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一声叹息(2000)

一声叹息(2000)

又名: Sigh / 过着狼狈不堪的生活

导演: 冯小刚

编剧: 王朔

主演: 张国立 刘蓓 徐帆 傅彪 李诚儒 吴旭 修宗迪 高明 徐秀林 李文玲 王小柱 马军骧 赵毅维 王庆元

类型: 剧情 爱情 家庭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上映日期: 2000-09-20(中国大陆)

片长: 111分钟 IMDb: tt0276504 豆瓣评分:7.6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梁亚洲(张国立 饰)掉进了一个关系里。一方面他是宋晓英(徐帆 饰)的丈夫,一个可爱女儿的父亲;而另一方面,他却是李小丹(刘蓓 饰)的男朋友——他们在海南有一段浪漫的回忆。

演员:



影评:

  1. 中国爱情片在进入2000年后直接进入了神经错乱期,电影导演普遍认为派帅哥美女在银幕上嗲嗲的示爱,搞一些山盟海誓、要死要活、小情小调的爱情就可以糊弄观众。并且自豪的称之为商业片。商业片不是没大脑,不是无视社会现实无病呻吟。我们的没大脑的导演们愚弄观众,疯狂自恋,很是可恶。
    站在现在看来,仍然没有一部电影能够像《一声叹息》那样与社会现实如此靠近,能够相对深入相对坦诚的面对中国人的感情生活。影片关注的是中年人的婚外恋问题,这是中国社会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影片在当年登上了票房排行榜第二把交椅,仅仅落后于共产党买单的《生死抉择》。金鸡奖评委异口同声的讨伐《一声叹息》,他们的讨伐直接偏离了影片本身的艺术探讨,而是认为影片“格调低下,误导观众”。由此可见评委格调低下,社会现实,不是你蒙上眼睛它就不存在了,也不是因为你正烦恼于此他就不能去说。多数评委一边拥抱自己的第N个二奶一边瑟瑟发抖的发骂,此谓人性。
            影片对于中国爱情电影的最大贡献,是坚定的相信某种影片模式的存在。《一声叹息》的故事完全套用婚外恋题材的经典模式。这种模式的直接来源是社会生活。人物设置也好,故事情节也好,都闪烁着社会现实的影子。冯小刚有意无意的在试图创造一种固定模式,这或许会成为中国类型片的雏形。男主角设置为四十岁,不惑之年被普遍看作一个标志性年龄,处于这个年龄的男人是社会支柱力量,他们事业定型,落魄者基本无望翻身,而得意者也基本业已得意。婚姻方面,新婚激情基本退去,妻子多半已经人老珠黄,但自己却是欲望不减,正是身理上最为成熟也是最后成熟的阶段。所以婚外恋情发生在这个年龄段的男人身上,也就最为普遍。而男主角的事业,也被设置为衣食无忧,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阶层。家中有一个贤惠的,为家庭和子女任劳任怨的妻子,还有一个可爱的心肝宝贝似的孩子,她日后会成为干扰主人公做决定的最大因素。在遭遇感情危机之前,家庭生活幸福美满,平淡规律。然后会有一个青春美丽的女学生或者女助手进入到男人的生活中,从而平静被打破。从隐瞒到秘密泄露,妻子开始大吵大闹,情人开始威逼,男人处于两难。一边无法离婚,另一边就名不正言不顺。就在忍耐到达限度的时候,妻子再出点状况,使得男人的精力又回到妻子那边并且昔日激情重现,最终另一方自动退出,男人又回到平静的生活中。
            这种设置具有不可思议的成熟性,几乎完全具有成为一个模式文本的潜力。正是因为其典型性,影片才会取得良好的票房成绩。在我的理解中,类型概念与票房直接挂钩,因为类型是经过对观众观影经验和兴趣反复考验,从而产生的百试不爽的法则。观众本质上酷爱这样的故事,酷爱的原因多样,譬如从片中得到某种共鸣,或者获得某种感动等等。认同的观众越多,票房越好。冯小刚创造的模式,从本质上暗合某个年龄层次的观众的观影需求。他们或者正在经历这样的危急,或者正在挣扎中,或者已经从挣扎中脱身。总之,婚外恋在这个社会,已经成为中年家庭的普遍话题,而这种婚外恋的经典模式,自然会受到观众的钟爱。观众没有理由不认为“真实”,因为这就是从真实而来。
            观众认为真实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片中大量的细节真实。比如梁亚洲在宾馆里藏李小丹的内衣裤的细节,比如梁亚洲谎称自己喝酒欺骗妻子的细节。这是冯小刚长久以来的强项。也是编剧王朔的强项,更是另一个编剧马军骧的生活真实。细节真实最为细致,如同针尖,往往可以准确地刺痛观众的心头软肋,让观众产生共鸣。然而这是当下中国电影最为欠缺的。编剧对生活缺乏感受力,不能捕捉到最为生动的细节,使得情节干涩,无血无肉,如同行尸走肉。
