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神的病历簿2 神様のカルテ2(2014)

神的病历簿2 神様のカルテ2(2014)

又名: 神的病历本2 / 上帝的处方2 / 神的诊疗簿2 / 神的病历表2 / 上帝的诊疗簿2 / God's Medical Records 2

导演: 深川荣洋

编剧: 后藤法子 夏川草介

主演: 樱井翔 宫崎葵 藤原龙也 柄本明 原田泰造 吹石一惠 市毛良枝 滨田岳 吉濑美智子 要润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日本

上映日期: 2014-03-21(日本)

片长: 120分钟 IMDb: tt2576828 豆瓣评分:7.9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长期守候在本庄医院第一线的内科医生栗原一止(樱井翔 饰),即将和妻子榛名(宫崎葵 饰)迎接新生命的到来,但是工作和家庭间的矛盾也让他的内心升起隐隐的忧虑。与此同时,一止的医科大同学近藤辰也(藤原龙也 饰)作为血液科精英来到本庄医院。一止兴奋非常的同时,却发现曾经善良敬业的近藤变得冷漠无情。另一方面,常年驻守医院的恩师贯田诚太郎(柄本明 饰)突然病倒,很快便被诊断患有晚期淋巴癌。曾经为了医患牺牲家庭的贯田医生,总算迎来了和夫人千代(市毛良枝 饰)相守的短暂而珍贵的时光。医疗改革让病患们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但作为人而存在的医生则为此付出了更多、更多……

演员:



影评:

