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天真派:武林外传(2019)

天真派:武林外传(2019)

又名: 天真派之武林外传 / 天真派:武林外传篇 / 天真派:武林外传第一季 / 小戏骨:武林外传

导演: 潘礼平 邹江 尹俊欢

编剧: 宁财神

主演: 郭飞歌 陈禹同 陈舒宜 王舒瑶 李淏东 方东海 梁哲 高琳子 王若欢 蒋韵兮 苏彧 李俊豪 叶羽茜 马沁格 卢仕轩 葛奕德 安淇尔 岳子豪

类型: 剧情 喜剧 儿童 历史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上映日期: 2019-02-07(中国大陆)

集数: 18 单集片长: 30分钟 豆瓣评分:7.5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天真派:武林外传》以2006年电视剧《武林外传》为蓝本创作

演员:



影评:

  1. 喜剧不好演,如果真的为他们好,应该让他们听到不一样的声音,而不是一味的夸赞,只听得夸听不得建议,那是捧杀,缺点有就是有,不是你不让说就不存在的[这种只能夸听不得建议的粉丝我上一次见还是在流量身上]。 还有,别老是拉流量出来对比,难道演艺圈只有那几个面瘫没别人了?难道只比考零蛋的学生高个一二十分就是优秀了?别逗了,既然标榜是小戏骨,为什么不能用正统演员的60分及格标准来要求,差不多年龄的童星,张一山杨紫,王莎莎宋祖儿,张子枫文淇,在跟她们差不多的年纪,都有拿的出手的原创角色,纯模仿就像是拿着标准答案照抄就行了,上过学的都知道,照抄然后记住而没有总结出自己的方法,是笨办法,反噬也会很严重,变变题型就傻眼了。再加上确实有些夸张的瞪眼式演技,有时候强行挤眉弄眼,照抄都没抄好,为了验证是不是我的情怀滤镜和先入为主,我特意找了我11岁的妹妹,她08年生,没看过武林外传,为了避免先入为主,我先让她看小演员版的,再让她看了同一集的原版,结果她说第二个好看。 也不是没有原创剧情,小郭追老白下楼梯的时候,加了一段打戏,但这段打戏不合适,既然后面有发过毒誓再也不动手,那么这一段就很突兀,没有证据表明动手这个词专指点穴,如果专指点穴,那么后面这句“不动手用脚也行”就变得不合逻辑了,除去点穴手还有其他手上功夫,何必忽略这些直接用脚。

    最后小声bb一句,即便是模仿,她们展现出的业务水平,跟几个女流量比,(男流量不太关注,而且男流量一般主攻音乐而不是表演,女流量才是霸屏的)也就比baby强点,除去几个确实有天赋的,其他的和ym ty 比起来,说实话,不相上下,ym们问题是表演同质化和程式化,喜怒哀乐不过脑,但基本的喜怒哀乐表演出来是没有问题的,她们都问题是不会思考而不是不会表演,给他们一个模板照抄,不一定比这些小演员差。只因为小演员年龄小,而且你们是以业余而不是专业的标准来要求,所以粉丝对他们的标准宽到不可思议,同样的表演方法,放哪个成年人身上不被喷成筛子,这种捧杀式的吹嘘,小演员们以后不吃演员这碗饭还好,也算是小时候绚丽多彩的一段经历,一旦吃这碗饭,等再大一点,用这种表演方法回归正统演艺圈,希望你们一如从前,无视缺点,毕竟,这娃们是你们捧杀的,责任不要推呀。

  2. 东方卫视有个综艺叫《笑傲江湖》,第二季来了两个孩子。节目质量就不评价了,但节目过后,郭德纲说了两句话,记忆犹新。

    “小孩演(喜剧)节目啊,其实有一个特别矛盾的地方。一个是咱们希望他成熟,说得也好,哪句挨哪句。但实际上,他一这样的话,就不像小孩了”

    “有时候看小孩演(喜剧)节目,我就特别纠结,特别难受。你说像大人吧?他可爱。但有时看着实在是从心里面觉得不舒服。”

    “……并不是他们的东西,只是大人强加到他们身上……”

