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战争与和平 Война и мир(1966)

演员:



影评:

  1. 很多年以前,高中时,看完了《战争与和平》,和一位好友谈起书中的人物。他是男生,最爱的人物是娜塔莎。而我,爱的当然是安德烈公爵。

    安德烈公爵不可爱。他说。

    公爵的确算不上一个可爱的人物。他太完美,太理性,太深刻,太高贵,太冷傲,其实他也根本没必要成为一个可爱的人物。他甚至不完全是个人,他是思想,是质问,是象征,是托尔斯泰创造出来的一个俄罗斯知识分子的代表。

    但这并不妨碍我爱他。爱一个人,一个根本不存在的虚幻的人,常常和现实生活无涉。只表示一种认同,或者,从他身上看到了自己追求的某种理想人格的影子。

    想起这件事,是因为前些天整理书,又看到了《战争与和平》,两部,81年高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版和89年刘辽逸译人民文学出版社版。都是二十年前的版本了,现在已经很难看得到了吧?只翻看了一下,就进入了当年读这本书时的沉迷与震撼。很想再读一遍,又觉得太费时,于是就想到了看电影这个偷懒的办法。从迅雷上下载了电影,却是1956年美国赫本、亨利·方达版的,看了。男女主角都很美,养眼。但总觉得电影缺少了点儿什么。于是,又用电驴下载了1968年邦达尔丘克的电影。看看这部1969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著名影片。

    看前苏联电影是相当费时费力的事,我到现在都记得当年上大学时,在大学礼堂里看前苏联那些战争大片的事,五六个小时的一部电影,看得人肚子都咕咕叫。这部邦达尔丘克的《战争与和平》也很长,四集,六个多小时,是上海译制片厂的经典之作。

    两相比较,高下立判。

    从人物的造型上来说,也许美国版的亨利·方达更帅,赫本的娜塔莎也够漂亮,但美国人太爱他们的明星了,给了赫本太多时间,将一部气势恢弘的名著改编成了一个爱情故事。这个爱情故事,去掉了太多历史背景,太多深沉的思考,太多战争场面,让几个主要人物尤其是安德烈公爵和娜塔莎的性格发展都没有了根基,来得有些莫名其妙。这一方面,除了电影时间短,容量有限外,我总觉得,天性乐观的美国人,在理解那种既深沉又敏感,既理性又感性的俄罗斯性格方面,恐怕是有些障碍的。

    安德烈公爵心灵的发展史就是个明显的例子。他一开始雄心勃勃,注重功名,而且十分理性,甚至认为人不必要为了信仰而战。但当他奔赴战场,目睹了死亡之后,奥斯特里齐宁静、广阔的天空却给了他非理性的“天启”,让他顿悟般地感觉到了生命的虚无,转变了思想。后来大橡树的枯荣给予他的,也是类似的启示。这一体现安德烈灵魂转变的重要情节,在邦达尔丘克那里表现的很充分,在美国版里根本没有。还有娜塔莎,安德烈公爵离开后的一年中,因思念而倍感空虚与无聊,是她被安纳托利吸引的重要原因,没有了这个原因,娜塔莎的私奔就显得有些突兀。当然,“活泼的生命是不会犯错误的”,娜塔莎的纯真并没有因为私奔而变丑。

    但娜塔莎是不适合安德烈的。他们之间自以为存在的爱情,其实都是一种错觉。安德烈想用娜塔莎活泼的生命力来驱赶自己内心的虚无感,但当娜塔莎答应了他的求婚后,他内心却满是疑虑。“此刻,安德烈心中,对娜塔莎的激情消失了……追求和希望失去了原有的神秘的魅力,只留下对娜塔莎幼稚和软弱的怜悯”。邦达尔丘克的电影里,安德烈脸上迷茫而严肃的表情,很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在爱情这样应该感性的时刻,他心中却全是理性,并在这理性里认清了自己。很多年来,每想到安德烈这个人物,我总想,也许,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个女人适合安德烈。每个女人到了他那儿,都会成为另一个丽莎。安德烈不是用来生活的。小说最后,娜塔莎和皮埃尔结了婚,有了几个孩子,终日沉浸在忙碌而快乐的家庭生活中。皮埃尔可以,但你能想象,安德烈公爵会过这样的生活吗?

    50年代的亨利·方达、赫本,很年轻,很漂亮,但正象从美国版的电影中看不到俄罗斯广阔的社会背景一样,他们的气质中,也没有多少俄罗斯韵味。这一点,只要和邦达尔丘克版的安德烈和娜塔莎一比较,就一目了然。当然,也许美国人想拍的,只是一部好看的爱情故事。那就无需比较。

    皮埃尔是另一位主人公。他和安德烈性格不同,生活经历不同,但他和安德烈一样,对人生和社会有很多思考,所以,看起来如此不同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好朋友。因为他们本质上是相同的。不过皮埃尔更世俗,更生活罢了。

    除了主人公,两部电影人物反差很大的,还有安德烈的父亲,老保尔康斯基。这是个很多人都不喜欢的角色。他是个标准的大男子主义者,严重看不起女人,认为女人天生不可理喻,孱弱懵懂,没有思想,能吸引男人的只有外表。他跟安德烈谈到丽莎,很有意思:很难对付是不是?没办法,女人都这样……谁叫她那么漂亮呢。这样的一个人物,在两部电影里形象相差很大。美国版里,是肥胖的俄罗斯农民形象。而在邦达尔丘克那里,则是戴着一头时髦假发的瘦削贵族,让人很容易就想到了十八、十九世纪的法国贵族——了解俄罗斯历史的人,一定会认同这样的形象。

    按说,没有理由喜欢这样的人,但很奇怪,我喜欢。原因自己也不明白。此外,我觉得安德烈从某种程度上说,和他父亲很象。

    喜欢的人物,还有库图佐夫。这个人物,在两部电影里的形象差不多。表面上,总是一幅浑浑噩噩,昏昏沉沉的样子。甚至在打仗前,别人都在忙碌着奔跑、侦察,他却连开军事会议时都在睡觉。他好象没有任何行动,但实际上,他对一切,目前的处境,敌我的形势,甚至未来的可能,都洞若观火,所以,他在关键时刻做出了正确的决策,成为了民族英雄。这个人物,倒让我想起了老子的那句话,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拿破仑的几十万大军,就在这样的大智若愚面前,滚滚而来,又黯然溃去。托尔斯泰是在用战争表达他认为的西方文明在俄罗斯的命运吗?
  2. 战争与和平

    WarandPeace

    导演:谢尔盖·邦达尔丘克

    编剧:谢尔盖·邦达尔丘克/瓦西里·索洛维约夫/列夫·托尔斯泰

    主演:谢尔盖·邦达尔丘克/柳德米拉·萨维里耶娃/维亚切斯拉夫·吉洪诺夫

    类型:剧情/爱情/历史/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苏联

    语言:俄语/德语/法语

    文/深焦编辑部

    本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展映电影精彩纷呈,其中最引人关注的还属长达七个小时的最新修复版《战争与和平》(Voynaimir,1966)。本月30日,影片还将在中国电影资料馆进行放映,观众仍有机会一饱眼福,在大银幕上感受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和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这部影片改编自列夫·托尔斯泰的同名文学作品,由前苏联导演谢尔盖·邦达尔丘克(SergeiBondarchuk)执导。值得一提的是,邦达尔丘克还在影片中奉献了精彩的演技,饰演了主角皮埃尔·别祖霍夫(PierreBezukhov)。

    事实上,早在苏联版《战争与和平》之前,好莱坞就已经将这部伟大的作品搬上了舞台。由导演金·维多(KingVidor)执导的《战争与和平》是冷战时期美国在文化和宣传领域对抗苏联的一把武器,其拍摄的目的基本上就是向苏联证明美国更有钱。1961年2月,苏共中央委员会收到了一封来自科学家文化名人、军队将领的联名信,他们共同抱怨美国人窃取了他们的文化遗产,而且抗议美版《战争与和平》在苏联的银幕上公映。苏联当局也很把这个事情当回事,于是将这一计划交付给了当时的文化部长叶卡捷琳娜·福尔采娃(YekaterinaFurtseva,此前的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在这种情况下,一部举国之力拍摄的、旨在对抗美国的《战争与和平》可以说是应运而生。

    《战争与和平》(1956)金·维多版剧照

    由于苏联当局的支持,导演谢尔盖·邦达尔丘克所能动用的不仅仅是一个莫斯科电影制片厂的资源,而是全苏联所有的资源,因为这部电影的成败关乎冷战当中国家软实力和颜面的展现。这部电影到底花了多少钱,实际上从来没有确切的数字,尤其是在史无前例地动用全国资源(而且很多都是免费)的前提下。比如说,影片动用的12000名临时演员就是完全没有任何花销的,而这在美国或者当时其他任何国家都是完全不可能实现的。

    正因如此,邦达尔丘克不仅有抱负,也有实力展现其精益求精的态度,其对制作环节的要求非常精细苛刻,比如他专门从巴黎请来发型师来为娜塔莎舞会的场景进行妆发设计。在这方面,时任文化部长福尔采娃也给予最大程度支持,要求全国历史博物馆和档案馆对电影拍摄给予支持和协助,接到命令的58家博物馆提供了大量的家具、绘画、餐具、装饰物以及战场上使用的军刀和枪支等等。

