槽点写在开头,本片有两处硬伤
1. 时长2个半小时,比大多数电影整整多了50分钟,要让观众多呆50分钟看两个女人叽歪,那不是要人命么?大多人应该都快进跳跃看的吧
2. 女主人设不统一是最大的败笔,伶作为纯种同性恋,片中有两场和男性肉搏的戏份,实在不符合这个设定,而且和主线剧情关联不大,比如杀死旧爱的老公,去和他上床再割喉,视觉上当然很暴漫,但是一个聪明的女人要杀死男人,为什么不直接约在大桥上捅几刀再推下去淹死?总之她有100种可以避免自己献身而干掉他的方法。和计程车司机那段,就更没必要了,把这一段删掉时长能缩短20分钟,观感直接扭转,也许在文本上可以有很多合理的解释,但是在电影里,没有给女主表现的空间,导致这两段情节显得十分生硬。
接下来说说优点,除了以上吐槽的两点,本片几乎都是优点,当然到网上一看评价,好家伙!我才发现只有我这么认为,我果然是不正常的女同性恋。比如看《她唇之下》我也特别有代入感,大受触动,酒吧调情,凑近点烟,后巷接吻,每一个场景都是脑海里的走马灯。让我认清现实的是,我不可能拥有女主那样的美貌,而网上的ntxl居然把这种级别的美貌归咎于像男人,男的也配?!这时候我已经隐约发现,我可能是个不正常的ntxl,总是违背主流的想法,应该不是件好事,如果同性恋可以被开除,我和原作者这样的人大概已经被开除一万次了。
回到本片,伴随着samantha sidley的歌声(曲:ONLY YOU CAN BREAK MY HEART)两位主角开着红色宝马从东京的彩虹大桥飞驰而过,导演在开篇使用了大量的东京夜景,辽阔寂寞的夜空下淡蓝色的灯光雾气,莫名有种赛博朋克的超现实冷酷感
再一次证明东京和上海真的像,有很多个在上海的夜晚,车厢里的音乐把气氛轰满,盘旋而上的高架两旁是无数的别人的生活流光溢彩,一种很奇妙的只有和我在一起,对抗全世界的宿命感油然而生,有些人的感情也许要遵从认识,告白,牵手的过程,而有些人之间只要一首歌的氛围,就能满足所有故事的要素,如果你问我为什么喜欢你?我会说:剧情需要。
电影利用外部环境的变化,做到了完整的切割,从她们逃亡去乡下开始,预示着人生进入另外一个阶段,但和我们想象的凄惨的逃亡不同的是,这是一场有钱人的逃亡(再次吐槽计程车司机出现的多余,忽略吧)富有的白人女同性恋开圣诞爬梯,而富有的日本女同性恋却想开着奔驰车去寻死????(小小的脑袋有大大的问号)
但这也让我想到,看完TWTC时的郁闷,为什么塔利和阿盖不能杀了芬尼骑着马逃跑?为什么你们两个需要爱的这么有礼貌?为什么卡罗尔不用那把枪打死窃听的男人?为什么埃罗伊斯不趁她老公熟睡的时候杀了他,还为他生了女儿,28页就是能做的最爱的事了吗?
有的时候,我真的是受够了白人拍的女同性恋电影里面的克制,保守,循规蹈矩,每一个女人头上都有光环,生怕做了什么事上帝不爱她。她们依然是保守异性恋男女想要的女人的样子。
但是大多数观众,享受这种循规蹈矩带来的宁静,眼看着悲剧发生,默默流泪,也不能接受出现暴力事件,这条铁律适合所有的事,不知不觉已经被白人精英主义彻底洗脑。
为什么开头我说这个电影都是优点,因为她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属于东亚特色的ntxl电影,我们一直看着远方的别人的故事,忽略了身边的自己的样子,本片至少证明了一点,我们女同性恋的愤怒还没有死!我们的故事仍在继续,哪怕喘着气,流着血也要发出自己的声音,不是所有的爱情都是成熟,分寸,精致,一丝不苟的像一副印刷品,那些声嘶力竭的痛苦需要表达,那些残酷令人难堪的事实需要被记录,东亚男权文化对女性在感情到身体上的虐待,如果因为太过残酷而不忍直视,令人难受就拒绝面对的话,这是谁的错呢?