            冯小刚对于现实的关注在他的影片中一以贯之,并且他也是展现现实最为灵活最为调侃的导演。冯小刚对于婚外恋题材的关注首先需要胆量,在得到这种胆量之后,他对于生活的亲近使他明确地了解观众的需要,从而敢于创造一个新的实用的婚外恋题材的模式。当时模式说只是我的一家之言,此后少有影片采用这样的模式,等到《手机》开始沿用这一模式并且又做创新,只是后话。然而真实来源于复制,冯小刚决不仅仅满足于复制,但事实上,他只做到了复制。他将这一社会现象进行典型性归纳,形成了一个典型性的情节,但也仅仅如此。冯小刚在片中曾经尝试进行一种道德上的重新认定,他将梁亚洲描绘成一个怯弱的男人,写他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从而希望撼动社会传统道德规范对婚外恋的一概简单的否定。然而这只是太小的一步。中国电影早就懂得如何克服单面人物的塑造,冯小刚仅仅做到不让观众把梁亚洲简单的看作一个坏男人,但并没有在道德上脱离传统价值观的影响,梁亚洲终于痛苦的刘大为说:“就是仙女儿,也要忍着。”并且他也的确低着头回到了妻子身边。梁亚洲对于妻子的比喻曾经感动了一批观众,说妻子的手就是自己的手,是把妻子和女儿当亲人,言下之意,倒是和李小丹之间的感情是真正的爱情。那么梁亚洲为什么不去追求自己的爱情?谢飞老师一把年纪,也质疑说:“为什么是仙女儿也要忍着?如果真的是仙女,完全可以去追求自己的爱情嘛。”传统道德规范对于我们的影响依旧深刻,这在影片中直接影响梁亚洲的选择。
            于是我们知道,这部影片仅仅是一部普通的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电影,他不承载也无法承载冯小刚更大的野心。这也是中国爱情片的最大弊病。影片中没有人,看不见真正的人性,没有真正的突破性价值。
            冯小刚不敢或者就压根没想到去直面男人的欲望,直面欲望,首先要直面人的动物性,人具有动物的最本质特征,即性欲。性欲作为动物与生俱来的天性,在中国一再被压抑,直到现在,仍然藏着掖着。精神文明建设就是否认人是动物,可怜我们的政党还是唯物主义政党。但是事实上,我们的电影人主动否认自己是动物。梁亚洲在影片开始是一个真正的动物,他被李小丹吸引,一回北京就与小丹发生关系。这在中年危机的电影中,不失为一个突破。作为另一部展现婚外恋题材的电影,《男人四十》就显得装腔作势,非要把男人事业失意、跟不上时代、家庭生活如何枯燥全部说完,还要来一个往事的刺激,才心安理得的让男人去与女学生发生关系。仿佛这个男人是被推到这一步的。在这一点上,冯小刚显然要了解男人的多,他知道男人对于女人的欲望,直接是来自于对女人身体的欲望,所以直截了当,就让梁亚洲上了李小丹的床。但从此以后,梁亚洲逐渐就丧失了动物性,他开始摆出一副善良人的姿态,表示自己不离开小丹是因为道德、良心等等等等,编剧显然在此时思维发生了混乱,或许他原本是打算写人性,到了这里,便开始不自觉的写道德。人性不见了,人也不见了,主角们开始成为符号,演绎一个爱情寓言。
            其次,作为男人欲望另一个组成,男人对于女人的征服欲望在影片中荡然无存。梁亚洲反复独白,说自己在李小丹面前像一个“孩子”,自己是被其“母性光芒征服”,那么这是说,梁先生有恋母情结?这显然是说不通的,因为在影片中,宋晓英表现的也相当强权,完全包办了家中的内外事宜。影片反复地渲染装修,说宋晓英全情投入到装修中,“像个疯子”,但这是否就构成了梁亚洲移情别恋的原因?我想显然不,更显然梁亚洲也不可能是单单被动物性趋势就抛弃宋晓英,男人最起码也具有基本的理智。梁亚洲显然是丧失了家中的地位,这是最重要的,梁亚洲丧失了对妻子的权威,他同时也丧失了去征服妻子的兴趣,于是转而去征服李小丹。李小丹对于他来说是娇艳欲滴的花朵,充满新奇。梁亚洲是贪图新鲜,更是贪图征服新鲜,是在证明自己尚未苍老。如果仅仅解释为“母性光芒”,显然是托辞,显然相当不坦诚。
            换句话说,和中国所有的爱情片一样,《一声叹息》仅仅将目光放在简单的爱情关系上,而忽略了人性,人最本质的欲望在这些爱情悲剧中的关键性作用。影片无视人的本质,当时只能造成人的缺失。没有人的爱情,岂不荒唐。影片探讨的不是爱情,因为爱情是和欲望,是和性紧密联系的,准确地说,影片探讨的是爱情道德,是婚姻道德。它对于男主人公的展现是片面的,无力的,一个不具有动物性的男人不可爱,甚至不存在。它没有深入到主人公的精神世界,去探讨男主人公在这场婚外恋中的心理状况,不能用心去感受,更不用谈用身体去思考了。
            只有直面人的欲望,我们才能够深刻的思考人性,不思考人性的电影毫无力量。《一声叹息》是有力量的,因为它复制了有力量的社会现实,是现实有力量,而不是思考有力量。这不是电影的魅力所在,或者说,这是最原始的电影的魅力所在,这跟卢米埃尔的火车对于观众的力量是一回事儿。终于有人在说,终于有电影在拍,观众很欣喜。并且观众的欣喜保持了很长时间,《手机》的成功就是最好的例证。但思考没力量,本身很可悲。
            但《一声叹息》终究是有力量的,因为它是真实和比较坦诚的,是中年男人低沉的自述,而不是空洞的叫春。它要超过这几年中国内地所有的爱情片。很奇怪,中国的爱情片里始终没有人,只有些穿着衣服的不知名生物,游荡来游荡去,集体意淫。
  2. 好久没看说人话、穿真衣服、住真房子的国产影视了,吃早饭鬼使神差点开了《一声叹息》,顺势看下去。看得牛奶都没喝完,直接留着下午兑咖啡了。看完记一记。