    除此之外,成千上万的普通民众将自己的私人物品捐赠给剧组以供拍摄使用,据当时的剧组成员回忆,影片里用到的珠宝首饰几乎都是通过这种渠道得来的。所有这些都为影片拍摄提供了不可复制的真实历史质感,正如在故宫实景拍摄的《末代皇帝》无法与在影视城拍摄的其他故宫电影相提并论一样。当然,大量的历史实物捐赠并不意味着服装和道具团队的工作变成了收集和整理:他们也需要为剧组制作大量的服装、大炮等等,其中光是军服就制作了9000套,平民服饰也有3000套之多。

    《战争与和平》(1966)剧照

    可以说,以上这些无一不彰显着苏联的“制度优越性”,如果不是在举国体制之下,这样的电影绝对没有可能拍成。不过,电影在拍摄过程中也面临诸多难题,影片创作的外部环境就并不简单。要知道,苏联的政治体制一方面可以为电影的拍摄提供各种各样便利的条件,但另一方面也在给电影的编剧和拍摄制造着各种各样的麻烦,比如军方就介入到剧本创作环节,而官方的评论人也干涉剧本创作,要求删减一些戏份增加另一些戏份,如此种种,不一而足。导演邦达尔丘克在拍摄期间还要离开片场处理一些行政事务,1963年3月,他前往莫斯科参加苏联政府举办的会议,拍摄进度急剧拖慢。从3月15日到4月3日,电影只进行了6天拍摄,在这期间,平均每日完成的胶片只有5.6米,但每天的花销却有12万卢布。

    而在制作上,影片也面临各种各样的复杂问题,比如选角就几次三番地修改(还要照顾苏联官僚机构内部的意见),拍摄团队也几度面临重要人员更换。摄影师亚历山大·谢伦科夫(AleksanderShelenkov)和尤兰达·陈(IolandaChen)夫妇在拍摄刚刚开始不久就退出了剧组,抱怨导演邦达尔丘克在片场极度独裁,强调他们工作中“最原初的快乐已被消磨殆尽”。在这之后,几乎没有什么摄影指导经验的31岁的第二摄影安纳托列·佩特兹基(AnatolyPetrisky)赶鸭子上架接过了这一重任,而从最终的结果看,佩特兹基也并没有辜负众人的希望。不过,邦达尔丘克与他的关系并不太好,在拍摄完娜塔莎舞会的场景之后,佩特兹基甚至也准备辞职不干,但最终仍然迫于更高层的压力(“不拍完就再也找不到工作”)留在了职位上。

    《战争与和平》(1966)剧照

    这些还不是最让人担心的,影片拍摄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可能还是来自于70mm胶片本身。据佩特兹基回忆,当时的胶片质量令人咋舌,感光乳剂里频频出现蚊子的身影,胶片齿孔也经常出现无法咬合的现象。苏联产70mm摄影机质量同样令人担忧,晕影和叠影总是难以消除。由于苏联产70mm胶片质量实在堪忧,进口美国胶片成本又太高,重拍和多拍就成了影片拍摄时的家常便饭,有估计认为影片整体的制作费用因为胶片质量问题抬升了10%-15%。有些无法重拍的场景尤其令人胆战心惊,比如法军劫掠莫斯科城一场,佩特兹基极其担心胶片由于现场高温出现融化现象,而如果出现问题,这一场是绝对无法复制的,好在场景的拍摄出人意料地顺利,飞机和直升机航拍也有条不紊进行。

    影片拍摄过程中面临的另一大挑战来自导演自己的身体:64年7月,导演接到上级指示全力对已经拍摄完成的部分进行后期制作,为来年的莫斯科电影节做好准备。当月,邦达尔丘克在观看一场由米哈依尔·卡拉托佐夫指导的电影《我是古巴》的放映时心脏病突发并一度临床死亡,医生用了两个小时的时间才把他从死神手里夺了回来。第二年5月,影片前两部分在莫斯科电影节进行了展映,7月,邦达尔丘克再次心脏病突发,而这一次他临床死亡将近4分钟。被抢救回来的邦达尔丘克将自己的濒死体验用到了电影里:博尔孔斯基在临死前看到的白墙上走动的人影以及一系列影像,便都是来自导演自己亲眼所见、亲身所感。

    《战争与和平》(1966)剧照

    尽管出现种种波折,经历种种磨难,影片最终还是制作完成并发行,不仅在前苏联国内,也在国际上获得了极大成功。影片获得了1969年第4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这对于一部苏联电影,尤其是冷战时期的苏联电影而言可以说极其特殊而罕见。之所以获得奥斯卡的青睐,以下几方面原因不容忽视:首先,影片改编的世界文学名著《战争与和平》是全世界共同的文学遗产,而邦达尔丘克版对列夫·托尔斯泰原著的改编以及忠实程度显然比美国本土生产的《战争与和平》要高出一筹;

    其次,影片无论从结构还是拍摄技法上都有过人之处,而这恰恰是好莱坞程式化的电影制作所缺乏的,比如邦达尔丘克和他的摄影师尽量减少特写的使用,而多用中景、全景、大全景展现俄罗斯贵族生活和广袤的自然环境,使得影片呈现为一种群像式的史诗风格,这既符合本土文化的特点,又满足了苏联当局通过《战争与和平》宣扬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的要求,也在某种程度上颠覆了好莱坞电影由特写和正反打镜头构成的视听语言主体。

    《战争与和平》(1966)剧照

    最后,邦达尔丘克版《战争与和平》的制作、发行和获奖,有赖于苏联国内的政治气候。事实上,影片开拍到结束期间正是苏联由赫鲁晓夫“解冻”时期到勃列日涅夫“停滞”时期的过渡时段,因此影片一方面具有“解冻”时期电影的特点,即注重视听多过叙事(电影方面的“解冻”一直持续到1968年“布拉格之春”后),另一方面也强调其内在的意识形态,即爱国主义和冷战对抗。因此,《战争与和平》的选送和获奖既是苏联进行宣传的需要,也是美国电影学院对电影艺术肯定的结果,是在政治与艺术的夹缝中生长出来的坚强作品。

    观看邦达尔丘克的《战争与和平》,总能让人想起同时期另一位苏联导演安德烈·塔科夫斯基的作品《安德烈·卢布廖夫》(AndreyRublyov,1966),两部电影的很多场景都有极其相似之处,例如在《安德烈·卢布廖夫》中有鞑靼人对莫斯科公国的劫掠,类似的场景也在《战争与和平》中特别被强调出来,只不过时代背景变成了拿破仑入侵之时。然而这两部电影在苏联的遭遇却是完全不同的:塔科夫斯基在拍摄时经费紧缺并屡屡遭到审查,而邦达尔丘克则获得了国家层面的大力支持,其预算几乎可以用无限来形容。塔科夫斯基对邦达尔丘克也是极度不满:苏联当局一直希望后者能够取代前者,成为苏联在欧洲影坛的一张名片,而在他的口中,这位苏联政府的口舌和代言人也对他及其作品充满敌意,称其在出任戛纳电影节评委时全力阻止《乡愁》获奖。尽管具体情况我们不得而知,但这样的遭遇最终确实让塔科夫斯基选择了流亡西欧。

    《安德烈·卢布廖夫》(1966)剧照

    当然,苏联对塔氏电影的抨击并非没有原因:虽然《战争与和平》与《安德烈·卢布廖夫》都在叙说斯拉夫民族在抵抗外侮过程中所展现的精神,但二者在内核意涵上可谓完全相反,前者是在展现爱国主义精神,后者则意在呈现一种内在成长的信仰和精神力量;前者关乎集体,而后者则专注于卢布廖夫个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困境。相比较而言,前者更加符合美国主流电影的价值取向,而后者则与60年代中后期欧洲电影的现代主义潮流紧密贴合,也正因如此,后者更受欧洲电影节垂青,前者则与美国电影呈现出更加复杂微妙的互动关系。

    邦达尔丘克版《战争与和平》的根基,在于俄罗斯伟大的现实主义传统,也在于其丰富包容的民族性,当娜塔莎在木屋里翩翩起舞之时,当皮埃尔奋不顾身出入于莫斯科火场时,贵族与平民之间、军人与百姓之间的界限趋于消弭,人物随之融入更大的历史背景之中。影片结尾,镜头缓缓上行,广阔的俄罗斯大地尽收眼底,随后又渐渐隐入云层之中。谢尔盖·邦达尔丘克如是告诉我们,这是俄罗斯土地上发生的故事,而这似乎也仅仅是一段故事,真正的家国情怀与历史书写,无不在当下的现实舞台上演。

  3. 一、人物关系

    战争与和平人物关系

    家族介绍:

    1.库拉根家族(左上)

    库拉根家族是远离人民的宫廷贵族的典型,是朝廷和上流社会贪婪,愚蠢和无耻的代表,是一个对国家、民族没有半点责任感的家族。阴险、狡猾、毫无节操和道德观念是这个家族的主要特征。当陷入困境,拿破仑近莫斯科的时候,他们毫不关心国家的安危,总是想升官发财。库拉根的女儿爱仑是个“美丽的动物”,在祖国处于危难之际,她还以自己的美色逗引人,过着淫荡的生活。库拉根的两个儿子伊包里特和阿那托尔,前者愚蠢,后者卑鄙堕落。酒宴放荡,闲逸便是他们的追求的幸福生活的全部内容。托尔斯泰在作品中猛烈的抨击道:“所有这一群人都攫取着卢布、十字勋章和官爵,而他们在捞取这些东西的时候所注意的仅仅是沙皇恩宠的鼻息。”

