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纳尼亚传奇1:狮子、女巫和魔衣橱 The Chronicles of Narnia: The Lion, the Witch and the Wardrobe(2005)

纳尼亚传奇1:狮子、女巫和魔衣橱 The Chronicles of Narnia: The Lion, the Witch and the Wardrobe(2005)

又名: 魔幻王国:狮子·女巫·魔衣橱(港) / 纳尼亚传奇:狮子、女巫、魔衣橱(台) / 神奇的纳尼亚:狮子、女巫和衣橱 / 纳尼亚魔法王国 / 纳尼亚王国 / The Chronicles of Narnia 1

导演: 安德鲁·亚当森

编剧: 安·皮科克 安德鲁·亚当森 克里斯托弗·马库斯 斯蒂芬·麦克菲利 刘易斯

主演: 乔芝·韩莉 斯堪德·凯恩斯 威廉·莫斯里 安娜·帕波维尔 蒂尔达·斯文顿 詹姆斯·麦卡沃伊 吉姆·布劳德本特 连姆·尼森 雷·温斯顿

类型: 剧情 奇幻 冒险

制片国家/地区: 英国 美国

上映日期: 2005-12-09(美国)

片长: 143分钟 IMDb: tt0363771 豆瓣评分:7.6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二战期间,四个小孩子随着父母来到乡下避战。这些乡村住宅古色古香,其中有一个房间里摆着一个大衣柜。一天,几个小孩子玩捉迷藏,露西(乔基·亨莉 Georgie Henley 饰)躲进了衣柜里,眼前却意外出现了一个神奇的世界——那里白雪皑皑,荒无人烟。她在雪地上走着走着,遇上了 人羊怪物。

演员:



影评:

  1. 童年时期就读过这部童话,那是我最喜欢的童话之一。从此捉迷藏就只藏在衣柜里,希望有一天能找到这样一个王国。

    比起魔戒,我甚至更喜欢纳尼亚传奇。不仅因为它是我童年的一个梦想,更是因为它是一部纯净的童话。它并不是什么魔幻巨片,它只是童话而已,它是迪士尼的作品,为什么要用魔戒来苛求呢?

    但它又不是一部纯粹的儿童片吧。也许大家忽略的是,作者是一个经历了二战的英国人,而且是在创伤还没有消退的五十年代写下的。这里面是有很多对二战的隐喻的。开始时孩子们都不愿意去对抗女巫,即使是狼走到面前时苏珊还幻想着带着艾蒙德一起回去。事实上这就是说的二战前期英国对德国的绥靖政策。整个故事可以看做英国最终走上战场的象征。而狮子正好是英国的标志,阿斯兰的死亡就是伦敦被轰炸,那之后英国真正走向了重生。最后当然要对女巫咬下那一口,二战后的英国人是不可能宽容纳粹的。

    而那个最初出现的鹿人汤姆生,是罗马神话中农牧神的形象。所吹奏的曲子正是农牧神的黄昏。很好听~~

    唯一的遗憾是白女巫的形象生硬了点……印象中的她是很冷艳的……
  2. 爱上纳尼亚,是从Lucy走近被白布掩盖的大衣柜开始,女孩双手一拉,白布倾泻而下,一个大衣柜屹立在我们眼前。

    尽管早就知道衣柜后面通向一个神奇的世界,但是还是忍不住轻叫出来。不是因为那块叫纳尼亚的大陆,而是因为我的童年里面也有这样一个柜子——古色古香,不知道是几百年前被谁打造出来,又被谁放在这里;很大,足足能装下两三个我;神秘,沉重的门后不知道有着怎样的世界。

    当然,我家并不曾有过这样一个柜子,小时家里的衣柜都是简陋的三合板,既不大也不重更不旧,可是我知道它就在那里,即使看不见,它通往我意想不到的世界,装满我一世的珍宝。