    1. 人话

    国人普遍缺乏美育,评价画面构图精美的电影说“每帧都是壁纸”——敢情主创费那么大劲是给你们拍壁纸呢?但有一样东西,我们普遍精通,那就是说话。从古到今,国人迷恋话语的力量,避讳不能说的一大堆,一遇灾年皇上要改年号,认为好字能带来好运。舌战群儒,骂死王朗,一言兴邦一言丧邦,“屡战屡败”是死罪,“屡败屡战”就平安无事。一句话,怎么说是绵里藏针,怎么说是春风送暖,怎么说让人改颜相敬,从王座上跑下来双手搀起大呼“先生教我”,又怎么说就能让人当场下不来台,此后记恨一辈子,人人都门儿清,都是鉴赏家。

    王朔的几个电影,别的不说,有一样好:话好。不是“她却走进了我的酒馆”“有些鸟注定不会被关在笼子里”那种好,国片台词,得有中国特色,一要俗,二要准,表达出人人心中有嘴上无的那点意思,才叫好。类似:做人要厚道,牌子班尼路,我就想站着把钱挣了。香港台湾的台词里还允许一些诗意的东西,有一种鸟没有脚云云。内地电影,大家就要求必须“说人话”。就算科幻电影,大伙最喜欢的也是“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这种有生活气息的台词。

    兹要是有了不说人话这种罪状,好比《太阳照常升起》,你摄影再美、构图再精,也白瞎,必挨骂。

    以前不太稀罕“说人话”的电影,觉得土,现在话说得好的内地电影(和剧)几乎绝迹,才知道想了。

    忘了哪个影评人说的:电影可以非常主观,但细节必须客观,做好了,两者之间的缝隙叫梦境。拿《没完没了》举例,葛优为了折腾傅彪,给订了血贵的宴席和足疗送上门,傅彪肉疼得要死,但那些都打着“犒劳兄弟”的旗号,眼看大伙欢欢喜喜吃喝享用,哪好意思挡掉,这也是为什么葛优敢这么霍霍他。一群人聚众捏脚,大呼舒服,何冰说,我还要做一头部,王中磊客串的配角说,我要捏全身。一边足疗店大美妞刘蓓亭亭玉立,跟傅彪说:先生,发票给您开文具,还是走礼品?

