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决斗 Duel(1971)

决斗 Duel(1971)

又名: 飞车大决斗 / 疯狂的追逐 / 追杀 / 飞车杀机 / 飞轮喋血 / 疯狂的决斗

导演: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编剧: 理查德·麦瑟森

主演: 丹尼斯·韦弗 埃迪·费尔斯通 吉恩·戴纳斯基

类型: 悬疑 惊悚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上映日期: 1971-11-10

片长: 90分钟 IMDb: tt0067023 豆瓣评分:7.9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主人公是一个叫戴维·曼恩(丹尼斯·韦弗 Dennis Weaver 饰)的中年男人,这天他在空无一人的州际公路上独自驾车。随后一辆大卡车出现了,挡在戴维前面,他毫不客气地超过对方。而后两车在公路上互相超了对方的车,一开始戴维还气冲冲地想超过对方走在前面,后来他却发现大卡车司机像发疯一样想置他于死地。他只好停下来,在路边餐厅整顿一下准备继续上路,发现那辆形如鬼魅的大卡车停在外面,戴维甚至不知道司机是谁。随后大卡车一直追逐着戴维,他想尽办法也甩不掉这辆大卡车,他只好与这辆如影随形的卡车展开决斗……

演员:



影评:

  1. 这部披着公路片外皮的惊悚片,讲述主角开着轿车在公路上遇到一辆奇怪的大型卡车,在互相超了对方一次车后,逐渐演变成卡车对主角的疯狂追逐,最后对方简直想要了主角的命。情节如此惊人的简单,一般要拍成电影的话,要不就拍成短片,要不就拍成闷片,很难两全其美。但是斯皮尔伯格做到了。电影既紧张又悬念十足,我由此至终被吸引住,没有动过半途而废的念头。对于向来耐心不足的我来说,是相当难得的。这部电影拍得很精巧,斯皮尔伯格是个很懂得揣摩观众心理和把握故事节奏的导演,说他在这部1971年的低成本小制作里一鸣惊人,大概并不为过。而且事实上也是如此,假如没有这部片的成功,四年后他未必有机会执导真正让他名扬天下的《大白鲨》系列。我从叙事角度,粗浅说说他是怎样做到把一个故事情节比拉力比赛还简单的剧本拍成一部悬疑惊悚片的。
    一、卡车司机由此至终没有露脸,他的卡车也残旧得很诡异,通体是锈迹,前挡风玻璃也都是灰泥。每次主角从小车里望过去时,要不就是仰视角度,要不就在倒视镜里,没有一次能看清楚驾驶员。故此给人的感觉是,对方高高在上,行为怪异,压迫力十足,而且不易捉摸,充满神秘感。
    二、虽然情节发生在公路上,但多数时候周围荒芜人烟,主角无处可躲。同时,卡车在马力和车身体积上都远远超过主角的小轿车,强弱对比悬殊,当观众把自己代入到主角的处境中时,孤立无助的恐惧感油然而生。
    三、假如一个半小时的影片全在公路上你追我赶,就算耶稣也不能保证观众不产生审美疲劳。所以影片中间穿插了几段小插曲。例如在路上遇到一辆抛锚的校巴,主角帮不上,但卡车却回头推了它一把。而在一个加油站,当主角想报警时,卡车回过头来,把电话亭辗个粉碎。还有一次,当主角的车停在铁道前等火车通过,卡车像疯了一样把主角的车往火车上推……仿佛,这个卡车司机喜怒无常,亦善亦恶,行为无逻辑可言,像个疯子。由此,我们感到情节的发展也充满了不确定性。
    四、影片在中段安排了餐馆里的一幕高潮戏。主角受伤进了一家孤伶伶的餐馆,当他从洗手间出来后,发现卡车也停在门外。显而易见,卡车司机就隐藏在餐馆里的十几个顾客里。于是主角经历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终于找上一个他认为是卡车司机的男顾客。结果两人打了一架后,男人开走了另一辆车。原来他并不是卡车司机。这时候,真正的卡车司机已经坐回卡车里,发动汽车了。这段戏很精彩,也很紧张,同时,基本上也是片中仅有的考验主角演技的一场戏。而主角的表演还是及格的。
    五、在影片早段两司机还未形成对峙时,为化解情节的单调沉闷,同时增加生活化气息,影片还运用了一些小手段,例如小轿车里主角边听电台边自言自语,在加油站跟妻子打电话从而透露出他刚和妻子闹别扭等等,为接着急转直下的诡异情节营造反差。
    平心而论,电影发展到今天,这部斯皮尔伯格在38年前的初试啼音之作,未必有宁浩的《疯狂的赛车》华丽悦目。但他在片中运用的希区柯克式悬念叙事手法,以及对故事气氛、节奏的优秀把握力,即使在今天也有很高的学习和借鉴价值。把一个简单至此的剧本,拍成这样一部紧张刺激的惊悚片,没有过硬的影像叙事能力,是绝无可能办到的。
    顺带一提,由于本片原本是电视台投资的电视电影,也就是只在电视上播放,不在影院上映的影片,所以无论人力、物力和资金都受到严格限制,全片的拍摄时间更只有十天。
  2. 我想,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会对神秘莫测的卡车司机充满好奇,不仅是他怪异的行动,最主要是他从头到尾都没有露面,只有那疾驰的卡车车轮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那么我就试着猜测一下,卡车司机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呢?首先,我敢肯定他是一位老司机,从他锈迹斑斑的座驾和娴熟的操控技术就能看的出来,他一定是位老卡车司机。他的车很旧,发动机性能却很好,这也是老司机的因素之一。

