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恋爱课程 En lektion i kärlek(1954)

简介:

    大卫(甘纳尔·布耶恩施特兰德 Gunnar Björnstrand 饰)和玛丽安(伊娃·达尔贝克Eva Dahlbeck 饰)曾经也有过如胶似漆的热恋时刻,但结婚之后,时间的流逝磨灭了两人之间的激情的火花,十五年后的今天,他们早已经分居,成为了形同陌路的最熟悉的陌生人。

演员:



影评:

  1. 若想在《恋爱课程》里搜寻爱的踪迹,也许最先觅到的,尽是些与想象相悖的关系,譬如滥情,譬如出轨。英格玛·伯格曼这部探讨情爱的作品,让一名情场浪子在情欲的流连中进退有度地翻云覆雨,放到当下来看,仍饶有趣味。

    婚姻床与爱情墓

    英格玛·伯格曼佳作太多,提起他,难免先想起那些最为煊赫的电影。但看惯了他对宗教的探问、对心理的摸索以及对政治的质疑后,回过头来观赏《恋爱课程》,该会品出不少欢闹乐趣。

    《恋爱课程》的上映时间是1954年,那时距离《第七封印》、《野草莓》的问世还有3年,伯格曼还处在名声鹊起的前夕。他借着这段故事,俏皮而乖张地探讨起两性关系的微妙。男主角大卫(甘纳尔·布耶恩施特兰德饰)当年从好友卡尔-亚当(艾克·格隆伯格饰)手中夺走玛丽安娜(伊娃·达尔贝克饰)后,结婚15年,并育有一女一子。然而当身为妇科医生的大卫与病患苏珊娜(依冯·隆巴德饰)胡混之时,从女儿妮克斯(哈里特·安德森饰)口中得知玛丽安娜重投卡尔-亚当怀里。戏剧性的一点在于,面对苏珊娜大吵大骂的分手,他忽而顿悟,赶上玛丽安娜去跟卡尔-亚当碰头的列车,又把当年的抢妻事件重演一遍。伯格曼把每个角色的性格都勾勒得非常鲜明,更借大卫与玛丽安娜的相处,给婚姻、爱情的探讨提供许多颇有意味的布景。

    玛丽安娜当年本要嫁给卡尔-亚当,却在婚礼前躲在房内寻死觅活,直到大卫寻上门来,互诉衷情后推诿片刻,决定随心而行走到一起。而15年后,大卫面对苏珊娜的勾引,再次一本正经地拒绝,继而双唇交接。大卫就像是很多中产阶级男人的缩影,没有生计之忧,身怀引人资本。他在情感的抉择上颇有大浪漫主义倾向,会在情爱最为鲜嫩之时,愿意不顾一切地采摘。屡次谈起的一句“婚姻之床是爱情之墓”,印证着最初花团锦簇的恋爱不过是一时美好,反正花容月貌的女子总是慕名而来,前一朵红玫瑰再艳,也成蚊子血了。当然,玛丽安娜本就不是省油的灯,既然当年胆敢在亲朋面前与准新郎卡尔-亚当撕破脸大打出手,那么如今面对丈夫的不忠,借前男友激发一些醋意也未尝不可。而妮克斯面对父母关系的转变,也显现出桀骜不驯的一面,在父亲面前还继续表达想当男孩的意愿,总觉得女人对于男人的依附是个不可理解的愚蠢行为。

    追溯伯格曼的过往,有太多能与电影对应得上的地方。他的父亲有着足够出色的相貌与仪态,身为路德教会的牧师,同样能够承载各式俊美女人的依恋。而出生中产阶级的母亲,同样有着姣好面容,有着炽热与浪漫的心性。她当年曾有过婚姻之外的感情,与丈夫也有感情破裂以致于要分道扬镳的经历。至于伯格曼自己,拍摄本片时,正在经历第三段婚姻,且开始与另一个女人发展起关系。对于这些,《爱情课程》其实都有很多映照。片中角色口中的忠诚,成了一个值得叹息甚或鄙夷的词汇。而且,伯格曼的父母因为孩子而没有离婚,电影中的大卫也在面对女儿的发问时,其实已经重燃起从旧情敌手上夺回妻子的热忱。

    但即便夫妇二人车上重逢后,回想起许多昨日的快乐,甚至在结尾又重归于好,但这段婚姻所遮掩的暗礁,其实都已浮出水面。男人与女人之间不无黯然地讨论着感情细水长流后,如何步入一种平淡之中。男人掩饰着自己的呵欠,女人叹息着对方的老去。男人寻找着新的刺激,女人拧起自己的神经。男人的体面只维持得了三分钟,女人的长情打起了自己的嘴巴。

    家庭的叛逆者伯格曼,用镜头语言质疑了一轮婚姻制度的苍白与可笑,但是倒也没有正儿八经地凶神恶煞,反而任由戏谑之意,流窜在男女你进我退的舞步间,让一丝不经意的狡黠,点亮这电影的色调。他构建了一个自由的国度,有情欲,有诱惑,有追思,有竞逐,看似任意妄为其乐融融,其实在每个人追求快乐的背后,又蒙受着精神上的煎熬。虽是煎熬,却也没有太多辗转反侧的不痛快,一旦动力燃点,其实都是明快剧情的推动。

