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美国女孩的秘密 Kit Kittredge: An American Girl(2008)

演员:



影评:

  1.        我找不出一个理由不爱这部电影。是的,它用儿童片的视角讲述了经济危机这个沉重又宏大的话题,是的,故事情节很简单,尤其是充满趣味和娱乐性的抓贼历险记以及标准的好莱坞式大团圆结局,但这些,都不妨碍这部片子成为不容错过的经典。只因它带来了我们最需要的东西,信仰和希望。因为它,我重燃写作的欲望,因为它,李小猫重出江湖。


        可能我愚笨,我不明白为什么中文名翻译成《美国女孩的秘密》,因为这女孩阳光般通透明亮,全无丝毫遮掩和隐晦可言。影片的主演是天使般的Abigail Breslin。从《阳光小美女》就记住了她,狡黠聪慧,惹人爱怜,不输当年的Dacota Fanning。温婉的妻子扮演者Julia Ormond不熟悉,总觉跟朱丽叶比诺什有点神似,查了介绍才知道就是燃情岁月里面的Susana,清晰地看到15年岁月在一个女人脸上刻下的痕迹。Joan Cusack以前都演贤妻良母,这部片子有点离经叛道,最后回到主旋律的转圜有点生硬。我以为除了Abigail和Joan,主演都不是名角儿,受了豆瓣成员的科普才知道黑人小女孩是Will Smith的女儿。不得不说,豆瓣真强大!


        一部经济萧条时期的励志片,很迎合当下的大背景。主人公一家善良、勤勉,乐善好施。当他们还有余力兼及他人,他们施与、救济,让人人避之不及的流浪汉到家中工作,给他们提供食物。即便男主人失业需外出找工作,他们仍用自己的房子收纳寄宿者。是的,如同Kit所说,这些人仅仅是陌生人,这些人住他们入不敷出供养的房子,吃他们所剩无几的食物,坐他们的沙发,分享他们的一切。一般人都会跟小女孩有一样的反应,抗拒,躲避,因为人生而自私。可妈妈说,这没什么丢人的,很多人都如此来get by。于是他们接纳越来越多的寄宿者,最后还邀请营地所有的流浪者一起到家中庆祝感恩节,女主人诚挚地说,有你们加入,我们很荣幸。

        整部片子最令我动容的,是一家人如何用亲情支撑着彼此,度过最艰难的日子。我清晰地记得几个场景。当丈夫失业,回到家中,他抱歉地对妻子说“Tried(我尽力了)”,迎接他的,是妻子温暖的怀抱和含泪的理解;当在外数月一度音讯全无的丈夫回到家中,妻子经年的忍辱负重全部化作委屈的泪水倾倒在丈夫怀中。当女孩在救济中心看到领食物的爸爸,看到心中的英雄形象在眼前轰然坍塌,她小小的心灵承受不了这样的打击,含泪跑回家中,爸爸对她说,We will be fine, we are gonna be OK。当父亲要离开家到芝加哥找工作,他答应女孩每周一封书信,答应孩子There’s nothing in this world that could ever keep me from coming back to you,他们用“树语”起誓,紧紧拥抱。当父亲在芝加哥遍寻不到工作,决定回到家中面对亲人,即使作为一个失败者,迎接他的,依然是妻女无私的泪水和无限的包容。

        很想跟无数的丈夫和爸爸说,在困难时期,失业不是你的过错,所有人都不好过。当你找不到工作,请依然与你的家人保持联系,让他们知道你安好。Kit的爸爸后来很久没有写信,因为他总认为,明天会有better news,但好消息始终没来。他终于认识到,如果连自己的至亲都无法面对,就如同被那辆旧款福特车打败,他不能被它打垮,不能让困难把他击倒。他要在家附近找一份工作,养活家人。片中另一个男孩Stirling也很久没收到去纽约的父亲的只字片语,他甚至为宽慰母亲,假冒父亲写信给母亲,将父亲临走留下的40美元附在信里。看着母亲捧着信如获至宝般反复流泪诵读,他的心却如针扎般难受。在感恩节的晚上,他对着流浪营的另一位父亲说,That son you’ve got around my age, write him please, tonight, for me.