    小时不识货,长大了晓得这句厉害。情节越虚玄,越要有真实的生活细节来包裹。詹姆斯伍德说:呈现细节是为了照亮四周的黑暗,是为了给虚构一个坚实的基础。开发票,这项流传到今天仍长在国人骨血里的传统艺能,就是这种细节。故事飘在比生活略高的空中,这句话就跟风筝线一样,把它往下一拽,造成跌宕之势,幽默效果和生活质感也都有了。

    《老炮儿》,怂人灯罩说:不就一嘴巴吗?没抽那边就不错了!阿Q要听见这句,得跟灯罩拜个把子。冯小刚演的父亲跟儿子感情慢慢和解,儿子骑自行车驮他回家。他虽然心里高兴,但你让他说儿子我好爱你,他绝一张不开嘴。他坐在后座上说了什么呢?他说:我说祖宗,别画龙成吗?“画龙”是说车走得歪歪扭扭像条龙,方言词,天津也有。这种爸爸表达亲昵的独特方式就是挑毛病。

    《一声叹息》里也有这种词。傅彪在冯小刚片子里,常演一个肥头大耳的老板。胖,脖子跟脑袋一边儿粗,穿白皮鞋,开车,胳肢窝夹一小包,这是民间另一种霸总的刻板印象。但这个影视公司老板可不会说“天凉王破”,或者“除了我指的这几个,剩下全包起来”。在给编剧订的酒店房间里,他小声叮嘱助理刘蓓:别以为住了总统套,花钱就大手大脚,他(张国立)晚上要是饿了,你给他上外面买夜宵去,千万别叫送餐。他们五星酒店,叫一碗面能收你三百。电话我也给掐了,给你这个灵通卡,上外面打去。

    这词犹如“颊上三毫”。想起美国的老盖蒂,世界首富,富可敌国,但家里安着投币电话,谁上家来,要打电话自己备钢镚,儿女也算在内。不抠唆、不看钱看得重的人,发不了财。

    徐帆演的妻子,知道丈夫变心后,哭着说:早就有人跟我说你们文艺界乱我还不相信。这是又笨又可怜的一句话,哭诉都诉不到点子上。他为什么不爱了、心为什么从婚姻中跑出去,跟是不是文艺界的,一点关系没有。傻女人气得不知道赖谁好,就赖文艺界了。

    她又说:她不就是比我年轻吗?可是她还能一辈子都年轻啊?

    这俗艳的大毛毯好像我们家也有过

    画鬼容易画人难,像“带一人回云深不知处,藏起来”那种词儿,玩命往大里说,往虚乎玄乎里说,不难。写一句“她还能一辈子年轻啊”,难大发了。

    2. 拉链和脚

    张国立和刘蓓恋爱期间,有两样东西出现两次。第一是拉链。在海南酒店里,刘蓓跟老同学偶遇,喝高了,回来满屋胡说胡唱,嘴里背着张国立书里的句子,说明不是路人,是粉,还不是一般粉,是铁粉。

    后来歪歪倒倒进了卧室,她要把身上的衣服拉链解开,怎么也弄不开,半截雪似的腰肢都在外头。张国立按着她,劝着说,不解了!别解了,就穿着睡吧。他有点不知所措,但也没耽误两眼敞开了看,饱餐秀色。后来姑娘安静下来,醉卧沙发,柔光里玉体横陈,两条大腿又长又白,实在是诱惑到极。

    那一夜他没占醉人便宜——当然也不能够,要不成什么人了。等两人回京,刘蓓在出租车座上,阴着脸摆弄外套拉链,嘟囔说,这拉锁也坏了。

    “也”字有趣。醉人一般不记得醉里的事,她何以说“也”?显见那夜不是真醉,起码没醉到要当着张国立脱衣服的程度。

    这回张国立没闲着,过去帮忙,探头咬了拉链头。他脑袋在姑娘胸口钻动,姑娘往后仰头。拉链一咬就好,他给往下一拽,外套前襟就开了。紧接着有个他一拍刘蓓手背,刘蓓握住他手的镜头,这就没必要了,刚才拉链一开,表达得很明白。导演怕太含蓄了大伙不明白,又给描一道子,画蛇添足。

    接下来是脚。两人进入热恋期,刘蓓从树上跳下来,崴了脚,张国立亲手给她除了袜子——刘蓓的手套是五彩露指尖的,围巾是彩格儿的,袜子是彩条儿的,她是中年男人黑白灰生活中闯进的一块五颜六色——拿很土的土法子给她治:用点了火的烧酒给搓脚背他给刘蓓揉脚的时候,她又把头向后拗。崴脚之后被按摩的滋味,大伙都有体验,又疼又舒服,差不多跟性体验一样。脚也是性暗示的一种。按摩完,他问她怎么样,她汗淋淋的,一缕头发飘下来,咬着下嘴唇,两个眼晶光闪闪,既像情欲萌发,又像刚刚完事,咬着牙说:好死了!