    喜剧和正剧不一样。

    正剧,孩子也可以演,因为成年人的情绪孩子也可以懂。喜剧,孩子演不了,因为成年人的包袱,孩子懂不了,孩子和成人的喜剧世界,截然不同。他们看天线宝宝、花园宝宝能笑到抽搐,听相声、脱口秀可能完全get不到点。

    所以,让孩子演成人的喜剧,就像让一个不懂英文的人去模仿一段英文对白,语气语调发音节奏情绪再像,终究也缺乏灵魂,充满了违和感。

    而且,喜剧,太需要积累了。

    一方面是表演经验积累,抖包袱的尺寸、劲头,没亲身体验过,永远也学不会。武林外传之所以好笑,是每个演员背后都有炊事班的故事、健康快车、都市男女积累下来的喜剧经验。表演可以没有经验,全凭学习、琢磨、领悟以及天赋,但是搞笑不行。

    另一方面,生活阅历积累也不可或缺。闫妮的陕西话、姜超、沙溢的东北话,不是本地人很难演出来;肖剑的快板、喻恩泰的英文,也都不是一两天的功夫。这些积累不到位,在喜剧里的笑果就会大打折扣,甚至加倍地尴尬。

    小戏骨们不错,放下天真可爱不说,演技确实也在线,尤其是郭飞歌,即便是以成年人的标准来看,也不错。但是喜剧,尤其是这么有个人特色的喜剧,想要复刻地成功,不是演技高就可以的,尺寸、劲头、灵气、经验、积累、配合、收放、角色和个人的契合度,缺一不可。

    用冯导在笑傲江湖里评价另一个孩子的话来说:“这次就算了,二十年之后再来吧!”

    ps.导演又不是孩子,改得这叫什么玩意啊!就拿第一集来说,居然把左家庄、十八里铺的剧情全拍出来了?又无聊又拖节奏,完完全全地画蛇添足……

  3. 真的是已经很久没有看过想要不间断一集一集追着看同时又特别特别舍不得看完的影视剧了!十八集太短,根本不够看!并不是说层次多高内涵多深,而就是好看,就是爱看。

    很早之前就听说过《小戏骨》系列的超好口碑,可一直也没有提上日程去看,当然版权也是很大原因。前些天偶然间在贴吧看到推荐的片段,就是这部《天真派:武林外传》,嗬,瞬间着迷,前脚看完后脚接着就去开通了某视频会员。我其实对影视作品比较挑剔,说实话能通过一个片段就能让我产生马上想要看完整作品的冲动很少很少,又说实话,这个“小武林外传”,是真的NB,真的。看完之后,不不,刚开始看时我就已经把它往外推给身边的人看了。

    那个片段里,讲的是哪一部分桥段我已经记不住了,但这些小姑娘小伙子们的表演可让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同福客栈的一众人悉数在列,他们的言谈举止一下就把我抓住,不是拖进十几年前那部惊世之作的回忆之中,而是用更加惊喜灿烂的爆竹在我身边炸响。第一眼第一声,秀才大嘴老白还能看出稚嫩的样子和孩子表演的痕迹,可第一个表情第一句台词,掌柜和小郭绝对已经跳出我对小朋友们表演时那努力执着模样的刻板印象。尤其是小掌柜,说其为“天神下凡”也几乎不为过。

    对这帮孩子憋了一大堆话,既然要谈那就铺开讲讲。讲之前先表个态,如果有机会我想拜郭飞歌为师。我曾经不要脸,还自诩为从小到大表演都强过业余同龄人,直到我看了郭飞歌的表演,就好像四郎遇到小当家,维乐探长见到他姑妈。 我以前一直将“把自己带入角色,让自己成为角色”当作表演的最高境界,因为我就始终是这样去表演的。现在我顿然醒悟,这不是在饰演角色,而是进入情景充当角色。这么做的确会对角色更加感同身受,可纵使感情代入再真实饱满,你如果只拿自己去演角色,就会演什么都脱离不去自己的气息,那是自己看不见,观众在真正“见到”角色本身之前也看不见的东西。在塑造角色时真正应该琢磨的,不是“我”设身处地应该干什么怎么做,而是角色本身经历过什么、是什么让他成为了怎样的人、他的性格态度会让他产生怎样的反应。如果横向做个有些残忍的比较,像李淏东小朋友饰演的大嘴,就是此类。无论夸张的神情还是脱口而出的音色,浑然天成,不加修饰,游刃有余。因为他是在演自己。这一下,让我重新审读了表演和演技的关系:把自己带入角色,叫表演;随时让自己成为角色,是演技。所谓演技,拆开来看是表演加技巧,只倾注一腔炽热情感但不懂得运用技巧,这一层境界很难迈上去。对待所谓的这个技巧,不应该骄傲斥之,而应当虚心学习,因为它不是投机取巧,而是大巧不工。

