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指挥家 De dirigent(2018)

简介:

    影片是一部真实的女性职场奋斗史,看出身底层的女性如何突破职场“天花板”,成为史上第一位女性指挥家!当爱情和梦想“狭路相逢”,看她如何“指挥”人生,成就自我!电影根据真人故事改编,讲述“史上最伟大女指挥家”安东尼娅‧布⾥克勇敢追求音乐梦想,在女性社会地位极度受限的上世纪20年代,最终实现自我价值的故事。她出身微寒,却心怀音乐梦想。追梦途中,在以男性为主导的音乐世界中历尽荆棘和冷眼,却永不言弃。当希望的曙光初露,她深爱的男人却希望她为爱止步,最终她毅然选择飞往追寻音乐梦想的欧洲,可他们的爱情又将何去何从......电影由荷兰名导玛利亚·彼得斯执导。

演员:



影评:

  1. 1

    委屈到我哭鼻子。

    是真人真事。1974年,老太太还拍了个纪录片。作为存世的证明。

    她叫安东尼娅 · 布里科(Brico),1902年6月26日生于荷兰鹿特丹,世界级的海港。然后像漂泊的荷兰人一生动荡。1989年8月3日去世于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

    她是第一位获得世界认可的女性指挥家。

    片中重复两遍的台词:“所有好的东西都来自荷兰!”(也许是指东印度公司,也许是指代尔夫特陶器,也许是指梵高的油画。呵呵)

    非凡的女性,从战胜压迫,到打破规则,再到重新想象世界。Dutch Dutch!飞翔的荷兰人!

    2

    1908年,6岁的Brico从祖国荷兰搬到了美国,和父母在加利福尼亚定居。片中对其可怜的家世叙述颇详,被宗教背景的父母送人,Brico苦苦寻觅自己的身世,天天啃着片面包。

    1919年,她从奥克兰的高中毕业,那时她已经成为一名有成就的钢琴家,并在她的指挥生涯中有了一个小小的开端。她甚至能弹《蓝色狂想曲》。(罗宾、弗兰克是全片绝对的亮点。)

    1923,她毕业于加州大学的伯克利分校,曾担任旧金山歌剧院主任助理,在大学期间的教师包括Sigismund Stojowski。1927年她进入柏林国家音乐学院,1929年她成为第一个从指挥学硕士班毕业的美国人。她还是汉堡爱乐乐团指挥卡尔·穆克的学生。片中后半段,就靠这位没有偏见的名师了,而且从没想过要“性剥削”她(如刚死的多明戈)。穆克录音虽然不多,但绝对是指挥界的伟人。

    3

    Brico作为职业指挥家的首次亮相,是在1930年2月的柏林爱乐乐团。她站在世界的巅峰。这一场,以及后来的洛杉矶交响乐团、旧金山交响乐团和汉堡爱乐乐团,受到了评论家的高度赞扬。1933年1月,她作为音乐家交响乐团的客座指挥在纽约首次亮相。随后在底特律、密歇根、布法罗、纽约、华盛顿等地客串。美国的乐团虽然水平不弱,但是真正的崛起还是在二战智力外逃以后。

    1934年,她同意成为“新女子交响乐团”的指挥。我们看到这片电影海报上,用的就是指挥女子乐团的场景。1935年初,新女子交响乐团在纽约举办了两场音乐会,此后每年都要举办一次完整的音乐会,直到1942年。

    1938年7月,她是第一位指挥纽约爱乐乐团的女性;1939年,她在纽约世界博览会的音乐会上指挥联邦管弦乐队。1946年,她进行了一次广泛的欧洲巡演,在那里她既是钢琴家又是指挥家。巡演期间,伟大的作曲家西贝柳斯邀请她主持赫尔辛基交响乐团的一个音乐节目。1974年,吉尔·戈德米洛和Brico的前学生、民谣歌手朱迪·柯林斯拍摄了一部关于她生活的纪录片《安东尼娅:一个女人的肖像》(我在文章开头提到过)。

    4

    片中的重点就是:那一个个的“第一次”。她灰姑娘般的身世。

    男性,都等着她出丑。残酷的世界。心爱的男人,也只是指望她结婚生子。

    看完有想哭的感觉。

    不给你机会,是什么感受?没有机会,是什么感受?