也许男女的情爱戏有一些噱头的成分,但导演对其他角色的处理,绝对是一次很有诚意的女同性恋生活展。伶和片中正式交往的女友,应该是很多人想要的理想关系,两个人有稳定优越的工作,住着干净整洁的公寓,女友已经出柜,善解人意的母亲,高中时代就在一起的十多年感情。
伶虽然疯批,但是她有一个爱她的哥哥,明事理不歧视的大嫂,大哥挥拳揍向七惠时她不顾怀孕的身体上前阻止,后面还把车给伶,让她们逃走。
两位主角伶和七惠,女同性恋和直女,单恋和已婚,撒狗血的基本款,除了杀死个人有点不够日常,其他的争吵,牵绊,无法明说又不必明说的感情纠葛,随便一段都是女同性恋感情实录,但我错了,似乎大家的感情故事都很完美,岁月静好,从而无法理解这种感情,觉得突兀,不可理喻,纯属意淫。什么时候两位少女,出现在同一个画面,就会有令人遐想的爱情发生,而不必去假设太多的命中注定呢?
女同性恋电影,床戏永远是争议的环节,这是属于独有的NTXL的特色矛盾,GAY或者直人的电影从来没有这些困扰,不知道是他们懂得做爱,还是ntxl不懂得做?以后有机会可以再讨论,引发争议的台词如下:
在我第一次搞拉拉的时候也冒出过类似的想法,很感谢导演在电影里非常写实的提到了这一点,由此我相信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想法吧?当然,随着后来解锁了很多姿势以后,深受异性恋性交姿势的荼毒的大脑已经完全扭转成同性恋模式,就再也没有这种想法了,但这种想法有那么罪不可恕吗?正如电影里说的,只是想抱紧自己爱的人而已啊,不需要羞愧,也并不专属于男性,想做男人做过的事,不是要变成男人,只是想做一个哲学意义上的普通人。
说到女同性恋的性爱姿势,写到这里终于要点题了!她唇之下带道具被骂这不是ntxl,阿黛尔的生活69,从后面舔被骂男性凝视,ntxl根本不这么做。《菊石》的骑脸也被批评了(???)到这一部,在我认为这回不可能被骂了吧,导演一定是研究过ntxl啪啪的,片中的场景除去时长原因,几乎是一比一还原了ntxl性爱的场景,或者说完全符合东亚ntxl的性爱场景,但是仍然看到大量的反对声,说ntxl不是这么做的,那我就真的纳闷了,我作为一个不正常但纯粹的ntxl,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如何正确的做爱了?
大家不是都这么做的吗???我陷入了深邃的怀疑中而无法验证真相,即便我曾无数次面对真实发生的过程,但到了网上,发现全中国最纯洁的ntxl有更高明的啪啪姿势。这是关于黑洞的另外一个观点,你无法证明它的存在,因为它的存在就是因为不存在。
最后,为两位女演员鼓掌,水原希子和佐藤惠奈美专业搏命的演出,几次冲突包括床戏都表现非常刻骨铭心,令人敬佩!此处辣菜下用假胸糊弄的好莱坞明星。
看看评分,给自己点一首《不正确的审美》吧
大家骂的那么激烈,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每年只能有一部口碑尚可的女同性恋电影,剩下的不是胎死腹中,就是拍出来再被骂死,今年足以撑起口碑的会是哪部?肯定不是TWTC了,骂莫名奇妙的也不少。
问苍天,为何女同性恋那么难以讨好。
我看了水原希子演的“她“,看到好多人骂:“男性视角下的女同性恋”。然后,我冷不丁想到一件事儿。
2018年的时候,当时有个朋友喊我去打德扑,随便玩玩。然后,当时那几个人在闲聊。他们说到一个男生的女朋友大概是双性恋,然后说,下次叫个美女去满足一下她。然后,别人就哈哈大笑。3p的画面感来了。