    后来在刘蓓的小屋里,一灯如豆,张国立坐在床上,她坐着小板凳,给他洗脚。洗完脚,又把他的脚抱在腿上,给剪脚指甲(一个有味道的镜头),这次脚跟情欲无关,开始有种贴骨贴肉的亲昵。

    3. 黄白蓝

    这片子的色彩也挺讲究,值得一提。情人刘蓓,在这片子里是黄色和白色的。她首次登场穿黄毛衣,蓝背带裤,后来常穿一件鼓鼓囊囊的鲜黄色羽绒服(这羽绒服是从《没完没了》吴倩莲那儿继承来的),底下露出修长的腿。

    她穿白裙子,白帽子,黄外套,黄毛衣,床上是黄枕头,黄条被单。黄色是新鲜柠檬,是温暖阳光,是鸡雏鸭雏的颜色。偶尔穿一点红衣服蓝衣服作为点缀。

    有一天他们闹着玩,张国立醒来,身上盖满了黄玫瑰和白玫瑰。像一个葬礼。他被这浪漫的爱埋葬了。

    婚外情走向崩溃之后,刘蓓的黄衣服都不见了,换成黑毛衣,黑羽绒服。她也成了一身黑鸦鸦的女人。他在她这里,再也找不到怡人的阳光,和快乐。

    妻子徐帆,是个一直在“套子”里的女人。

    她一出场是在厨房包饺子,套着旧围裙。晚上跟丈夫说话,脑袋套着浴帽。在单位医院她是牙医,套着工作服大褂。后来忙装修,套着灰扑扑的刷油漆的罩衫。走在路上,也用围巾裹住头。

    影片末尾,张国立终于回归家庭,徐帆的黑毛衣外面,突然多了一件鲜黄面子、蓝色里子的羽绒背心。

    她给老家妈妈打电话,讲着乡音夸张国立如何忙里忙外伺候她,阳光照在脸上,照在黄背心上,是一种所谓“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明。

    最后三口人在沙滩上嬉戏,徐帆终于穿上黄橙色的鲜艳泳衣,黑色衣物彻底退场。黄色归属于她,她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老张那时身材还怪好的!

    3. 自行车

    现在国产影视里还让出现“老破小”吗?好像没了。我记得当年《苹果》里拍到北京街面上有一摊脏水,都让剪辑了。好像现在影视里年轻人就算租房,都租一两百平米、精装三室一厅了,房间都收拾得溜光水滑,都跟宜家样板间似的。

    《一声叹息》里的编剧住的房子就是“老破小”,格局乱糟糟,采光也不好,是个真住人的真房子。楼道里垒着破烂苹果纸箱,导致门都只能开一大半。

    我现在在北京,住西三环,租的也还是这种房子,六十平,一个月七千,不便宜,但没办法,二三环里都是老房。所以看到张国立这个家,觉得很亲切。

    张国立接孩子上下学,骑一辆后架带小椅子的二八自行车。去香巢找情人,也是骑车。骑到地方,下了车,车一歪靠在便道上,不用踹开车梯,就用脚蹬子支住。

    他跟情人最后一次脉脉相对,就在那辆旧自行车旁边。黄衣服是爱,自行车是生活,只在那一瞥的幻觉中,她们似乎融为一体,可以共存。但只是幻觉。

    4. 那时候

    他们俩有个难处是:没地方呆。这搁现在难以想象。感谢电影的记录,看了片子才知道,那时京籍身份证都不能开宾馆,只能用刘蓓的外地身份证开。开了房也不算完,还有民警随时抽查,一查出来不是夫妻,马上按嫖娼处置,跟失足妇女们一溜蹲在那儿,尊严全无。

    此处也有句挺好的台词——穿着浴衣的李诚儒委屈地说,这不是五星酒店吗?还查这个?民警同志严正地告诉他:五星,也是五星红旗领导下的五星,站好喽!

