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夜的定位其实挺微妙的,对于常年消费日漫的受众来说它是一部恋爱喜剧(男性向)的,但在成为话题作之后,它似乎正在成为大众级的恋爱动画 于是这部动画同时存在“宅”和“现充”两种取向,对于前者来说,它有着讨喜的设定(普通男与大小姐)和有趣的角色,对于后者来说,这种集中于初高中年龄段搞暧昧的恋爱题材无疑给了现实荷尔蒙散发的去处 而弥合这两种取向的则是男女双方的大量心理描写和无厘头的搞笑段子。悬疑和喜剧要素的混合让这部作品尤为有趣。 而这些都以“告白”的不成立和“恋爱”的成立为前提。一旦告白结束,剧情也将走向尽头。而若两人不存在恋爱关系,剧情本身也就不成立。 辉夜就在两者之间走钢丝,打擦边,活生生地将青少年男女的爱情打成了心理战,而这无疑是搞笑的。 “先告白的就输了”旁白如是说道。 爱情中存在着不平等的关系。正如男女主两人的家庭情况的不平等一样。 而动画的终极目标就变成了如何在弥合这种不平等的前提下顺利告白。 而这个剧场版则拿出来一个更为耍宝的答案——“吻”。 吻确实不是告白,而是比告白更激进的东西。 这个吻同时也让恋爱的发生提前了,并让人不得不开始思考自我的问题。 告白需要理性的自我,而吻更像是情迷意乱后的本能。于是,如果按弗洛伊德的分法,这里就出现了“自我”与“本我”的对立。 可正如剧场版里剧情焦点的“人格面具”所说的一样,人往往在他人面前都会伪装自我,我如何确定别人爱的我是真的我呢? 自我,在真正遇到他人(恋爱)的时候,迅速发生了分裂。这种分裂在剧中体现在辉夜的人格剧场,而往往作为一种自卑感体现出来。 我深知自我是虚伪的,“真正的我”是讨人厌的。他人越喜欢这个“虚伪”的面具,则越代表“真正的我”被人厌弃。 到最后,正如剧中的恋爱变成了与自我和解的游戏一样,恋爱的问题变成了一个“如何接受自我的问题”。 但“真正的我”真的存在吗?我认为剧中最有趣的点莫过于此。 告白不过是一个为恋爱赋魅的装置,但爱情却是一个去魅的过程。 忍受爱情的不纯性,忍受自我的重负,是一项长久功课。在其中,我是虚伪的,爱是虚幻的,但爱上这种虚幻,确是唯一真实的。
如果说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神作,那么我认为辉夜就是现在这个时代的神作。我发现在讨论神作的时候,大多数人总是不愿意提喜剧,似乎是觉得喜剧的娱乐性质导致它不太适合被当成神作来膜拜。但这种观点我绝不认可,我认为辉夜是有值得被称为神作的特质的。从题材上来讲,大点说,是爱情,具体点说,是青春期那种悸动,是大人们看起来有些可笑的恋爱博弈。真的有很多人谈到爱情,就觉得轻浮、无聊,不屑于或是羞于谈论。但是实际上爱情却正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终极话题,而这种青春期的拉扯也是很能引起共鸣,所以至少我认为题材不会阻碍辉夜封神。至于动画本身的制作,在这个时代真就是无出其右。剧情最有特色的就在于比较戏剧性地展现了暗恋中的各种心理活动。日常和恋爱两条明暗线很清晰,日常的嬉笑打闹间主线剧情便不断推进。最值得称道的是漫画本身后期已经看不到诚意了,如果完全照搬原作那可能会崩坏,这里真的就彰显制作组的功力了,本来亲完之后结局也很不错了,但又加了个剧场版,第三季的结局或许能用吊桥效应来解释,因为两人的心态还是没有发生转变,而剧场版两人从一开始的别扭、傲娇、逞强,到最后摘下面具,坦率表白,看到这样的结局显然更让人欣喜。而作画真就突出一个稳定,三部几乎可以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同时质量也很高。人设其实都比较常规,但也好在常规,并没有过分追求新意,而是把手里有的牌打好,比方说石上和学姐和伊井野的三角关系,并没有那种党争的火药味,反而让人感觉不管选择谁都很能理解。至于会长和辉夜,从一开始的试图展现完美的自己、让对方臣服的恋爱头脑战,到最后坦率地展现出笨拙软弱的那一面,相互接受,既是人设的转变,又是爱情的体现。 恋爱不是战争,暗恋才是战争,我们在暗恋对象面前渴望展示最完美的自己,但那并不会让别人喜欢上自己。而只有当这场战争结束,暗恋对象接受了你的弱点,接受了真实的你,恋爱才真正开始。“究极浪漫”只是一刹的心动,“永不结束的初吻”才是真正的爱情,这部剧场版真的升华了。
人类的孤独本质总是驱使我们追寻伴侣,而爱,总像奇迹一样降临到人的身上,让我们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寻求超越我们自身价值的意义。
人为什么需要爱?