    通往纳尼亚的衣柜,也是这样一个柜子。

    平心而论,《狮王、女巫和衣柜》并不是一部优秀的电影,情节发展过于按部就班、缺乏信服力,人物性格鲜明但略失丰满,赶发展进度的痕迹也比较重,造成节奏把握不当。可是,去掉这些东西看内里,那确实是一个我们熟悉的童话:一切都是这么简单而鲜明,正义必将胜利,邪恶必将失败,贤者从不会真的逝去,勇者的剑也会永放光芒——就算是拿在一个十几岁孩童的手上。在现在长大的人们看来,这些确实是幼稚天真的安排,可是,我真的就曾经相信世界是这么简单,相信邪不胜正,相信王子吻醒的一定是公主,而里面的眷属一定是live happily ever after。我也相信那些被大人们看做荒诞不经的东西,相信有一天彼得·潘会来带走我,就好像带走温蒂一样,飞往那个永远不会长大的永无岛;相信玛丽·波平斯阿姨有一天会撑着伞降落在我的屋顶上,再坐着旋转木马离开;相信圣诞老人——就算大人们一次次告诉我这是谎言,我还是希望能够听见《极地特快》里的铃声。而在《狮王、女巫和衣柜》里面,也有这么一个可爱的老人,总是眨巴着眼睛看着我,他说他相信不可思议的事情,他说要相信家人,即使有时他们的话听起来难以置信,当孩子们怎么也不肯相信自己的妹妹时,他睁大了本来就很大的眼睛说“现在的学校里都教些什么东西啊”。

    有些时候,最简单的东西总是被人们遗忘了,我们长大后为了卖弄自己的聪明从来不好好听孩子说话,觉得他们什么也不懂。我们互相攻击配偶的品味和习惯,用的词汇比攻击外人时还要恶毒。我们总是躲在自己的房间做着自己的事,除了会客,大厅几乎就是虚设的地方。

    而这部电影用最平白的话,告诉我们什么是家人。这已经不能算是说教,因为这是最基本的、从出生来到这个家就应该记住的东西。

    我已经没办法不爱纳尼亚了,即使它有这么多被诟病的地方,可是当一部电影连续打动了你最柔软的地方,你又怎样忍心对它苛刻起来?没人能让从星战四开始堕入原力深渊的人,在看星战三时不对着塔图因的两个太阳流泪的。

    《狮王、女巫和衣柜》不是一部大家喜闻乐见的电影,因为它不够优秀,虽然迪斯尼已经尽力了。那些看到睡着的人,未必是没有童心,只是大家的童年,是不一样的。只是有些人的童年里有的是开飞机和坦克的小老鼠、有的是会跳出蓝色圆形机器人的抽屉、有的是可以吸进所有东西的紫色葫芦罢了。而我的童年,正好是有着一个衣柜。或许从我看了《309暗室》,在家里摸遍所有柜子的四个角落寻找那个不显眼的凸起开始,就注定了我对另外一个衣柜,也会一样的无法忘怀。
  3.       陪老婆散心,乘着周二周三半价的机会,去大影院观赏了一回《纳尼亚传奇》。本以为是给小孩子或是成年大孩子看的魔幻片,谁知看到后头发现这居然是部披着童话色彩的宗教剧。国外果然是在圣诞假期里上映的。
            我没有看过原书,但从对白的只言片语中,可以知道,支配魔幻世界的不是什么天真童话中的善有善报,而是一套高深的魔法经典。一切事情都逃不脱其中的预言,其中自然包括白女巫的统治、狮王的复兴、亚当之子的登基。白女巫为何能统治魔幻世界一百年?从影片中得不到线索,可据后来白女巫的行事,都有魔经条文支持,其合法权威性,连叛军首领狮王也只得乖乖俯首顺从。经文奥义在于虽能提供一套现成的律法,但却在语义和预言中,潜藏着另一套革命性的诠释,生长出新的律法。这点体现于影片的核心——狮王的牺牲与复活,这大概是《纳尼亚传奇》中真正的发展部了:狮王虽然知道他的门徒,亚当之子中有叛徒,但仍愿意舍身赎救叛徒,走上祭坛,甘为牺牲。而且正是旧律法的执行者白女巫处死了狮王。两个女人在祭坛下抚尸痛哭。瞬时,祭坛崩裂,尸身消失,狮王复活。原来魔经奥义中潜藏着一条革命性诠释:甘为叛卖者牺牲的,必将复活。白女巫的旧律法统治就此终结,复活狮王带来了新的律法。此后的平原大战仅是走走过场而已。
            回头看看,我这是在说《纳尼亚》呢?还是在说《圣经》呢?当看到“玛利亚”和“末大拉”犹犹豫豫地接近复活的狮王,伸手拉拉它先前被剪掉的鬃毛,才信了王真是复活了。我眼前浮现的却是卡拉瓦乔的《多马的疑惑》......
         (耶稣就對多馬說、伸過你的指頭來、摸我的手.伸出你的手來、探入我的肋旁.不要疑惑、總要信。多馬說、我的主、我的神。耶稣对他说,你因看见了我才信。那没有看见就信的,有福了。[約翰福音 20:27-29] )
  4. “不要哭!看哪,犹大支派中的狮子,大卫的根,他已得胜,能以展开那书卷,揭开那七印。”
                                                   ----《新约•启示录 5:5》