    2.罗斯托夫家族(右上)

    罗斯托夫家族是作者美化的宗法制庄园贵族的典型,是作者笔下最动人、最富感染力和诗情画意的一个家族。他们并不富裕,但充满了欢乐和生气。罗斯托夫一家接近人民,保持着淳朴、热情、真挚、好客等特点,具有温情脉脉的庄园贵族的品质。拿破仑入侵,他们都为祖国的命运焦急不安,决心为保卫祖国贡献一切力量。尼古拉回到军队与敌人作战,娜塔莎自动为伤兵服务。15岁的彼佳放弃了准备进入大学的愿望决定参军,最后为祖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3.保尔康斯基家族(右下)

    保尔康斯基家族具有正直、爱国、孤傲的特点,保持了忠贞为国的老贵族的“古风”,老公爵以严厉为名,退居庄园后,一直和朝廷疏远,对宫廷保持批判态度。他曾在军队服务,很重视苏沃诺夫的军事艺术。当儿子安德烈和他告别从军时,他特别强调军人的荣誉和爱国的责任感。1812年的战争震动了他,他毅然召集民兵与逼近的敌人进行斗争。在激昂紧张的爱国活动中,他中风了,临死前还关怀着祖国的命运。他的儿子安德烈是爱国者,女儿玛利亚同样是爱国传统的继承者,当她想到会受到法国人支配时就颤抖了。

    4.别素号夫家族(左下)

    别素号夫家族是莫斯科最富裕的家族,关于这个家族,托尔斯泰着笔不多。这个家族是爱国的家族。彼尔是这个家族的代表人物。

    代表人物:

    安德烈·保尔康斯基

    安德烈·保尔康斯基公爵,26岁,心地善良,为人宽厚,忧国忧民,英勇善战,是托尔斯泰笔下优秀青年的代表之一。在受到朝廷宠遇的宫廷女官舍雷尔沙龙里的客人中间显得落落寡欢、不随流俗。“那些客厅里的人对他来讲不都是些熟人,但他讨厌他们,甚至看他们一眼,听他们说句话都感到腻味。”安德烈公爵为自己不得不和这个上流社会保持联系而痛苦,在他看来,这个上流社会是虚伪的,欺骗的,寡廉鲜耻的。他对彼尔讲:“这就是我在这里过的生活——我很不适应。”

    在申格拉本战役开始之前,安德烈就十分渴望荣誉。他甚至想到万一只剩下死路一条怎么办,但立刻转念,认为即便这样,那也没有关系。他深信自己决不会做的比别人差。

    库图佐夫同意安德烈的请求,把他下放到了巴格拉基昂的先遣部队。安德烈公爵心里装着祖国和人民,为了胜利是需要把生死置之度外的。并且要不惜一切代价地去争取。

    皮埃尔·别祖霍夫

    皮埃尔是声名显赫,腰缠万贯的别祖霍夫伯爵的私生子,因而起初不被上流社会认可,而当他继承了父亲的几乎全部家产之后,上流社会便对他大开绿灯。他单纯天真,质朴热情,却带有一些“多余人”的气息,矛盾性在他身上最为明显。

    例如:

    皮埃尔离开安德烈家之前,安德烈奉劝他不要再去放荡公子阿纳托利家消磨时光,皮埃尔也痛恨目前的生活,并一口答应:“我起誓(不去他家)”。可见其态度异常坚定。而刚一离开安德烈家,皮埃尔一想到阿纳托利家那晚会有例行的赌局,之后是狂欢和娱乐,“到那去也不错”的想法就蹦了出来。但同时他还是想起了像安德烈发过的誓言并强迫自己不去。可是,矛盾性的性格使他的思想继续博弈:

    “他(皮埃尔)心里想到,他发的誓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他向安德烈公爵起誓前已向阿纳托利公爵起过誓,要去他家。最后他想,这种誓言都无关紧要,尤其想到明天他说不定死去,或者遇到什么意外,那就根本谈不上誓言不誓言了。皮埃尔常用这样的想法打消他的决心和意图。”最后的结果是,在一顿犹豫不定和自我说服之后,皮埃尔照样还是去了阿纳托利家。

    再如,从皮埃尔对上流社会的交际花海伦(后成为了皮埃尔的妻子)的态度也可足见其矛盾性。在皮埃尔还只是私生子身份时,海伦的父亲,阿谀奉承老谋深算的华西里公爵并未将他放进眼里。而当皮埃尔继承大笔遗产,成为彼得堡巨富之后,华西里公爵便时时处处有意安排使皮埃尔能喜欢上自己的女儿海伦。矛盾的皮埃尔时而为海伦倾国倾城的容貌和风姿所折服,时而又因为看到她的放荡而恶心。时而为能娶到这样的交际花而沾沾自喜,时而又觉得他根本不爱海伦,这一切只是形式所逼。在周围的上流人士都有意撮合他和海伦时,他“第一次感到在他和海伦之间形成了一种公认的关系。这个想法使他害怕,放佛给了他一种他无力承担的义务,但同时又是他高兴,因为这是一种有趣的设想。”

    皮埃尔明知海伦很愚蠢,在他身上引起的并不是真正的爱情,而是一种丑陋的、卑劣的感情。他也听说过海伦还曾和他的亲哥哥恋爱过的丑闻。但是他却无力拒绝,他感到胆战心惊,因为在他想到这些的同时,另一个念头“海伦是个富有魅力的女性也同时涌上了心头。就是因为矛盾,皮埃尔还未明确向海伦表明爱意。但他已经隐约感觉到他同海伦结合是不会幸福的,他得避开她。可是一个半月过去了,皮埃尔依旧住在海伦家,他还恐惧地感觉到在人们的眼里他与她的关系一天比一天密切,他再也无法恢复以前对她的看法,再也无法离开她。他觉得不得不把自己的命运和海伦结合在一起。

    皮埃尔知道,大家希望他越过界线,表明爱意。他不确定自己是否钟爱海伦。在海伦的命名日晚会上,他魂不守舍,一直在要不要像海伦吐露爱意的矛盾思想中挣扎。最后,还是老谋深算的华西里公爵当着所有宾客的面“挑明”了一切,明知皮埃尔并不爱海伦,却轻轻松松把自己的女儿推入了新晋别祖霍夫伯爵的怀中。

    但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风流妩媚一直是海伦的本色。与巨富皮埃尔结婚后,她并未恪守本分,反而和淘洛霍夫有染。这使皮埃尔十分恼火和不安。一次宴会上淘洛霍夫向皮埃尔挑衅,皮埃尔忍无可忍,推开椅子,从桌子后面站起来,坚定地对淘洛霍夫说要同他决斗。

    “但是在当天,在开始决斗之前,皮埃尔内心起了波澜,他觉得何必决斗,何必杀人呢?不是我打死他,就是他打中我的脑门、臂肘或者膝盖。还是从这里逃走,躲到什么地方去吧”。

    在手枪已经装上子弹,决斗的火焰一触即发之时,皮埃尔的副手聂斯维茨基却又最后一次劝皮埃尔这样做不值得。在决斗这件事情上皮埃尔的思想几经转折,一会坚定要决斗,一会又觉得不值得,但马上又回到决斗的念头上来。思想的矛盾性和摇摆性相当明显。

    彼尔和安德烈有两个共同的特点:一是对现有制度抱批判否定态度,并随着他们思想性格的发展,这些批判性越来越尖锐、深刻;二是不看重自己的贵族地位,不安于自己豪华富有的生活,却认真探索人生的目的和意义,把解决农民的痛苦、祖国的前途当作自己的最终目标。当然,他们追求真理、走向人民的途径是不相同的,安德烈由于自身的一些优越条件,主要是通过在政府和军队的工作,认识了专制农奴制度的腐败性,了解人民的;而彼尔主要是通过他直接接触人民的各种生活,使他在思想性格上得到成长。

    娜塔莎·罗斯托娃

    13岁的娜塔莎是《战争与和平》中最动人的女性形象,年龄最小的人物,在托尔斯泰的心目中,她是生命和幸福的化身。是一个有着黑头发、大眼睛的女孩子,虽然样貌不是非常与众不同,但是她的性格却非常活泼开朗,身材也很好,是一个充满孩子气的、天真活泼的少女。在少女的时候,娜塔莎被托尔斯泰塑造成一个天使般的形象,她就是幸福和美好的一种象征,是被众人喜欢的小天使。然而战乱的年代和社会的不断影响,再加上娜塔莎的思想和阅历,使得她不断成长为一个革命斗士,为了自己的祖国,她愿意参加战争,献出自己的一切。

    娜塔莎是罗斯托夫家最受宠爱的女儿。她与安德烈相爱,但是因为男方家里阻挠而只是订了婚,并商定若是一年后两人仍彼此相爱就结婚。订婚之后安德烈就远赴国外疗伤去了,只剩正处青春年华的娜塔莎孤单寂寞。在一次观看歌剧表演过程中,海伦有意撮合她的哥哥阿纳托利和娜塔莎在一起,并且娜塔莎也竟然情不自禁地对阿纳托利产生好感,觉得他们二人之间没有任何障碍。可是从剧院回来到家娜塔莎才如梦初醒,意识到自己刚才做了什么。大惊失色,觉得愧疚,脸涨得通红,意外自己怎么能堕落到这种地步,立刻觉得她同安德烈的爱情被她自己糟蹋了,内心愧疚不已。