    1没有机会,是什么感受?

    2没有机会,是什么感受?

    3没有机会,是什么感受?

    即使社会的砝码没有向她倾斜,但她仍然不放弃努力。如此乐观的对待这个轻虐她的世界。只不过因为她的性别。

    心里只想为她喝彩。女子在任何一个地方也不输于第一性!

    PS:QQ音乐里仅有两首她指挥的莫扎特序曲,值得一听。搜“Brico”。虽然又慢又拖拉,但声音有层次有质感。那绝对是一个不容你忽略的声音,一种横空出世的表达。我可以反复循环的播放而不厌倦。

  2. 电影《指挥家》是历史上第一名女性指挥家安东尼娅布里克的个人传记,讲述了出身底层的安东尼娅在上世纪30年代,凭借自身的努力与坚持,在男权与上流社会的轻视之下成为出色的指挥家。 故事的表现中规中矩,全片看下来感人之处不少,但大局上有很多不足。作为一部女性电影,电影中有太多男性视角的凝视。如果这些凝视仅仅是偏见也就罢了,电影的很多角度会让人觉得,相比女主自身的努力,她所取得的一些胜利不过是某些男性的好奇、恩施、欲望。比例上不恰当,电影所呈现的女主自身的付出不够深刻。 在音乐的部分,导演也没有什么个人的理解,没有发挥出音乐题材在电影中所能发挥出的属性,一些视听上的趣味性。并且很明显的,电影在音乐方面的诠释远远不够。在前半部分尤为明显,作为一位有才华、追求音乐梦想的女性,电影没有呈现女主在这方面的细节,反倒让女主像一个活动家一样,去各处游说。无论是家庭线还是爱情线,都让人觉得比重大于音乐线本身。 另外从主题大的表达面上,其他女性角色的塑造未免太少。从呼应主题上来说,无论是反面的愚昧女性,还是支持者们,便装女性的表演者,女扮男装的贝斯手,这些人物在音乐的纯粹性以及对抗歧视上所能发挥的作用,远远大于女主的小情人或是那些低看女性的男人。所以整体上,电影完全有更优秀的空间。

  3. 一部很励志的电影。讲的是上世纪二十年代一位热爱音乐的女子安东尼娅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美国第一代女指挥家的故事。

    影片讲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背景设定在1926年。安东尼娅是一个寄养在别人家的孤儿(这和乔布斯的出身几乎一样)。那时在美国,妇女获得选举权仅仅才六年,社会上对女人的偏见无处不在。由此可以想见,一个处于社会底层的女子,要实现自己的理想,成为指挥家是多么艰难。贵族沙龙上的嘲笑,汤姆森夫人的不屑,门格尔堡近乎诋毁的所谓“推荐信”,这些都没有动摇安东尼娅的决心。当德国著名指挥家卡尔·穆克拒绝了安东尼娅的收徒请求后,她踩着垃圾箱,登上卡尔·穆克家的窗台,和他有了这样一段对话。

    安东尼娅:“史怀哲是你的朋友吗?”

    卡尔·穆克:“我们是有些相似之处。”

    安东尼娅:“一次大战他在法国被抓,他什么也没做,只因为他是德国人。你现在谴责我,不是因为我做错了什么,只因为我是美国人、或荷兰人、或女人或年轻人、或不吸烟。这叫短视。”

    卡尔·穆克:“那就短视罗。”

    安东尼娅:“在他写的关于巴赫的书说,那些音乐家为了他们最重要的日子来到,竭尽一生精力。我就是那样。”

    卡尔·穆克:“你在损我吗?”

    安东尼娅:“还没有。史怀哲放弃了音乐,选择了其它。而为了音乐,我宁可放弃热爱的生命。就算你不帮我,先生,我就是要成为指挥家。”