在那一刻,我特别特别地生气。气得我本来在喝水,差点一手把瓶子捏爆了。然后我把瓶子往他们两人中间的空隙,扔了出去,没有往他们脸上砸,是往地上。他们就看我,我说,我回家了,不玩了,以后再打吧。然后,拿起包,我就走了。他们大概是愣了一下,跟我说再见。
我也没想到我居然会那么生气,就一种火柴扔在了油上面,一下子燃起来了。我感觉到一种直指内心的刺痛感,或者说,是一种耻辱感。其实吧,那几个男孩儿本身也就是在开着无伤大雅的玩笑而已。本来并没有什么。但是,我感觉一种非常非常强烈的性别歧视。或者说是,是对与女同性恋的一种歧视。就是,在他们的视角里面,同性恋,只是在异性恋主流社会里面,相当于是玩乐一般的存在。一个次要的低等的存在。所谓的女性双性恋,哪怕是找了女生,只是为了玩乐性质,但是,之后她会选择依附于男性。
你可能会觉得这个视角是男性在意淫女同性恋,但其实根本不是。这个想法,也根深蒂固地在很多女生的心里。因为说自己是双性恋,也想找女生玩玩看看,这句话,本身也确实是从女生的口里说出来的。我觉得可以理解为是“直男直女”意淫LGBT。包括耽美文化也是这样子。
其实吧,好像从高中起,我身边一直会遇到,那种有男友的,目测“铁直”的女生,非要说自己也喜欢女生……至少,在我听来,你想表达的,不是“爱情,与性别无关”这个意思。而是,在已经有男朋友的情况下,同时,也想有一个“女朋友”每天亲亲抱抱。(这是人家的原话,不是我篡改的)
我天生对着观念表现出了强烈到骨子的里面排斥。但是,只不过,在十几岁的时候,我找不到合适的语言,去表达对这个世界的不理解和愤怒。只是,本着爱憎分明的天性,对于外在的刺激,本能地表现出对抗性的反应。
比起霸凌之类的,我感受到更多的可能是来自生活中似有若无的软性歧视。毕竟,我本身就是在一个异性恋直男社群里面成长的呀……因为自己天生的问题,对于某些问题表现得特别敏感。
我想,可能我从小到大,在别人眼里,大概是这么一个脾气很大的,不太爱说话,但是攻击性不小的人。会故意发脾气,故意表现得“不合群”。这几个月以来,我一直在反思这件事情。确实,这么多年来,我把我感受到的“敌意”大部分内化了。别人也只是看到,我突然夺门而出,然后,一脸懵逼,但是,他们完全无法联想到我内心的刺痛感。
如果真的哪里需要改变的话,我希望更多地以正面的方式说出我的想法。我觉得,自己的不舒服,不仅需要直说,还需要反复强调。只有这样子,未来的生存环境才会越来越好。
*短评里各位执意要称呼这是“直男视角下”的“姬片”的人们,你们纯粹是浅薄而已。标签化/幼稚化/贬低一部电影是很容易的事情,难的是去看见和接受矛盾里面埋藏着的真实的、与你们不同的人生。你们所用的词语本身就限制了你们能看到的意象,不是吗?*
一、Kiko的表演
怎么形容Kiko在这个戏里的表演呢?我能想到的就是“自然”。她完全地塑造了Rei。Rei可以是一个纯粹的人物,而电影里面更多地是去探索她看似矛盾的复杂性。这样的人物,表演者如果过分雕琢,会令她显得做作而近乎浅薄;而如果过分直白,则难以激起观众心弦的共鸣。Kiko很好地平衡了这两点,这也许是天赋与个人经历的类同,也许是技巧与努力,但她做到了不着痕迹的、自然的表演。西塞罗说“It is an art to look without art”,而Kiko完全做到了这一点。我想,在这场电影里,Kiko展现了她是一位艺术家,甚于是一件艺术品。
- 在第一场和Nanae在浴室里的戏时,她讲出那句“And I finally lost my virginity at 29 years old”之前,脸上略带着的笑,交杂着讽刺、无可奈何、骄傲(I kept my virginity, and I only sacrifice it for your purpose)、期待(渴望被Nanae知道自己的牺牲)、戏谑(如孩童般预谋好要让对方始料未及)、紧张、隐忧与苦涩。我想不到有比这更自然的演绎。
