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永不放弃 Door to Door(2002)

简介:

    故事的主人公比尔是一位残障人士,他患有先天性脑瘫,但比尔并不甘心成为一个失败者,他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在生命中获得成功。从1955年起,他开始尝试做上门推销员,起初他四处碰壁,并且经常遭到“正常人”的白眼。但是,他并不气馁,继续着自己的事业……

演员:



影评:

  1. 如果你是一个有脑瘫病史的人,如果你永远无法站直,走起路来一跛一跛的,一只手只能永远地反背在身后,连打领带、系鞋带、扣袖口这样的事都需要别人的帮助才行,如果你完全可以凭借救济金生活,你还会出去工作并且梦想着做一个自食其力的人吗? 电影《永不言弃》中的那个彼尔,一个有真实原形的人,他就走出去了,他为自己找了一份推销员的工作并且一直做到退休。 如果你是彼尔,一个有脑瘫病史的推销员,如果在你工作的第4天就有人向你的公司投诉,说你的形象吓着了自己的孩子,你会怎么办? 是求一直照顾着自己的妈妈去处理这件事?是去恳求上司,让他再给你一次机会?是跑到那个投诉者门前求人家怜悯自己?还是重新回到家里,发誓永不再走出家门? 彼尔,那个有脑瘫病史的推销员,他采取的处理方法是:再一次走到那个被吓着了的小男孩儿家,再一次敲开他们家的门,当那个小男孩儿出来开门时,他躲在墙后,只伸出一只手,手上是一个滑稽可爱的手指木偶,那个手指木偶张开双臂对着惊喜的男孩儿说:“你好啊,你可不许笑出声呀……”,在小男孩儿呵呵的大笑声中,彼尔伸出自己的脑袋,此时男孩儿的妈妈正应声来到门前,看到眼前的一切,尤其是孩子灿烂的笑容,很自然地,她微笑着发出了邀请:“请进屋来吧,请进”…… 多么高明的公关,多么智慧的化解危机的方式! 这部片子值得看的地方太多了,比如那个了不起的妈妈,如果不是她始终如一地鼓励自己的儿子;如果不是她坚信自己的儿子像他已经去世的父亲一样优秀;如果不是她用各种方式告诫儿子(包括在给儿子带的午餐面包上写上“persistence”的字样):“让人们对你感兴趣需要时间,你要有耐心、耐心,再加上恒心”;如果不是她始终如一地捍卫儿子做人的尊严,包括在别人嘲笑她儿子时她挺身而出……那么,彼尔也不一定能有后来做人和做事的成功。 此外,彼尔在对人的关心和帮助中所体现出的情商以及他在处理各种问题时表现出的机智,还有他不惜卖房子以捍卫他的道德观的选择,以及他作为一个孝子对后来患上老年痴呆症的母亲所表现出的种种温情、体贴和照顾…… 还有,为彼尔做钟点助手的雪莉也是一个很值得我们去欣赏的人,她对彼尔的尊重,她向彼尔提供的种种社会支持,她在彼尔以过分的自立捍卫自己的尊严时提出的善意批评:“你总想独立,总想做正常人,你知道吗,正常人都是互相帮助的!你总不靠别人,以为自己像正常人,其实那是变态!”雪莉对待残疾人的态度非常的健康,也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所有这一切,都非常值得我们去看,去欣赏,去体验。 然而,最动人的还不是这些,而是一个脑瘫患者养活自己和自己的梦想的主题! 很多人不知道自己能够养活自己具有多么重要的心理保健功能。其实,自立或者说是自食其力是一个成年人能够保持自尊和自重的最首要的条件。现在的啃老族有个误区,以为是吃自己父母的,因此,就不存在失尊严的问题,其实不然,且不说现在年轻人所使用的对父母的双重标准有什么问题(要自由的时候父母应该是西方父母,要钱的时候父母就应该做中国父母),只要你是一个正常的成年人,如果你仍然需要靠父母养活,你内心深处就会有不安,就会有不断的自责(也许会反着表现,如你会以各种方式为自己的啃老找借口),你做人的尊严就会被一点点腐蚀。表面上的安稳、舒适和不愁吃穿的生活,其代价是丧失自信和自尊,严重的还会丧失重返社会的勇气。 以为靠着别人的接济而可以有自己做人的尊严,这是不现实的,即使这个别人是你的父母亲人也不行。因为它从根本上违背了你得自于遗传的集体无意识,它们包括:成年人要尽孝、成年人要自立、成年人的尊严要靠成年人自己去争取…… 有一些啃老族是具备养活自己的能力和条件的,他们啃老是因为他们自认为眼前的工作或者机会与他们的理想相去太远,他们认为这个世界对他们是大材小用,他们以为,因为他们有远大的抱负,所以,他们在没有找到能够实现自己抱负的机会之前就可以理直气壮地吃父母,其实,一个健康的人不仅要能够养活自己,也要能够养活自己的理想。这个世界有理想的人很多,但是,勇于养活自己理想的人却没有那么多,这就是这个世界会有那么多失落的、沮丧的、不快乐的人的原因之一。 如果说,养活自己是具备生活满意度的条件之一,那么,能够养活自己的理想则是使自己具备幸福感的条件之一。 写到此,我想起居里说过的那句名言:“让我们把生活变作梦,再把梦变作现实”。彼尔,——那个不仅养活了自己而且养活了自己的梦想的人——以多么生动的方式为我们再次诠释了这句名言!