    安东尼娅的执着终于感动了卡尔·穆克。他最后问了一句:“所以,你准备竭尽一生精力了吗?”他无疑得到了肯定的回答。

    安东尼娅对音乐的热爱,来源于她的遗传天赋,更是因为只有音乐才能使她在这个黑暗的世界上看到光明,得到快乐和希望。获得精神的慰藉。她并没有高远的理想和伟大的抱负,仅仅就是喜爱。当法兰克问她:“你会仰望天空的星星吗?”她回答:“不会,我只欣赏脚旁的花朵。”为了音乐,她可以忍饥挨饿,忍受屈辱,甚至忍痛放弃了她渴望得到的爱情。当法兰克对她说:“我要你,我想娶妻生子。”安东尼娅毫不犹豫的告诉他:“那去找别人吧。”或许我们会质疑安东尼娅的思维太极端。可是,世界上许多的“第一次”的出现,不就是因为有了这些极端的人极端的想法和极端的举动吗?她没有伤害任何人,也没有向任何势力屈服,这样的奇女子难道不值得我们敬佩吗?最后安东尼娅的目标并没有在“凡事都有可能的美国”实现,而是在德国获得了成功。

    我们不妨做这样的假设,如果安东尼娅的所有努力换来的并非是后来的成功,而是归于失败,那将会是怎样的情景?实际上,我说的这种情形更加常见更加普遍。目标没有达到当然很不幸,然而只要你做出了努力,经过了百折不挠的过程,看遍了人间冷暖,经历了世间的酸甜苦辣,即便失败了又怎样?即便是无人知晓又怎样?你的勇气仍然是值得称颂的。你的人生仍然是完美的。

    影片的编导根据情节的发展,配上了许多我们熟知的音乐片段。反映了上世纪二十年代古典音乐的发展趋势。也体现了编导对于不同时代音乐的喜好。即;尊崇巴赫,喜爱德沃夏克,追随马勒、格什温、斯特拉文斯基。

    并且这些配乐和情节是那么契合。举例来说:

    影片的第一场音乐会是马勒的《G大调第四交响曲》;

    安东尼娅全家在街头上观赏的音乐并使得她养母头疼的是苏萨的《自由钟进行曲》;

    安东尼娅在法兰克和指挥家里弹奏的是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

    在富豪募捐会上,安东尼娅和罗宾等组成的乐队演奏的是德彪西的《梦幻曲》;

    当安东尼娅得知自己的身世时疯狂的弹奏钢琴的是斯特拉文斯基的《火鸟》;

    安东尼娅在德国指挥的首场演出是德沃夏克的《自新大陆》和《美国组曲》;

    在安东尼娅圣母去世的教堂里管风琴弹奏的是巴赫的《亲爱的耶稣,我们在这里》;

    在美国第一场演出是舒伯特的《第八交响曲》;

    最后的结束曲是埃尔加的《爱的礼赞》。

    影片的编导对于情节的剪辑和调度非常出色。特别关注了一些细节。如五次出现的洋葱,两次出现的那根筷子和被毁坏的琴键,与情节都密切相连。可见编导确实是用了心了。饰演安东尼娅的克里斯蒂亚娜 ·德·布奥恩和饰演罗宾的斯科特·特纳·菲尔德的表演都非常出色。尤其是菲尔德完美的表达了罗宾这个亦男亦女复杂的人物性格,还注意了相关的演技,如在酒吧的演出中,很自然很优雅的将大贝斯原地转了几个圈,很符合当时的演出风格。

    比较差劲的是饰演法兰克的本杰明·温赖特。虽然很白脸很鲜肉,但是一遇到需要表达复杂情感时,便力不从心了。虽然不能说演砸了,可实际上让观众不知其所以然。

    本人评分:7.5。

  4. 作者:伊姐 杉姐,本文首发《伊姐看电影》

    01

    有一部女性电影,我期待已久。

    它就是《指挥家》。

    这是2021年第一部高口碑女性励志片。

    1926年,女主安东尼娅·布里克是一位音乐厅服务员。

    虽然家境贫寒,但她却一直喜欢艺术,看到音乐家时的眼神,闪烁着光芒。

    布里克与男主汤姆森的相遇,就在一场音乐会。

    那是一个尴尬的开始,她接二连三不按常理出牌的举动,让汤姆森惊掉了下巴。

    但,布里克的美是无法掩盖的。

    两个人在夜色下跳舞,忘我地亲吻。

    之后,女主如愿考上音乐学院,被录取的那一天,汤姆森开着豪车在学校门口等她。

    演到这里,很多观众和我一样,认为这是一个灰姑娘和白马王子的玛丽苏故事。

    但接下来发生的事,上演了惊人逆转。

    《指挥家》是根据女指挥家安东尼娅·布⾥克的真实经历改编的。

    安东尼娅·布里克,1902年6月26日出生于荷兰鹿特丹,1989年8月3日去世于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