  1.        这是一部节奏缓慢的电影。矛盾冲突不太激烈,虽然事关生死这种重大的命题,导演依然采用了日本电影惯用的治愈系手法,语调平和地把这个故事讲完了。全片只有一个称得上是催泪点的高潮画面,就是几位年轻医生熄灭了医院大楼“不灭的灯”,让弥留之际的贯田医生夫妇在天台观看了一分钟的璀璨星空。然而,泪点怪异的我还是从三分之二部分一直哭到了结尾。或许是因为近来家人频繁进医院,又或许是前任是医学院的学生的关系,感同身受的点太多。
        在医患关系糟糕的中国,医生的形象一度被刻画得异常丑陋,医疗事故、收受红包、玩忽职守、乱开处方乱收费、“特殊”病人“特殊”照顾.....甚至有被惹火的家属冲到医院见医生就砍!难道其他行业里没有类似的黑暗面吗?只因大家对这个职业的评判标准向来很高,作为神,他们不容许有一丝私心和杂念!
        我们常说对自己的身体不负责的人,一定也不会对他人负责。可是作为医生就非这样做不可,就算面对紧张的医患关系,也非得二十四小时三百六十五天关注着他的病人,放弃陪伴家人的时间,放弃做一个好丈夫好父亲,放弃休息放弃健康的生活.....只因他的病人在承受着病痛的折磨,他们甚至连病都不能生,才能全心全意地救治他们。只有这样才会被我们所认可为是“优秀的好医生”。这难道不是一个悖论吗?
        我只能说,这个职业承载得太多,被理解得太少。
       母亲今年中旬住院做了一个小手术,我在手术前一天赶回家在医院整整熬了三十个小时,担心与疲惫侵蚀着我。当时的主治医生是个还算年轻的女医生,每次例行查房都带着温和的笑容。然而却因为太亲切的作风被大妈级的患者们在私下讨论说“看起来不太专业”“经验还是太少”之类的。有一次在电梯里碰见,女医生换上了自己的便装,才知道她也是刚上完通宵班准备回家休息,脱下白大褂的医生看上去就是一个街上随处可见的普通女人,她面色不好,眼角泛出疲惫,我这才意识到,作为家属仅仅只是守了两天的通宵就觉得劳累不堪,而作为医生的他们,不知是要熬多少个不眠之夜?
        这里面有制度的问题,医疗改革想要更多地考虑患者的利益,就务必会让医务人员承担更多的重任,过劳率也在不断攀升,制度真的有把医生当作人来看待而不是医疗机器吗?再者,如果把医院当作商业来经营,那么那些不配合治疗又霸占床位迟迟不肯出院的病人也许就会统统被赶出医院了,患不治之症的病人也会被早早放弃,真正在孜孜追求,企图为每个病人维护做为人的尊严的医生,也只能把这个目标作为遥不可及地梦想看待了。他们需要道多少的歉,在深夜忏悔多少回,才能真正对得起这个神圣的职业身份?
        但这本身没有对错。近藤医生按时上下班是为了照顾年幼的女儿,在他看来家人也是需要用心和时间去维护的;医院的管理者,把医疗作为商业行为,是为了保证医院的收支运转,进而更好地去新增设备提高医疗水平;贯田医生在关键的治疗初期放弃立即接受化疗的建议,用了三天三夜整理出自己曾救治过的三十个病历簿留给后辈,最后还是让妻子承受了至亲离去的孤独和悲伤。这里没有一把绝对的标尺去衡量每个人的对错,只是每个人所站的角度不同罢了。
        大部分日本电影至今还在走着一贯以来的温情治愈的叙事方式,鲜少见到商业意味极浓的热映大作,也可理解为是很大一部分的日本电影人想用平实的生活去打动观众,维持他们内心的本真,哪怕这样的鸡汤式作品不会让多少观众走进电影院观看。这又何尝不是一种不计回报的“无私”呢?
        在片中,医生的诉求就是希望“在成为医生之前,先被当做是一个普通的人对待”吧,我们不奢求世界上所有的医生都像片中的几位一样无私为病人奉献,就像医生也无法奢望所有家属都不发牢骚不随便乱砍人。如果你从未无私地对待这个世界,凭什么要求别人无私地对待你呢?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也应该体现在站在对方角度彼此谅解的层面上吧。我们都希望被这个世界温柔地对待,尤其是在自己即将和这个世界告别之际,在那一刻到来之前,先努力成为一个值得被那样对待的努力生活的普通人吧!
  2. 虽说首映那天还要看两遍 但是毕竟是本命的电影 提前一周多能看试写会 也还是毫不犹豫的去了
    然后就是流泪 和一个非饭的日本妹子一起去的 结果她比我还先哭了
    是那种温暖人心的流泪 不是悲惨的那种
    和第一部比起来栗原先生是有进步的 首先是体现在发型上
    上次讲的室友的友谊 以及对病人对人的关切 还有夫妇关系
    这次有工作 有友谊 有夫妇关系
    更多的是三对夫妇的相处关系 以及更进一步的讲诉了医生工作与私人生活的矛盾
    四个医生对工作不一样的对待方式 无法判断正确与否 值得深思
    宫崎葵的那种贤妻形象 到第二部就更觉得现实中是一定不存在的
    毫无怨言的支撑着家庭 丈夫一回来一眼就能察觉他的心情 在他脆弱的时候安慰。。。
    太理想化
    YJX一如既往的形象 永远都是一口酸腔 怪人特质依然存在 对工作虽然抱怨 但一如既往认真
    最后得知孩子出生的时候那慌乱的样子 真是太可爱了

    PS 接近结尾的时候那个生日蛋糕上的五根蜡烛 正好是嵐色。。。

    接下来还要至少看两遍
    希望每次都能有不一样的发现和感悟吧

    总体来说 这部还不错 温暖人心引人思考的好作品 推荐!
  3. 这是一部医疗片,或者是因为原著作者的原因,与其说是医疗片,更不如说是视角完全在于医生的治愈片。我先看的第二部,很庆幸,若是先看第一部,我不敢保证我有兴趣看第二部,说不定就错失了一点美妙的镜头,一首动听的歌。

        第一部太乱,主线不明,虽说故事都围绕着栗原医生,可想表达的内容却很零散,导致不明白导演到底想说明什么。印象最深的两个镜头,是一个避世的家里蹲自称为“学士”的人,热爱看书,谎称自己大学毕业,一直躲在旅馆里当他文艺青年,后来父亲去世了,不能再负担起他的生活费,他才选择回到乡下,离开了旅馆,他说:该停止做梦,他要告别小孩子的身份,踏入社会了。觉得真是一场大笑话,生活中真的会有这种连生活都负担不起,一直避世地这样生活的人么?可以做你的文青清高梦,但是好歹也得先把生活解决了。