《会饮篇》中,戏剧家阿里斯托芬认为人本是一颗球体,有四只腿四只手与两个脑袋,但由于傲慢,人激怒了天神,被神劈成两半,人就成为我们现在的模样,两只腿、两只手和一个脑袋。人的另一半走失了。于是,他们总是要试图找到彼此的丢失的另一半,这种寻找就是爱。爱是要将这两个半人合二为一,要将走失的两个人缝合在一起。爱是缝合、补充和拼贴,就像把打碎的瓶子要缝合完整(汪民安,2022)。因为人的残缺,破碎与孤立。我们通过爱来恢复某种最开端、最美好的人的状况。
在追求爱之路途,人们总是幻想永恒之爱,渴求超越自身有限性的永恒性。可,爱总是无常,经受爱别离之苦才是恒常,世间可有永恒之爱?
恋爱喜剧《辉夜大小姐想让我告白》剧场版已于22年圣诞节前上映,TV版随后分为四集放送。至此,动画已覆盖赤坂明在漫画中的大半叙事。剧场版讲述了奉心祭后,辉夜与白银步入正轨的爱情之路,但最吸引我的,却是燕学姐与白银父亲对爱之无常的对话。
剧中,燕学姐困惑于爱之短暂与人心易变,人们总是简单的交往而后分手,“明明那么容易就会变心,却还想用契约来约束呢?一直喜欢着自己喜欢的人,一直喜欢着自己,明明就很难,所以到底是在宣誓些什么?”,白银父亲的回答是:“的确,也许正如你所说,喜欢上什么人,与之发展成恋爱关系,不管是谁都会说这很美妙,但大家都搞错了,恋爱享受的就是成功前的过程,一旦喜欢的心情达到了某个高度后,之后就只会一直下降了,那就是,恋爱的真相,根本就不存在永远的爱。”但是,白银父亲补充了一句,“说不定有真实之爱”。
爱情的体验总从高处不断往下,这很符合我们的直觉体验,可是,为何爱情总是很难长久,恋爱之初的人们却又总在幻想一种永恒?
恋情初期对爱的永恒幻想总是存在于人之想象。人们的典型信念是,爱情应恒久不变,而两人的相遇总是充满宿命与意义,永恒之爱似乎无处不在。这种永恒性似乎无处不在,存在于好莱坞电影的叙事,存在于汤显祖与莎士比亚的爱情悲喜剧,存在于阿布拉莫维奇的当代艺术(如长城之行)。
可是,我们体验的爱往往并非如此,如白银父亲所言,当我们“坠入”爱河时,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会抱有一种宿命性的神话叙事,并获得至高的感官体验。人们很喜欢用“坠入爱河”(Fall in Love)一词形容恋爱的开端,个体似乎被“拽”入一种不可思议的体验,这是一种迷狂与幻觉,爱情让人眩晕,让人发懵颤抖,这是世间最美的体验,像克里姆特的《吻》,被闪耀的金色笼罩的情侣相拥而视,悄悄垫起脚趾,时间凝固,爱恋能够永远持续下去,直到黑格尔式的历史终结。
此乃谎言。
一项基本的事实是,随时间流逝,浪漫的爱情会减弱(Sprecher & Regan,1998)。迷狂之爱能持续多久?当初期激情之爱渐退,我们开始发觉对方的不完美,而曾经那位完美的TA,只是经过自我美化与想象的虚幻体,渐渐言语隔阂化为焦虑、冷战与冲突相随,历史没有终结于“永恒之爱“,而是终结于想象的破灭。这种减少可以非常快速,美国一项规模性调查显示,仅仅在结婚2年之后,夫妻彼此平均表达出的情爱就比他们刚结婚时减少了一半(Huston & Chorost,1994)。
可见,宿命与永恒之爱是一种幻觉,罗兰·米勒 (Rowland S. Miller)在《亲密关系》中,认为宿命之爱是一种不利于爱情维持的负面信念,拥有好莱坞式宿命信念(destiny belief)人群认为,伴侣要么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婚姻生活注定幸福美满;要么不是冤家不聚头,婚姻生活注定痛苦悲惨(Knee & Bush,2008)。当甜蜜的爱情从体验之巅慢慢下滑,任何争议都意味着他们的爱是不完美的。更糟糕的是,当亲密关系出现问题时,持有这些错误观念的伴侣并不会采取建设性的行动来改善关系。由于相信伴侣不会改变、真爱天注定,他们就不会设法去解决问题,而只会逃避问题(Franiuk et al.,2002),他们更愿意结束不幸福的亲密关系,而不会努力去修复亲密关系(Knee et al.,2003)。宿命式的关系信念是如此的理想化和过于乐观,没有任何亲密关系能达到它的标准。
请接受吧,爱情难有宿命与永恒。
可是,为何白银父亲在戳穿爱之长久谎言后,却认为可能存在“真实之爱”,什么是真实之爱?