    (她是母亲与一位音乐家一夜情后的禁果,布里克两岁时,母亲因为无力抚养,把她送给了不能生育的沃尔迪乌斯夫妇。当生母想要回她时,养父母带着她移民到了美国,并给她改名叫威莉·沃尔迪乌斯。养父母带着布里克移民之后,生活并不富裕,养父靠扫街为生。)

    布里克小时候一直住在贫民区,虽然家里有一架父亲捡回来的旧钢琴,但她从来都不敢真正地弹奏。

    因为房子隔音效果太差,她只能拍打琴弦,这个细节,在电影里有体现。

    布里克把所有的激情和生命都献给了音乐,一生未嫁,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位公认的女性指挥家。

    《指挥家》之所以值得看,很大一个原因是,它被称为复古版的《爱乐之城》,电影中有大量大家熟悉并喜爱的古典音乐。

    (两个小时的电影,22首世界经典交响乐穿插其中。从巴赫、马勒、德沃夏克、埃尔加、比才、德彪西、格什温到贝多芬......在音乐的世界中畅游,耳朵真的太享受了,陶醉到无法自拔,电影结束,我还特意把电影中演奏过的乐曲找来听了一遍。)

    最让人惊喜的是,这些音乐融入在电影中丝毫不突兀,声画剪辑完全贴合了故事的情节。

    • 当她第一次弹奏钢琴曲给汤姆森听时,她选择的是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咏叹调;
    • 当她与反对她的人抗争时,音乐是普罗科菲耶夫的《彼得与狼》。

    02

    《指挥家》除了真人故事改编和音乐之外,最有价值的是,呈现了女性在20世纪初,所面临的婚姻、家庭、与社会的巨大束缚。

    布里克生活的时代是20世纪初,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女权运动已经在美国开展了近80年。 就算少数女性登上了政治舞台,但更大多数,真实的情况是无比艰难的。

    电影中,钢琴老师的家中已有五六个孩子,家中乱成一团,但师母还在怀孕,准备生下一胎。

    养父母爱布里克,但却时刻计算着成本,认为养女儿的钱终有一天需要她来偿还。

    打字员的工作根本就不需要打字速度快和正确率,因为大家承认的并不是女性的工作价值,仅仅是外表而已。

    我们前文提到的玛丽苏情节,汤姆森的确爱布里克爱得发疯,但仅仅是爱她的外表和性格,布里克有没有才华,能不能继续深造,他一点都不关心。

    基于这样的社会背景,当布里克在宴会上讲出那句“我想当指挥家”的愿望时,在场的名流贵族不顾形象,哄堂大笑,汤姆森也倍感尴尬,因为,大家认为音乐界永远不可能有女指挥家。

    那是一个女性指挥家站在舞台上会被口水和压力“杀死”的年代,

    为了追寻梦想,她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徘徊在各色渣男、吝啬鬼、以及人身攻击之中。

    布里克的第一场演出,刚好与汤姆森娶富家小姐的时间重合。

    镜头在两个场景之间来回切换,是赤裸裸地在告诉我们,那个时代的女性,想要获得自身价值,必须要拿爱情和婚姻来偿还。

    影片中最惊喜、最具有讽刺意义的人物设置,莫过于一直默默支持她的好友。

    他给布里克工作机会,在布里克无家可归时收留过她,甚至她在欧洲求学时,他也一直默默支持着她..... 当大家都以为这或许是布里克的真爱之时,故事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03

    看着《指挥家》的时候,近些年的大女主戏,一幕幕在我脑海滑过。

    《致命女人》中,外人看来,贝丝·安拥有的生活是妥妥的橱窗精品。

    然而,女邻居一眼就看出了问题——罗伯想喝咖啡,他不说话,而是敲敲杯子,贝丝·安微笑着回应。

    她过的,只不过是以妻子名义的女佣生活。

    《美国夫人》中,女主菲利斯毕业于华盛顿大学政治学专业,硕士学位,二战时做过炮手和弹道技术员,对国防和核战争话题表现出浓厚兴趣。

    1964年就参与政治,在国家共和党机构工作,甚至帮助巴里·戈德华特拿下过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名。她甚至是个畅销书作家,一本书曾卖了超过三百万套。

    但,她非常明白,自己身处男权社会的劣势。

    想要在选举中获得胜利,需要打扮成家庭主妇的样子,在议政厅里送面包,站在男性立场,公然反对《平权修正案》。

    想要赢得男人的目光,就需要站在台上穿比基尼走台步、露出八颗牙标准微笑,以及接受男人们的口哨。

    《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中,米琪终于打破时代枷锁,离了婚,走出了家门,成为一名脱口秀演员。

    但她的薪酬是什么?