    在酒店面对查房民警的时候,她一字一字说,这是我爱人。但面对至亲的爸妈,她不敢这么理直气壮,打了马虎眼。

    演刘蓓父母的,一个高明,浑身老干部气息,一个徐秀林,贤惠的中年妇人,一双眼温顺得让人心疼,也是《贫嘴张大民》里的妈,一看就是严父慈母的家庭。那场戏也很好,一个照面,所有关系情绪都在那儿。父母来探望,在机场,女儿嘻嘻哈哈地扑过去,搂着父亲说“老李,够帅的”,想把气氛带喜庆一点,但父亲阴沉着脸把她推开,也不理张国立,母亲心疼闺女,给打圆场说:这位是?刘蓓故作平淡地说:这就是我跟你们说的,亚洲。父亲仍然没个笑模样,勉强跟男友握个手,她也只能继续嘻嘻哈哈含糊过去:老头儿,好酷啊,very cool。

    还有一处,看得十分震惊。影视公司请来一些教授、专家开剧本研讨会,作为助理的刘蓓负责发打印出的剧本,一个老男人笑眯眯地伸手摸她胳膊,赞叹:真滑。

    “真滑!”

    我看得眼都直了,这这这不是公然性骚扰吗?!!!!然而刘蓓浑若无事,仍然一脸娇笑,还凑过去听老头跟她耳语,听完撒娇似的捏起粉拳,朝他身上一通捶,老男人大笑做享受状,说,再来再来……

