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最准确的电影语言, 以最简约的音画组合,从深厚的文化底蕴中精炼出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充满深意的故事。你的作品并不完美,但它足够令我惊艳!
——2018北京电影学院学院学生导演奖
中国风的迷人影像,无间道的循环结构,影片以独具的神秘和寒冬的诗意,逼视诡异人生直抵命运的无常与凛冽,意蕴悠长,韵味无穷。
——足荣村方言电影节
于大雄导演的《无间》在12月霜霾冰冻的北京擦出了些许微热的火花,在看过《无间》后,李沧东评价:“即便日韩也属于亚洲,但只有中国导演能拍出这样的片子”。我们抛开所有观影时所特有的奇观体验,影像的“东方化”是否将成为未来艺术电影的一个趋势?或者说,着意在影像中表现根植于“东方”和“华”的类型元素是否能够成为年轻电影人的另一自我探索之道呢?也许我们很难仅通过一部影片抑或是一个电影节从中找出答案。HISFF的艺术顾问徐冰在2018华时代全球短片节的颁奖典礼上说道:“在今天,中国其实可以说是一个最具有实验性的国度。因为这个国度正在探索一种与过去不同的文明方式,以及与西方单一价值观不同的文明”。在这里,我们无法预测史诗的诞生,但却能目睹电影人每一个妙手偶得而又执拗天真的灵感。
《无间》或许是一个执念。
从东方美学中脱胎而出的影像有其特有的超强辨识度,那么我们是否愿意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动态影像的东方化能否从中国古典美学中汲取灵感?2018华时代全球短片节的多部获奖影片都似乎能让我们把握住些许有迹可循的答案。《刺客行》在黑色幽默的外衣包裹下仍是一个极度东方化的故事,圆形画幅或可看做是对冯小刚的效仿和致敬,也可说是一种实验化的探索,这样一种从中国古典绘画中得出的灵感探索给我们带来了电影的一种新可能。“古典”或可成为剧情片里一种新的艺术范式,一种风格抑或是精神,脱胎于花鸟画的圆形构图在影像中产生的是戏剧化的聚焦,古典式的扦插并没有在电影中产生排异反应,反而有了其特有的生命力。
单从叙事和情节来看,《无间》的故事并不复杂。苦窑的小姑娘偷逃出妓院,被老鸨捉住,孤魂难做,求渡不得,在雾气弥漫的渡口遇见明为船夫实为人贩的暗哨。在一竹篾乌篷船中,老鸨识破了船夫的诡计,最终惹来杀身之祸。通过玉佩这一线索,最终向观众揭晓,这个被船夫勒死的女人,其实是她的母亲。这或许也是于大雄导演将《无间》的英文翻译定为:“The River Of Odipus”的原因。俄狄浦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并娶了自己的母亲,这是一种受个人欲望所支配而僭越伦理的越轨行为,而《无间》中船夫被歌妓所吸引最终在无妄中杀害自己生母的行为,也在这一条无间的河流上演了一出东方的“俄狄浦斯式悲剧”。乌鸦反哺可看做是母子关系的暗喻,流动的河流可视为生生长流的命运轮回,这对古典意象美学的影像化或许就是《无间》给我们呈现的最大惊喜。
在华时代的终审标准中,影片对于中国传统美学的体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的符号投射是希望能通过电影来表现的。我想,将中国艺术精神作用于当代影像领域,这既是一种期盼,又是一种带有英雄气的决绝。
徐冰在其自传《我的真文字》中道:“现在看来,对我有帮助的,是民族性格中的自省,文化基因中的智慧,和我们付出的有关社会主义实验的经验,以及学习西方的经验”。倘若没有真实的内在体悟与外在创作,单纯为了内心的抒情而抒情,那的创作就成了一场无病呻吟的娇柔做作。从影像文本来看,《无间》的形式化是否是一场纯粹为了形式而做出的美学实验?