    好了拉回正题,第一个就一定得说佟掌柜。台词满分,表情满分,神态满分,动作满分,只要能评价的部分我全都给满分。细节到位,表里如一,我等着看的她一个没落下,我没想到的她也全都有展现。郭飞歌这小姑娘太强大了,小小的身躯里散发着惊人的气场,气质不仅出众还多变,放松时如水珠般灵动,肃穆时像城墙般坚毅。我还特意看了她饰演的林娘子、王熙凤和花木兰的图片,真是要英气有英气要魅力有魅力。总之这部戏里她一开口、一蹙眉、一提裙、一笑逐颜开,那个郭飞歌消失了,那个圆滑、世俗、小气、富有领导力、精通人情世故、原则问题绝不含糊、还带一点可爱的佟湘玉出现了。她不是在模仿闫妮,她塑造了一个崭新但本真的佟湘玉。我一直说这位小姑娘是跨龄组选手,意思是在表演这个领域,已经完全超然身体年龄。从我个人观点打个直观尖锐又戏谑的比方吧,论台词和演技,现今国内30周岁以下的演员,80%不如她;对所谓流量明星的杀伤率更是高达100%。 她的表演夸张细腻惟妙惟肖令我赞叹不已,一颦一笑表情变换之快,神态过渡之自然,台词语调重音的拿捏让我深深陶醉。一般来说,只有岁月的积淀和经验的磨练才会有如此成就,我是真的想不出小小年纪的她到底是怎样做到的。佩服,叹服,折服,一时间多少溢美之词也难以言表,归总说一句吧:生女当如郭飞歌。这是我能想到的最高希冀了。

    然后是小小郭,整部剧声音还原度最高的,跟原版姚晨的声音简直一模一样,闭上眼睛几乎辨别不出来。吸引我看这部小武林外传,这个声音也是根本原因之一,声音模仿得还原度如此之高非常有难度,尤其是还对一个十来岁的孩子来说,更难能可贵的是,贯穿剧集始终如一,不知道她是对声音有多高的亲和力,还是背后究竟下了多大功夫。饰演者陈舒宜绝对是那种在小学班级里被一众男生暗恋喜欢的存在。非要说个缺点,就是古灵精怪和任性的表现略微欠点火候。

    再说说小老白,初次看他并没有惊艳之感,对于角色的还原与诠释还不如身上的衣裳和头顶的假发,不过随着愈看越深入,竟也感受到他的魅力所在。一是属于角色的别样的亲和力,起初觉得有隔阂,慢慢熟悉之后发现莫名地亲切,二是属于演员本身的,他就好像是这个女孩挑大梁的团队里的大哥哥,透露着一种责任,一份担当。饰演者陈禹同,可能本应是走潮流偶像路线的那种英俊少年吧,这里愣是被导演改造成一个大大咧咧却心思缜密的糙汉子,事实可见,选角还真不错。不过不知道是不是会影响他以后的成长定位(笑)。神态表情已然出众,可看到幕后的工作更会令你啧啧称赞——这一口地道的东北话竟是出自一个重庆少年之口。虽然东北人听着仍然有很多生硬和瑕疵,但真的已经非常不容易了。我大学时期的室友有一位重庆小伙,说好普通话对他来说已经是很难的事情,更别说是倒装后置语法多变、连音多长音重、吐字嘎巴溜脆调值圆润饱满高低起伏的东北话了,所以说我十分清楚让一个重庆人从东北话速成班合格毕业有多难,也更能想象得到陈禹同背后为此付出了怎样的艰辛和努力。其他人就不一一展开说了,要是做不到点到为止,我今晚上都敲出一篇散文了。不展开说,并不代表他们不够好,其实他们足够好,只是山外有山的道理无论多小的年纪都可现端倪。说来说去,孩子们的天赋和修行快够成精了,所以我始终都感慨,天才的可怕之处就在于他们远比普通人更努力。

