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万物有价 The Price of Everything(2018)

万物有价 The Price of Everything(2018)

导演: 纳撒尼尔·康

主演: 杰夫·昆斯 George Condo 格哈德·里希特 Njideka Akunyili Crosby Marilyn Minter

类型: 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上映日期: 2018-01-19(圣丹斯电影节)

片长: 105分钟 IMDb: tt7475540 豆瓣评分:8.4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万物有价》探秘了错综复杂的当代艺术世界,也揭示了在如今唯利是图、消费主导的社会中,艺术和对艺术的激情所扮演的角色。影片将镜头对准各路藏家、艺术品经销商、拍卖行与众多艺术家,包括最近的市场宠儿杰夫·昆斯、格哈德·里希特、妮德卡·阿康伊里·克罗斯比,还有曾经的艺术明星拉里·彭斯等。这部纪录片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我们所处的时代和当下的价值观,暴露出其中深刻的矛盾,讽刺当下为无价的艺术品定价的行为。

演员:



影评:

  1. 8.5/10

    “The Price of Everything”是深入当代资本主义艺术生产机器内部进行深入窥探的一部难得的纪录片。

    全片以Sotheby的一次fall auction倒计时为线索,串联起对(主要是纽约)艺术圈各类人士的访谈:artists, collectors, dealers, historians, critics, etc. 其中,艺术家中也分为两类,一类是以Jeff Koons为代表的成功艺术家,另一类则是本片浓墨重彩刻画的“失败”艺术家Larry Poons(两个人的名字也构成某种有趣的对仗)。当Koons在福特式流水线般的工作室中雇佣底层艺术家充当自己的“手”来批量化地完成个人艺术创作,同时依旧宣称自己是在"physically"地进行创作(只不过是"physically through the system")的时候,Poons则选择放弃自己早年被市场所青睐的艺术风格,回到乡间破落的工作室内独立创作个人所希望达成的艺术作品长达数年——当片尾Poons终于成功在纽约重新带着新风格的作品举行展览时,他在美术馆外隔着橱窗望向其中陈列的Koons——那是对本片所探讨的艺术与商业之间的对立所拥有的最具像化的呈现。(当然,流水线式艺术生产并非Koons的独创,早在伦勃朗与鲁本斯的时代就有类似的案例。)

    如题目所标识的那样,资本主义的逻辑在于用"price"去框定"everything",哪怕是以批判与独立为终极目标的当代艺术也概莫能外。当代艺术与资本的态度是暧昧的——如汪民安所指出的,艺术同资本既有共谋的关系,也有抵抗的关系;艺术在批判资本,但是又不拒绝资本——它仿佛在用一种遮遮掩掩、欲说还休的态度与资本调情,和资本游戏。我们或许要承认,资本对艺术有着显而易见的积极作用——没有钱就没有艺术,这是最简单的道理,但与此同时,资本有其独立的逻辑,而其逻辑会对艺术产生束缚——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像片中的艺术评论家所指出的,今天的艺术成为一种investment,更具体地说,是一种diversification tool;或者又像片中的另一种说法,随着奢侈品品牌对艺术的赞助,艺术成为了一种与皮具箱包、高定服饰、手表游艇并列的luxury branch,被最极致地契合着资本主义商业逻辑的商品类型所捕获。我们难以分清某些艺术作品,譬如Koons的"lobby art",究竟应当被纳入fine arts还是fashion product或是luxury design的范畴——看看Sotheby的官网吧,在"Buy Now"一栏中,与fine arts并列的,是jewelry & watches, interiors, wine, 还有automobile。

    决定艺术家孰贵孰贱的,当然如任何商品一样,是supply & demand——但我们要问,对于艺术品而言,究竟是谁的demand在决定其价值?片中的受访人告诉我们,是"financial interests of certain parties",而在这"certain parties"所指向的人群中,有很大比例是那些附庸风雅、"buy with ears"而非"buy with eyes"的权贵阶层——曼哈顿富人区三幢公寓中的同一面墙上都挂着同一个艺术家的同一件作品,便是对这种盲目跟风的直接明证。对于博物馆、艺术馆、画廊等机构而言,即便富有如Getty,一年也最多只能拍下拍卖中的一件拍品,而剩下的大部分作品则都流入了私人收藏的领域,它们(至少在一段时间里)无法在在公共视野中露面,而沦为收藏家的私人玩物——这恰恰与根植于当代艺术精神中的democracy相悖。

    所幸,网络技术的普及与VR技术的发展令艺术的民主化拥有了切实的可能——我们不晓得技术的发展会否真地令普通观众都可以获得同在博物馆中站在作品面前与之对话一样的体验,更不晓得随着技术的发展会否产生与之伴生的社会组织形式使得“技术改变一切”再次成为某种堂吉诃德式的妄想——在2020年这个数据时代发生的一切令我们再次质疑是否技术最终依然无法克服人性的弱点。也许,应当被批判的并非艺术的商业化,而是将艺术与商业混为一谈——商业本身没有错,但我们应当让商业的归商业,让艺术的归艺术——尽管都是成功的“艺术家”,但有些人是由于伟大的艺术成就,而有些则是由于出色的商业能力,他们本非同一种人,而将二者的混淆甚至于颠倒,则或许恰恰昭示着资本主义欲望机器背后的底牌。

  2. 里面出现的几个artist都有很有趣的个人视角。

    Art Critic: Jerry Saltz是我在片中觉得最有趣的一个人物。有别于个人魅力强烈的艺术家们比如:Jeff Koons,Larry Poons,Gerhard Richter等完全创作者的视角。Jerry Saltz的存在比较像是一个站在艺术家和艺术市场中间的角色,清晰的认识到这个市场过于昂贵的趋势带来的负面和正面,同时又在对话艺术家和观众们,比较像是一个调理清晰的总结者,用一个insider的视角和些许叙事的方式来讲述艺术市场的现状。

    其中我最喜欢他讲Jackson Pollock的那一部分,“He made something, may not fit the very large category what we called art,he didn't know... He only dripped about 48 months...

