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攻壳机动队2.0 攻殻機動隊2.0(2008)

攻壳机动队2.0 攻殻機動隊2.0(2008)

又名: Ghost in the Shell 2.0 / Kôkaku kidôtai 2.0

导演: 押井守

编剧: 伊藤和典 士郎正宗

主演: 田中敦子 大塚明夫 山寺宏一 玄田哲章 山内雅人 小川真司 榊原良子 山路和弘 千叶繁 坂本真绫

类型: 动作 科幻 动画

制片国家/地区: 日本

上映日期: 2008-07-12(日本)

片长: 83分钟 IMDb: tt1260502 豆瓣评分:9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公元2029年,未来世界是高科技与信息化的世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伴随着犯罪活动的高科技化,于是,专门镇压高科技犯罪的特殊部队——公安9课成立了。队长草薙素子,作为一位全身“义体化”的女警,带领公安9课不断展开行动。

演员:



影评:

  1. 没有任何剧本的改动就重新制作一遍,这样的事情在电影和动画界都是少见的。

    本以为2.0只不过是增加一部分CG的镜头,没有想到其本质是完全的数字化重制。

    原作的主要配音演员们,为新作重新配音,并邀请来著名声优榊原良子为“傀儡师”(原版配音是家弓家正)赋予新的声音。

    音乐、音响方面,最新的6.1ch混音效果音响,兰迪·汤姆,skywalker工作室,听听这些大牌就知道 Production I.G 这次下了多少本钱。

    色调上,和95版本最大的差别则在于本作偏向红黄的暖色而旧版则偏向蓝绿冷,可以参加下面相册。



    图片有些小 可能看不出特别的效果 但是放在大屏幕上,效果还是异常震撼的明显的。 声效尤其是惊人,通过DVD对比,简直就是两个极端。

    ----------------------------

    其实拿到2.0的碟子,感觉最大的改变则是在翻译上。 当年看攻壳机动队,有几个人敢说自己看了一遍就完全看明白了,相信95的翻译也纠葛了很多和我一样的童鞋。 而这次的翻译清晰明朗,相信即使是第一次看攻壳的朋友,也能够比较容易的理解。

    看攻壳,好翻译是多么重要啊~~~
  2. GIS出了2.0版。这基本上就是一个画质提高版本,事实上重制的画面也不算多,稍微比EVA新版多一点点。然而GIS这样的片子再看一遍总是有一些新的思路的,我迫切觉得我需要再写一篇关于GIS的评论了。
    在我看来GIS最大胆之处在于,它将人类放在了一个史无前例的位置上,这种位置是之前很少有科幻作品敢想的。关于CyberPunk,人类在Cyber世界中的地位总是特殊的,这种地位要么是比机器要高,要么是比机器要低。但是无论如何,总是特殊的。在一票Cyberpunk中人类的思想永远还是最有力最强大的武器,而在比如Matrix里,虽然人的地位要比机器低,但是机器总还是需要人的思想所产生出的负熵来解决系统的问题。而在GIS中最为残酷之处在于,人类和机器是完全平权的,完全可以互相代替,这种意义可以说是非常深刻。
    人类在GIS中的地位和机器是完全平权的。这已经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人是机器的概念,而认为人类本身就是计算机的一种。身体是Shell,灵魂(或者说自我意识)是Ghost,这两者都是可以互相替换的。对于身体这样的硬件只是一种硬件罢了,任何的地方都是可以替换的。就和普通的电脑一样,我可以换一块显卡(眼睛),一块网卡(神经接入设备),乃至CPU(电子大脑),而这样的Shell是与软件无关的,在这里人类大脑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湿件”(Wetware)。而软件,或者说操作系统,则可以任意安装和复制,乃至用nLite这样的软件对他进行定制。
    我记得杰弗里兰蒂斯有一篇文章叫《漫长的追捕》,讲述一个程序逃脱另外一个程序追捕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程序的所有意识组件都是可以定制的。“我把‘无聊感’这个组件也删除掉了。”在GIS中,每一个人的Ghost实际上也是可以定制的。那个环卫工人被植入了虚假的记忆,乃至那个傀儡师的傀儡丢失了自我,这样其实是对Ghost的一种修改。正如草雉所说,人的记忆本身就是延续自我的一种体认。我自己都很难知道自己的“我识”是否被这具Shell上的电子意识所替代掉了。草雉的义体是九课的财产,那她原来的躯体呢?是否为了移植到这具躯体里,她丢掉了一些原本属于她的东西?那自我的Ghost是否还是原来那个?经常出现在九课管理室场景中的那两个女性调度员,看她们的眼球颤动和义体手不停的敲击,她们是否也删除了“无聊感”这一个组件?
    人的Ghost可以直接移植到机器上,而机器的Ghost也可以移植到人上,这一点没什么差别,比如那个被植入了虚假人格的黑客。而人类的Ghost只不过是另一段代码,GIS中勉强提到了这一段代码是有其特征属性的。这样一来,人和机器就完全平权了,这也是GIS所揭示的未来景象,也是我前一个评论所提到的,人和机器的关系。既然人作为人只是一个Shell+Ghost,那么什么Shell事实上是无所谓的。对于操作系统来看,它只是无关底层的东西。我们可以慢慢把身体换掉,最后完全义体化,但是这样的人还能称为“我”么?草雉在船上所看到的在建筑里的另一个草雉让她产生了最深的疑问,是否这个“我”只是一个复制品,或者一个虚幻的概念?其实也没有多少的东西是真实的,因为机器就是人,人就是机器。
  3. 某大师年轻时创作了一幅油画,被博物馆隆重收藏。数十年后大师再次造访博物馆,看到自己的大作突然面红耳赤,强烈要求当场修改,馆长惶恐之至,遂亲自安排。大师挥毫泼墨一番后心下大慰,飘然离去,留下馆长和众人面面相觑——此画原先饱满狂野的色彩踪影全无,只留下一片蓝莹莹若隐若现。