        第一部中的神的病例簿是栗原写下的,也是比较感动的第二个镜头。得癌症的老太太,在栗原在其他医院做研修时的病人,被通知已经回天乏力,被很多医院拒绝。后来栗原回到自己的医院,老太太主动找上他,等老太太病逝后,给栗原写了一封信。那封信说,后来老太太打开医院给她的病例,是栗原写的,满满文字的长长病例,在她最绝望的时候,栗原给了他温暖,老太太给那么多医院名单打电话找到栗原所在医院,找到他,在他的周围度过人生的最后一程,满满的文字都是她看不懂的术语,在她眼里却是神的病历簿。
       
        不得不说的是两部电影配乐都太强大,片尾的钢琴曲,还有莎拉布莱曼的歌,配上安静得风景,流动的画面,觉得比正片还要动人。

        第二部就流畅多了,虽然sho圆了一圈,可故事线明朗了,每个角色更加丰满,想表达的内容更加明确。医生在病人与家人之间如何抉择。他们有一块霓虹灯,上面写着24小时365天,同样,这块灯一年365天也从未灭过,栗原医生一年365天,也只休息了3天,住医院比住家里时间还要多,几乎里面的每一个医生都在跟时间战斗,面对这样一个问题,三条线的主人公,都做了不同的选择。

       所以片中最高潮的部分,当属那个最美的星空。病重的恩师,愿望就是跟夫人再看一看当年表白时的那个星空。栗原和整个医院的人,把恩师推到医院顶楼,人们同时关闭整座大楼的灯光,那块全年无休的匾,在那一刻终于灭了,终于看到了城市中最美的星空。虽说星空美得太不合实际,只不过配上那些人们,那么燃的背景乐,那个情节太治愈,原本看得昏昏沉沉,因为那个情节想再倒回去把看卡带的部分再看回来。

       栗原夫妇实在是最奇葩的影视形象。各自拥有梦想,彼此太独立,也不需要时间的陪伴,精神上的支撑就可以。只不过栗原知道老婆怀孕,和知道老婆生了小孩之后,那个反应,呆萌,真实,才像夫妻。有惊喜的是,看惯了甜甜蜜蜜,你侬我侬的泡沫剧之后,再看这种有小孩儿之后的表情,觉得更加真实,代入感很强,都为了剧中人的喜悦感到高兴。看弹幕有人说,看到sho抹着眼泪,笑着奔跑起来的时候,他也跟着笑了。并且,那一刻,突然很希望,现实生活中的sho桑,也有一个美满的家庭。

       一直觉得sho是arashi里面最腹黑的一个。他的身份给他的压力很很大,父亲是政界人士,在jr.时期,其他同伴还衣着普通的时候,他已经一身名牌,年轻的时候,戴耳钉,染头发,穿得是引领潮流的那一个,跟现在优质生的明显不同,想必他也是经历一番叛逆,才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做主播之后,剪掉头发,染回黑色,摘掉耳钉,或者从那个时候起,他必须扮演一个名牌大学毕业的高智商精英男。他对每个人都很温和,处事圆滑。在五人中,他最顾大局,会引领话题走向,在恰当的时候,做一些搞笑符合综艺氛围的事情,他跟Jun都是野心家,自尊心很强,只不过他没有jun来得直接,Jun的傲慢,冷漠,野心,要强都表现在脸上,曾经在谈话中说:他觉得其他四个人很厉害,因为他做事情必须在内心得到认同才会去做,而其他人即使不认同不愿意,也会做下来。可以想象其他四个人会做的理由,而这个属性放在sho身上的话,可是说他太善于隐藏自己,善于扮演各种角色,装傻的时候就装傻,搞笑的时候就搞笑,该施展自己的学识时,当仁不让,nino吐槽得最少的也是他和jun。如果吐槽jun,他一定会立马反击,如果吐槽sho,他会附和着,但是都放在心里。团中有这么一个腹黑男真好,因为这个腹黑男非常懂得arashi的价值,他曾经在谈话中说过,因为他是arashi,才会有个人的工作,所以团的利益永远是第一位的,相信他是真心的,那么就一直腹黑,帮你的伙伴们再多创造更多的价值吧。

