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些得到听书,大致了解了婚姻是怎么来的,也大致了解了婚姻的本质是什么,也知道了婚姻和爱情是怎么联系起来的,根据斯提芬妮孔茨在《为爱成婚》里的研究,最先开始推动爱情对婚姻的重要性的是基督教新教中的一个教派,叫路德宗。路德宗认为婚姻是神圣的,是社会的基石。为了推崇婚姻的神圣,路德宗就开始强调爱情对婚姻的重要性。在近两个世纪的宗教改革中,新教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他们的婚姻观也就影响了整个欧洲的世俗社会。到了17世纪,我们会发现“爱”和“婚姻”这两个词经常出现在同一个句子里。人们甚至反过来觉得,婚姻中没有爱情是不对的。18世纪的工业 革命和启蒙运动又进一步推动了这种趋势。一方面,工业革命让雇佣劳动成为常态,年轻人更不用依赖家庭,能够独立工作,也就更有了自主选择的条件。另一方面,启蒙运动又为婚姻自由选择提供了思想武器。在他们眼中,婚姻是一种私人的契约,不应该被国家、教会、家庭限制。也不能成为当权者为了维护政权团体的工具。在随后的200多年里,这股浪潮蔓延到了世界上各个国家。英国在18世纪中期就已经全盘接受。法国人的反应要慢一点,直到19世纪依然有人质疑这种婚姻。到了20世纪,越来越多的社会接受了现代婚姻,其中也包括中国。所以,我们觉得爱情一直是婚姻必需品,这件事其实是17世纪才发生,直到今天也不过三四百年。
但是究其根本,这些概念是怎么创造出来的,什么友情、什么爱情、什么亲情……非常有趣的研究课题。书单:关于友情:《知更鸟之歌:我与哈珀 李的友谊》《论友谊》《论老年 论友谊 论责任》《恨,友谊,追求,爱情,婚姻》。关于爱情:《弗洛伊德,性学与爱情心理学》《李银河说爱情》。关于亲情:《为何家会伤人》《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走出人格陷阱》《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大家有好的书单推荐,欢迎留言给我。
两个人在一起生活久了,起初彼此的吸引的力量可能被无尽反复的生活磨励的失去了诱人光泽,变得乏味,那个曾在金融圈叱咤风云、风光无限、西装笔挺的魅力男神,变得长期留着八角胡,每天只顾孩子的成长、家院的修整,甚至还有对时局认识片面空有幻想的空洞投资……这些都是回避不了的现实。女主遇到另一个有情趣、又威猛高大男人,本能地被吸引走。孩子淅长,孩子的成长需求也在成长,没有长期陪伴造成的隔阂,也是赤裸裸的展现。
这一切,都是一个家庭破碎的背景。
分手是不愉快的,也曾彼此伤害,但是,孩子是两个过往相依相畏共同生活时的产物,是回避不了的现实。于是,即便分手,过往岁月留下的痕迹也是要继续地生长在彼此的未来,同样无法回避。
这个电视,最让我觉得惊讶的是,故事的最后,男主遇到的另一个女人,同样漂亮、能干、活的潇洒,不同的是,这个女人和男主的梦想相辅相成、甚至是男主成功的加油剂!男主无疑是幸运的,遇到了可以让自己死水一样的生活重新激情四起、轻松愉快、还可以促成梦想实现的另一个人生伴侣。
这可能是看了这么多剧里,第一次没有为男女主不能复合而不感到遗憾,也真正地觉得现实也许就是这样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