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第39号案件 Case 39(2009)

简介:

    社工艾米丽·詹金斯(芮妮·齐薇格 Renée Zellweger 饰)做着单调、繁冗的工作,她每天要和不同的家庭打交道,处理他们的子女教育问题,结果得到的抱怨远远多于感谢。原本的38宗案件已经不堪重负,上司又将第39号案件安排给她。迫于责任,疲惫的艾米丽依旧驱车前往小女孩莉莉·沙利文(祖蒂·弗兰 Jodelle Ferland 饰)的家中。一如既往,艾米丽受到不友好地对待,在此之外,这个家庭的怪异气氛又让她倍感焦虑。有感于莉莉的孤独和无助,艾米丽更为主动地参与到这个案件中来。在一个残酷的虐待之夜,她和同事从莉莉的父母手中将小女孩成功解救。

演员:



影评:

  1.    其实我看完之后一直在想,如果我是女主角,遇到这样的小魔鬼到底是屈服的服从还是暴力的反抗……屈从当然不是长久之机,不过反抗也未必能成获新生。
      不过站在莉莉的角度来看,其实我们每个人心里面都有一个小魔鬼。
      片中写得很明确,莉莉不害人的条件是要求女主角爱她,并且是无条件的溺爱,她要什么就给买什么。其实回顾我们自己小时候,也都是希望自己的母亲父亲能溺爱一下自己的,有时候就为了一个没有得到的洋娃娃而在地上打滚撒娇……莉莉杀死女主角的男友,其实我想,很有可能是因为男主角分享了女主角对她的爱,莉莉杀死女主角警察好友原因一是警察要来铲除她,原因之二也有可能是因为嫉妒。莉莉让小男孩杀死自己的父母入狱,可能因为女主角太关心他,也可能因为莉莉其实是想帮小男孩解脱,拜托他怪异的父母。从小孩的眼里来看,很多时候父母是妖魔化的。
    莉莉也杀死了与她分享爱的父母的兄妹……但是却留下了父母,也许她幼稚的以为这样就能有更多爱。
      片中多次出现莉莉想讨好女主角的行为,比如一直坚持要给她梳头,也在墓地尝试去牵她的手,但是女主角都拒绝了。莉莉开始旁敲侧击的提醒女主角要关注她,要好好照顾她,要爱她。并且惊吓女主角,以求女主角屈服,并且给她爱。虽然看上去莉莉是人小鬼大,但是10岁毕竟是十岁,她很多看法还是幼稚的。比如以为暴力和惊吓能换来爱,比如杀死女主角身边的人还以为可以不露痕迹,比如将自己的亲身父母留那么久而并未狠心下杀手……直到父母的存在防止了她被溺爱的可能……
      我们都是想被溺爱的,只是莉莉吧我们内心的渴望放大了,并且使用了魔力来取得溺爱。如果我们只有10岁,还不懂得是非。如果我们有与生俱来的超级魔力,那么我们会不会也做出这样疯狂的举动呢?
    -------------------------------
    哎……不要再跟我说,因为小姑娘是个魔鬼所以才有这么变态的故事。每个人内心都有七宗罪。魔鬼只是放大了我们对爱的渴望。任何一个魔鬼都是人类欲望畸形放大的后果。根源是渴望爱,导火索才是她是个魔鬼,各位看明白我的影评了吗?
  2. 看完片子之后我第一个思考是:假如我是那个小女孩儿,我会杀死多少人?

    相比电影本身,我更想谈谈爱和恨。

    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魔鬼。这个魔鬼或大或小,它是否会被唤醒取决于你是否拥有足够的安全感。
    说到底,爱和恨只不过是安全感缺失与否所表现出来的两种形式,它们对应的分别是幸福与不幸。通常我们所说的内心强大的人,其实就是拥有足量安全感的人。

    整个影片一直在用各种令人惊悚的镜头来转移观众的思维方向,为的就是避免一个关于爱、恨以及安全感的漫长且充满争议的论证。

    人就好比是一个容器,爱所占的比例多了,恨就少了;恨占的比例多了,爱就少了。
    就拿幸福来说,有的人认为幸福是自己给的。持这种观点的人基本上分两种人,一种是没人爱,另一种就是一直在被别人爱。前者被环境所迫只能自己爱自己,把绝大部分的爱倾注给了自己,是关怀缺失下的自我补偿;而后者生活在本就祥和稳定的环境里,安全感自始至终都维持在一定水准之上——属于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白天不懂夜的黑。