    当时文艺界这种“局”的氛围风气,可见一斑。

    这么看来,这些年毕竟进步了,至少现在这种猥琐男人不敢这么理所当然地摸人家姑娘了吧。

    《一声叹息》确实是冯小刚最好的作品。我们曾有过这样剧本扎实、带着悲悯之心观照现实情感、不避讳老破小脏乱差、不怕美化“小三”的好电影。将来还会不会有?一声叹息。

  3. 最近小三儿这个词儿可火了,什么07年度最牛逼的小三儿啦,什么女主播为小三儿大闹央视啦……
    小三儿是第三者的昵称,第三者又名狐狸精,不要脸,贱货等,其实人家是长久以来,前赴后继,坚决抵制和谐,不畏形神俱灭的一个群体来的。现实中ta们插足的成功率能达到多高,目前似乎没有官方统计数据,但从影视作品中看来,ta们通常很黄很嚣张地出场,很惨很暴力地退场,下场十分不强大。《一声叹息》里的李晓丹就是个典型小三插足失败案例,不图钱不图房的,就是一心跟着梁亚州,被前男友暴打,失去工作,跟爹妈反目,被骂不要脸,最终耗费两年青春还篡位未成,喝下情人女儿满怀仇恨冲泡的一杯苦水后,黯然退场。
    偏房妄图篡位扶正,从来都是让艳遇升级为战争的导火索,一个稍有心计的偏房都不应该在时机未成熟的时候采用破釜沉舟的战术,贝隆夫人都是在对胡安•贝隆十拿九稳时,才敢撒泼赶走贝隆的其他女人,一举成为第一夫人。然而李晓丹智商不够还信心满满,被梁亚州屡次深情表白、许诺扶正撺掇出非分之想,哭闹上吊说狠话,用她自己在片中的话说就是“我谁也不怨,就是自己跟自己较劲”。 最后只能感叹早知道伤心总是难免的我又何苦一往情深。
    相比较而言,正室宋晓英在面对年轻貌美的情敌的威胁时,就显出了老姜的辛辣,当丈夫奸情败露,宋晓英的第一反应也是很不冷静的:“我连死都不怕,还怕跟一个王八蛋离婚么?”女人们,都容易冲动,冲动完了转念一想,离婚不正成全了这对奸夫淫妇么?于是第二步宋晓英采取怀柔战术,披头散发抽着烟哭着说“我有什么做得不好你跟我说我改还不行么?她年轻还能一辈子年轻啊,你要有个病有个灾的,还不得指着我和你闺女么?”眼看怀柔战术也不奏效,立刻又改换泼妇战术,“我也会玩,谁他妈不会玩啊,追我的人多了,个个比你强……怎么着怎么着,你还想打我啊?”直逼得梁亚州求她“行了行了,我求求你,让我上个厕所行不行?”
    此时局面对宋晓英是及其不利的,无疑是在往胜利转正的道路上助小三一臂之力,刚才我们不是说了姜还是老的辣么?宋晓英再次适时改变战术,虽然恨梁亚州恨得牙根都咬碎了,但不吐出来,硬咽下去了,还充分利用了女儿这个杀手锏,月月哭诉“我好好练琴,好好写字,就让为了让你喜欢我,可你现在不要我了……”直接导致梁亚州离婚计划的破产,我们不想猜测孩子说这样的话是宋晓英教的,那未免太卑鄙了,关键时刻还有那一摔——肌肉拉伤,还没崴脚严重呢,医生不都说了休息俩星期就没事了么,崴脚还伤筋动骨一百天呢——就这样看似阴差阳错、实则步步为营地赢回了丈夫。
    影片快结束时,完胜李晓丹的宋晓英居高临下地招呼李晓丹“都不是外人,上来坐坐。”然后还偕夫携子把第三者送出了门外。虽然夫妻之间可能永远横亘着那个捉鬼的锺馗,但毕竟她成功地扭转败局捍卫了自己的婚姻。
    对于梁亚州这个处在醋海浪尖上“西厢记陈世美都没唱好”的男人。以编剧王朔和导演冯晓刚的男性视角,看似对其花心无情鞭笞,并用花心造成的后果惊醒后人,但实则鞭子高举轻落,甚至还充满同情——委屈惶恐的神色,左右周旋的尴尬,焦头烂额地以头抢地,配上一段段煽情的旁白,几乎让人忽略了他才是悲剧的始作俑者,勾引心怀梦想又智商不够的外地姑娘,背叛一心一意对自己好的老婆,我们对他完全不必同情,如果是洪晃用无穷动的劲头来拍这部影片,看起来才会更大快人心。
    其实咱们要追根究底出轨这个词儿从哪来的,别说什么道德沦丧,什么欲望无缰,就是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和人性多吃多占的动物本能矛盾冲突造成的。
    你要跟穆斯林似的能娶四个,算我一个么?
    亲爱的,你还得是四个里边排位靠前的那个呢……其实我能娶俩就算你一个。
    如果法律允许梁亚州,别跟古兰经规定的那样能同时娶四个,哪怕能娶俩呢,也就没有这一出人间悲剧了——悲剧这词是梁亚州自己说的,我们就姑且把这个故事看作是悲剧吧。
    说回到小三,面对男人的自私,正室的老辣,做小三必须有这样一种精神:抱着办不成的态度来办,办成了,喜外之喜,办不成,意料之中,所以,永远都充满信心——
    帅哥,你有女朋友了吗?
    有了。
    那你介意换一个吗?
    介意。
    好吧,那你介意多一个吗?
    嗯?
    试想一下如果以这样的心态插足,成功几率是不是就高了很多?
    小三们啊,请谨记:插足有风险,弱智需谨慎!
  4. 任何一部作品的理解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说,都融合了欣赏者自己的审美感受。也就是说,任何一人对于作品的理解都是受到他的年龄、阅历、学识以及所接受的美学教育等等因素所影响。
    所以,同一部作品,几年前看跟几年后看感受是不一样的。除了表层的共识的美之外,大家对于深层次的作品所传达的意义的感受是不同的。
    比如说,一个小三看了这部电影,可能会同情李晓丹;一个中年男人看了会对梁亚洲嗤之以鼻;一个正牌老婆会恨李晓丹和梁亚洲两个人。