    第二,他是一个孤独的人。电影画面中多次能看到,卡车的前车窗只有驾驶员这面被雨刮器刮开扇形,副驾驶前面的窗户蒙着厚厚的灰尘。说明他长期独自驾驶,副驾驶位几乎没坐过其他人。并且他极可能是离婚的人。即使不去坐,也没有谁的老婆会容忍丈夫开的车这样脏。

    第三,他是一个随心所欲的,很感性的人。卡车司机找上主人公戴维几乎没有理由,要说是超车的原因,他天天开也不知道被多少人超,为什么和戴维死磕呢?没有理由,或许是看戴维的车不顺眼,也有可能是戴维超过后,并道快了一点点,但这些都算不上死磕的理由。只能说卡车司机随心所欲,想磕就磕。这样的人在生活中有很可爱的一面,也有极招人厌的一面。我猜测卡车司机的离婚与他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或许开始之初,女孩很爱他的浪漫,很喜欢他放浪不羁的性格。卡车司机也很爱这个女孩。但是结婚以后,他这种性格的缺点日益凸显,已经成为他妻子的女人发现无法和他继续生活下去,最终选择离开了他,甚至可能带走了小孩(如果有的话),这让卡车司机每天生活自暴自弃,如同行尸走肉。

    卡车是商业用车,所有的卡车司机都是为了挣钱,而这位卡车司机对此却毫不在乎,他放弃自己的行程,尾随着戴维的汽车,要说他想把戴维撞死,不如说他沉浸在猫捉耗子的游戏中。因为他的心已死,只想在麻木的生活中找点乐趣,至于最后是戴维死或者同归于尽,他全不管。

    电影中途,卡车司机帮助了校车,并且开的中规中矩,非常稳妥。这让我怀疑他也是有自己的小孩的,如果是个愣头青,或许就直接去追戴维去了,可能不会这么观察细致,并且耐心帮助校车。他也有个儿子,只是他的孩子已经随着前妻远去。

    综上所述,我勾画的卡车驾驶员是一个40岁左右的,离婚的老司机。他原本是个性情中人,后来因为生活的打击变的自闭沉默,经常会在思念,发呆中无望的回忆自己的妻儿,一个人的放浪形骸,随心所欲的性格变得更为极端,最后导致了这场公路追逐赛。

    电影最后,当卡车坠下陡坡,驾驶室里简陋的风扇还在转,司机的血顺着方向盘一滴一滴的落了下来,我居然有了一点同情,性格决定命运,他这样性格的人最终会曝尸荒野或许就是他的宿命,只是难免有一点悲哀会涌上心头。