    据说人类的视网膜有时会衰老的很厉害,导致感光神经出毛病。该大师就是一例病患,对蓝光反应迟钝,因此把一幅绝世作品改的只有病人看了才满意。

    看到Innocence那金碧辉煌的画面时,我就想到这个故事,现在又想了一遍。“押井守的视网膜也衰老啦?”这个问题立刻被立食师列传否定——那个饱和可是調到最低,一股旧照片的酸味。那么答案就是:丫绝对故意的!

    1995年版Ghost in the Shell我看了20遍。我太喜欢这个电影了,它让当时还是中学生的我开始思考一些问题,生命啦,经验啦,生命和经验啦,还有虚拟生命和虚拟体验啦等等。虽然最初看的是画质很烂的VCD(已经看坏掉了),但是那种画面、那种姿态、那种手绘表达的无机物的空洞感,深深打动了我——生命因此生生不息,是的没错!

    可我真的全然没有把2.0重看一遍的欲望。很多评论說2.0的画面和声优多么华丽多么精美多么用心多么能完美诠释Ghost in the Shell的精神内核,我看着3DCG的素子从高空跃下,只感到麻木,或者說,整部片子给我的感觉就是麻木。

    饱和度高的吓人,刺目感直逼十面埋伏(对不起押井守我也要说,是的这个版本顶多是张艺谋水准),3DCG……妈的,知道IG向来自诩日本动画界的技术先锋,但是你丫以前好歹晓得啥样的技术该配啥样的剧情,啥样的技术该怎么个用法,怎么现在全拧了呢?3D在TV版里采用赛璐璐贴图,是很恰当的,现在这样,除了让素子有一种“肉肉的感觉”之外,一点意义都没有!我注意到荒卷办公室墙壁也从厚重的黑楠木变成暴发户式的大理石了,拜托那是公务员大楼不是五星级酒店,醒一醒啊押井!

    我特别反感一些人对3D技术的盲从,没想到聪明如押井也落了俗套;我特别反感一些人专门收集精致DVD然后显摆,没想到石川光久也难逃其咎。跟朋友讨论了一下,大概可以想象以下场景:

    石川光久:大拿,立食师把我吃穷了。

    押井守:啊咧?你不会想跟我要钱吧?我也靠你发工资。

    石川光久:of course not~!i have a good idea.

    押井守:me too.

    石川光久:okay!just do it!

    那位眼睛有毛病的大师把自己的画改烂了,毕竟他是用自己的双手画出心目中的景象。这个2.0把自己打扮的更漂亮了,然而他是用计算机把自己的ghost格式化了。
  4. 有人说是骗钱,我感觉还好了。就是日本人的完美主义罢了。
      
    很多油画大师晚年看自己年轻时候的作品总觉得很难受,色彩不对,于是几乎全部都重新改过。其实是人的视网膜随着年龄增大会逐渐偏色。
      
    GIS 是1995年出品的,即使是现在看起来也同样是神作,CG技术全部是当时的最高水准,但是CG行业的发展可谓一日千里,让押井大神现在再看当时的3d场景的确有些难为情。所以2.0版几乎把机械和网络UI的相关场景都用3d重建重新渲染了。还有音轨也比原版大大的增强了。

    原来经典的绿色数字片头去掉了,变成了蜘蛛网一样的丝线。大概是被《Matrix》借鉴之后,已经没什么新意了,干脆重新弄一个更酷的。
      
    为了和新的3d场景画面和谐,原来手绘的线条也做了相当的柔化处理,去掉了很多粗糙的笔触,加上了HDR的光效。 同时为了和 Innocence 接轨,画面也从原来的蓝绿冷色调改成金黄的暖色调。

    开场的“跳楼”和中场的潜水场面中的素子都换成了3d模型,但老实说3d模拟的效果并不好,还不如原来手绘的版本。假如整部片都换成这样,那这部片没法看了。
      
    我还是更喜欢95版。纯手绘的线条,充满了有魅力的细节。

    就好像听古琴一样,刚听古琴的人一定很不习惯,因为中间有比较“粗糙”的擦弦声。有人问雨果的老板,为什么不把那个声音去掉?他说现在的录音技术是可以把擦弦声音抹掉的。但是他还是保留了,因为那个擦弦声让人感觉到背后是真正的有人在弹奏。而MIDI是没有擦弦声的。

    另外,当年GIS给我的震撼,是它不仅仅在视觉和听觉上给我的冲击,而且在哲学上,让我重新思考作为一个“人”存在的意义。

    从这个角度来看,新版的画面越好,音效越强,在某种意义上,反而越让观者远离了对影片内涵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