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不语》是清代文学家袁枚撰写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
电影《子不语:夜行郎》是根据奇幻志怪小说《子不语》改编。影片围绕夜行郎这一全新的捉妖人身份,讲述了铁匠陆离因家庭变故被迫离乡,得师傅白髯指点修行成为夜行郎。七年之后重返家乡找到妻子死亡真相,并在数次斩妖除魔中逐渐认清自己,明辨人妖善恶,最终除去心魔蜕变成为一名真正夜行郎的故事。
以上内容来自度娘。
《子不语》我看过,但是真不记得有《夜行郞》这个故事,是编剧写的衍生文吗?
如果原著有《夜行郞》这个故事,那就是我老年痴呆了……你们不要跟我一般见识。我攒攒钱,买一套书回来好好看看。
其实我今天是要看《新闻女王》的,但是发烧烧得昏昏沉沉的。一觉睡醒,天都黑了,百无聊赖,看到视频网站推这部网大,我又对这种题材特别感兴趣,就点开了。
总体来说,画面古朴素雅,有一种庄重沉稳的美。
故事思想内核也很古朴:人与妖,孰善孰恶?
故事的讲述仿佛编剧是喝高了写的,倒也不算角度清奇,思路也称不上阴鬼。只是由几个小故事拼接成一个大的人生,结果这人生有点闪入闪出……
概括起来就是:题材不错,故事不行。
主人公陆离,牵着一头幻化成毛驴的火麒麟,是一个夜行郞。夜行郞,就是捉妖人。
故事开局就是他假装乞丐,向一个深夜还在走山路的大嫂讨口吃的。大嫂把他带回家,给他打水洗手,还让他跟自己孩子待在一个屋子里,出门前又饱含深意地一笑,把门给拴上了。等她再次推开门,她的两个孩子已经被吊死在了房梁上。
她惊痛尖叫,脑袋也变成了黄鼠狼,转身就朝那个她刚刚收留的人咬去。这个时候,弹幕就有很多人吐槽这个男主不是个东西,恩将仇报了。
好在,导演到底还是给了一个被双方互殴时打翻篮子的镜头,篮子里散落出了五六只小手,小孩的手。
但我还是觉得这个处理过分粗糙了。怎么也该给个黄鼠狼想要杀男主,或者黄鼠狼的孩子凶性未改,要吃他的镜头。这样观众的情感就顺滑多了。
这个时候我哪里想得到:本剧的剧情就是这么生硬且粗糙的。
这位夜行郞斩妖除魔后,夜宿一户农家。结果那户农家当晚该当火烧,被他发现点火的火鬼,他驱逐火鬼,又不忍刁难他,让他无功而返,因此受罚,故谈条件换了时辰。
他救下了农家老夫妻,也让火鬼完成了烧房子的任务。
他还在路上放过了一只小狐狸。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还觉得这个男主不是个榆木脑袋。他有坚守,懂变通,是个人才。
哪里知道,镜头一转,他帮助一个秃头杀了带来旱灾的旱魃,却又对积德行善,舍粮舍米救济灾民的狐狸一家的遭遇置之不理。
那个秃头夜行郞非但拿了狐狸一家的钱,还灭了他家满门,甚至还侮辱了女眷。
偏偏狐狸一家,诗书传家。老狐狸不奸不滑,风骨傲然。读书读傻了,以为自己一生行善,不做恶事,走到哪里都要光明磊落。一家即将惨遭屠戮,居然也愿意自戕。丝毫没有奋起反抗的意思。
此时此刻,谁是人?谁是兽?
此时此刻,谁是掠夺者?谁是受害者?
斩妖除魔,不是非得是妖就斩,是魔就除。这世间,大多数时候,君子非君子,妖怪非妖怪。
老狐狸请男主陆离来他家一趟,原本应该是希望他能救自己一家,结果他因为自己是捉妖的夜行郞,而自己一家是狐狸,而作壁上观。
不知道这老狐狸有没有后悔?
看着他一家的惨状,不知道男主陆离有没有后悔?