- 在最后一场海边的sex scene,Nanae终于伸出手箍住了她的脖子,Rei那一瞬间的眼神,万千种色彩,惊惧、诧异、错愕、遗憾、痴望、沉醉、不舍,像流水云霞一样飞快地次第变幻流逝,最后又全部被柔情所取代。“那一刹那的接近,反见得睽隔的渺茫。”Rei在当时当刻会想什么呢?对她来说,她到底不是非死不可的;但如果爱人要拿去她的生命,她也未必见得会拒绝。在这样身心沉浸的时候,恍惚间身不由己,死亡的意味是可以被曲解/消解了的。死亡没有那么重,人多半可以以死的形式否定死亡,但一切只属于当下。Kiko的表演看上去不费力气,但留给人的印象可以说是动心惊魄的。
除此以外,还有很多精巧的细节,人物的情感与经历和演员本身美好的色相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万花筒中一样的变幻的光与影。Kiko在过去许多别的电影里面大多是花瓶一样的角色,吹弹可破,空有美好的意志,少见痛苦和真实的挣扎。希望通过这部电影,更多的好导演可以看到她深刻和精致的表演能力,以及浑然天成的风格。
二、电影里血的隐喻
王国维写:“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宋道君皇帝《燕山亭》词亦略似之。然道君不过自道身世之戚,后主则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其大小固不同矣。”
好像完全没有关联,但我觉得Rei也如同释迦、基督一样。一个人一生中短短的几天,也好像可以承载很永恒的东西。仿佛正是因为有了那些美好愿望的破碎、求而不得的挣扎、痛苦的抗争直至接受,生命才成其为生命。
在第一天晚上她们住进酒店的时候,Rei在浴室里冲洗身上的血。我想不到她身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血,水流了很久还是洗不尽一样。这一幕像是一个隐喻。血像是一层层罪,赤练蛇一样缠绕在她的身上。对Rei来说,无论这些罪虚妄与否,它们始终存在,并塑造了她生命的底色。这令她弥足可贵。
为喜欢的女孩杀人是一种罪,但电影里还隐晦地表达了同性之爱作为“禁色”的一种“罪”。我想这部电影不是为了讨论社会议题(诸如家暴、平权等),而是更多地从文学/现实的层面去观察一种同性之爱。爱自身是无罪的,但现实中人们因爱所承受的苦,是真实的。至少在过去几十年里,同性之爱常常是被禁止、被抹杀的,世人的眼光无形之中就会将你定罪。比如在电影里Rei的高中时期,同学们私下议论说她是“大害”;在别墅里,Rei的哥哥请求Nanae赎罪 ,方式是去重新组建“正常的”家庭;还有Rei的母亲至死都不愿接受Rei是同性恋,诸如此类。这些他人所定下的罪/恶,在现实生活中是很难逃避的。Rei勇敢地去承受了一切施加给她的东西,并由始至终都坚定地保持着可贵的自我,这应该可以说是“担荷人类罪恶”吧?
在那场戏的最后,Rei身上的血还是没有洗清。我觉得是这样的:有的罪,本就不必去洗。
三、电影里爱的形式
“但我又不能说,我在等你。你和我从来没有期约。但我和你之间,还没有发生的、可能或不可能发生的,成了我生命中最重;之所以重,因为它总在未来。”
(我找不到这段话的出处了,是《一个女人一生中的24小时》吗?希望有人可以告诉我!)