    她的薪酬很多时候不是钱,而是实物,卫生棉、以及煎饼糖浆等等,社会默认女性不配靠劳动获取金钱。

    很多人看完这些作品,关上电脑,安慰自己,这幸好是上世纪的事情。 但当代社会真正做到女性平权了吗?就社会舆论而言,我们依然处于巨大的男性审视之下。

    成都疫情流调,新冠女患者因为在酒吧,而被喷“去酒吧的女的活该,能有什么好人”,没错,一旦女性出现猥亵、强奸事件,很多人的本能反应还是:

    “穿那么风骚,活该被骚扰。”

    “晚上那么晚不回家,她也有错吧。” 就职场环境而言,我们依然面临太多不友好。

    就业选择少、招聘性别歧视、面试被问婚恋、入职前妇科体检、职场性骚扰……是每个女孩走上社会,要面临的问题。 即使女性员工和男性员工一样扛得住966,但综合调查还是显示女性整体收入低于男性17%。

    在婚姻生活里,大部分女性的价值,依然跟子宫紧紧绑定。

    在婚姻家庭中,21世纪了,还有女性因为无法怀孕被丈夫、婆家活活折磨致死。

    这些东西,男性愿意去正视吗?答案是,不。

    既得利益者,不可能凭空放弃自己的权力。

    讲述女性家庭困境的韩国电影《82年生的金智英》上映时,女性观众为这部电影打出的平均分是9·46,而男性却是1·76。 男网友留言称“一群被害妄想症的狂欢,建议送她们去心理治疗室”。

    04

    《指挥家》的最后,有一行字幕令人唏嘘不已:

    2008年世界上最具权威性的古典音乐刊物《留声机》发布了世界排名前二十名的交响乐团,但没有一个用过女性首席指挥一直到2017年该刊物的另一项排名显示,全球前五十名伟大指挥家中依然没有一个是女性。

    她的地位,她的身份至今也没被人承认啊!

    如果说男性作为既得利益者,不愿意出让权利,我们最难过的是,很多阻挡女性前行的声音,甚至根本就来自于女性。

    将近百年前,在电影里,女性对待布里克的态度非常傲慢。

    而今天,孔雀舞女王杨丽萍美丽优雅半生,到头来却要被普通女性去指责“一个女人最大的失败是没一个儿女”。

    董璇在丈夫出轨后仗义救夫被骂“原谅教主”。

    马伊琍在文章出轨五年后最终选择离婚,之后交了新男友被喷“离婚才多久就有了新欢......” 女性到底怎么做,才能逃脱同性的诋毁和指责,羞辱和鄙视链?

    很多人提到女权,就要开骂“女权婊”,但女权不是要求女性的权利在男权之上,仅仅是平等而已。

    一百年前,三妻四妾还是合法的,一百年前,我们还需要裹小脚,所以,不管道路多难,要相信未来,相信滴水穿石的力量。越来越多的女性影视作品涌入眼前,就是一次又一次为女性发声的机会。

    我们不能改变社会,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请记住,不管遭遇多少困难,依然要视自己如珍宝——那些伤害,不是你的错。 你已经做得很好,请永远记住,不管处在什么环境里,你都有权利,奏响自己生命的独特乐章,因为,你就是自己的,唯一和珍贵。


    大家好,我是杉姐。影评人、编剧、导演、教师小姐姐一枚,公号《杉姐影院》创始人。作品散见《幕味儿》《豆瓣电影》《第十放映室》《电影烂番茄》《武志红》《遇见张小娴》《外滩The bund》《灼见》《大象点映》《独立鱼》《伊姐看电影》《世界华人周刊》等公号。

    杉姐不要赞赏,不要糖,就喜欢看你转发+点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