这或许是一个悖论。
形式感不仅是电影的必要元素,而且必须是首要元素。银幕、黑匣子、舞台式间离、画幅、手卷、展台等一切物理上将艺术的“物质”与观众肉眼间隔开来的形式都是为了达到艺术上的“疏离”。周洪波导演在当代“诗影像”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上提到:“虚构以外不存在真相,解释以外不存在真实”。或许我们也可以在电影里这样构建关于形式感的认知,疏离和陌生构成观影体验,没有形式和虚构就不存在美学,《无间》作为一部带有强烈实验性质的短片,其对于影像风格的初探性值得关注。
在中国,对于视觉图像的关注由于我们自身特有的人文传统及古典绘画的缘故,在摄影摄像中,我们更多的将视点指向“心意”和“意向”,并且在影像风格中呈现出强烈的“东方化”色彩,这实际上是一种东方主义的影像性表达。《无间》中归巢的乌鸦,湖面的氤氲水汽,渡口的白雪,乌篷船的圆拱,湖面泛开的涟漪,一系列的景观意象在有机组合下发酵出独特的东方意味。在观影中我们或许有时感觉这样一种强势的暗示,就是这样的影像是太过于东方的,对于文化版图之外的人,神秘的意象加上吴越古语确实让影片蒙上了一层难以言说的古典美,在语言背后,导演深层次的潜台词或许更等待观者根据自己的内心做出解读。
从于大雄导演以往的创作经历来看,宗教和人类文明是其一直以来的关注焦点,在短片的尝试之后,我们或许可以对其保持一种持久的关注,那就是,极致的东方化影像究竟能走多远,以及,美学范式应该如何嫁接于情节之上方能重获新生? 于大雄导演在2018HISFF热血酒会上这样谈到:“首先你看《无间》之前,应该先看一幅画,因为中国传统的文化我觉得更多是强调意境和意象,不管是书画,还是文字,他们其实都是在强调留白以外的东西。所以我要继承这个力量。但在这个力量上,既然我做成一个动态,我们把它姑且叫成影像短片。”
《无间》的摄影美学与“记白当黑”的中国水墨意境有着难以割裂的审美渊源。全片采用方形圆角画幅,构图考究、画面干净,呈现出一种静穆的肃杀感,独具吴越水乡特质的环境景象在苍凉和空寂中又透着一种浑然天成的美学和谐,在古典仪式般的镜头语言中将“轮回”和“宿命”这样的主题诗意般的呈现。将湖面、玉佩、乌鸦、远山、枯叶、烟雾等富含隐喻性的符号以一种有秩序的画面组织形式进行组合,与中国山水画中的“丘壑内营”有异曲同工之妙,在画面布局中除了外在的和谐,更讲求内在的共通——因心造境,以手运心。利用“形”与“意”的融合使电影中人物与环境的各个物质层面转化成为更高层次的心理空间。
不论是《无间》,还是《刺客行》,抑或是《爱山记》,2018 HISFF最终的获奖影片中,从故事呈现,摄影构图,影像细节,无不在彰显从“形”到“神”的二次转换,其中所呈现的意境,不仅仅是风格形式上的表达,更是一种“艺术的客体”。即包含在电影视觉上的诗意化,更隐含了影像中的隐喻和符号。
正如布莱希特所说:“意象所做的就是让我们意识到某物的表象,因为某个表象揭示了自己,也揭示了它所孕育之物”。独特的东方意象是扎根于千年的历史背景与美学文化,难以为文化版图外的群体所真正体会的一个“幽灵”,在2018华时代全球短片节中,我们能发现这么多完成质量如此之高的“野心”之作,实属一种幸运。
一只船、三人、两段尘缘,摄影准确的传递萧索之境,导演在叙镜中揭示生命的残忍与无常,以白描的方式描绘了复杂多变的山水画,构图追求留白,表演克制却富有层次,雾气、多情、肃杀在瞬间戛然而止,变化的画幅又暗合着观众的情感释放,这是一部极具作者化的古装片,充满对新式武侠美学的探索精神。
——2018CYFF评委会大奖
《无间》的故事虚实线索分为两层。表层来看,一参与为上层阶级买卖妇女的暗哨(船夫)与带回偷逃歌妓的老鸨相遇,识破船夫诡计的老鸨因与其共争一女惹杀身之祸。而深层线索却是年轻时亦为歌女的老鸨曾怀有一子,被迫分离,母留玉佩便于日后相认,子即船夫。短小精悍的影片中信息量巨大,画面唯美,给人足够的思想留白。
——中美电影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