    追究文学和电影中人物的来龙去脉,在我看来是件很傻的事情,自己现在也傻了一回,要说理由,是因为我觉得这位卡车司机是真实存在的,他现在依然沉默的奔驰在洲际公路或者国道上,不想和任何人搭话。
  3. 这样的一部电影,如果你正逢春风得意,那就是围观一出疯狂的追逐,而如果你正遭失意,那你看到的就是自己的生活。

    主人公瘦弱,妻管严,神经质,是个蜘蛛爬到裤管上了都不敢一挥手把它掸下去的男人。鼓起勇气质问别的男人被一拳撂倒,在孩童面前出丑被嘲笑,拼命地想警告别人结果被认定是疯子。没有人看到他声称的鬼魅一般的大卡车-唯一的例外是一个在荒漠中贩卖爬虫类宠物的中年胖女人。而唯一对他伸出援手的,也只有几个白发苍苍的老头而已。毕竟互相乞怜只是弱者团体内部的互动罢了。

    鬼魅般的大卡车,力量与自信的代表,在全片的大部分时间极尽戏耍之能事。自始自终的穷追猛打,道口边的推挤,还只是他最基本实力的流露-这些动作既象征了卡车强大的力量,又象征了他对这力量的运用自如。而卡车真正的杀手锏,是彻底摧毁对手的精神-这一点,在校车一幕发挥到了极致。面对抛锚的校车,男主角的小车一点劲也用不上。孩童们跳着笑着,对他做着鬼脸。男主角口中的魔头-威武的重卡突然出现,他轻易地推动了校车,以救世主的形象凌驾众人之上。相应的男主角的形象便笼上了手无缚鸡之力与神经质的妄想狂的双重丑态

    当然,兔子急了也是会咬人的。废柴也会意识到,一切只能靠自己,迎难而上才有出路。男主角David Mann,到最后终于男人了一把,一举将邪恶重卡引入了万丈深渊。美中不足的是,得胜后的欢呼雀跃,多少有点小人得志的气息。他毕竟姓Mann,不姓Man。

    落日余辉,Mann先生坐在崖边,俯瞰重卡的残骸,脑海中盘亘不去的念头也许是:
    “丢了汽车,怎么和老婆交代?”
  4. 清楚地记得是17年前的一个中午,和往常一样,偌大的电影院仅有几个人,我几乎是横躺着看完了这部电影。整整四十多分钟银幕上交替出现的就是那两部你追我逃的大卡车和小汽车,最终的结果也不过是大车坠毁、小车逃亡成功。当时电影译名为《疯狂的追逐》。 全片没有一句对白,主人公只有两个司机,并且那辆神秘的展开追逐的大卡车司机从头到尾都没露脸,只有阴鸷而恐怖的马达轰鸣声,最后也不知道产生这次莫名其妙的追逐的缘由。 我当年气急败坏骂骂咧咧地从电影院走来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可以想象如此“无趣”的电影对一个热血少年带来的只能是郁闷和非常沮丧的新鲜感。 奇怪的是,对这部电影的印象如影随行地跟了我十七年。每每和爱电影的朋友聊天都禁不住会提到它。影片中大卡车狂追小汽车的那种紧张、悬疑得透不过气来的氛围随着时光不减反增。被追人惊恐的面容时常划过脑海。真真是怪了。 时间久了,我开始慢慢地品出这部电影的味道。工业社会给人巨大的压力是无时不在无孔不入的,那种惶恐和焦虑(ANXIETY)时时压得人们喘不过气来,虽竭力反抗,却终究摆脱不掉。更可怕是我们根本说不清这种挥之不去的心里的阴霾来自何处。好象是舒婷的诗:我们被这个时代裹挟,既无法反抗,又无力挣扎。那张"惊恐的面容"居然就有自己的影子! 但全片最后的结尾给人以希望,追逐者最终被被追者设计摔入深渊。斯皮尔伯格似乎在说,命运的无常和由此造成的恐惧是可以被克服的,人的命运最终可以掌握在自己的手里,纵使他逃不脱下一轮生与死的角逐。 可能一个20世纪80年代的信息量相对现在较少的高中少年是难以体会出这部电影的灵魂。直到前年,我才知道这是斯皮尔伯格的作品。他在23岁时玩的高张让愚钝的我于21世纪初才琢磨出个大概。惭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