    最后说说整个团队吧,真的非常有心也非常用心,布景和服装还原别无二致,在技术已经快速进步的今天,仍然坚持质朴的拍摄手法,固定角度,简单机位,十分致敬原版。潘礼平作为总导演,眼光锐利独到而长远,这一个伯乐发掘了多少今日之星未来栋才。这批孩子,现在已经教人惊叹,保持好未来更是不可限量。看到他们第一眼,我脑海里就闪出了一百多年前诞生的那句“少年强则国强”。希望啊,希望,这是中国影视演艺界的希望!希望之所在,未来大可期!孩子们只是还不会做好他们自己,并不代表他们不会表演。反而是很多成年人,既没学会表演,也没做明白自己。长江后浪推前浪,这是再司空见惯不过的事情,曾经寄予厚望的新生代还很显疲软的时候,意想不到的更崭新一代就已经有超越他们的势头,这是好事,因为失望和惆怅远远小于欣慰和惊喜。 说到剧情,除了加入一些经典桥段和时新元素,几乎是纯粹的还原。虽然一些改编之处略有尴尬,但模仿戏份可谓惊喜,所以说好的剧本有多么不容易,即使十多年前的《武林外传》放在今天来看仍然是无解的存在。

    看过正剧之后的杀青特辑,里面记录了对这些孩子们的采访,当一个个卸下了角色外衣的修饰和保护,以他们自己的身份再次面对话筒和镜头,他们也是会显现出扭捏、羞涩和腼腆,他们不再挺胸昂头,不再皱眉瞪眼,不再神气地嚼着台词,不再操着字正腔圆的各色方言,他们也会低下头,讲话也会卡壳,稚嫩的声音再次响起,童真的样子重回笑脸……那是孩子们本真的样子,那也曾是我们自己。

    少年侠气,梦里江湖。浩瀚武林,天真如你。我只希望所有的遗憾都能到此为止,未来的未来一直明媚下去。

  4. 《小武林》并不完美,小戏骨们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这一次,我对未来,充满希望!

    四星投给作品,一星献给希望!

    《小武林》开播十天,播放量过亿,凭借着小戏骨以往积攒的良好口碑与《武林外传》扎实的粉丝基础,在春节档影视流量里分得了一大块蛋糕。

    然而跟之前《小白蛇》与《小红楼》播出时全网铺天盖地的赞誉之声相比,这次被寄予厚望的《小武林》遭遇了口碑滑铁卢,知乎上关于这部剧的讨论排名靠前的高赞回答几乎清一色地表示了失望,豆瓣的评分甚至一度低至6分档,连微博贴吧这些小戏骨的粉丝重地连日来都冷冷清清,不复往日热度。

    的确,《小武林》拍得不够完美,甚至说它是部失败的作品也能找出不少有分量的论据。但其实相较于完美复刻原版武林,我更庆幸《小武林》有着当前的些许缺憾。

    而或许,这才是它本该有的模样。


    人生阅历与表演层次

    在网友们对《小武林》历数的众多缺点中,最致命的一点是——“尬”。

    具体来说就是语言、表情、肢体动作等等的表达过于刻意,不够自然,而观众一旦感受到表演不自然带来的别扭,其注意力就会被打散,模仿的痕迹在观众心中被无限放大,喜剧也就成了尬剧。

    《武林外传》被奉为经典的一大原因是真实,而真实的人性是复杂的,要在镜头前呈现出这种复杂,表演就得有层次。

    正义感爆棚为了镇上的百姓不肯放走雌雄双煞的老板娘,自己也只是个贪财惜命的普通小老百姓,善良的本质令她情急下把移走的长剑拨回来架到自己脖子上,求生的本能又使她盯紧剑锋小心翼翼;夺剑时大义凌然气冲霄汉,剑上脖子了又立马细声细语可怜巴巴,这种于细微之处的拿捏与动作收放间流畅的演绎,没有点人生的阅历与感悟,是万万演不出来的。

