的眼睛里有故事。或许是他的心太纠结太深情了,让我觉得真实可亲。
深情的人常被辜负,有人常说情深不寿,可我还是喜欢深情的人。余鱼同喜欢骆冰,在我看来只是一种少年的崇拜。作为一个美丽活泼的少妇,骆冰几乎是开启了他心中爱情旋钮的人。因为个性深沉内敛,尽管这感情随时日愈来愈浓愈深,却也只折磨了他自己。不知怎么,我总觉得他是有点享受这种苦恋的。敏感深情的灵魂,总习惯在这世界上寻找一个美丽的寄托。不瞒你说,我也尝作此想,想在这个世界上找一个寄托,可是呢,常又不敢,因为这世界实在太浮漂了。从这种角度看,余鱼同很勇敢,很深很真。我对这种人,在内心里是欣赏的。
还好他等到了属于他自己的爱情。记得看红楼梦时,宝玉曾顿悟“人生情缘皆有分定”。而余鱼同也是该拥有他自己爱情的时候了。李沅沚才是他最终邂逅的真正的爱情。骆冰只是镜花水月而已。好在,余鱼同并不是真的愚,他明白了自己年少时的痴,总算没辜负李沅沚的一往情深。李沅沚是多么明朗聪慧的女孩子,就像山林间的小溪,清澈灵动、百折无悔。她跟他说:“情真意切,岂在丑俊;千山万水,苦随君行”。爱情,有时候就是一种执着吧,“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有很多人,乐意活在这种执着里。这种感情,是让人敬佩让人感动的。
而为什么深情是好的,善良是好的,爱是好的,我想因为这一切都让人安全、舒服,让世界和自我都处于妥帖安稳静谧的状态。如果人人能安全舒服,世界该是多好呀。这种愿望虽美好,可是很难实现,因为人性始终很复杂,世事也错综繁杂的很。都说金庸武侠是成人的童话,这描述真是太确切了。在金庸的武侠世界里,生命只是一袭华美的袍,没有虱子。英雄豪杰全都坦坦荡荡,恩爱夫妻皆深情款款,姊妹兄弟均爱意绵绵。好的就是好的,而无半点龌龊。而坏的,大都没有坏透,背后都有一些酸楚的理由,让人感叹众生皆苦。
尽管世界纷纭,狡诈欺侮不绝,尽管人性复杂,美丑善恶相随,但也不能因此而放弃希望。我仍记得杨绛说过,其实人很伟大,天堂就在人的心里。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肯定有彩虹一样的人吧。所谓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为何不心向彩虹,不断淬炼自我越来越美好呢?在内心深处,让这一份坚持屹立不倒,不管世界是怎样的,好好地充实完善自己,好好地葆养自己心中的深情和期许,用一种自己的方式活出自我的光辉,关照这世界,还有自己内心的世界。
写到这里的时候,不由得想到张爱玲,她是那样敏锐勇敢的一个女子,单刀直入、细致入微地去描摹那生命之袍上“虱子的触角”,让人看了,心里知道那是真的,在怀着无限怅惘伤感之余,体会到作者冷眼相对的悲悯之心。 不管是写童话的金庸,还是画虱子的张爱玲,再有那撒哈拉沙漠中永不凋败的花朵三毛,更有那“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的红楼梦中人雪芹先生,他们都是深情的人,把自己某一瞬慈爱的眼光凝聚,来关照这世界千古。我相信他们下笔时那一刻,都是彩虹一样的人,这就够了。你硬要跟我说,太阳也有黑子,那么我还是告诉你,人是很伟大的,天堂就在人的心里。
记得有一期《朗读者》,邀请了许渊冲先生,他用苍老的声音朗诵林徽因的《别丢掉》: “别丢掉 这一把过往的热情, 现在流水似的, 轻轻 在幽冷的山泉底, 在黑夜在松林, 叹息似的渺茫, 你仍要保存着那真! 一样是月明, 一样是隔山灯火, 满天的星, 只使人不见, 梦似的挂起, 你问黑夜要回 那一句话——你仍得相信 山谷中留着 有那回音!”
看着老人家夺眶而出的泪水,我感到了他那纯粹的深情,那纯净而又饱满的精神世界。每当遇到这种情境,我总会想起拜伦的那首诗:“但愿我所有从前的感觉,或者复归往昔;但愿我还能对许多一去不返的情景哭泣;沙漠中的泉水尽管苦涩,但仍极为甘美;在生命的荒原上,让我流出那种眼泪。”这时我就会默默对自己说:是的,在生命的荒原上,让我流出那种眼泪。我想永远拥有那种眼泪。 我在心中始终感谢那些勾引出我这种眼泪的心中有天堂的人们。
不怕您笑话,我得承认,金庸先生的小说,就曾让我流下许多眼泪。阿朱死在小镜湖的时候,乔峰自刎雁门关的时候,杨过与小龙女绝情谷底重逢的时候,乃至知道郭襄给弟子取名风陵师太的时候……如此感怀情境,真是数不胜数。
今天,金庸先生去世了,不知怎么,我写了这一篇有点不是那么应景的文字,来纪念这个心中有天堂的老人,感谢这个为我们铸造了一个共同的江湖梦的金大侠。他书中那些峰峦奇崛的想象,至纯至真的情意,潇洒磊落的侠义,千山万壑,山长水远,那样慈悲宏大,早已幻化在每一个中国人的江湖梦境里。而今他飘然远逝,惟愿安宁永久。
语短情长,最后以一副挽联敬悼先生,以寄哀思: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郁郁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江山如画,飘鸿如絮,渺渺江湖梦断逝者如斯夫。
愿金大侠在另一个世界里,再造美而磊落的江湖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