    其实人对于安全感的需求,也是一种欲望。所谓欲壑难填,只靠自己永远满足不了。举个通俗的例子,打飞机和做爱哪个能更好地抚慰你的性欲?武侠里牛逼的人物还得靠吸收天地之精华呢。
    所以说,幸福,也就是安全感,不仅仅来自于我们自身,更来自于我们身边的人和环境。一草一木,一桌一椅,都是构成你安全感的因素。

    马斯洛说,如果一个人感受不到来自身边人的关怀,会认为自己活着没有价值。
    缺少爱的人通过本能的对比会认知到自己和他人之间的不平衡,再通过本能的放大将这种不平衡转化为委屈、自卑、恐惧,继而是恨。
    被爱着的人很少会感到委屈、自卑和恐惧,因为他们更容易拥有足量的安全感。


    当我们还是一个缺乏常规逻辑且判断力很有限的孩子时,思维习惯和方式的差异造就了我们和大人们之间难以相互理解。当内心的渴求不被满足,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爱”时(哪怕那是贪婪和溺爱,但是我们并不会觉得自己过分),恨意自然就会出现。
    如果说爱是本能,那么恨也是。只不过恨总是来得晚一些。
    孩子的世界是最简单最直接的,除了对就是错,除了“爱”就是恨。
    从教堂里出来的麦克肖恩说,人性本恶。既然人性本恶,那么当然也包括孩子。
    但是孩子们的“爱”往往是有条件的:即父母必须爱我,我才会爱他们;当我感觉不到他们的爱时,我就会觉得委屈和失落;他们长期给不了我要的“爱”,我便会恨他们。

    现在让我们回到电影,回到我们自己的童年。
    一块巧克力,一双足球鞋,满目红叉的数学试卷,答应过你的变形金刚,一个永远也圆不了的谎言……
    你有因那些我们眼里“天大”的琐事恨过你的父母吗?
    在你的一些要求不被满足的时候,在你无心犯错却受了惩罚的时候,你会选择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和委屈。你会像那个小女孩一样躲在床底吗?
    如果这时候我告诉你我可以给你一种力量,一种可以让你的反抗更直接更有效的力量,怀着单纯的恨意的你,会使用它吗?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而不反抗只是因为不具备反抗的能力。
    孩子眼中的压迫是什么样的,你不是孩子你就永远弄不明白。
    所以当惊魂未定的蕾妮跟肖恩说我终于明白那对父母是无辜的时候,我笑了。作为成年人的她,可以相信别人的父母是无辜的,对自己的母亲却始终不能释怀,以至于悲观到不敢要一个属于自己的孩子。
    一个不敢要孩子的女人,最终却成为一个必须每天处理父母和孩子的家庭问题的社工,这绝对是一个巨大的讽刺。
    当大人们认为自己无辜的时候,孩子脑中的法庭早已判其有罪。
    大人们不也一样吗?孩子觉得自己无辜的时候,大人们也会为其贴上可以累积的恶的标签。
    无辜跟善良一样,不是你说自己是个好人你就真的是个好人。
    那对宣称被压抑了十年的父母,真的如自己所说的那般无辜吗?
    我不认为是。
    假如一个孩子拥有强烈的怨念和报复心理,父母必然是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当初小女孩儿肯定像后来讨好蕾妮一样讨好过自己的父母,为的不过是要求父母爱她,正是因为她觉得父母不够爱她,所以才会出于报复心理而相继杀死和父母关系亲密的家族成员;而父母却认为小女孩不断杀死自己的家族成员才是要杀死她的原因。
    孰因孰果,旁观者自然清楚。

    结束前重现了蕾妮母亲出车祸那一幕,而这一次蕾妮成为了开车的母亲。换位后这次体验,蕾妮终于原谅自己的母亲,化解了年幼时那份单纯的恨。
    正是因为没有了恨,她才最终杀死了代表邪恶的小女孩儿。
    但我们并不能就此认定是善战胜了恶。
    孰善孰恶,哪有那么简单。
  3. 看完case39,我坚信:小孩儿总是最恐怖的,你看看Orphan,小孩儿恐怖吧?你看看致命ID,最后剩下的人格是谁?小孩。寂静岭就更不用说了。

        恐怖片把小孩儿作为一个不可或缺的恐怖元素是有原因的,当然不是小孩儿画过妆之后更吓人,而是小孩代表了一类人,那种外表人畜无害,脆弱无比,需要帮助和呵护实际上却心机深重,企图把所有善良帮助他们的人当做资源来消耗的人。他们是人群众最不显眼的那个,他们是在你背后默默窥视的那双眼睛,他们可能在下一秒就露出青面獠牙,也有可能一直在阴影中静默着。这种未知,让多数人感到恐惧。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黑洞,这个黑洞就是你恐惧的根源。你最害怕的东西,也许在别人眼里就是个笑话,但是这种特定的恐惧会让无比冷静的人方寸大乱,会让无比镇定的人歇斯底里。本片的小魔女就是精准定位了每个人心里那个黑洞,并把这个黑洞无限扩大,直至这片黑暗吞噬了人们所有的勇气与理智。当你无所畏惧时,任何人都伤害不了你。但那又谈何容易。