    不管文艺青年们以什么样的文艺理论评价说这部片子是烂片。我都要说:不是每个超过18岁的人,精神上都成了年;不是每个掌握了理论知识和拍摄技巧的人,都掌握了艺术本身。这部电影当然是童话。但童话不一定是专给儿童看的,有的童话连大人也看不懂。
    更多的,其实是时代思潮的原因。电影对勇气、信心推崇备至,而这些,恰恰受到文艺青年们的嘲讽。他们拥有很多奇怪的知识,写出只有那个小圈子才懂的文字。然而,这种出于技术不出于心灵的文字有多大的意义呢?我想,这个人群,大致可以给他们贴上这样的标签:冷漠、虚无、颓废、崇尚欲望、寻求刺激、丧失责任、嘲笑理想…..对了,还有最重要的一条,漠视苦难。我感受到了他们的生活可以用这几个字形容:日子在发霉。
    还得从更久以前的时代说起:17、8世纪,理性主义的风潮席卷欧洲大地。人们从那时起相信随着人类理性的完善,必将消灭贫困、愚昧,进入新的黄金时代。人文主义者们纷纷歌颂“人类群星闪耀时!”
    而有一群人,总是以冷眼看待这些“物质的丰富,精神的富足”,他们多么讨厌啊!他们像唱对台戏一样总是说“人类良心最黯淡时。”这时,世界大战的阴影笼罩了欧洲大地,有数不清的人痛苦:欧洲文明倒塌了。人类把自己推上了神圣的中心,却没有能力承担这个角色。于是,真正的神圣就沉沦了,理性的眼睛前面蒙了一层黑纱。许多人看《纳尼亚传奇》时说阿斯兰怎么跟白女巫这么亲近呢,是不是暗中勾搭了?我相信他们在看《约伯记》时也会发出类似的感叹。真正的善于恶并非显而易见的,并不是绘画里面天使的光环和恶魔的尖角那种区分。如圣经所说:有一条路,世人以为义,却是通向死亡。
    这并不是全部:异端变成了神话,神话变成了偶像,偶像变成了真理,“政治正确”的真理不可打破。至今,《异端的权利》成了知识分子必读,我在读大学时也赶风潮似的读过,而真正的加尔文是怎么样却没有知识分子愿去了解。而把国家变成利维坦的,恰恰是加尔文思想的对立面:不再尊神为大,国家至上。利维坦这个怪兽,一旦从魔盒里面被放出来,远比一个可怕的思想从人脑海里诞生恐怖。还没过去多少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又袭来了。被预言的“良心最黯淡时”终于来临了。这次大战的残酷性,死伤的人数,灾难的深重,远远超过了以往。《异端的权利》的作者看见日军占领了新加坡而绝望的自杀了。而那时,C•S•刘易斯的朋友托尔金却在《魔戒》中写到:“世界上总有一些美好的东西,值得我们去奋斗。”
    这是多么温暖的一句话啊。谁绝望地死去,谁坚强地活下来,这也许又是一种阴影下的“对称”吧。越是理想和信念受到嘲讽甚至毁灭的时候,我就越感觉这部影片里半羊人都拉说的那句:“因为我相信,纳尼亚将会获得自由。”的珍贵。在今天,那些价值被解构地一点不剩了,不仅是理想、信念,甚至爱、悲悯、慰藉也没人相信了,剩下文艺小青年天天抱着自己身体顾影自怜。谁来证明这些价值?
    那就需要受难与复活。在那个世界里,白女巫咆哮道:“不可一世的狮子,它死了!”,阿斯兰以最屈辱的方式被杀死,却在两个小女孩还在哭泣时,以人们最不能料想的方式复活。他说:“如果忠诚者情愿替背叛者受死,石台将会崩裂,死者也将复活。”在这个世界里,耶稣基督以无罪的代替有罪的,在十字架上受死。我最喜欢影片中的这个情节:复活后的阿斯兰背着两位女孩飞驰到白女巫的监狱,向那些被变成石头纳尼亚居民吹气,他们重新获得新生,与阿斯兰一同复活。
    今天,除了“发霉的生活”,还有各式各样长蛆的,生疮的,流脓的生活,特别是我看到那些火星的文字、脑残的语言、轻佻的名字,他们都在把无聊当有趣。当前人类的精神状态就是如此。如果还想获得新生,就是一个儿童般的真理“我信”。当我们对世界这样宣告时,那个日子也就不远了。对于纳尼亚,那样的受死便是牺牲的真谛。对于这个世界,十字架就是胜利。
    -----------------
    (注:不得不强调,中文版的配音太恶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