至少,老狐狸一家死的时候,他是不后悔的。他觉得狐狸一家不该落得这样的结局,但是他又觉得自己作为夜行郞就是要杀妖的,自己不动手,便是最大的退让了。
他只从老狐狸家带出了与自己亡妻长得一模一样的青石妖。
要说夜行郞杀妖铁面无私,也说不过去。
他家里的鼠妖,他就让它跑了。他还去救了长得像自己亡妻的青石妖。然而,他放任那个秃子灭了狐狸满门……
所以我就觉得这个男主,挺矛盾,挺双标的。
自己家的可以救,别人家的就不行。
他对妖的态度是:你不作恶,我不杀你,但是别人要杀你,我也不会管。整个随缘随性随命。
可偏偏被虐杀的都是一些弱小又善良的妖……
他不憋屈,我都憋屈死了。
然后,他又驱逐了自己救出来的青石妖。
却又在一次杀妖的过程中见识到了妖也是有情有义的,人也是可以有情有义的。
蛇妖为了给自己病弱的相公找点肉吃,到村子里偷羊,吓死了一个人。
他受村民所托找到了蛇妖家,看到了蛇妖那病得比鬼还可怕的丈夫。这种时候,多少也该听听这家人怎么说吧,他却不分缘由的抬手就捅死了怀孕的蛇妖。
蛇妖的丈夫无能狂怒,只能选择把自己跟蛇妖一把火烧了,殉了这一片痴情。
男主看到火,想起自己的亡妻也是被火烧死的。他飞快地逃离现场,跑到水边洗脸,还抽了自己不少耳刮子。
这个时候,他家的鼠妖来报,说青石妖被秃子抓走了,送给了三郎。
三郎,就是他在成为夜行郞之前,所在村子的管事。相当于村长吧。
情急之下的鼠妖冒着泄露天机的风险,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跟他讲清楚了。
原来,他那被烧死的娘子不是灾星。是三郎见色起意,勾搭无果后的报复……多少稀奇事,逃不出酒色财。
而青石妖是他娘子死前对他全部的思念。
故事讲到这里,气氛也烘托到这个程度了。
我以为他要去一脚踹开三郎家的门,大杀四方了。结果他还进去看了下现场,坐下来绑好自己的断枪,还要摘了草帽,亮个相,才开始打。
滔天怒意,手握利器,他杀了三郎家全部的护院,居然都没有杀死三郎。还让三郎有空用十箱黄金收买秃子为自己卖命,连累死了青石。
等到青石死了,他更是彻底废了。只会抱着青石妖哭。如果没有变成毛驴的麒麟大显神威,吐火烧死了三郎,吓退了秃子,我看男主也死定的。
讲真,这个男主真是百斤面蒸寿桃,好大一块废物点心!
后来,男主把秃子吊在了老狐狸修行的地方,把他交给狐子狐孙处置,是我看着最爽的一段了。万般带不走,只有业随身。
梦里的十箱黄金呢!我看他凌辱狐女的时候就觉得这老混蛋该当此报。
最后,男主把那块青石埋在了自己娘子的墓旁,孑然一身,飘然而去。
我记得唐伯虎写过一首诗: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
唐代的鸟窠也写过一首诗:来时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何需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是梦中。
一时间,我竟不知道哪首诗更切合他的心境了。
到头一梦,万境皆空。爱恨生死,皆无所依。
这夜行郞本来就是个夜半孤鹤、独来独往的行当……
总的来说,这部网大看完,我也没有看到什么升华,也没有看到什么圆融。就只觉得每个地方都支棱着,如鲠在喉,如芒在背。
这故事讲的不是什么爱恨情仇,也不是讨论什么人妖殊途,孰善孰恶。
可要说它“展现了光怪陆离的世间百态,用极尽幽默且晦涩的方式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诸多恶弊”又到不了这个高度。
它可能要表达的就是丛林法则里的剥削与压榨。
人间有法,鬼域有道。
当这法与道都成为一个可以任意梳妆打扮的小姑娘之后,天下大乱。
软的欺善的,硬的讹软的,横的压硬的,有权有势的死在拼命的匹夫手里。
哪里有什么神仙府邸、鬼怪老巢?大家都合该待在十八层地狱。油炸火烤,刀劈斧凿。
难怪这些年的仙侠剧都没有寻常小妖了,动辄神君、帝君、太子,反正随便一拢,大家都是可以任性妄为的天龙人……不如此,都不知道这悲催的一生要怎样才能吐了这口恶气。