电影里面有很多沉默的凝视。那一刻,我所爱的对方在想什么?这对我来说也许永远是个谜。我永远想要去确认。在这一点,我觉得日语原名《彼女》比英文版的《Ride or Die》要好。“彼女”始终是一个客体,是被凝视的对象;它可以是一个幻影,但即便再虚幻也可以是爱的具象化。“Ride or Die”,我觉得或多或少总是媚俗的;无论是旅途(ride)还是死亡(die),它们仅是一种体验,在这份爱里其实是无关紧要的。
对于Rei来说,她更多的时候停留在想象;而Nanae则代表的是另一种,会不惜以伤害彼此为代价来去确认对方的爱。
在电影里,Rei说过三次“原来如此/そうか”:
- 第一次:在浴缸里,Rei说“我差点被杀掉”;Nanae停顿了一会儿,回答“如果你们都杀死彼此,事情就完美解决了。”听到之后,Rei流着泪,轻轻放开了抱着Nanae的手,告诉她,“原来如此,对不起。”
- 第二次:在别墅里,Rei的哥哥要求Rei去自首,Rei走上楼告诉了Nanae她的决定。Nanae说,“随便你啦,反正我只是一个外人”。Rei问她为什么生气,Nanae只是请她“赶快和你哥哥去警察局自首”。看着Nanae的侧脸,Rei再次说,“对不起,原来如此。”
- 第三次:Rei在争吵中问Nanae当初为什么要叫她上车,而Nanae回答说,是因为同情:“我以为你只剩下我了,你这个脑子坏掉的女同性恋杀人犯。”最后一次,Rei说,“原来如此;我原本以为我们是私奔,开心得要死。”
其实Nanae说出口的都不是她的本意。但在电影的前大半段里,Rei好像始终是这样被动地去接受爱人的形象。爱的是一个幻象,是想象中的形象,是镜子里面的人,始终隔着距离,需要反复去确认。有的时候你会觉得你爱了一个人一辈子,但其实你是在迷恋一个幻象,是心里面建筑起来的一个角色,她站在你面前的时候,你看到的好像永远隔着你自己构成的面具。Rei这样的方式,我们可以说是个人性格使然,但也许也因为在她的经历中,同性之爱本身必须是隐秘和含蓄的。尽管她能够勇敢地去表达自己的爱,但是未必能够以同样的方式去确认对方的心意。电影真实细腻地体现了这种困境。我想,每个有相同经历的人,一定也会有共鸣。
对于Nanae,她如此爱Rei,为什么会舍得让Rei因自己而获罪呢?是她到底没有想到Rei会真的杀人,还是从一开始这份爱就是病态的呢?我想大概是两者兼具的。但她只有用这样近乎破坏的方式,才能去确认彼方的爱。她有很坎坷的家庭背景和经历,受过许多的伤害,但仍然渴望对等的爱。在电影里她不断地去试探,她想要看自己是否拥有伤害对方的能力,好像只有这样,才能够确认彼此是平等的。
Nanae一开始所能给予Rei的,不一定是好的爱。不过,好在爱可以是变化的、递进的,电影里相爱的两个人不必永远隔着长河而彼此相望。Rei在看见香烟盒里的纸片后,终于明白了Nanae的矛盾,最后紧紧抱住她,说“我觉得你实在是太可爱了”。这一幕我看了很多遍,两位演员都非常可爱!而在海边的那一幕更隐喻着两个人的爱走向真实;最后在加油站时,Rei对Nanae说,“如果说接下来,和我当朋友,或是当情人,有困难的话,你要不要考虑当我的家人?”我觉得,两个人终于都确认了真实的爱。
四、Rei
Rei是一个矛盾、流动的人。她身上有很可贵的天真与脆弱,我觉得用“烈女”来形容她,也很贴切。
港乐里面有三首著名的《烈女》。第一首是梅艳芳的,讲的是“尽冶艳尽美态”的“烈”,是一种决心在梦幻泡影里过到最尽因而四射出来的侵略性的美。第二首是Twins的,算是新时代的平权主义。第三首是杨千嬅的,人尽皆知的“烈女不怕死”。一个词尚且可以有这么多解释,一个人应该也可以被容许有很多种矛盾的面孔吧?
电影里面细致地表达了Rei的看似的矛盾性:
- 矛盾1:在酒店里,Nanae问她说“你喜欢我吗”。Rei接受了她的吻,却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她在挂虑迟疑什么呢?