    而小戏骨这边,也许是导演组刻意追求对小孩子的教育意义故意安排的吧,郭飞歌在这一幕的表现相对就要单薄得多。

    不同于小戏骨以往拍摄的经典作品——角色“像不像”远比故事""还不还原""重要,只要主要角色的性格特征立起来了就近成功——《武林外传》作为喜剧,令人发笑的情节与包袱才是关键,而剧中角色的每一个表情、每一句台词、每一个动作都是为下一个笑点所作的铺垫,想要达到足够的喜剧效果,小戏骨们就得做到像素级的模仿。

    是《小武林》做不到这种程度的模仿吗?

    当然不是,稍微留意下以往的拍摄花絮就能知道——完美复刻原版从来只是小朋友们最基础的能力,深入理解角色,共情入戏的表演才是小戏骨的不懈追求——(强烈建议首次观看的朋友提前准备好双份的纸巾,一份擦干哭出的啼痕,一份拭去笑崩的泪渍。首次观看,关闭弹幕,食用更佳哦。)——所以对于《小红楼》粉丝们担心的不是小演员们能不能入戏,而是能不能出戏。

    笑话难说,喜剧难演,模仿喜剧更是难上加难,小戏骨不愿拍摄全盘照抄这种毫无意义的作品,而小演员们也确实年纪过小、阅历尚浅,无法参透现实生活中复杂多变的人物性格,因此细节上角色的表现与原版有所差异也无可厚非,甚至应该感到庆幸——不然,十一二岁的小屁孩真要演出了“风韵犹存俏寡妇”的神韵,我真不知是该觉得惊喜还是该感到害怕。


    情绪管理与天性释放

    《武林外传》是部情景喜剧,所以演员的表情较之普通影视作品是略为夸张的,而小戏骨的特征模仿更是加深了这层夸张,但喜剧难就难在表情的夸张也是讲究火候与限度的。

    很不幸,《小武林》中很大一部分夸张的表情严格来说都过犹不及,多了一丝尴尬,少了一份诙谐,没达到应有的喜剧效果。

    这其中固然也有小朋友们对角色形象及笑点本身的认知偏差,除此之外,小演员对自身情绪的管理与表情的控制有所欠缺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前者只能随着时间与实践慢慢地丰富眼界、增加阅历、增进理解;而后者,却是小戏骨们真正蜕变成实力派演员前所必须经历的阵痛。

    相信绝大多数网友小时候都有过模仿电视剧或者动画片中经典桥段的经历,尤其是当周围没有其他人时,演得更是格外地陶醉,但却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克服人群前的尴尬与镜头边的恐惧。而想要成为一位好演员,必须得挣脱自身的束缚,让自己的性格拥有更多的可能,将自我的情绪进行更多元化的表达。

    我高中室友中有一位艺考生,他们艺考集训的老师为了在临考前短短几个月内让学生卸下包袱、去除表演时的紧张与尴尬,给每个同学都取了个赤裸得光听名字就让人脸红心跳的下流称号。然后,课堂上,积极、阳光、健康的青春男女们都只能强装镇定地以这些惊世骇俗的名字嬉笑相称。

    上面集训老师的培训方案虽然极端,但却很能表明——能随意表达不同情绪、不自我设限,对一名演员是多么基础且十分有必要的能力。而小朋友们此时正是心智加速成长的时期,不成熟的是非观与羞耻心若不加引导,很容易就扼杀了小演员的表演天赋。

    正如小戏骨天真派的 slogan ——“天性绽放,本真出演。”小演员们现阶段就该在健康、积极的经典剧目中不断突破自我约束,释放天性,尽情的表达自己。正所谓,“不破不立、破而后立”现在放得开,将来才能收得住。君不见,妖娆、搞怪、浮夸如李俊豪,现如今已经是小伙伴们公认的演技一哥——(偷偷给豪哥打call,没人会发现吧)


    模仿意义与成长主题

    小戏骨系列从推出第一部剧开始,就一直面临一个争议颇大的问题,而且每部剧上映后都会有不少人提起——小戏骨的剧只是一味地模仿,没有自己的原创,根本算不上会演戏。

    小演员们模仿经典到底有没有意义?