    但是转念一想,娜塔莎又安慰自己:什么也没有发生。我没有做过什么事,也没有招惹过什么人。谁也不会知道今天的事。我也不会再见到他(指阿纳托利)了。所以,没有什么可忏悔的,安德烈公爵仍旧可以爱我这样的人。可是,自我麻痹和欺骗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成功的。尽管娜塔莎尽力想忘掉当天发生的一切,忘掉阿纳托利,就当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依旧像从前一样爱安德烈。可是,她发现原先对安德烈公爵的纯洁爱情已经完了。并且,她又情不自禁地回忆起同阿纳托利的谈话,回忆起那个俊美大胆的人的手势和微笑。

    娜塔莎还是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刚对爱情有了朦胧的理解和初步的尝试。可就在这理解和尝试的过程中也能凸显其矛盾性。一直以来对安德烈公爵单纯执着的爱遇到阿纳托利之后就破灭了一半。她发现自己竟然对阿纳托利也能产生好感之后就开始了矛盾的心理过程:首先是羞愧,觉得没脸见人,对不住安德烈公爵。而后又觉得一切都没什么,不存在什么严重性,和安德烈公爵还可以继续下去。可转念一想觉得自己和安德烈的感情还是被玷污了,不可能回到从前了。但就在这种复杂的心理过程中她还能 情不自禁地想到“那个迷人的阿纳托利”。其思想中的矛盾性就在这一系列的心理活动中完完全全的体现了出来。

    玛丽娅·保尔康斯基

    作者塑造了玛丽娅充满爱的形象。在她的内心,被强烈的爱包围着,唯有相信上帝的人,心中才能对爱的本质有真切的体会。这种爱是发自内心的,就像自己爱上帝一样来爱别人。

    老保尔康斯基公爵的女儿玛丽娅是整篇小说中宗教性性格最为突出的人物。她有两大癖好:一个是侄儿尼古拉,另一个就是宗教信仰。她并不漂亮,甚至还有些丑陋。每天都会在神像面前祈祷,并且经常接待那些云游四方的教徒,愿意去倾听他们的故事,分享他们的心得。她热爱自己的家庭,亲人甚至陌生人,甘愿为他们牺牲自己的幸福。

    在她给裘丽的一封长信中曾这样写道:我只觉得,基督徒对亲人的爱,对敌人的爱,比小伙子美丽的眼睛在您这样诗意盎然的多情少女的心中引起的感情更加可贵,更加快乐,更加美好。

    在小说的尾声,当玛丽娅嫁给尼古拉,成为伯爵夫人之后,她依旧时常检讨自己的言行是否合乎东正教教义的要求。她下定决心要做她做不到的事情。力争要像基督爱人类那样一视同仁地去爱自己的丈夫,孩子,侄儿小尼古拉,和一切人。她穷尽一生都在追求教义所倡导的博爱,以期达到无限的,永恒的和完美的境界。

    玛丽娅的哥哥安德烈在鲍罗金诺战役中受重伤之后,被转到救治站,在那里他见到了他的仇人——阿纳托利,那个当年差点拐跑他未婚妻娜塔莎的人,也正是因为这个人的出现才使自己今生与娜塔莎无缘。想到此安德烈本来一腔怒火,可是当他看到此时的阿纳托利刚被截去双腿,极其虚弱,怒气很自然就烟消云散了,只剩下同情和惋惜:同情、博爱、恋爱、对恨我们的人的爱、对敌人的爱,这就是上帝在世界上宣扬的爱,就是玛丽娅教给我的爱。可是我一直不理解;就是因为这个缘故我热爱生命。要是我还能活下去,这便是我心中剩下的唯一的感情。

    在这之后,战争形势日趋残酷,重伤的安德烈颠沛流离,后意外与娜塔莎再次相遇,最终娜塔莎照顾他直至生命的尽头。他爱过娜塔莎,后来因为娜塔莎的变心而怨恨她。可是,在生命的最后,他还是领悟到博爱的宗旨。爱他人,爱仇敌,爱一切,爱无处不在的上帝。爱一个亲爱的人可以用人间的爱,但爱仇敌只能用上帝的爱。无论是死亡还是什么别的都不能把爱消灭,因为爱是心灵的本质。在弥留之际,他依旧在思考要爱世间万物,爱一切人,永远为了爱而自我牺牲。爱阻止死,爱就是生。因为自己能爱,他才能懂得一切。因为自己能爱,世间才存在一切。只有爱才能把一切联系起来。

    尼古拉·罗斯托夫

    尼古拉是罗斯托夫家的大儿子,他单纯善良,一心想成为军人报效祖国。是《战争与和平》中尚武性民族性格的典型代表。在罗斯托夫家母女命名日的宴会上,老罗斯托夫伯爵向宾客们诉苦,说自己本已为儿子尼古拉在档案馆里谋了个差事。谁知儿子竟要“因为友谊”,要像他的朋友鲍里斯那样撇下大学不读,非要去当骠骑兵。谁知年纪还很小的尼古拉涨红了脸,仿佛要反驳对他的可耻诽谤似的说:“根本不是因为友谊,我觉得服兵役是我的天职。”

    当得知父亲还是不情愿时,小尼古拉说道:“您要是不愿让我走,那我可以留下。不过我知道我这人除了当兵,什么都做不了。我不是外交家,也不会做官,因为我不会掩饰感情。”在不久之后的另一次家庭聚会上,一位上校说俄国皇帝的对法宣战诏书已经在彼得堡公布了,同拿破仑的战争迫在眉睫。上校拍拍桌子,号召大家为皇帝陛下而死,要战斗到最后一滴血,至于议论要尽可能少发。他说完这番话就转身问年轻人有什么意见和看法。身旁的尼古拉一听见谈战争,就撇下交谈的女伴,睁大眼睛,竖起耳朵听上校说话。他对和战争有关的一切事情都抱有好奇和热忱,此刻他脸涨得通红,断然转动盘子,挪开酒杯,仿佛此刻正有重大的危险靠近,他说:“我完全赞同您的意见。我坚决认为,俄国人不获胜毋宁死。”

    说完这话,尼古拉还有些许的不好意思,仿佛是一般人说了太过激烈的过头话一样。

    尼古拉在未进入战场,未经历战争之前就怀有一颗参军报国的心,并把这种崇尚武力的信念当做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更愿意亲身去经历,去参与。果真,没有任何犹豫,尼古拉参军入伍,成为了一名真正的骠骑兵。在申格拉本战役中他初生牛犊不怕虎,勇猛无畏,奋勇杀敌,直至负伤。战斗开始之前部队长官踌躇不前,不敢贸然下达进攻命令。而此时的尼古拉却一心想着赶快行动!他觉得进攻的时机终于来到了,自己也可以尝到常从骠骑兵伙伴那儿听到的冲锋的欢乐了。

    在听到进攻命令之后,尼古拉兴冲冲地骑上马出发了。马儿跑的越快,他就越高兴。他发现前面有棵孤树,这棵树本在敌我分界线上的。如今他越过了这条线,不仅不觉得可怕,反而更加高兴了。他还一边紧握着刀柄发誓要把敌人打个落花流水,杀个片甲不留。“哼,现在不管谁落到我手里。”尼古拉想,刺了刺白嘴鸦(他的马),跑到所有的人前面,一个劲儿往前猛冲。

    前面已看得见敌人。突然好像有一把大扫帚(实际上是炮弹)从骑兵连头上扫过。尼古拉举起马刀准备砍杀,但就在这时,在他前面奔驰的士兵撇下了他(实际上他被炸伤了)。在申格拉本战役中,尼古拉怀着一腔热情,奋战在第一线。离战争越近,他反而越高兴,越激动,越期待。他是一位典型的尚武俄罗斯小伙的形象。

    库图佐夫

    库图索夫是一位非常谦逊的平凡人形象,他和自己的士兵、和人民群众之间始终保持着非常紧密的关系。他能够理解士气和民心,能够对人民群众的意愿妥善把握,按照人民的意愿来行事。在自己的行为中,他基本不会提到自己,总是非常平易近人地和人交谈,表现出非常朴实的情怀。面对法国的入侵,他和自己的人们群众站在同一条战线上,为了自己的祖国英勇奋战。

    托尔斯泰遵循平凡与伟大,普通与英雄紧密结合的原则,塑造了1812年卫国战争的领导者库图佐夫的形象。托尔斯泰认为,任何天才的历史人物,在历史的进程中都应服从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是广大军民伟大的精神力量产生卓越的统帅。库图佐夫力量的源泉来自人民的爱国主义,在他的活动中体现了人民的思想和愿望。托尔斯泰称赞他为“民族战争的代表”和“真正伟大的人物”。

    库图佐夫是一位经验丰富,顽强勇敢,忧国忧民的军事指挥官。他白发苍苍,身材矮胖。眼光犀利而长远,体恤下属和民众,深谙军事指挥之道。并且不善于逢迎谄媚,坚定地活在自己的信仰和良心里。他在俄法战争中被任命为总司令,以自己独到的军事见解和军事谋略带领俄罗斯人民反击拿破仑军队,最终取得胜利。