理解真实之爱的前提在于理解爱之组合,爱由三项爱构成:亲密之爱、激情之爱与承诺之爱。事实上,斯腾伯格认为所有不同的爱情都由这三者组合而成(Sternberg,1987,2006)。亲密之爱(intimacy)包含着热情、理解、沟通、支持和分享的共情。激情之爱(passion)是性的唤醒和欲望,是性渴望与相互的需要,承诺之爱(commitment)则投身于爱情和努力维护爱情的决心。承诺是认知性的,亲密是情感性的,激情则是一种动机或者驱力。恋爱关系的“火热”来自激情,温情来自亲密;相形之下,承诺反映的则是完全与情感或性情无关的决策。”这三种爱构成真实之爱的根基,失去承诺的爱迷狂而美妙,但仅限于短暂的温存,失去激情之爱的爱能作友情却非爱情,唯有三者相叠,才组成爱。
虽然激情之爱随时间之潮逐渐褪去,但承诺之爱与亲密之爱却在上升,这可能就是真实之爱(True Love)达成的可能。激情之爱会消退,但亲密和承诺并不如此(Ahmetoglu et al.,2010)。相伴之爱比激情之爱更为稳定(Sprecher & Regan,1998)。能获得真实之爱的人通常会向配偶表达出许多相伴之爱,虽然相伴之爱不依赖于激情,身处相伴之爱的人仍会感到非常满足(Hecht et al.,1994)。
现实中的我们,可以获得真实之爱吗?
能够
真实之爱需要双方的配合与努力,幸福的关系是努力和付出的回报,如果伴侣一起努力战胜挑战、克服困难,良性的亲密关系就能逐渐建立起来。
在平凡的生活中,我们难以经历爱在三部曲中跨越十余年的重逢之爱,也难如Netflix《初恋》遭遇戏剧式的失忆与重逢。但戏剧性与永恒性从来不是真实之爱的必经之路,而是充满着日常和平凡的温情承诺。
真实之爱,可以是《Relife》中两位主角超越个人的爱之救赎,是《继母女儿是前女友》中水斗与结女因缘际会的再遇与相互拯救,是《利兹与青鸟》中霙与伞哥的和解与放手,是《小姐》中淑姬与秀子逃离邪恶世界的勇气,是Simon Baron-Cohen在《The Science of Evil》中救赎人类残酷与邪恶的可能性,是弗洛姆在《爱的艺术》所述的相互螺旋式的上升与相互前行。真实之爱帮助我们克服邪恶,理解他人,尊重彼此,增加共情(empathy),走出孤独,步向真实。就像弗洛姆一直以来坚信的,爱是一门艺术,需要学习与实践。
永恒之爱难寻,但真实之爱常在
愿我们能够追寻一份真实之爱。春宵苦短,少女/少年前进吧
2023.7
《辉夜》最高潮部分交给A社制作无疑是锦上添花。 赤坂对恋爱人心的窥探细腻得可怕,将爱情真正拔高到了灵魂的交流,以及对放下防备与保持倔强的矛盾的探讨也深入浅出。 原画就很出彩,而动画大大拓展了表现形式,将经费砸在音乐与画面上,将辉夜情感的转变具象化,巧妙地反映她内心一点一点接纳全部的自己的过程,最终与四个自己和解。 恋爱还是需要主动,打开心门的辉夜放下了大小姐的尊贵,与白银的身姿平视,甚至踮起脚尖来与他吻别远海的斜阳,她的主动告白并不意味着她的失败,这是两位有情人终成的眷属,是双赢,是共勉。 虽然漫画后面烂尾,但还是希望动漫继续做下去,获得漫画改编权,还《辉夜》一个完美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