    本来对于老片我是没兴趣的,可是在电影频道看到了这部几乎是十年前的电影的时候,发现原来感受已经完全不同了,大概是因为阅历增加的缘故。已经不会再用对与错黑与白是与非来判断好人坏人。
    傅彪在电影里说了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刻,人家(指梁亚洲老婆)恨你恨得牙都咬碎了,人家愣是给吞进去了。看电影时不是带着批判小三的角度去看,而是在看一场小三与正牌的“博弈”。梁亚洲处在两个女人中间,实际是处在道义与撒野之间,处在父亲丈夫和情人的角色转换中。
    场景一:一边披头散发的老婆使劲闹,一边小三手里捧着两杯KFC的可乐穿过川流不息的马路送给在路边犯愁的情人,为情人揉着头,说,你就是不离婚我也跟你好。在这里,梁亚洲是家里是受气的丈夫,不仅对于一成不变的生活厌倦,而且对于家庭责任也感到疲累。在小三这里,不仅找到了久违的激情,还让自己变成了一个撒娇的孩子。
    场景二:虽然没有离成婚,但是梁亚洲与老婆分居了。在他与小三住在酒店的时候,被当成卖淫嫖娼的抓了起来。第二天在新居两人吵了起来。李晓丹冷嘲热讽梁亚洲疼妻儿,给妻子买三千多的衣服,给她买三百多的。梁亚洲觉得为了她抛妻弃女,两人大吵了一架。这时,梁亚洲对于新生活充满了不确定的无法掌握的不安全和不安定感。当男人对于不能事情已经超过了自己的掌握的时候,总是会想要逃避。李晓丹却不是无条件的跟他好,她其实也希望能得到全部,所有的牺牲其实都是希望有所回报的。
    场景三:两年后,梁亚洲与小三在家里自拍DV,回放的时候,小三发现了以前他们的家庭录像。她一定要看,梁亚洲不让她看,两人又争执起来。后来梁亚洲气的说,看吧看吧,看个够。其实,这个时候小三是弱势的,在梁亚洲面前,并不是梁亚洲宠爱着她,恰恰相反,是她一直在宠爱着梁亚洲。
    场景四:老婆在家里刷墙,一遍又一遍仔细的刷着。傅彪与她聊天,她说,我们(跟梁亚洲)挺好的啊,他就是在外面写稿子,每个月写稿的钱都给了我们娘俩。这个女人不仅熬出了最初的咬碎了牙的阶段,而且开始用了更高明的方法。虽然年老色衰,但是谁不会老?谁的手牵了几年之后都得像摸着自己的手。她不怕,她熬得起。当两个人有了孩子以后,就不再是一男一女那样简单,而是有了另一种血脉在联系着彼此。她有女儿,她有这个资本。
    场景五:梁亚洲的枕边围了一圈花束,像遗体般。当他醒来发现小三在阳台上正欲上吊。他吓得立刻将她抱下。却发现小三只是在开玩笑,梁亚洲很生气,两人大吵了一架。小三问他什么时候跟她结婚?他问她那张纸对她就那么重要么?女人们要注意了,如果有男人对你说这句话,那是典型的无赖与逃避责任。那张纸重要不重要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家有没有这份心。梁亚洲是个懦弱的男人,良心上承担不起背叛家庭的愧疚,却做出了跟第三者同居的背叛婚姻的行为。不过十年前的人毕竟还是善良一点,至少中年男人还是有过想要离婚的行为,至少对妻子对情人都是坦诚的,时下的男人却已经学精了,奉行所谓的“三不原则”“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任”。这样的男人姐妹们也可以直接踢倒死人坑,都以为自己长着陈世美的容貌比尔盖茨的家产呢吧,想占便宜还想不负责任,所以,请擦亮你的双眼,千万不要被这样的品学兼差的男人占了便宜还傻乐呢。
    场景六:老婆在刷墙的时候,正与女儿唱着“我们坐着高高的土堆上面
    ”从梯子上摔倒在地上,被送进了医院。梁亚洲接到电话后,急忙赶去医院,下楼时碰见李晓丹,李晓丹一定要跟来,说我就是看看她,看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梁亚洲很无奈,冲进医院后,傅彪在门口拦住了李晓丹,不让她进去。李晓丹一定要进去,傅彪在她身后说了一句:“李晓丹,你别不要脸啊。”场景突然变得很安静。李晓丹转过头,沉默的离去了。我觉得李晓丹执意要进去的原因可能有二:一,她把自己当成正牌的姐妹了。我认为李晓丹是善良的,只是在追求真爱的路上岔了路,认识错误。二,她潜意识里想看看梁亚洲如何对待他老婆和她的。
    场景七:著名的正牌小三对峙阶段。梁亚洲回到了受伤不能动的老婆身边照顾她,小三与他大吵一架之后再没出现过。梁亚洲以为一切都已经过去了。哪知在生日这天,小三带着一瓶红酒来到了梁亚洲的家楼道。她说她只想看看他,梁亚洲心里很紧张,毕竟在自己家楼道。不能不提到,张国立演得太好了,把中年男人的那种复杂心理演得太到位了。几句简单的话,就把那种害怕,惊慌又不愿被小三发现的那种感觉都传达到了。就是那种明明做了坏人还想要表现出好人的一面的那种复杂心理。老婆还是发现了,做老婆的熬了两年果然熬出了气度和对敌方法。老婆把小三请到了家中,对他们二人说,今天女儿在,我们谁都不能吵闹(貌似这个意思),我能做到,你们呢?两人均表示能做到。坐下来之后,就是三方会谈。其实是两方,梁亚洲夹在中间如受气的小媳妇一样不敢说话。徐帆一直在说梁亚洲以前如何追她的,两人之间多甜蜜。小三虽说,我们在一起的时候,不怎么提过去的事。但是很明显无力抵抗,毕竟在这间屋子里,他们三个人,那是一个家,而她是一个人。
       最后的结局不言自明,以正牌老婆的胜利结束。梁亚洲回到了家,一家三口搬了新居。所以,在正常人眼里,小三都是为人所不齿的,可惜小三却为了所谓的爱情充当了中年男人的一块甜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