    作为一名军事统帅,库图佐夫有自己独到的领导方式和作战理念。他十分重视将士们的心理状态,即“士气”。并竭力来加以引导。

    法军战败已成定局之后,库图佐夫无比激动,他划着十字,流着眼泪,抽噎地对前来报告情况的将领说他感激上帝和勇敢的军队。并准备第二天就把敌人赶出国土。他不顾自己年迈,一心想为祖国奉献自己,坚持用武力去对抗侵略者,直至把侵略者赶出自己的祖国。他是整部作品中崇尚武力,英勇善战的最佳代表。

    在法军步步紧逼莫扎伊斯克市(离莫斯科不远)的时候,首都莫斯科受到威胁,情况愈来愈危急了。库图佐夫为了抚慰人民群众的情绪,也为号召大家联合起来反抗法国侵略军,亲自拟写了一封公告,在公告中他发誓自己会保卫莫斯科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甚至做好了巷战的准备。他劝大家不要因为政府机关关闭而忧虑,一切秩序都会恢复起来的。他号召大家用斧子也好,长矛也好,三齿大叉也好,一定要把侵略者赶回老家。

    拿破仑

    《战争与和平》中拿破仑的形象和库图佐夫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作家笔下,拿破仑是这次战争的罪魁祸首,是个惟我独尊的个人野心家,他娇柔做作,自高自大,爱好虚荣,贪图权势。拿破仑认为个人的意志可以决定历史的进程,他为实现个人的野心,不惜牺牲千百万人的生命去进行掠夺战争。托尔斯泰一反欧洲历史学家的观点,把他们称道的赫赫一世的“英雄”,描写成一个渺小可耻的利己主义者,并加以辛辣的嘲讽,显然,这表现了艺术家托尔斯泰进步的观点和爱国主义立场,虽然作者没有全面正确估计拿破仑的一生的功过,但却入木三分的揭示了拿破仑的大资产阶级的侵略本质。

    二、电影剧情

    战争时期

    皮埃尔和安德烈是好朋友

    丽莎反对安德烈参战,抛弃自己,把自己送到乡下。安德烈骂了丽莎一顿。丽莎是怀孕状态。

    安德烈对当下的生活不满意,对充满了虚伪社交舞会的这种生活方式不满意。刚才说过一次,你是关于这个。

    皮埃尔是私生子,没有家庭,没有财产,没有结婚。同样不喜欢放荡的生活。

    库拉金家族是一个放荡的家族。两个儿子伊包里特和阿那托利,前者愚蠢,后者卑鄙堕落。酒宴放荡,闲逸便是他们的追求的幸福生活的全部内容。他们与安德烈和皮埃尔同样是好朋友。

    家族介绍:

    库拉金家族是远离人民的宫廷贵族的典型,是朝廷和上流社会贪婪,愚蠢和无耻的代表,是一个对国家、民族没有半点责任感的家族。阴险、狡猾、毫无节操和道德观念是这个家族的主要特征。当俄国陷入困境,拿破仑近莫斯科的时候,他们毫不关心国家的安危,总是想升官发财。库拉金的女儿海伦是个“美丽的动物”,在祖国处于危难之际,她还以自己的美色逗引人,过着淫荡的生活。

    皮埃尔是别祖霍夫伯爵的私生子,电影一开始,别祖霍夫就生病,即将死去,准备把遗产都给皮埃尔。与此同时皮埃尔还和阿纳托利在放荡的酒会上带着熊闯了祸,把警察和熊绑在一起,扔进了伏尔加河。

    家族介绍:

    别祖霍夫家族是莫斯科最富裕的家族,关于这个家族,托尔斯泰着笔不多。这个家族是爱国的家族。皮埃尔是这个家族的代表人物。

    娜塔莎在罗斯托夫家族酒会上第一次出现。她是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儿,唱歌非常好听,跳舞也很棒。

    罗斯托夫家族的,伊利亚伯爵也在这里出现。跳舞很厉害。

    家族介绍:

    罗斯托夫家族是作者美化的宗法制庄园贵族的典型,是作者笔下最动人、最富感染力和诗情画意的一个家族。他们并不富裕,但充满了欢乐和生气。罗斯托夫一家接近人民,保持着淳朴、热情、真挚、好客等特点,具有温情脉脉的庄园贵族的品质。拿破仑入侵,他们都为祖国的命运焦急不安,决心为保卫祖国贡献一切力量。尼古拉回到军队与敌人作战,娜塔莎自动为伤兵服务。15岁的彼恰放弃了准备进入大学的愿望决定参军,最后为祖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迭祖霍夫死后,镜头切换到了保尔康斯基(电影当中翻译为博尔孔斯基)家族。父亲曾经是陆军总司令,在保罗皇朝时被贬还乡,曾被称为普鲁士王。后来在自己的庄园里面深居简出,和女儿玛利亚住在一起。

    家族介绍:

    保尔康斯基家族具有正直、爱国、孤傲的特点,保持了忠贞为国的老贵族的“古风”,老公爵以严厉为名,退居庄园后,一直和朝廷疏远,对宫廷保持批判态度。他曾在军队服务,很重视苏沃诺夫的军事艺术。当儿子安德烈和他告别从军时,他特别强调军人的荣誉和爱国的责任感。1812年的战争震动了他,他毅然召集民兵与逼近的敌人进行斗争。在激昂紧张的爱国活动中,他中风了,临死前还关怀着祖国的命运。他的儿子安德烈是爱国者,女儿玛利亚同样是爱国传统的继承者,当她想到会受到法国人支配时就颤抖了。

    作为公爵家的女儿玛利亚,同公爵几乎同时出场。

    出场的时候收到了一封信,他爸说第三方就需要检查。可见平时的管理是非常严格的。

    然后父亲和儿子送别了之后,儿子就去参军打仗了。在第1场参加的战役当中,好像救了一个什么什么将军的一支纵队。

    画面切回到另外一个晚上的聚会。这个时候库拉金家族的海伦出场。

    然后库拉金家族的华西里公爵出现。

    俄国军队在奥斯特里茨战役中全线溃退。在战争之前,安德烈预计此次战役会失败。在战斗过程当中,安德烈负伤。说出了很吊的台词。(见最后)

    然后镜头切换到尼古拉·罗斯托夫,策马回到家的画面。

    镜头再切回保尔康斯基家族的爸爸,据将军库图佐夫说,他的儿子安德烈已经阵亡。他和她女儿玛利亚痛哭。父亲很愤怒。

    然后玛利亚去告诉了丽萨,在玛利亚说出口之前,丽萨让玛利亚听了他肚子里孩子的声音,直接导致玛利亚没有能够说出口。

    然后俄罗斯上流人士还在聚会庆祝胜利和取得的成就。

    皮埃尔的妻子海伦好像后来和多洛霍夫搞上了。多洛霍夫是皮埃尔和尼古拉的朋友,是一个粗鲁放荡、玩世不恭、好赌成性的花花公子,在军队里是一个骠骑军官。在莫斯科和他的老母亲以及一个驼背的妹妹住在一起。是一个孝顺儿子,同时也是一个好哥哥。

    然后皮埃尔和他决斗,赢了,多诺霍夫差点死掉,皮埃尔仓惶而逃,多洛霍夫被尼古拉救走。

    回到家之后,海伦反而责怪皮埃尔没有魅力。皮埃尔是懦弱的。

    皮埃尔提出了分手。

    丽萨要生了,当晚,在暴风雪的天气当中,安德烈在深夜回到了家,赶上了生孩子。丽萨生完孩子之后就死了。

    和平时期

    时间来到了1807年6月,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和法国皇帝拿破仑,在蒂尔西会晤谈和了。

    “但生活并没有什么改变,现实生活还是和往常一样人们关心的是健康与疾病,劳动与休息,他们的兴趣是思想科学,诗歌音乐,爱情,友谊,在政治上同拿破仑亲近也好,敌对也好,这一切和他们的生活毫不相干”

    1810年12月31日,一位宫廷显贵在家里举办盛大舞会,外交使团和沙皇本人都要参加,罗斯托夫全家都受到邀请,娜塔莎有生以来第1次要在这样大规模的舞会上露面。

    在舞会上没有人邀请娜塔莎跳舞。

    皮埃尔见状,让安德烈去邀请娜塔莎跳舞。

    然后他们俩跳的很开心,彼此爱上了对方。

    舞会结束之后,各自回家之后,安德烈向皮埃尔吐鲁金森娜塔莎向他的母亲吐露心声,各自表达自己的爱意。但是都害怕,是否这就是真爱。“现在我的心理世界分成了两半。一半有她,那儿有幸福、希望、光明,另一半没她,那儿尽有苦闷和黑暗。这不是我的错,我不能不爱光明”

    皮埃尔劝安德烈赶紧结婚。

    但是上一次跳舞之后。三个月,安德烈都没有去罗斯托夫家中,这让娜塔莎非常伤心。

    后来安德烈出现了,并且向娜塔莎求婚。

    (这一段的表演非常精彩)

    娜塔莎答应了,但是安德烈约定需要一年的时间。同时不公开婚约,不举行订婚仪式,通过这一年的时间让娜塔莎去了解自己,看一看自己是否真的喜欢安德烈或者说是否会爱上别人。并且约定如果娜塔莎以后遇到什么问题,就去找皮埃尔,皮埃尔有一颗金子般的心。然后安德烈离开了。