当然,这部网大应该没有想要表达这么多,主要是我阅读理解做得太好了。
风前灯易灭,川上月难留。
这人间啊。各有各的劫数,各有各的难处。
【原创声明:本文为公众号“今天娱乐调查局” 独家原创,欢迎转发,但严禁任何形式无授权转载到其他平台,发现必追责到底!】
文:踏歌
编:喵局长
图:net&截图
退回十几年,这部电影绝对是惊喜,就像灵魂摆渡人。但在当今电影工业成熟的流水线时代,这部电影就有点那么不尽人意了。
但是我很喜欢本片的创意,完全可以做成一个系列,就像聊斋志异,再加点创作,什么妖魔鬼怪,结合中国民间传说,法师道士一锅乱炖,特效轰炸,悬疑惊悚恐怖动作一起上,绝对能成功,爆米花电影就没有不卖钱的。
所以本片的差强人意,表现在剧本上,还是延用过去的老套路,奇幻故事,爱情当主线,言情占比较重。快餐文化时代,观众其实很容易与主角产生共鸣,不用大篇幅长时段去煽情,简单的剧情闪现加上演员的演技,就够了。
《画皮》成功是因为当年很新颖,全明星、主题曲、重金推广。《灵魂摆渡人》成功是因为虽然像低配版画皮,但是不水,各方面都尽量精良,也有可能那段时间的古装电视剧出现了太多太烂的了,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可是过去那么多年了,该与时俱进了。哪怕好莱坞电影,不晓得改变的,延用过去老套路的,几乎都是票房口碑双亏。
但愿下一部能让我眼前一亮。
影片的风格有点像小时候曾经挺喜欢看的民间故事一类,剧情虽然简单,但难得有头有尾。
主要讲了三个故事
狐妖
以除妖为业的夜行郎陆离回到自己曾经居住的村子后,遇到了同为夜行郎的横须,但横须贪财暴虐的作风让他不愿与之为伍。
村外狐妖一家听说有夜行郎来了,因为从未作恶,秉着坦白从宽主动认错的态度,求两个夜行郎放过,但横须嫌弃狐妖一家给的钱财太少,杀了几乎狐妖一家。
陆离看不惯横须但也没有阻止其杀狐妖一家,只带走了外表跟自己亡妻相似的青石妖,但处于对妖的厌恶,还是赶走了青石妖。
蛇妖
蛇妖和患病的丈夫在深山居住,为了给丈夫治病,在下山寻找食物的时候遭遇村民围捕,结果把其中一个围捕的村民给吓死了。
村民遇到夜行郎陆离以后,请他帮忙除妖。陆离找到蛇妖,虽然蛇妖苦苦哀求,但陆离并不认同,依然诛杀了蛇妖。
蛇妖的丈夫很悲伤,痛斥陆离后,选择自焚和蛇妖共赴黄泉。陆离开始对“妖即使恶”的理念产生了怀疑。
真相
青石妖被横须捉到,献给村霸三郎玩弄。
陆离家旧宅的鼠妖不忍,就把七年前的真相告诉了陆离。
原来当年村霸三郎觊觎还是铁匠的陆离的妻子貌美,多次调戏不成,便串通巫婆污蔑陆妻是妖,发动村民烧死了陆妻,她临死前对陆离的思念化作火堆中的一块青石,后来青石有了灵气,就变成陆离妻子的样子。
陆离得知真相后很是愤怒,来到村霸三郎家,杀死了三郎及其手下,但青石妖为了救陆离也被横须杀死,陆离很是伤心。
陆离把横须绑在树上,任由剩余存活的狐妖去报仇。然后和神驴一起踏上了新的旅程。
有些妖虽然样貌吓人,但不作恶,有些人看着人模狗样,但内心却恶毒之极。人心之险恶远胜于妖魔带来的危害。
仅仅以外表和身份来判断善恶,是对善良的残忍,也是对邪恶的纵容。很多人并不是不知道这个道理,而善恶不分,而是要么怀揣着不可告人的目的故意混肴是非,要么就是被恐惧支配盲从于谎言和权威。
影片所阐述的道理看起来都很简单,但事到临头时候,能明是非断善恶则并不容易。就像某些刻意被遗忘的时间,一些荒唐的事情层出不穷,很多人都只能沉默或者盲从,连少数正常的声音都被湮没在各种利欲熏心的狂欢中,可悲可叹。
影片结尾,陆离终于想明白,带着对亡妻的思念,去纠正世道的恶。虽然他并不能终结这世间所有的恶,但至少是个好的开始。
大家还记得梅西中国行,比赛中途跑进场的追风少年;再往前推山东淄博烧烤,如今仍历久弥香;再往前推贵州村超赛场的呐喊助威,已经影响到国际足坛;说个近的吧,笔者看到一则新闻,其实屡见不鲜,说是脑瘫儿考上清华;这些来自民间的温暖且有力量的故事,见证了这世间有奇迹存在,他可能是个例,可他的精神能够影响无数人,这是普世价值观,因为我们看到了跟我们同样阶层里的成功,命运可以被改变!
