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断断续续看了许多关于二战的战争片。结局每每都是在战争结束前期,就差一点就结束的战争前期,主角会死,美丽人生如此,这部如此。并没有这种结局不好的意思,反而让我更痛心难受,无法释怀。 战争,纳粹,日本鬼子,最近代的集中营,最接近的大屠杀。 和平,这来之不易的和平。我该如何珍惜它。 妈妈这个角色真的是我理想中想要成为的母亲,点严厉但理解平等沟通,坚韧隐忍充满爱。教育男孩在环境中永远记住最初的自己,教育女孩自己的爱的结晶,真的是理想中的母亲。 男主爸爸这个角色,他知道二战是没有意义的,只想让儿子和自己躲避无意义的死亡,一直替儿子做决定,甚至替儿子决定死亡,开枪杀死自己儿子。
我不知道他是怕连累自己,还是替男主保护女主母子两人,但他是一个只求自保的懦夫,而在他保护不了儿子的情况下,他直接开枪了,他是个把孩子当所有物的父亲,认为自己特别爱孩子其实只是把孩子当做累赘。
一开始剧情就吸引了我,这种类型电影很合我口味,不一定要大制作,高成本,也能让人感慨颇深,受益良多,爱情,种族,历史都有了,音乐也很好,剧情也不拖沓,感情戏再多些就好了,实在喜欢看他们你侬我侬,是我理想的爱情啊,完全被这样的爱情打动了,自动带入女主,很怕男主会嫌弃自己的身份地位,但是无论女主多么狼狈,男主始终如一地爱着女主,尽力保护自己的女人和孩子,羡慕,女主美,肤色浅一些就好了
本来想给两星,但是影片前半段谈情说爱时的美好场景和那时那刻的构图以及灯光,多一颗星。
前半段还是OK的,希特勒决定的清洗种族的高压政策给人的精神和生活造成的残害,在这样的残害环境下,男女主一对从种族上就不能相爱的人相爱了,这段时间在柏林的取影和构图以及光等等都不错;可是男主被征召了,画风就一转,女主被抓到了集中营,然后就莫名的遇上了男主,德国的局势急转而下,然后男主为了不让女主受到杀害,要带走她,被自己的父亲击毙,然后女主被救去难民营,碰到了母亲,双手合在一起,影片结尾。显然是一段虎头蛇尾的故事……
希特勒的种族清洗不仅仅是犹太人,还有黑人、黄种人等等,为什么以前总是拍犹太人?而难得碰到一个拍黑人或者其他相对于日耳曼民族被迫害的其他民族的题材时,为啥不能好好的琢磨一下不同种族对待事物的不同态度,再从这些个角度出发呢?而且探讨人性也没有那么的深刻,还好有一个还不错的母亲,在家里教育着孩子不要因为别人的眼光而改变自己,把自己变得和别人没有两样,这算是前半段比较暖心的地方。
《触碰的双手》观后感 这是一个关于二战纳粹的题材电影。这类电影基本上都非常精彩,比如说《芬妮的旅程》、《钢琴家》、《辛德勒的名单》、《波斯语课》、《美丽心灵》等。《触碰的双手》反映的角度很新鲜,从一个黑人混血女孩的视角看纳粹的反人性。 这个故事没有华丽的战争场面,但是纳粹清缴的恐怖氛围倒逼观众,让大家通篇紧张。 这个故事讲的还是人性。 亲代和子代之间的矛盾是个大问题。父母的话孩子未必听,孩子们必须亲自经历了之后,才能够理解长辈话里的真谛。所以,在恋爱问题上、在身份认同上、在危机意识上,孩子们才十几岁的年龄,经验不足、行事冲动、思维幼稚的特点就表现的很突出。 蕾娜是个十几岁的少女,父亲是一战中攻德的法国黑人士兵,母亲是个德国人,父母跨过了种族和意识形态的藩篱,因为爱情生下了她。她的母亲当年就是一个追逐灵魂自由的叛逆人;现在蕾娜,从某种意义上说,重蹈了母亲的覆辙,她以黑人的身份相恋于白皮肤的德国纳粹男孩,这在当时严峻的政治形式下,是犯了滔天罪行的,事及生命安全,可是荷尔蒙的冲动和爱情的甜美让年轻人特别勇敢。 男孩卢茨心怀着报效祖国的伟大梦想,渴望上前线杀敌。他的父亲是一名纳粹军官,从某种程度上看到了政治和军事是统治者的游戏,战场上的伤亡才是普通老百姓不能承受之重。父亲希望儿子能够在战争中存活下来的期待与孩子的价值观发生冲突,孩子不满于父亲看不到他的努力,父亲不满于孩子油盐不进的幼稚,父子之间的矛盾剑拔弩张。 蕾娜母女的问题、卢茨父子的问题是亲代和子代的问题,这个问题具有地球的普遍性,任何一个国家的人都能够感同身受。《阿凡达.水之道》里的亲子问题,《相亲相爱》里的亲子问题,以及这个故事里的亲子问题都是打动观众的核心触点。 《触碰的双手》这个故事,我们看到了一个黑人女孩性格成长的完整过程。她由一个孩子蕾娜成长为女性蕾娜;由一个被同龄小纳粹们排斥到渴望加入同龄人的蕾娜,成长为看清法西斯真正面目的蕾娜;由一个想念父亲到憎恨父亲的蕾娜,成长为认可父亲的蕾娜……我们看到了蕾娜长大的过程。这个过程充分反映了人性——青少年本该表现出来的性格特点。我们不会觉得雷娜讨厌,不听母亲的话,不够智慧,我们只会觉得她这个年龄就应该表现成这个样子。 一个好的故事一定充满生活真实。卢茨是真实的卢茨,蕾娜是真实的蕾娜,年轻人是真实的年轻人,中年人是真实的中年人。如此真实,才会在观赏的过程中产生强烈的代入感。 另一方面,这个故事的结构特别流畅。叙述人物故事,以时间的顺序娓娓道来。线索单一,故事质感却不单薄,可能是因为主题的原因。关于纳粹的电影,我们看了很多,每一个故事都可以作为背景,与这个故事进行互相诠释。我们看到了烟囱冒出了滚滚浓烟,就知道集中营里发生了什么;看到了漫天飘舞着雪片似的灰尘,就知道发生了什么;看到纳粹在给收缴的金银首饰分类,就知道发生了什么……有那么多故事作为背景,这个电影就自带了厚重的特性。反而简单的叙事结构,给观众带来不能喘息的进展感。所以,从观赏的畅快的角度讲,《触碰的双手》优于《相亲相爱》。 故事的名字叫“触碰的双手”。 蕾娜和妈妈的手最后触碰在一起,她们完成了母子的团聚和情感的升华;卢茨却倒了父亲的枪下。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孰优孰劣,一眼可知。可叹个人在社会洪流中的渺小。意识到了问题,但是完全没有改变的能力,成为炮灰的必然命运,让观众为卢茨的命运扼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