       这个团的特色就是五个不同性格的人,达到了最大的平衡,凝聚起来的氛围就很轻松,也很强大。人们喜欢他们,大多的是因为他们好像每一个普通人,通过常年的努力,一步一步走到巅峰,大概承载了每一个普通人的梦想。
  4. 我愿尽余之能力与判断力所及,遵守为病家谋利益之信条,并检柬一切堕落和害人行为,我不得将危害药品给与他人,并不作该项之指导,虽有人请求亦必不与之。尤不为妇人施堕胎手术。我愿以此纯洁与神圣之精神,终身执行我职务。凡患结石者,我不施手术,此则有待于专家为之。  无论至于何处,遇男或女,贵人及奴婢,我之唯一目的,为病家谋幸福,并检点吾身,不作各种害人及恶劣行为,尤不作诱奸之事。 ---------希波克拉底誓言

    我想写些什么 想不出 写不出 脑中反复回想着 什么是好的医生 什么样的医生才是好医生 像进藤夫人那样的医生 还是像贯田先生那样执着的医生 更或是男主一般的呆傻医生 医生在成为医生之前 首先是个人 一个普通人 他们有生活 有家人 有理想 有自己的乐趣和喜好 医生只是一个职业 "为了患者而拼命工作是你的职业"(剧中台词) 为了拼命工作而拼命工作 为了做一名医生而拼命地做医生
     
    你告诉我 什么样的医生是你心中的好医生

    很多时候 就像剧中说的那样 医学是日新月异发展的 休息了一年的医生 要赶上医学的飞快发展 需要玩命地工作 医生是不同其他的职业 不是你说拼命工作 你的业务水平就能快速提高的 它取决于很多的外界条件 你所任职的医院 你从事的科室(有些科 发展迅猛) 你所在的地区 包括国家 你所属的时代 等等 医学的发展仰仗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所以 一旦有了新的技术 新的科技成果 就会给医学带来一次大革命 比如 电脑在医学中的应用 新型材料的发现 DNA图谱的绘成 物理和化学的巨大转变 这些都给医学带来新的变化和生机 几十年前 我们不懂什么是病毒 现在我们可以在一个星期内绘制它的基因图谱 一百年前 做手术 能否成功基本上看人品 没有抗生素(青霉素)的发现 不敢想象会有多少人死于感染性疾病 没有X射线的发明 医生看骨折的患者基本等于盲人摸象 一百年来人类的科技全面发展 这也带动现代医学事业的发展 而现在 有多人真正地意识到 医学的发展和诊断过程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临床观察的经验 有多少人还在相信那些无良人士的满嘴胡话 不相信医学的发展(那些卖假药和做电视上瞎宣传 吃蜂胶能降糖的)
      
    由于职业的关系 时常看些医疗剧 美国以高端大气为主 中韩(包括港台)以谈情说爱为主 日本以治愈系为主 美国给人的是急 日本是慢 中韩是不温不火 医疗剧难拍 太专业 不像律政剧单单动动嘴皮子就行 你得有点医生的基本操作吧 最起码会个心肺复苏吧 或是拿个听诊器做做样子 岛国的医疗剧一直是业界良心 以治愈系为主线路的剧集 全面展开对人生和人性的讨论 每每看过 都是一阵感叹 就像本片 做为续集电影 保持着一贯的基调 看似慢慢吐吐 但包含深情 其实 这是部很压抑的电影 如果没有宫崎葵的镜头和贯田夫人的笑容 这部电影将是郁闷到死 什么样的医生才是好医生 彻底而绝望地展现在大家的面前

    栗原医生 标准的呆呆傻傻型男人 一脸的呆萌感 脸上没什么笑容 但对病人打心底地关心 糖尿病患者多嘴杂 不注意饮食 他也能出主意解决问题 对待不同于自己的大学同学的做法 很是不满 他与进藤之间的对手戏 很简单地引出什么是好医生的命题