- 矛盾2:在意别人将自己看作是“风俗女”,当看到报道上描述自己“欢场女子扭曲的爱”的时候,Rei在卫生间里深深地哭泣,但后来,她却可以选择与她厌恶的司机做,如同一个风俗女会做出的选择一样。
列车站外下着雨,司机靠过来的时候Rei放声大笑,走到了雨中。那时候Rei在想什么呢?我觉得她自己也不一定有一个确切的回答,但像我们这样的人,应该也可以选择过不那么清醒的一生吧?应该也可以做出错误的选择吧?我想要破坏自己,想要去过矛盾的、有悔恨的、挣扎的一生,何必要去做“正确”的事呢?
在家人眼中,她是大小姐;在病人眼中,她是医生;而在司机眼中,她是一个被施舍、有着色欲的对象。她选择与司机做,我觉得仿佛是一种冷酷的嘲弄;但她在车厢中望向窗外时,又好像是完全置身事外的。如果现实远远不是心中所想,人是否可以表演自己的生活呢?或者,“人生可否变做漫长程序”?
但无论Rei是怎么想的,电影想告诉我们的是,她一定会做出这个选择,这本身就是一种悲剧。人生中美好的东西正是要被毁灭,人才能够感受到生存。
- 矛盾3:Nanae在列车站的长椅上睡着时,Rei蹲在她的身边久久地看着她,然后伸出双手环住了Nanae的脖颈(尽管后面司机的出现打断了这一切)。然而最后在海边的时候,Nanae问Rei能否将自己杀掉,Rei却是不舍得的,哭着说,“我能;可是杀死你以后,留下我一个人怎么办?我不要我的人生里没有你,死也不要”。
在车站的那一刻,Rei又在想什么呢?她真的是想杀死Nanae吗?她当然是可以有怨恨的,她的一生因为眼前人而被毁掉了。但恨是容易的,也是短暂的,很快就会烟消云散;而爱慕和柔情则是更长久的,足以凭藉着想象抵御一切怨恨。
还有什么呢?如果我可以毁掉从前我珍爱的东西,那我可以重新确认自己的意义吗?电影里面前后两次出现过这个箍住脖子的这个意象。我觉得在某些程度上,这也是两个人不同的对自身和对爱的确认。
- 矛盾4:Rei选择离开了她的“女朋友”美夏,但是在车站里面,Rei最终打电话的对象却仍是美夏。
我觉得,这是电影想表达的另一种爱,也许是介于家人与恋人之间。如果Nanae那天不打那个电话给Rei,也许Rei和美夏最终会过幸福的一生吧?在开头为美夏的生日买蛋糕,在浴缸旁边的嗔怪,我觉得看到的是真正的爱。
- …
在海边的sex scene开始之前,Rei的一段台词(大意是羡慕男人可以在做的时候空出双手)让很多计较用词的人觉得有争议。我觉得这句话很真实也很可爱,完全不属于任何“男性视角”。如果可以的话,谁不愿意能够用双手抱住自己的爱人呢?世界上很多事情从表面上看就是有遗憾,有残缺的,但人是可以不用停留在表面的。
Rei还有一段话我很喜欢,也摘录在这里:
“我不希望被任何人拒绝,也不奢望有人能了解我,只要能接受现实,人生也不是那么不好过。但是当我看见你,高中时喜欢你的感觉突然涌上心。那时我总在想,多希望走在你身边的人是我。我想起了那样的感觉。”
五、Being as a Homosexual 不是只有一种美
我想用卢凯彤的《荒原》里面的这段词来做结尾:
剩这身血肉,仍有志愿;仍未放下:何为美丽和自尊?
人应该可以选择一种被边缘化的、挣扎的一生。爱也不是只有一种爱,美也不是只有一种美,它们都像躺在一个长长的光谱上。人是复杂的;爱是可以是病态的,但病态中也是可以有美好的、能够令人看到希望的力量。生活是可以作为一种审美体验而被赋予价值的。Destructive power也可以是constructive的。破碎中也是能够看到完整的。悲剧里的人也是可以被给予奇异恩典的。
但,我还是很恨每一个给这部电影恶评的人。希望你们都拉肚子噗噗七天七夜!