    之后非常长的篇幅,都是在描述娜塔莎对安德烈的思念之情。

    后来安德烈写信给他爸,要求他爸能够允许提前三个月结婚,被他爸强烈反对。

    罗斯托夫带着他的女儿娜塔莎去保尔康斯基家中拜访,被保尔康斯基冷落了,面都不见。娜塔莎非常伤心和彷徨。

    然后一帮贵族去参加一个舞蹈演出。阿拉托利爱上了娜塔莎。他们轻吻了,被海伦看到。阿拉托利写了一封情书给娜塔莎,娜塔莎也疯狂爱上了阿拉托里,他陷入了纠结当中。阿拉托里是有老婆的,当然娜塔莎是不知道的。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阿拉图利去找娜塔莎优惠,被她的母亲看到了,然后撵了出去。娜塔莎哭得非常凄惨,非常愤怒。他想和阿拉托利私奔,并且宣称已经解除了和安德烈的婚约。

    阿拉托利找到了皮埃尔,皮埃尔劝他离开莫斯科,并且指责了阿拉特利的行为是卑鄙的,是在诱惑一个无知少女。皮埃尔最终支付了阿拉托利的路费。

    安德烈知道了此事,把娜塔莎写给他的所有信件,交给了皮埃尔,让皮埃尔还给娜塔莎。并且声称对娜塔莎是不可原谅的。“我记得我们说过,我们应该宽恕堕落的女人,但我没说我能够宽恕,我做不到”。安德烈解除了和娜塔莎的婚约。

    皮埃尔找到了娜塔莎娜塔莎,请求皮埃尔帮忙向安德烈转述他的愧疚之情。同时皮埃尔爱上了娜塔莎。“假如我不是我,而是世界上最漂亮最聪明最完美的人,假如我是自由的,我会马上跪下来向您求婚,我会对您说我是真心的爱您。一颗彗星呈现在天空,皮埃尔觉得这颗心正反映了他心灵的变化和感受,他受到鼓舞进入了新的生活”。

    战争时期

    1812年6月,西欧军队跨过了俄国边界,战争在俄国本土爆发了。

    库图佐夫仍然被任用为司令,但是受到了很多的质疑,因为他已经年迈,反应迟钝。

    拿破仑的军队已经打到了威杰布斯克,只需要4天就能够再打到斯摩梭斯克。

    保尔康斯基对此感觉到非常的忧虑,然后卧床不起,最后在忧愁中死去了(落叶的象征意义,这里特别有意思)。库图佐夫和他的关系特别好。

    然后回到战场,第一次的小战役俄罗斯失败了。再过一天有一次大的会战。皮埃尔也来到了战场,希望参加战斗。在战场中他被嘲笑是一个带着礼帽的男子。安德烈预感在这次大的过程当中自己会死去。

    然后第2天进行了空前绝后的大会战,打呀打打呀打,双方部队均死伤过半。称为博罗季诺战役。

    阿拉托利负伤,安德烈负伤。非常悲惨的战斗场面,战场上横尸遍野。双方的士兵都对战争产生了怀疑,并且开始考虑是否还应该继续互相残杀。

    战役最终以俄罗斯的胜利告终,拿破仑后来从莫斯科仓皇退却,这是50万侵略军的覆没。

    库图佐夫决定撤退,撤离莫斯科。但是还是想让法国人吃马。

    大批俄罗斯人从莫斯科逃离,莫斯科变成了空城。拿破仑的军队进行了占领。

    皮埃尔坚守在莫斯科,没有撤离。

    然后法国的一个将军带了一波兵,占领了皮埃尔的住宿,皮埃尔的仆从举起枪想要杀死这个将军,在开枪的一刹那皮埃尔进行了阻止,拯救了将军一命,将军非常感激。

    法国军队放大火烧了莫斯科。

    娜塔莎知道安德烈负伤后非常忧愁。但是人们不允许他去见安德烈。后来娜塔莎偷偷见了安德烈。互相请求宽恕,安德烈表示自己更爱娜塔莎了。

    皮埃尔隐姓埋名待在莫斯科,想要刺杀拿破仑。

    法国人在莫斯科烧杀抢掠。

    皮埃尔为了救一个少妇,被抓了。

    贵族们在圣彼得堡依然过着平静奢华的生活,人们像平常一样忙于捕捉实际生活的幻影。过着这样生活的人,很难看着俄国人民面临的危险和所处的困境。招待会同样的多,舞会照样的开。别祖霍夫夫人病故。

    在莫斯科,皮埃尔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许多同胞被枪决。

    另一边,安德烈公爵正在等待死亡,最后死去。

    库图佐夫拒绝拿破仑的议和。

    一段时间后拿破仑从莫斯科撤退,因为这个时候冬季已经来临。法国军队在暴风雪中很惨。

    俄罗斯组织军队进行追杀。罗斯托夫家族的小儿子彼佳也参与了战争,并且中枪牺牲。

    俄国最终胜利。皮埃尔回到祖国。遇到了娜塔莎。剧终。

    三、故事背景

    影片一开始是在圣彼得堡,1805年。

    背景是拿破仑战争。

    拿破仑战争(法文:Guerres Napoléoniennes,英文:Napoleonic Wars,德文:Napoleons Kriege,俄文:Наполеоновские войны),是指1803年—1815年爆发的各场战争,这些战事可说是自1789年法国大革命所引发的战争的延续。它促使了欧洲的军队和火炮发生重大变革,特别是军事制度,因为实施全民征兵制,使得战争规模庞大、史无前例。法国国势迅速崛起,雄霸欧洲;但在1812年侵俄惨败后,国势一落千丈。拿破仑建立的帝国最终战败,让波旁王朝得于1814年和1815年两度复辟。随着拿破仑在滑铁卢败北(1815.06.18.),各交战国签订巴黎条约后,拿破仑战争于1815年11月20日结束。

    四、小说介绍

    《战争与和平》是俄国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创作于1863—1869年。

    该作以1812年的卫国战争为中心,反映从1805到1820年间的重大历史事件。以鲍尔康斯、别祖霍夫、罗斯托夫和库拉金四大贵族的经历为主线,在战争与和平的交替描写中把众多的事件和人物串联起来。

    作者将“战争”与“和平”的两种生活、两条线索交叉描写,构成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壮阔史诗。《战争与和平》的基本主题是肯定这次战争中俄国人民正义的抵抗行动,赞扬俄国人民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爱国热情和英雄主义。但作品的基调是宗教仁爱思想和人道主义,作家反对战争,对战争各方的受难并都给予了深切的同情。

    1805年,在拿破仑率兵征服欧洲之后,法国和俄国之间也发生了战争。可是在俄国上层社会,人们的生活依旧恬静悠闲,社交舞会照常举行。青年公爵安德烈·保尔康斯基把已有身孕的妻子交给退隐于领地“秃山”的父亲及妹妹玛丽娅之后,就担任库图佐夫将军的副官,向前线出发去了,他希望这次战争能为自己带来辉煌与荣耀。

    安德烈刚刚留学归来的好友皮埃尔·别祖霍夫,是莫斯科数一数二的资本家,是社交界的宠儿。居心叵测的监护人库拉金公爵看到这一点,便企图把美貌但品行不端的女儿爱伦嫁给他,结果计谋顺利达成,可这桩婚事实在不幸之至。同年11月,安德烈所属的俄军在奥斯特里茨之役战败。安德烈历尽种种艰难后回到秃山。是日夜晚,妻子莉沙正好产下一名男婴,但她却在分娩时死去了。安德烈陷入孤独和绝望中,他觉得自己的人生已告结束,便下定决心终老于领地。另一方面,婚后不久的皮埃尔发现妻子爱伦与好友多勃赫夫之间存在暖昧关系,为了保护自己的名声,他与多勃赫夫进行决斗。在幸运地击倒对方后,皮埃尔即与妻子分居,他也陷入了善恶和生死问题的困扰之中。不久,皮埃尔加入了共济会,得出了一套生活的哲学。他又怀着宽宏大量之心,接回了妻子。

    1807年2月,俄奥联军在埃尔劳与法军进行了一场残酷的鏖战,双方损失都很惨重。6月拿破仑与沙皇签署了和平协定,暂时的和平生活开始了。1809年春天,安德烈因贵族会之事而去拜托罗斯托夫公爵。在公爵家里,他立即为充满生命力、美丽动人的公爵的女儿娜塔莎所吸引,娜塔莎答应了他的求婚。但秃山老公爵认为她不够富有,年龄太小而加以反对。最后双方相约一年后成婚。不久,安德烈出国了。娜塔莎伤心地答应等待一年,却又无法忍受寂寞。她结识了爱伦的兄弟阿纳托尔。在他的诱惑下,两人决定私奔。至此,她与安德烈的婚约宣告无效。这对安德烈骄傲的性格是一次极其沉重的打击,为此他痛苦不堪。然而由于军务缠身,他对此事又渐渐淡忘了。

    1812年,拿破仑率先撕毁原来的和平协定,指挥军队跨过涅曼河,俄法两国再度交战,年迈的库图佐夫将军决心阻止法军继续向前推进,但由于战术失误和其他原因,并未使俄军毕其功于一役。战役还不断进行着,双方损失都很惨重。最后,俄法军队在博罗狄诺展开了一场异常激烈的争夺战。显然,这是俄军所进行的最糟糕的战役。库图佐夫不得不痛心地宣布军队无力保卫莫斯科,拿破仑则作为胜利者进抵又一座空城。安德烈在博罗狄诺战役中身负重伤。罗斯托夫家将原本用来搬运家产的马车,改派去运送伤兵。娜塔莎意外地在伤员中发现了奄奄一息的安德烈。她向他谢罪,并精心地看护他。彼此间又旧情重萌,但为时已晚。安德烈伤口恶化,不久即在睡梦中逝去。