    可以说,《恋爱课程》着力在这种旋转木马般的叮当作响中,让一个个躁烈角色,以浪漫的名义,大行扰攘之事。这么一种明丽轻快的风格,特别是最后酒吧里的一场心痒痒的勾引以及赤裸裸的刺激,也许不是很“伯格曼”。但当然,对于一名建树颇多的大师,也并不能用一条甚至一套标准去定义。在他漫长的创作生涯中,能够畅通无阻地尝试各种各样的风格,倒不失为影迷的福音。再说,对于情爱的描摹,他之前就已在《夏日插曲》、《女人的期待》等片中有过很不错的尝试,此番只是为这类情爱探讨的风格增添一层滤镜而已,内核始终在雕琢情感的保鲜与摩擦,以及撕扯中产阶级并不光鲜的到的外衣,那其实也是伯格曼擅长的领域。

    这次跟随伯格曼一同试水《恋爱课程》的演员阵容当中,有两个特别重要。女主角伊娃·达尔贝克不久之前才拍完《女人的期待》,又将立马出现在伯格曼的下一部作品《夏夜的微笑》中,而以后,还会在《这些女人》等片中继续合作,她那独特的戏剧张力,给伯格曼的叙事带来许多丰润的色彩。而男主角甘纳尔·布耶恩施特兰德,更可堪称伯格曼的御用演员,二者的合作超过了20部,时间跨度也有数十年。他的可塑性更让人难忘,除了可以驾驭《恋爱课程》这类乖张的喜剧,《冬日之光》、《第七封印》等风格陡变的电影,也是手到擒来。一直到伯格曼自称的最后一部电影《芬妮和亚历山大的诞生》,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连载于《看电影》)

    主要参考来源:
    《魔灯:伯格曼自传》
    《伯格曼论电影》
    《英格玛·伯格曼》
    Google、Wiki
    IMDb、豆瓣、时光等电影网站
  2. 首先吐槽一下题目翻译,感觉看完之后,觉得应该叫爱情课程比较好。恋爱感觉是婚前的。当然,个人理解而已,每个人定义不同

    人物:
    医生
    医生妻子
    雕塑家
    医生外遇对象
    女儿
    医生父亲
    医生母亲
    司机

    主线:
    医生和外遇分手→遇到老婆→聊天吵架→酒馆高潮→回到卧室
    支线:
    认识外遇
    当时一起破坏婚礼
    和女儿的聊天
    一起参加父亲的生日,然后在森林里的谈话,觉得自己的生活无聊,最后没人要

    困惑:
    1、 为什么那三个人会和好? →因为真的不想再吵架下去了?
    2、 为什么雕塑家后面就不想结婚了?→知道自己不适合?→那为什么一开始要结婚?→因为医生妻子根本不想离婚;而且前面有暗示,雕塑家其实只是在演戏
    3、 为什么这个女人最后会跟医生?→家庭?孩子?
    4、 为什么医生不要外遇了?→想要稳定的家庭?→那个女人想要结婚,而且整个人无比轻浮;更重要的是,她需要的是激情,而男人已经老去,缺乏了这一切
    5、 为什么要建构一个想要成为男孩的女孩?→婚姻的不良影响?
    6、 医生和老婆的相遇是精心安排的吗?→是的,有人监督
    7、 为什么婚姻破裂→两个人的生活缺乏自己的乐趣,然后就崩溃了;男人没有办法在家里和孩子面前继续浪漫;和男人的父母对比,他们到了76岁的时候还相信惊喜
    8、为什么医生和他的妻子互相适合?而不是雕塑家或者外遇女?→

    终极困惑:
    对男人女人的刻板印象?认为女性喜欢婚姻?然后男性不喜欢?
    主题是什么?七年之痒?
  3. 异常的好看,没了伯格曼早期那种严肃性的包袱。同时拥有《带雨伞的男人》,《三个陌生情人》的色彩,大量闪回蒙太奇与精准的节奏把握契合,形成了别样的效果。

    Eva Dalhbeck和Gunnar Björnstrand优秀的喜剧表演基础建立了此片极具戏剧表演的基石。相反伯格曼恋人在此片中戏份略少。但不知为何其现代主义题材和其精准的视听语言相结合的时候总有一种怪怪的违和感,即使这是一部伯格曼第一次让观众发笑的电影,但这似乎并不属于他的风格,

    Eva Dalhbeck在这里表现的太出色了。后半段cc没声音了

  4. 这真是一部很好玩的片子。很现实主义的题材。这里没有什么关键性情节透露。因为这些情节仿佛来自于我们身边朋友的口中。

    在回忆中一个个生活插曲的拼缀,成为了情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认为那些日记、短信很作很腻味的话,那么这部片子揭示的倒是爱情
    生活的常态。当然,这部黑白片是1954年公映的,但情感的构成方式我相信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是没有什么大变化。

    男主人公大卫,条件优越的妇科医生。一个冷静的爱情浪漫主义者。
    妻子玛丽安,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漂亮女人。也是个气质不错的漂亮女人。还有其他一些可爱的人物,比如像变成男孩的十四五岁的女儿;健壮的雕塑家朋友,等等。

    说实话,在爱情里,如果老是两个人坐下来那么冷静的谈话,讲着该是分开还是在一起,讲着你怎么和ta约会了之类的,则是很让人怀疑他们
    是有什么预谋的。。。

    片子结尾处那个小爱神丘比特很可耐~~素一个幼儿园抓来的临时演员吧,被扒了衣服,套上小翅膀就匆匆上了大师的镜头了。

    到如今,这孩子也该六十岁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