           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shaped a generation,今天的金融危机呢,是否也将塑造明天的我们?The Depression has changed each of their lives. While it made them struggle, it also made them strong. 他们勇敢、乐观、坚强。当小女孩抹掉眼泪,不再一味写信给爸爸complaining,而改为换个角度看问题,don’t dwell on what we lost, rather to celebrate what we have(不去计较我们失去了什么,而是为我们所拥有的感到庆幸)。如果我们也能做到如此,那么,我们也可以说,no matter what life had in store, we are ready!


           这是部温暖人心的片子。每个人都能够从中汲取力量。当面临危机的时候,请与你的家人坚守在一起,手牵手心连心,别吝惜给予他们微笑和温暖的怀抱,因为,家人的爱是我们力量的源泉。就像小女孩说的,“We are not OK if we are not together”。只要一家人在一起,没什么坎儿过不去。
        让我们记住爸爸的words of wisdom:不管是old model T,还是typewriter ribbon,或是去芝加哥找工作,Don’t let them beat us!
  2. “年少时一定要在一个物质贫瘠但精神丰富的地方成长,那种最初的真善美,会留驻在骨子里一生一世。” 这句话印象深刻,不时在我脑海里呈现出来,总想在什么时候把它安放在某一段文字里面。

    朋友说,在贫穷中滋长罪恶,人情如纸薄,越是穷人当中就越明显。小时候穷透了,长大之后就永不停息地赚钱不择手段地聚集财富,总也嫌不够。一个人的出身对他将来的成长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童年时代所见所闻所感,决定了他将来要争取什么以及如何争取。然而,这又并非只由物质的贫富分野。人各有相似的四肢发肤,也要吃喝拉撒,但我们跟种在同一片土地上的庄稼不一样,是精神,让人在同样的环境里各有差异甚至天渊之别。

    KIT不是生长在贫穷的家庭,她穿着体面的衣服和礼帽,住着大房子,读着贵族学校。但是她遇上了经济大萧条,家庭面临极大危机。可以说,她们一下子变成了穷人。在突如其来的困境之下,可以怨气冲天,认为社会欺骗了你;也可以进行生物式进化,不择手段去养活自己;也可以灰心丧气自觅绝路;也可以奋力拼搏以期转机。有些人,那些我所敬佩的人,他们无论在怎样的环境里面,都坚持着自己的原则,无论是生活上或道德上的原则。

    这个故事的主角,应该是KIT的妈妈,那么善良正直又坚强智慧的妈妈。因为她,KIT才可能在那样的环境下,保留可贵的善良和快乐。真善美,是最宝贵的财富,不能以任何别的东西去交换。

    有人说,娶个老婆不能给她衣服珠宝,大着肚子还要挤公共汽车上班。生个孩子出来不能让他吃好穿好,培养他这跟那。有什么资格结婚生子。听到这样的话,我总是撇撇嘴。以前的人又是怎么过的呢?我们妈妈的那一辈,往往是临产前还下田耕作,或是骑着自行车上班。小孩子们都走好远的路上学,一年才买一双新鞋。

    如今我们的不幸是不是就在于物质富裕了,富裕到差异悬殊的地步。张眼望去,那些你永远不够但别人花不完的钱在以千奇百怪的方式在炫耀着。

    当整个环境都是物质贫乏,大家都追求精神的富足的时候。我们不会因为没出国度蜜月而感觉惭愧,也不会觉得自己穿着件没牌子的旧衣服是很丢脸的事。我是一个穷人家的孩子,童年时代几乎没有去买新衣服的印象,不是别人穿过的就是妈妈亲手做的衣服。第一次吃哈密瓜的时候,我们还闹了笑话把瓜囊吃了瓜肉扔掉。但我总是很自豪,我的衣服比别的同学的好看,我爸是邻里称道的多样手,家里的家具都是他自己设计制造的。他又热心,别人要建房子要修什么都得请他帮忙问他意见。自家阳台上的瓜菜和鸡蛋多得要送人。我家从来不会少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别人家的孩子羡慕我们可以在屋顶玩水,可以在路边带回来一只臭臭的小猫。在我的心目中,父母是万能的,除了高科技物品,没有多少外面有的东西他们不能做一个更好的出来。就好像KIT的妈妈做的那些衣服一样,能独一无二惹人羡慕。直到生活质量慢慢提高,我们还是一直保持这种习惯。因为自己做出来的肉包更香自己缝出来的衣服更好看。我们懂得其中的美好。