  2.    我和martin每天吃完晚饭都要固定看一部电影或者电视剧。看完以后他回家。这已经成为了一年来的一种固定模式。然而我们经常为看什么电影而争吵。他偏爱科幻类和恐怖类,我偏爱剧情片和爱情片。经常不是我双手蒙眼迁就他看极为恐怖的鬼片,就是他昏昏欲睡地迁就我看爱情电影。

       而今天,我们终于找到了一部两个人看完都爱得不得了的电影--《Door to Door》。中文名字叫做《永不放弃》。
     
        听名字就知道这是一部励志的电影。没错。主人公Bill Porter生出来的时候就被确诊患上了脑瘫。由于父亲去世得早,母亲一直独立照顾着他。在母亲的鼓励下,30多岁的bill开始学着做一名推销员。在40年代,那个没有电脑没有互联网的时代,上门推销员确实是一份正经的工作。他的父亲当年曾经获得年度最佳推销员的称号,奖品是一块怀表。母亲把这一块怀表送给了bill。
     
        然而这份到处看人脸色的工作不是那么好做的。bill的身体有残疾,脊椎是弯的,微驼,右手常年背在身后动不了,走路也有些踉跄。他长得不好看,由于脑瘫的缘故而有些吓人。在最开始的那些日子,曾经有人投诉他吓坏小孩子。但是bill凭着自身的努力,凭着过人的毅力和耐心,加上母亲的支持,终于慢慢赢得了客户的信任。
     
        在他的事业渐渐上了轨道的时候,他的母亲却不幸患上了老年痴呆症。几经周转他把母亲送到了一家条件不错的老人院。我记得非常清楚的是,母亲趁着还清醒的时候对儿子说:我是你的累赘啊。儿子笑笑说:这下我们扯平了。于是两人相视而笑。
     
        母亲终于还是去世了。bill终身未婚。在1989年获得年度最佳推销员称号。后来电脑普及了,互联网和电话订购取代了上门推销员的位置。bill一度觉得非常失落。然而那个小时候被他吓到,后来却被他的手偶哄好的小孩子长大了,在波特兰日报上发表了题为《door to door》的文章,主角就是我们的bill porter。那个孩子说:对我们来说,bill不仅是一个推销员,更是一根联系周围邻居的纽带。
     
        看过这篇报道后,bill经过深思熟虑还是做回了这一根纽带。他再次去了他熟悉的社区,拜访了他的老朋友们。在那里,他找回了自己的价值。
     
        电影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结尾字幕的时候放了bill porter的官网。于是我跑过去看了下。现在的网页还是很怀旧啊。bill porter伊然已是他们公司的活招牌了。
     
        是的。这部电影确实和阿甘正传有相似的地方:都是身残志坚的好青年,都有一个坚强而又慈爱的母亲,主人公历经重重磨难最后都取得了成功。但是相对于阿甘的天方夜谭,《door to door》的确要更为真实和贴近生活。我无法想象打越战,见总统,练长跑,赚大钱的阿甘在现实生活中的样子,但是我完全可以感受到bill porter一开始当推销员时那一次次吃闭门羹的心情。毫无疑问,阿甘只应天上有,bill才是真实存在于我们身边的那个样貌丑陋,性格固执却可爱无比的残疾人。

  3.     最近一直在找工作,很多简历石沉大海。当我要工作的激情一点一点的被无情的现实快要磨灭到尽头的时候,我无意中看到了这部电影。

         影片结束到现在已经20个小时了。我一直在想,看来我真不行!我怎么能放弃呢?