    皮埃尔留在莫斯科,决意做一名民族英雄。他化装成农夫,想伺机刺杀拿破仑,但在解救一位遭受法国士兵凌辱的俄国妇女时,他被捕成为俘虏。皮埃尔的妻子爱伦在战火中仍然难以抑止自己的放荡行为,最后,因误食堕胎药而死亡。拿破仑的军队在空城莫斯科完全分崩离析,他疲劳地等待着,寄希望于沙皇要求他签订和平协定。但是这一天迟迟不来,他只好放弃莫斯科回师法国。在通往斯摩梭斯克的途中,法军彻底瓦解,成为一群落荒而逃、恣意抢掠的乌合之众。在哥萨克人的不断骚扰下,大量俄国战俘被解救,皮埃尔也重获自由。俄国终于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皮埃尔又回到了莫斯科,恢复了同罗斯托夫和保尔康斯基一家的友谊。娜塔莎吸引了他,而他也突然意识到娜塔莎已长大成人。于是时机一成熟,他就恭请她父母同意他们的婚事。与此同时,娜塔莎之兄尼古拉也正在考虑娶安德烈之妹玛丽娅为妻。皮埃尔与娜塔莎结为伉俪,生活幸福。这位曾经单纯而轻浮的女子变成了一个勤劳能干的妻子。他们结婚8年后,养育了4个可爱聪敏的孩子。娜塔莎完全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丈夫和孩子们。他们发现彼此的生活实现了他们过去的梦想。尼古拉虽然无法完全肯定自己对玛丽娅的爱,却懂得这桩婚事明智适宜。他们收养了安德烈的儿子尼古路什卡,生活也十分快乐幸福。

    五、经典台词

    将要开站的时候

    这个伟大的庄严的时刻就要到来。为了这一刻,多少人付出了心血。为了这一刻士兵们背井离乡。从庄稼人变成军人,苦苦操练了15年。为了这一刻,有8万人住在荒郊野岭,远离父母和妻子儿女。放弃了习惯的生活环境,牺牲了自己的生活乐趣。踏遍千山万水,辗转异国他乡。对他们来说面前遥远的道路,不是通往温暖的家园,不是通往欢乐的村庄。这走不进的路意味着不断的行军迂回和冲锋。眼前的房屋不能安家,而是埋伏的地方。他们天天与之来往相处的人,不是邻居朋友,而是祭坛上的祭品,用来供奉死神。

    安德烈面临死亡

    如果我知道死后怎么样,我就不害怕死了。

    无论你害怕也好,不害怕也好,反正逃不掉。

    怕总归是要怕的,怎么会不怕呢?死谁都怕呀。

    我们也怕呀,都怕对不知道的事情大家都怕,都说人死了以后灵魂升天堂。可天堂根本没有,要知道天上只有空气。说到底,人死了以后来世到底会怎么样呢?

    安德烈在战场上倒下后

    多么寂静,多么安宁啊,多么庄严肃穆。完全不像刚才那样狂奔那样喊叫。以前我怎么没有见过这样广阔的天空?现在我终于看见他了。多么幸福,是啊,除了眼前这个一望无际的天空,一切都是假的空的,除了天空,其他一切都不存在。不,天空也不存在。一切都不存在,有的只是寂静和安宁。

    安德烈和皮埃尔讨论是否该决斗(此时安德烈的妻子,丽莎已经死去)

    ——什么是对?什么是不对,这不是人能判断的,人们最常出错的就是判断什么对什么不对。过去也好,将来也好都会出错。

    ——无论过去将来伤害他人的事就是不对。

    ——什么是伤害他人的事呢?我认为生活中真正的不幸只有两桩,一是受自己的良心责备,二是生病,没有这两桩就是幸福,为自己活着避免这两桩不幸,就是我现在的全部哲学。

    ——怎么能为自己一个人活着呢?不这不对,1000个不对。

    ——我从心灵深处感受到自己是一个庞大而和谐的整体中间的一部分,不是吗?我觉得我绝不会消亡。

    ——那是因为宇宙间万物不灭,我将来会永远存在,跟过去一样。

    ——是啊,这是赫德的学说,不过这并不能说服我,有说服力的是生与死的事实,眼见我所爱的人,一个与我生命结合的人,一个我对他不起,并且一心希望能给他一部长的人。受尽了折磨以后他死了,不复存在了,为什么?总该有个答案吧,使人幸福的不是空道理,你设想当你和一个人。手拉手走着。突然他没了。没了消失了,剩下你一个站在悬崖边上,往下张望,我就张望过了。

    ——我是想说要生活要去爱别人,要相信我们不仅今天生存在这片土地上。过去这样,将来也会这样,永远这样。

    安德烈坐马车在春天去往罗斯托夫家的路上

    一切都变绿了多快呀,白桦树还有赤阳,月樱桃都都发芽了。只有像素不露声色,瞧这老橡树。春天爱情幸福日子,全是毫无意义的愚蠢谎话,对着老一套的欺骗,人们怎么就不厌烦呢?根本没有春天,没有太阳,没有幸福。我根本不相信人们的所谓的希望。让那些年轻人再去受迷惑吧,我可了解生活,我的生活已经结束了,我只是在度完我的余生,不做坏事,不寻烦恼,也不再有所追求。

    安德烈反思

    不生活在我31岁的时候并没有结束,我内心的一切,光知道自己不行,我得让大家都知道,让皮埃尔让那个想飞的女孩子(娜塔莎)让所有的人了解我,这样我才不会只为自己活着,才能让生命在所有人身上反映出来,才能和人们生活在一起。

    皮埃尔的内心独白

    7年前当皮埃尔刚从国外回来的时候,如果有人对他说他不必去追求什么,筹划什么。生活的轨道早就给他铺设好了,这会使他感到惊恐。可是不久他却安于这样,他安慰自己说这种生活不过是暂时的,但是后来他又想到多少像他这样牙齿头发齐全的人,起初也是说暂时这么放荡一下,后来到了牙齿脱落头发稀疏也难以摆脱的地步,想起来这真令人心惊胆战。什么原因呢?为什么人生怎么会是这样?有人曾经向他讲过前线士兵的情形,士兵们在战壕里躲躲避炮火,本来不用做什么,可是为了克服心里的恐惧,总要设法找点事干。皮埃尔想他周围的人到很像那些士兵,他们也在设法逃避现实。有人躲进赌场,有人在马背上消磨时光,有人和女人厮混,有人借酒消愁、打猎行乐,也有人玩弄权利,醉心于政治上追名逐利。无所谓卑微,也无所谓高贵。全都一样,全都是为了逃避。喝了酒皮埃尔常想,这算不了什么,这生活的乱麻,我能理出头绪。我已经有了些想法,只是眼前还没有功夫,日后再考虑,可是这个日后始终没有来到。

    在悲壮的大会战之后

    从这一天这个时候开始,他的头脑混乱而沉重,他的心情也变得消极颓丧。这并不是一时的现象,就是这个人对于眼前所发生的一切,要比所有其他参与者的责任重的多,大的多,但是直到他生命当中的最后一刻,他始终不能理解什么是真善美,他永远不会认识到他的所作所为将造成什么样的后果,他的行为离真善美和人道太远,既然他不能否定自己,那受到半个世界所推崇的行为,他也必然要和真善美和人道背道而驰了。

    够了,够了,人们住手吧,想一想吧,你们在干什么?缺乏食物、缺乏休息,交战双方都已疲惫不堪,他们对战争产生怀疑并开始焦虑,是否还应该继续互相残杀?你要杀谁就杀吧,我可是不愿意再这么干了。可是一种神秘的力量却继续操纵着人们,那种不是按一个人的意志,而是按统治人类的上帝的意志进行的,可怕的世界还在继续下去。

    终章

    让一切善良的人们手挽手的走在一起,让他们举起真善美的旗帜,共同为这世界谋求幸福吧,那些产生巨大影响的思想往往是极其朴素的,我的全部思想无非是如果那些不道德的人聚集在一起,可以形成一股力量的话,那么正直的人也应该这样去做。