    我越成长越感激我的父母,他们让我懂得,美好的生活可以凭我们的热情和巧手创造。一个人未必要在物质贫瘠的地方成长,但精神必须富足。这样,即使到了一贫如洗的地步他还是富足的,他的心就能接纳阳光获取力量。否则,无论他将来能得到多少,他的生活也许就一直的贫乏下去。
  3. 《一个美国女孩的秘史》,名字很拗口,不太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总觉得和《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一回事,所以虽然一直放在豆瓣电影的“想看”中,却从没有真正想看的欲望。但今晚实在不想做那个又臭又长的翻译作业,就随手打开了这个某只猴儿曾经强力推荐的电影。
    惊喜地发现片中的小女孩正是《爱情三选一》中的小美女,金发碧眼,甜美可人,两个角色都有着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执着,只不过Kit更坚强更独立。
    故事很简单也很新颖,从小女孩Kit的视野中看美国1934年的大萧条。片中的大萧条,没有我们的历史书描绘的那么悲惨凄苦,我不知道究竟是由于小女孩的视角问题,还是我们的历史将其妖魔化了。我自己宁愿相信是第二种,因为我从中看到了american spirit,看到了美国人无论身处怎样的处境都保持的乐观心态和对身旁人的关怀,即使是大萧条也不能将这些美好的品质从他们身上带走。片中的hobo camp,虽然大家都上顿不接下顿,但彼此都像家人一样:今天我找到了食物,大家一起吃。你没找到?没关系,明天努力就好。小女孩Kit放眼望去,这里的人都有自己的事情做:有的在整理流浪汉商店,有的悠闲地钓鱼,有的抱着孩子晒太阳,有的打扮的十分体面似乎要去办事情...可能大家的处境都不是很好甚至是恶劣的,但却没有太多低落的情绪弥漫其中。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是中国的流浪汉之家,那会是怎样的一副场景,“丐帮帮主”每天坐在那里等着喽啰们“进贡”,手下的鹰爪犬牙肆意打骂那些不听话的“帮众”...自私、麻木、漠视身边的人,我们浮躁而缺乏对彼此的关怀。
    美国梦是美国出产的最成功的东西,它像一个美丽的肥皂泡,吸引着世界各个角落的人。乐观,向上,相信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人人都能凭借着自己的能力过上好日子。这本应该放之四海而皆准,可目前看来,似乎只有在太平洋对岸的那个国度才能实现,虽然那个国家在我们的媒体宣传中,私枪横行,毒品泛滥,纸醉金迷,大国强权,资本主义一切的罪恶都在那里体现的淋漓尽致...多么奇妙的讽刺!
    说多了,回到正题。阳光小美女可爱甜美,故事一气呵成,虽然简单却引人入胜,还有我最爱的美国梦,涵盖了这些因素,《一个美国女孩的秘史》,叫我如何不爱它?
  4. 都说经济大萧条又来了,又来了。
    到处离职,到处裁员,也到处招工。前天和一帮朋友聚在一处,在座的不是失业的就是即将失业的还有梦想失业的(竟然!!),还有去了咖啡厅做服务员的,还有正在亏本可能要关门的,好一场再就业群英会啊。
    简历还没投就有一个公司打电话来,还以为自己炙手可热势绝伦,跟别人一打听,原来是招卖保险的业务员。

    昨晚看这个片,温情脉脉的氛围也没有改变兔死狐悲的心理活动。
    如果不是有些消沉,这部略嫌牵强的温情励志片也不会让我热泪盈眶吧?我不知道。

    好吧,如果到了那种程度,哪里可以养鸡卖鸡蛋?我们的优势在于,电影里的大萧条时期还没有三聚氰胺,可能以后我的鸡蛋要好卖一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