         多谢比尔!是你教会我要永不放弃!

         想想看,比尔头脑不灵活,身体不方便依然那么热生活,依然在坚持,而我呢?我有怎么好意思放弃呢?

         是的,我要像比尔一样继续努力!
  4. 說到登門推銷員,
    大概是現在人最害怕遇到的吧!
    在傳銷或保險業裡對於這個動作,
    有一個名詞,
    稱作為「陌生拜訪」,
    只不過陌生拜訪不再限於是登門推銷,
    有時在路上,
    在郵局門口,
    也經常會遇到被推銷的狀況。
    包含是賣羊奶片的啦!還是摩門教的愛心傳播之類的∼

    對於登門推銷,
    我覺得這一部片的主角,
    是一個很好的典範,
    我蠻建議所有從事於相關工作的人,
    都應該看看這一部片子的。

    片中的主角,
    是一位腦性麻痺的殘障人士。
    他在出生的時候,
    因為醫生用夾子把他夾出來,
    傷到了他的腦部,
    於是造成他一輩子的傷害。

    他長的很醜,
    行動不方便,
    人們第一眼看到他,
    都會被他的外表給嚇到,
    不過他的媽媽教導他,
    不論如何,
    都不要因為他自己的外表感到自卑,
    或厭惡自己。
    他成功扮演一位登門推銷員的工作。

    故事發生在的個人電腦還沒普及的年代,
    當時流行登門推銷的方式,
    一般從事這類業務工作的人,
    通常要能言善道,
    而外表至少也要讓人覺得舒服。
    可是他卻天生缺陷,
    歪嘴、駝背、行動不太方便,
    而且口齒不清。
    與我們一般心中對於業務員的既定條件截然相反。

    他在尋求這一份工作時,
    原本被拒絕,
    但他央求要去開發最難搞的社區,
    在主事者死馬當活馬醫的狀況下,
    他得到了這一份工作。

    由於他的條件奇差,
    所以一開始屢吃閉門羹。
    但他一直不灰心,
    在鍥而不舍的努力下,
    終於慢慢有了固定的客戶群。

    他成功的模式,
    在於他從客戶的角度來出發,
    他不是只為了賣東西,
    而是真心的關心著他的客戶。

    這一段時間裡,
    他請到了一位很好的助理,
    本來他心裡很喜歡她,
    不過這一位助理有了心儀的人,
    後來她結了婚之後,
    還是持續的幫助他處理業務上的工作。

    片中的主角由於太過獨立自主,
    所以反而被他的助理說他是心裡的殘障,
    因為他不願意接受別人的幫助。

    片中有很多的場景,
    讓人有很多的啟發。

    包含他故意送錯物品,
    促成一對鄰居和好,
    並且因此而有了一段姻緣。

    而其中有一位客戶一直跟他買東西,
    後來她因癌症去世,
    他去拜訪時得知這個消息,
    她兒子讓他看了一間房間,
    裡面滿滿的都是他的商品。

    在某一次他服務的公司交接時,
    他部門的主管退休,
    新的主管是個年輕人,
    很瞧不起他,
    結果他卻是那個年度最佳銷售員。

    後來電腦開始普及,
    由於他不會使用電腦,
    加上行銷模式的改變,
    以及他慢慢衰老的事實,
    讓他大受打擊。
    在一次的車禍之後,
    他決定要退休,
    不再工作了。

    這時,
    一位從小孩時代就認識他的鄰居,
    後來擔任報社的記者,
    寫了一篇關於這位登門推銷員的文章。
    裡面描述了,
    他是「一根聯繫社區居民的線」,
    讓他再一次發現自己的價值,
    於是他又回到原公司,
    發揮他自己的精神,
    繼續服務大家。

    我覺得這一部片帶給我們很大的啟示,
    雖然科技不斷的進步,
    行銷的方式不斷的演變,
    但人們基本的需求並沒有改變過。

    很多東西的價值並不是以金錢或收入來衡量,
    有興趣的話可以看看這一部影片,
    真的蠻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