    If you invented fire, which Pollock did, will you be strong enough to stop making fire and go back to hell.

    48 months later, go back to hell and try to make something new again. ”

    Jackson Pollock真是个很有争议的画家了,我记得我本科有一个老师(应该是很多人的观点)觉得Jackson Pollock就是一个over-rated的市场产物。

    从而回到这个纪录片本身,艺术家的作品的本质是expression,他们所想要表达的观念,观点,或者情绪,这些抽象的概念被视觉化,dealer们通过强势的语言包装把“虚拟的”部分,加上price tags。 艺术品拍卖看起来非常像,一场有钱人的欲望标价竞拍会。collector对一件作品的私人欲望有多强,他就会想要把这件作品炒到和他欲望具体值匹配的价钱。

    电影中还有几个有趣的点,比如苏富比那个女dealer说,Jeff Koons的两个作品,一个balloon rabbit,一个 sitting ballerina被放在了不同地方的lobby,让他被渐渐定义为lobby art,这件事对Jeff Koons的伤害很大。

    还有Gerhard Richter说他的作品应该放在museum里面被更多人看到,他的作品是更democratic的,不应该在private的collection里。然后那个拍卖行的dealer被问到这一点,听到museum的时候翻了个白眼,说museum就像墓地一样,艺术作品见不到日光,谁会想把自己的作品放在墓地。(只能去museum看作品的大众哭了)

    艺术家只是creator,却不是owner of their work

  3. 关于博物馆,想起了莫奈在将他的画赠给法国的时候就要求必须在博物馆里展览,本片中一些艺术家也是同样的梦想,博物馆更“民主”,但是大多数博物馆需要政府或者其他组织来供养,艺术家愿意将自己的作品免费捐给博物馆吗?我觉得不太公平。

    艺术品市场的泡沫人人可见,甚至很多作品因为天价拍卖才能被外界所知,何其可笑,可是如果泡沫消失了,艺术所面临的是什么呢?就如同片中那位苏富比的女性工作人员,她审视艺术品的目光和看其他商品别无二致,但是也正是她,给传记作家推荐了作家本人原本并不会看到的女画家的作品。

    假设我们将一切推翻,如果作家是在博物馆中欣赏来自各个地方各种大师的作品,她当然会走马观花的赞叹于各种伟大作品,那幅女画家的作品,她有几分可能性看到,会有人对她说“这副作品你一定会喜欢”吗?

    女作家从旁观者转为这个泡沫市场的一部分很是奇妙,也或许对于大多数收藏家来说,过程也是如此,正如那位被送了第一幅画的女士,爱人送的礼物就在她的生活里,她可以很清楚的描述出来第一眼看见这幅画的感觉,那段回忆通过这种方式一直存在,会有人责怪那位女士让这幅画失去了被更多人看见的机会吗?

    关于收藏家,片中着墨最多的是一位犹太收藏家,他侃侃而谈着怎么通过交换艺术品的方式躲过各种手续费,还有艺术品市场中种种暴利,几十万几百万翻手几千万,对于这些商人来说,艺术的价值在哪里?对于那些被收藏几十年,除了收藏家本人,再无人见过的艺术品,这是不是一种酷刑呢?

    但是镜头一转,我们看到了那位在他讲述从一件雕塑作品到他自己的人生经历,雕塑特定的姿势,被指定的书籍,艺术在何时存在?是在它被创作出来时,还是它存在于一个合适的地点时?

    不仅艺术品在面临困境,艺术家同样如此。

    贯穿本片的两位艺术家,Larry poons和Jeff koons,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对比。

    poons,工作室是一间又旧又大的仓库,里面杂乱的摆放着各种东西,艺术家本人,穿着被颜料污染的工服,更像是一位油漆工,美丽的颜色,伴随着动人的音乐,变成纸上的杰作,而工作室外,有溪流,有草地,有森林,也有骑着机车穿梭其中的艺术家。我们想象中的艺术家不就是如此吗?

    而koons,西装革履,他的工作室,更像是一个标准的现代化公司,忙忙碌碌的工作人员将他的想象呈现在纸上,而他,甚至连画笔都不用碰,更别说沾染颜料了,他可以被称为艺术家吗?那些在拍卖会上价格高昂的像是流水线生产出来的作品,可以被称为艺术品吗?

    没有答案的问题,无数Jeff koons类型的作品会在拍卖会售出,无数人会像女作家那样偶然成为收藏家一员,当然,也会有无数Larry poons类型的人坚持在美术馆展览,更会有像犹太收藏家那样的人,让艺术品回归到它本该在的地方。

    万物有价,万物永恒,一切都会变动,唯有艺术,一如初见。

  4. -the only way for cultural to preserve is to let them have a great value

    -art market vs artist making art - not necessarily related

    -“living with such picture will change your life” “how could it change your life?”

    -Scull Auction

    - Acquisition is an involvement

    - “You made money from my work” “what about your other work now, we work for each other”

    -“there’s people know price of everything but value of nothing”

    -Damine Hirst

    -“Is it art?” “Is it?” “Is it?”

    -“are you a rich person?” “I...” “yes you are” “I live on park Avenue Manhattan”

    -“contemporary art become a luxury brand” — Barbara Rose

    -I want my work be in the hand of gatekeeper of cultu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