笔者经常提到一句话,影视作品是社会的倒影,在他播出的年份,正好从侧面反映了当下社会的现状,或许呈现方式所有不同,可表达的意愿和主题,一定是人民之声,它就是这个时代的启明灯,照亮了前方的道路。这在百年之前,司空见惯的现象。我们从小上语文课,老师经常说到该作品揭发了什么,笔者今天通过一部网络电影《子不语》,让我们重新回到百年之前的清朝窥探一二。
首先掉一句书袋,片名《子不语》出自清朝袁枚撰写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其正集大约成书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前,后来又有些陆陆续续的篇章,汇为续集。书名出于《论语·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后来作者发现元人说部有同名者,遂改为《新齐谐》,本于《庄子·逍遥游》:“齐谐者,志怪者也”。元人说部之同名书早已失传,故后人仍多沿用《子不语》之名。这是伟大的中华瑰宝,更是魅力所在,为什么我们的古装场景一出现,中国观众就接受,几百年,几千年之前,我们的祖先的生活就是这样的。中国古装正如日本动漫,美国科幻,韩国现实题材一样,代表着各自的传统文化精髓。
从历史进程来看,清朝的《子不语》是在蒲松龄《聊斋志异》成功基础之后有了该作品,而当时的社会背景,清廷国力强盛,但是关于文化严管,乾隆帝要求“思不出其位”,造成了没人敢说话,更不敢讲话,旁门左道的“小道之言”开始在坊间盛极一时,《子不语》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中诞生了。
影视版《子不语》由萨支磊担任总制片人,许飞青导演,讲述了夜行郎斩妖乱,破心魔的故事。他一生穷困潦倒,还被师傅教导夜行郎不能是人,更不能有心。笔者这里说个细节,夜行郎陆郎心封印了80%,剩余的20%也为后来的高潮埋下了伏笔,与他一样的夜行郎横须大侠,名字叫着好听,实则有奶便是娘。其二,也是全篇最精彩之处,陆郎得知有一处狐妖,前去一探究竟,结果是幻化的好人,不作恶的妖是不是妖,该不该杀呢,这是导演留给观众的思考?我们站在妖这边,他借神树之名救民于水火,然而,最后的最后还是被夜行郎一行杀了。紧接着,二次错杀是蛇妖,她只是想给得病丈夫弄来些吃得,并没有伤人,这时候的陆郎才意识到自己实则一个驱魔工具而已,那他心里放不下的死去的妻子,他究竟在干什么呢?
就是这次事件,他初识了跟之前死去妻子长相类似的女孩,又让他陷入对妻子的回忆,巧合的是她也是青石所幻化的,却被横须大侠玩弄股掌之上,陆郎实在看不下去了,他阻止了一切,结果随着事件的深入,他发现当年害死妻子的竟然是本村管事三郎,人心是最恶毒的,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古时候的故事看似简单,往往道理非常深刻刺眼。了解了一切陆郎,把丢掉的80% 的心找回来了,他真正的行侠仗义是杀了那些比鬼恶的人!
网络电影《子不语》故事简单明了,却能留在你心里,这是好的作品才有的东西。当前广电总局提出了4个重大,其中包括非现实的重大未来,未来指的是科幻,另外,还有一个是重大历史,历史指的是过去,天安门广场的国家博物馆和历史博物馆开在对面的!
奇幻(穿越),玄幻,魔幻,科幻,这四大“幻”文化,追其渊源可以到远古时期,今年院线电影《封神》同样是很好的例证,我们向世界展现东方神话故事,古人的智慧让我们遥不可及,他们在那样的年代,编纂出这样的故事,过了几百年,仍然震撼不减,值得被我们一代代传承下去,而不是那些莫名其妙,片名奇葩的短剧。
夜行郎孤独上路,继续惩恶扬善,他是那个封建年代的孤胆英雄,今天的中国,我们不能再让夜行郎做独行侠,而是怀抱集体,在正常的大环境中成长,我们回到文章最开始,笔者不提倡也坚决反对我们学习犯罪,但是,我们应该给予平凡的阶层一个良性的舞台。也或许,在贵州村超就有天才球员,在淄博烧烤就能打造出市值百亿商业奇才,高手在民间!
网络电影今年的行情,比起以往期待爆款诞生,在五家公司统治力(奇树有鱼,耐飞,新片场,淘梦)绝对主导地位之外,希望有佳作诞生,更多的不同类型片出现,给出一种可能性,以不同的形式来呈现给观众。
袁枚在《子不语》的序言中说:“余生平寡嗜好,凡饮酒、度曲、樗蒲,可以接群居之欢者,一无能焉。总结起来就是,他不愁吃喝的生活,在众多好友,坊间奇人奇文整理而成,仅供大家饭后消遣,不是每个作家都有他这样的生活水平,笔者希望的是,让世间的悲剧发生在作家的故事中,而不是现实中,让其停留在娱乐层面,即便是发生了,也是随后为后代带来保障。护航中国奇幻文化,我们期待更多佳作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