  4. 《战争与和平》观后感
      战争与和平是人类一直在探讨的主题,要战争,还是和平?
      有人说战争是必需的,因为有了战争历史才能前进,战争是不可避免的。
      我承认战争的确可以给人类带来益处,即战争有其一定的建设性。但是它也有其不可否认的巨大的破坏性。暂且不说一场战争要牺牲多少人,毁灭多少家庭,仅仅是先前人类创造的文明的损失就不可估量!如果历史的前进是以破坏先前文明为基础的话,我宁可不要前进!
              有人说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为什么不说战争是可以避免的呢?能否避免只在于人的信念,或者说看你有一个怎样的底线了。遇到国际争端,如果抱着最后实在不行就诉诸武力的态度,我想最后80%战争不可避免。
            什么叫实在不行?什么叫不得已?都是借口!一个很主观的东西竟然最后成为衡量开战与否的标尺,太可怕了,也太可悲了。如果世界各国都抱有这样一个信念即要和平,永远抵制战争,我想会少很多不必要的冲突。有人说那是不可能的,这个想法太乌托邦了。可是我觉得不管能不能实现,有这个信念就好。永恒的和平是可能的。人人为信念,那么仗就打不起来。就好像道德和法律,不是绝对的可以使人约束自我,但是又是不可忽视,无可取代的。
            当拿破仑率军队侵入莫斯科城后,他发现俄罗斯军队留给他们的是一座没有一个士兵的“空城”。他们只是枪毙了纵火者,而没有滥杀无辜。看到这里我想起了南京大屠杀。日本兵到达南京后对城里手无寸铁的中国人民大开杀戒,奸淫掳掠,屠杀了我30万同胞,罪恶滔天,罄竹难书。这二者形成鲜明对比。
            战争,是一场毁灭生命的竞技。战争就意味着牺牲,死亡。为了一个所谓的“不得已”去剥夺别人生存的权利,是不人道的。当然这并不是说当别人侵犯我们时我们无动于衷。只是说我们不主动挑起战争,但是当战争真正到来时,我们也不畏惧,誓死保卫祖国家园。
            战争是可怕的。任何暴力都是应当禁止的。
            对人类及人类文明最好的保障就是和平相处。如果有个国家懂什么叫做报仇,那一定是粗鲁人。一些人战斗了好几个世代,如果今天他们互相残杀,是为了一百年前的牲畜偷窃,你能有什么存活机会?
            要尊重法律,但是最主要的是尊重人民。而尊重人民不是颁布了多少保障法,建造了多少便民设施,而是对人而言的一种生存的保障,即提供一个和平的环境,而不是终日陷入战争泥潭不可自拔。
            ,托尔斯泰对拿破仑几乎持完全否定态度,不仅如此,他对沙皇亚历山大同样否定,甚至对战争进行了引人深思的质疑。如果用通俗的话来说,托尔斯泰认为拿破仑是个天赋异禀的神经病,亚历山大是个资质平庸的神经病,上帝安排了两个神经病要带领一群疯子来斗个你死我活,失利者固然耻辱,得胜者也无甚荣耀。托尔斯泰更多关注的是战争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所谓战争中的正义,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就像影片中说的一样:“在政治上与拿破仑亲近也好,疏离也罢,人们仍然生活,毫无相关。”
             战争与人
            “为什么男人离不开战争,女人却不喜欢?”这是影片中的一句话。
       为什么男人离不开战争?为所谓的荣誉,为了满足生来就有的征服欲。男人渴望征服世界,尤其是野心勃勃的男人。他们觉得战争可以给他们一个用武之地,实现自我价值。
            为什么女人却不喜欢呢?因为女人的世界是家庭。一个男人也许会为得到天下而牺牲一切,但是一个女人她不会去为了赢得一切而抛下家庭,因为她们知道家庭才是她的天下,不能赢了一切而失了“天下”。
            “家”字的甲骨文写法是一个屋子里坐着一个女子,女子抱着一个孩子。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家,一定要有女人和孩子。而战争对于一个家庭,对于人民,无所谓荣辱,真正带给他们的是妻离子散,一个个家庭不复存在。
            战争是可以带来一些进步,但是不能说历史的进步仅仅需要靠战争来推动。更不能把战争当成推动历史前进的手段。设想一下,如果真的频繁地发动战争,最直接的结果是什么?毫无疑问,人口的大量减少。试问:生命都不复存在了,还说什么享受战争带来的进步?!
            且不说这个。人口的锐减意味着劳动者的缺失,战争带来的经济等方面的损失造成生产关系的变动,从而造成生产力下降。战争还会带来环境生态问题,瘟疫,饥荒等等。
            
            对待艺术文化的态度
            看了苏联版的《战争与和平》,让我很震撼。之后看了美国版的电影,感觉不是那么好。苏版仅气势,恢弘场面就是无可比拟的。我甚至敢说这是空前绝后的。当初苏联拍摄此片仅群众演员就达12万,并且每个士兵都有自己的军装和武器。这使我们看到了大国风范,也看到了俄罗斯这个民族对待历史和文化艺术的态度。
            这让我想起了中国第一版《红楼梦》,当时这个电视剧拍了3年多,拍摄之前还请了周汝昌等红学家进行讲座,学习,以及对演员进行了各方面的培训。而在当今商业化日益泛滥的今天,仅仅用几个月的时间去拍摄名著,甚至肆意歪曲原著。为了吸引观众眼球不惜一雷到底!全社会到处都充斥着浮躁的气氛。而最近欧洲6国重新合拍了《战争与和平》这部经典,虽然道具,制作等比原来先进了,但是已经没有原来的那种气势了,更多的是运用了高科技,没有了12万人的壮观场面。所以我刚才说是空前绝后的。也许我太守旧了吧。
            
                                   关于生活与爱
            The most difficult thing but an essential one is to love Life ,to love it even while one suffers,because Life is all,Life is God,and to love Life means to love God 这是美国版影片最后的字幕~而苏版影片中也有这么一句话:要生活,要去爱别人。生活本质上是光明和欢乐的,在小说中我们看到托尔斯泰对最深处精神本质的反思,他坚定不移的信仰坚定地引导人们迈向幸福与和谐,如果人不听从生活的召唤,那么他自身就是有罪的。
            个别人物形象之我见
            库图佐夫:自信。懂得有一种东西比人的算计和意志更加强大,就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懂得“欲速则不达”。知道忍耐,需要时间等待。影片中当库图佐夫听到拿破仑撤出莫斯科时的那一幕让我印象深刻。
            拿破仑:野心,自负,骄傲,粗野。把自己的意志视为士兵的意志,把自己的荣耀看得过高过重,并且为此寻找冠冕堂皇的借口。
            保尔康斯基老公爵:我觉得他是一个冷酷倔强与温情并存的男人。与儿子分别时所表现出的不舍让我们看到了倔强表面之下一颗温存的心。而在他临死之前的一幕让我想起了同样为国家命运担忧又感到无助的陆游,让我想起了那首名诗:“此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爱情与成长
            影片中有一幕,当安德烈意识到自己要和娜塔莎结婚时他的激情消失了,神秘感也没有了,只剩下不相信的感情。而娜塔莎也意识到“这个陌生人将成为我的一切。。。”一切都来得太快。
    安德烈对于娜塔莎的感情有点像渥伦斯基对安娜。只是安德烈更理智。“用一年的时间去了解自己很重要” 一年的时间,说短不短,说长不长。但是对于处于热恋中的男女双方而言既是折磨又是考验。虽然看似残忍但是这样不至于盲目,可以更好地自己对对方的态度。有真爱,我相信时间空间上的距离不是问题。像《圣经》中的一句话:“爱情,众水不能熄灭,大水也不能淹没”“爱情如死之坚强。。。。所发的电光,是火焰的电光。。。”(雅歌)
       娜塔莎对安德烈一开始也是制热的情感,如同安娜对渥伦斯基。娜塔莎在这一年中动摇了,所以我常常想如果也给安娜,渥伦斯基一年的时间,那么一年之后的安娜会怎样?我想安娜应该不会像娜塔莎那样。因为安娜的婚姻生活原本不幸福,所以她遇到渥伦斯基会像飞蛾扑火,奋不顾身。而娜塔莎是如此单纯的没有长大的女孩,在最寂寞时被引诱上当也是有其必然性的。经历了一切之后,当皮埃尔再次见到她已经人不出是她的。那个刚一出场时活泼的小女孩变得更沉稳安静了。女人的成长需要这样一个蜕变的过程,虽然痛苦。
         而对于安德烈来说,经历了战争与妻子去世,他也有所成长。他发现这场战争并不关乎荣誉,只是关乎各国之间权利和利益的平衡;战争的高尚性退让给邦交关系,这关系是一个名利场;发现这个世界上有一种感觉是疼痛,这比什么样的占领和光荣都更强大,更有覆盖性。在伤痛和死亡跟前,他的荣誉和受辱忽然变得渺小,爱情和仇恨也变得不重要。
                  皮埃尔则由原来对拿破仑的崇拜变成想刺杀他,当然这只是表象,更重要的是思想上发生了转变。生活是伟大的千变万化的永无止境的不可思议的。重要的是追求幸福。要追求真善美,人类要共同谋求幸福。

            安德烈:荣誉至上。“永远不要结婚,当你没做完应该做的。婚姻会把心里美好而高尚的东西消磨掉。” 转变:为自己活着;生与死
            再谈战争
            托尔斯泰认为战争是违反人类理智,本性的战争。但是我认为战争是违反理智的,却是人的本性。但这并不与战争的可避免性冲突。
            战争是非理性的,它只是一个人或者多个人无意识的行为。因此它与真善美背道而驰,违背人道主义精神,是应当抵制的。这也是为什么在皮埃尔救小女孩时,法国士兵一同帮助,为什么俄军官会给被俘的法国小鼓手吃的东西的原因。在这个时候,没有了“敌”“我”之分,只有“爱”。“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东西,只有它才能消除恨,也只有它才能征服诠释”(洛克菲勒)。更何况人民之间并没有恨,只是在进行由命令产生的勇敢行为,毫无意义的暴行,以及在爱国主义名义下一切可恶的胡闹。
    幸福,真的需要人类共同去谋求。而这一切的根基是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