在我以为是女同恋爱电影时,他开始悬疑血腥。在我以为是犯罪题材时,开始变成公路片。在我以为是逃亡旅程时,开始不断揭示人性。在我以为毁灭吧到只属于两个人的世界去,却在整个过程中逐渐明白对方的心意后想要活下去,即使无法作为朋友、情侣,也请接受让我作为你的眷属家人照顾余生。
就是这样一部充满惊喜的电影,整个观影过程愉悦又舒适,演员的演技实在高明,表现也很特别。剧情张力、戏剧冲突都在线,通过不断插叙两人高中视角展现出一段互相自卑又互相恋慕的神经病爱情。
一边是因对方展现出天使般治愈笑容后人生被彻底毁灭的有钱女同性恋大小姐,一边是穷困潦倒家破人亡被父亲家暴无人疼爱的混入贵族学校的特长生。伶 在偶然中听到对方和同学谈论同性恋说还好,也没有什么危害后,联想起女友笃定地说直女最后还是会回到男人身边,并没有再进一步的动作。而另一边的惠,她始终挣扎在另一个世界,为了尊严。这也是为什么她始终不能接受伶轻描淡写的要求包养她,即使当时没有爱情,但她知道伶是爱她的,她一定依然不希望这层彼时单方面的爱情夹杂了她无力偿还与之对等的感情蒙上金钱这等世俗的字眼。
本就不在一个世界的两个人在不同的世界各自烦恼,各自自卑。如果不是终于意识到自己真的会被丈夫打死,惠就像她说的那样,以后都不会与伶联系,永远生活在没有她的世界里的某个角落。在自杀或被打死之前唯一能想到希望再见一面的人,就是伶。惠还是渴望被救赎的,但没想到伶会以那么决绝的手段真的为她去杀人。听到伶的电话,丈夫已死,她甚至没有回家确认一下只想拉上伶一起逃离。
被众人抨击的第一场容易引起误解的台词出现了。29岁的处女在那(和惠老公做)后结束了。结合当时两人在浴室第一次坦诚相见,一个是满身鲜血触目惊心,一个是满身淤青同样触目,被受伤害的两人放下防备观察对方,惠问“他死了吗”,让伶以为她只关心那个禽兽。在那一刻她是怨恨的,才会喊出那句话。其实这句话的潜台词是,“我为你杀人了,你倒是多关心我一下啊!”以及她说出“我差点被杀”时的心有余悸。一个从开始到最后都纯的女同性恋不可能因为被插入了就认为自己处女生涯结束了而为此产生一丁点悔意,她真正在意的“处女”是为自己所爱的人可以去杀人这样的人生在此之后彻底被颠覆了。
惠在看到伶身上真实的鲜血后才真的意识到,这人来真的。她问出那句话也不是关心他,潜台词应该是在谴责伶,“为什么你可以杀人却不选择带我逃走”。她可能无法理解一个女同性恋在面对自己单方面爱慕之人时,是不会向对方提任何要求的,她只能自己承担一切选择的后果,包括为她杀人。有人说惠是有目的的利用伶,单纯的工具人。但在我看来明显不是这样的,不然惠不会说出伶死后自己没有理由继续活下去。在面对伶的时候,惠同样是自卑的,虽然两个人的出发点并不相同。看到她随身携带了十年的1100円收据与伶的550两枚硬币时,我才终于明白她并不是不爱伶,而是在两人身份不平等的状态下不会爱。
如果没有杀人后两人一起出逃的这段相处,她们会永远处于不同的世界,也永远不会理解对方面对自己时的卑微从何而来。只有极端事件才能促成疯子的爱情。铺垫了1小时57分,两个人终于融合。为“我不是为了和你做爱才杀人,而是因为爱你”这句台词动容。也深深理解伶为自己没有可以进入的连接点导致无法双手拥抱爱人的无力,这不是厌女,也不是男性凝视,更不是拜屌。也许这是在认为对方只有与男性性经验的前提下产生的第一想法,是为自己不能将所爱全身心拥有而自卑。但其实惠并不介意,她以实际行动反攻来告诉伶,现在,你是我爱的女人,这就是我想要的,而不是虚空无爱的那个根本可有可无的棒状物。
十年的分离,人总是要经历过漫长的等待才明白自己内心渴望的。只有在知道我所爱之人也同样有那么一点可能爱我的时候,十年才终于有了它实际的意义。你说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