    贯田先生 因为自己夫人的事情留在了小医院 做着自己立志的事业 没什么时间与夫人相处 好不容易休息日 还被叫回医院加班 患病初期为了后辈 不辞幸苦整理33份病历 对于夫人有无奈地抱歉 对于医生这个职业 始终执念 为了实现让这个镇上任何人在任何时间都有接受治疗医院 这一愿望 一生都保持着初心 虽然未能如愿 但也能心满意足地离去

    进藤医生 护士抱怨颇多 他是挑起话题的人 也是这个话题的可怜人 自己的夫人是大学同学 都有极好的未来 但是就像是前面所说 休假一年(自己休假一周 都害怕下错医嘱 反复核对) 为了赶上医生的工作 加班加点 自己生病请假 休息一天 被患儿母亲严厉批评 是啊 患儿是多么地努力地做化疗 可是 医生总不能是带病上班吧 何况是对感染极其恐惧的血液病 理解这位母亲的愤怒 可是就算是主治医生当天在班 也在努力地处置 那个孩子的病情就不会恶化吗 不是在推卸责任 病情恶化 医生都不希望看到 可是就像是影片中患儿的白血病 很多疾病 医生是搞不懂的 一切都只是摸索阶段 没有哪位医生会直接告诉你 白血病治了 就会好 没有任何后顾之忧 我更多地是理解这位母亲 这是一种情感的宣泄 并不是真的想指责医生什么 可能只是看到自己的孩子 病情恶化 而一时不能接受(现实中 会发生很多这样的事) 可是她并不知道 医生会因为这件事而开始转变 已经成为母亲的她 不再关心自己的孩子 身为妻子的她 也不再陪同自己的丈夫 在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好医生时 她给自己的家庭又带来了什么(这个问题就说明 夫妻都是医生真的是没办法照顾家) 联想到前些日子 自己的老师因为一名患儿的病情迟迟不见好转 而出现抑郁症状 不禁感叹 医生 真的会因为一名患者的病情而改变自己的行医路线 而这名患者会深深地扎根于医生的心中 时常地敲打自己脆弱的心理防线

    医院的管理者(不知道怎么称呼) 医疗不是志愿者行为 而是商业 嫌弃男主问病史问的太久 讨厌迟迟不出院 霸占床位的患者 不顾及医生 作为人的个人感受 这位领导 真的是从市场经济出发 估计以前在大学是学习经济学的人才 仔细想想 也是 医生是理想主义者 而领导是现实主义者 没有盈利 医院连最新款的设备都买不起 怎么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大家都是没有对错的 只是对待问题的角度不同
     

    医生----永远在与死神打交道 也是最接近死神的人 每个人 生老病死 出生、死亡 都不离不开医生 看看当下的中国 医疗活动现象环生 身为儿科医生 特别能理解进藤夫人的处境 业界流传着儿科医生天天查房的传统 保留着对待患儿家长的种种顾虑 总是能遇到一些不懂治疗的家长 还跳着对你的治疗方案提出异议 尤其是对于那些患有不可治愈疾病的患儿家长 时时小心成了家常便饭 一个不留神儿就会触发家长的小情绪 对你大声训斥都是顾念旧情 打你都没人管 已成为常态 搞的我一上班就紧张兮兮 生怕做错事 说错话 引起麻烦 这个我曾经最爱的职业 渐渐地成为我生活和人生中的负担 今天想着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明天想着如何快速地治愈疾病 没时间去想想自己的生活是多么的无聊 看着其他同学 逢假必游 无奈自己连周末都要早起查房 面对日益增长的年龄 还想着回校读书 而不少朋友已经是孩子她妈儿了 自己却还要苦等晋级的年限 每次看日本的医疗剧都觉得是岛国人们为国人所拍 那种种的内幕 国内的影视作品只会是一带而过 从没有真真正正地体现过 人们对于医学也只是单纯地认识是治病救人 医生也只是阻拦通向死亡道路的拔河选手 从不正式医生也是人的基本常识 无可奈何地只是在重复既往已成事实的现状 可又无力反驳 无能地抗争 一切都是徒劳 一切都在刷新过去的感悟 做着别人的医生 却不能成为自己的医生

    最后 祝愿那些已经是医生 或是未来要成为医生的朋友 身体健康 一切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