    实话说,我第一次见到这个问题时觉得提这个问题的人简直是莫名其妙——这不废话么,人类习得的哪项技能不是从模仿开始的?谁儿时还不是个对着电视学这学那的小戏精?可是见到这类的问题多了,我也慢慢地冷静了下来,期间也见到不少实有见地的观点。

    模仿固然是对孩子们理解表演、提升演技大有裨益——(仍然质疑小戏骨只懂模仿不会演戏的网友看看吧,给自己一个对未来满怀希望的机会。)

    但于小戏骨而言,当他们有了解读角色的能力后,过于严格地按照经典剧目中前辈们的表演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兴许反而扼杀了自己的表演天赋,而一旦放宽标准,与原版的差异又会影响最终呈现的效果(《小武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于观众而言,市面上打着小戏骨旗号的作品业已泛滥,泛滥则腻,观众对这种模仿作品早已失去了当初的新鲜感。

    《小白蛇》大火是因为小戏骨第一次大规模进入公众视野,这种新鲜感不可复制;《小红楼》则是中国文学史的巅峰巨作,被无数人列为必读名著,这种量级且适合小演员的经典再无第二;接下来的《小西游》是一整个时代的儿时回忆,不出意外应该也能取得十分可观的收视率。

    但再之后,不管是对演员还是观众来说,再也不堪更多模仿之作,必须得有一部优秀的原创作品来给小戏骨身上“未来影视希望”的光环予以实锤。

    接下来,小戏骨剧组的重心应当放在原创作品;经典作品中经典桥段的模仿则可以按不同的训练项目分类,以成长为主题,对比小演员模仿前后的差距,记录他们的心得与感悟,作为空档期的宣传资料保持热度。(千万别再拍什么劳什子MV了,本职工作都还没做好呢,就去别人地盘抢饭吃,以后拍一部骂一部!)

    不同于成年明星,对小戏骨,让观众直观感受到他们的成长与进步,才是吸引人气的最佳手段。毕竟,仍然关注小戏骨的观众可能更多地还是出于对未来影视界的美好期望吧。


    期望调整与舆论控制

    观影观剧是一个小小的系统工程,观赏正片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除了正片本身的质量,观影前的心理预期、观影后的花絮解密等都对观赏体验有着不小的影响。

    《小白蛇》、《小红楼》以及《小武林》预告大火期间,网络上充斥着大量对小演员极不负责任的过渡吹捧甚至拉踩对比。不管小戏骨剧组有意无意,宣传团队的纵容给了观众错误的期望,现在遭舆论反噬也是自食恶果,不值得同情。

    小戏骨的作品再好,那也是孩子的作品,展现的是孩子眼中的成人世界,拿真实世界里的成人标准来衡量孩子眼中的世界,不管是赞誉还是批评,都有失公正。

    《小武林》到底只是部儿童喜剧,她不能、也不该承受起成人喜剧深层次的内核。放轻松平日里紧绷的神经、挑剔的眼光,带着看小孩子热闹与笑话的心态,抱起猫主子、嗑上香瓜子,再来看《小武林》,你会发现,小孩子眼中的同福客栈,同样充满欢乐。

    《小武林》并不完美,小戏骨们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这一次,我对未来,充满希望!


    后记

    哈哈,本来想着对小戏骨理性地评判一番,没想到写完一看,竟成了一篇逻辑混乱的洗白文。但不管怎样,即使小演员们现在展现的部分缺点有着这样的原因、那样的理由,不足就是不足。或许观众可以出于疼爱之心不过分苛责,但小戏骨自己却万不可因此而麻痹惫懒(相信她们也不会)。

    另外,相较于火爆但稚嫩的预告彩排,正片里小演员的表现有了明显的提升,列位看官如果对小戏骨还没到厌恶的程度,建议放下心中的芥蒂,带着看小孩热闹与笑话的心态过一遍正片,相信你们会笑着回来点赞的。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