         影片的一大优点就是前1/3传递给观众的信息就是,一对变态的父母想尽一切办法要杀死自己无辜的女儿,当观众已经习惯了这种角色设定时,剧情在慢慢的反转,角色在慢慢变化,这样悬疑的气氛也就呼之欲出了。

        不得不说,小姑娘演的蛮恐怖的,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她和布拉德利库珀单独对话的那一段。那种压迫感让人不寒而栗。她哪里是什么恶魔,分明就是恐惧本身,她潜伏在某处,她随时随地可能出现,她压迫你,与你如影随形。当你刚刚庆幸自己早已摆脱她时,她却轻轻拍拍你的肩膀“ 我没那么容易离开的。” 当你神情紧张等待她出现时,她从不出现;当你放松警惕,哪怕就那么一小会,她就突然出现在你面前。她挑战着你的承受力,拨动着你紧绷的神经。

        当女主被逼到极限,再也不堪忍受时,当她再也没什么可以失去就连生死都置之于度外时,她已经没什么恐惧的了。面对恐惧忽视与不在乎是最有力的还击,她占了上风,于她,这是一场必胜的战斗。随着恶魔的消失,她的恐惧也随风而逝了。

        其实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这么一个小女孩儿,她就是你的恐惧,她虽不会至你于死地,但她侵蚀着你的生活。有多少事情是因为恐惧而放弃的,又有多少事因恐惧而变得徒劳?不战胜这内心潜藏的恐惧,就永远无法自由。失掉了自由,再精彩的表演也只是戴着镣铐舞蹈。
  4. 有一种典型的恐怖电影就是——心魔!
    信则有,不信则无!
    这与信仰有关!
    最早看到这种典型,当然是在中国电影里,鬼片,因为中国的鬼一个大类就是来自于怨念,由意念而生,自然也由意念而亡;
    变型则是,心中有佛,则百毒不侵,而佛教最终讲的是忘我,脱出轮回,放下一切,得大自在;
    ----
    而西方则不同,他们没有鬼,只有魔,并且西方世界里的魔鬼因为不是神的一种,自然完全无法和中国神仙满天飞的法力进行比较。
    神只属于上帝
    即使如此强大的上帝,在西方的信仰中,即使是上帝也无法改变人的自由意志,于是魔的能力和天使的能力只能是影响人的神志,除此之外无任何作为,绝不能飞天遁地,力大无穷,吞火吐云。
    人类做为上帝的子民,力量也绝不可小看,是能够与魔鬼分庭抗礼的存在啊,只有那些有心理阴影,信仰不坚定的,有罪的人才会听到魔鬼的耳语。
    按照西方的逻辑,一个人只要一无所惧,听从上帝的指引,当然不惧区区的魔鬼了。
    这自然就成了西方恐怖片的典型,信还是不信,信则生,不信则死。
    很有意思的设定啊!
    ----
    这个电影,要表达的一部分就是家庭问题,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
    另一个我觉得就是人的心理,在宗教方面反而不是重点,有心理阴影的人当然会被魔鬼诱惑或者残害,但是如果没有七情六欲就不能称之为人,于是在电影中提到——用愤怒来战胜恐惧,其实就是用一种感情来添满心理的空洞。
    算起来境界比东方的要差一点。
    ----
    结局,我觉得是女主角以牙还牙,魔鬼附身是件极其麻烦困难而危险的活计,所以魔鬼害怕的就是被肉体毁灭,于是女主角以暴制暴成为可能。而一开始,那个小女孩被她的父母绑起来时,她也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小女孩,除了打电话给女主角,骗她来帮助自己之外竟然毫无还手之力也就不奇怪了。
    PS:
    东方人的思想中天然有一种兵家思想,这种理论的一大特点就是:无所不用其极,这种兵家思想渗透到社会和生活中每一个环节。
    实用主义无处不在,于是就不可能会有单纯的信仰!
    所以东方的鬼片缺少一种纯洁,高尚和严肃的情怀,无论多么好看,最后也只能一笑了之啊。
    同理,西方这种信仰深厚,才能产生非常了不起的恐怖片,比如……
    大家举例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