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葛底斯堡 Gettysburg(1993)

葛底斯堡 Gettysburg(1993)

又名: 盖茨堡之役 / 美国战火

导演: 罗纳德·F·麦克斯维尔

编剧: 米歇尔·沙阿拉 罗纳德·F·麦克斯维尔

主演: 马丁·辛 史蒂芬·朗 杰夫·丹尼尔斯

类型: 剧情 历史 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上映日期: 1993-10-08

片长: 271分钟 IMDb: tt0107007 豆瓣评分:8.2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1863年7月1日,十五万名士兵在命运安排下,相会于美国的盖兹堡;他们各自为了理想中的民主政治抛头颅洒热血。结果,有三分之一的人倒于寂静的麦田中;他们的生命创造了南北战争的转折点,这场战役是历史上的盖兹堡大战。

演员:



影评:

  1. 更大的世界——美国人的内战反思

        这里埋葬的,不是63万北军和48万南军,而是100多万美国人。
        他们居住在同一片土地上,信仰着同一个上帝……


        19世纪中叶的美国爆发了南北战争,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成为南北战争时期的北方领导者。以林肯为首的北方军与南方军展开了一场十分残酷的战斗。
        一天,刚结束了一场战斗,林肯遇见了一位狂热的北方军支持者。“这场战役中,他们死了2700人,而我们只牺牲了800人,这对我们来说是大获全胜的一战啊!太棒了!”该女士激动地欢呼道。
        林肯对她的评论很是震惊,严肃地说:“3500个同胞手足为此丧生,这样的战斗能称之为大获全胜吗?”
        “哦,总统先生,您可别这么说。”女士辩解道,“事实上,我方只损失了800人,不是吗?”
        林肯低下头,泪水流出了他的眼眶。他用简短又有力的声音回答道:“女士,看来我只能说,这个世界远远大于你的心灵世界。”

        林肯的话,似乎不止是局限于美国人,这个支持北方军的女士,为“歼灭”3500个南方人而欣喜若狂,却没有为“牺牲”的800名她眼中的“同胞”感到悲哀,在她看来,这些士兵的死亡数量,不过是用来衡量双方利弊的而已。

        林肯是虚伪的,有多少所谓“雄才伟略”的政治家,不是在双手沾满鲜血的情况下登上权力的顶峰的呢。
        然而在美国人的心目中,林肯始终是最杰出的一个总统,比罗斯福和“我心疼”更倍受尊重。林肯也的确有资格让人去尊重他,因为,用日常人们的“道义”去衡量一个政治家是很幼稚、很愚蠢的,如果“道义”可以决定一切的话,那么全世界所有“很有作为”的领导人,都应该切腹谢罪。
        政客如此之多,但能称为“政治家”的并不多,林肯就是一个政治家,他知道怎样做,才是对美国、还有他的权力机构最有利的。林肯所提倡的南北平等的价值观,对美国的发展无疑是正确的,尽管他很讽刺地死于激进者的子弹之下。

        美国诞生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除了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本土基本上没有发生过其他战火。
        如果说独立战争美国人还可以因为性质是“御外”而感到自豪的话,那么南北战争留给美国人的,就只有创伤了。
        100多万美国人的死亡,意味着至少会有200多万人为他们流泪,这100多万人,有谁不是父母生的呢?况且他们还会有兄弟姐妹、子女和朋友。

        在美国人拍摄的南北战争电影中所折射出来的主题,不是北方军“正义必胜”,也不是南方军“壮志未酬”,而往往会绕开政治上的是非,去着重渲染“手足相残”的悲剧,因此你经常可以在美国的内战片看到,影片安排了两个立场完全不同的主角,效力于相互敌对的政治势力,彼此挥戈相向,没有谁是真正的赢家,最后留下的,只有尸山血海,还有亲人朋友的眼泪。
        北方人会抱着同伴的尸体痛哭,南方人亦会对战友的死去感到悲伤;北方人会对飞来的子弹感到恐惧,南方人亦会躲在掩体下畏缩不前;北方人打仗英勇沉着,南方人亦视死如归;北方人追求自由理想,南方人亦誓死保卫家园;北方人会抢掠民宅,南方人亦会奴役黑人;北方人会喊“战斗下去,兄弟们!”,南方人亦会如此呐喊……
        在美国人的电影中,南方人的价值观依然像过去那样,很难令人认同,但你却可以清楚地感觉他们也是活生生的人。当子弹射入南方士兵胸口的那一刻,他们是“死亡”,而不是被“消灭”了……
        这些电影的描写,早已超出了所谓“正统”与“反叛”之间的区别,从而上升到人性刻画的阶段。

        一个人,首先是人,然后是美国人,再之后才是北方人、南方人、美国黑人。

        近些年来,美国拍摄了不少反映南北战争的影片,其中不乏优秀之作,除了《光荣战役》和《冷山》这些公认的经典,还有两部片子亦具有相当的可观性:《盖茨堡之役》和《众神与将军》。

        好莱坞现在老拍“史诗巨作”,结果看来看去却发现,叫一万个人跑到广场上打架就叫“史诗”,坐上飞机飞到空中转一圈就叫“大场面”,男女走在一块必定接吻就叫“爱情悲剧”,敌人的子弹如蜜蜂群般飞来时主角居然还有空去聊天讲大道理就叫“人性光辉”,BOSS在占尽优势的情况下还要摆酷浪费时间最后被主角反过来干掉就叫“精神”……
        于是乎现在,无论好莱坞的还是国产的,每当我听到“史诗巨作”时,总会免不了感到鸡毛皮刺刺,立马避退三千舍。

        可是,《盖茨堡之役》和《众神与将军》的出现,却让我着实一回感受到了真正史诗之作的魅力。
        这两部片子其实是改编自“美国内战三部曲”,剩下的最后一部作品是《终极衡量》,目前还在拍摄中,估计2010年会上映。

        “任何人去评价一群人都是片面的,你一次只能评价一个人。”
        以上这句话,来自《盖茨堡》,说的是对黑人的看法,但也适用于美国的北方人和南方人。
        史书总喜欢简单地将这场战争中的人,片面地划分为南派或北派,但实际上,南方人有亲人在北方,北方人也有亲人在南方,《盖茨堡》一片里就揭示了,南北战争中存在过亲人朋友因效力于不同军队,结果挥戈相向的悲剧。
        还有就是历史上,并非所有的南方人都支持奴隶制,相反北方倒也有不少显贵之人拥有庄园、并养着一大堆奴隶,比如“某个”北方的常胜将军就是其一。
        正当我们中国的砖家们在“爱憎分明”地评价美国人的内战时,美国人自己却已经在认真地思考这场内战换来的得失,在美国人看来,南方亦有不少人是发自内心想保卫他们的家园的,他们只是不愿接受北方军的统治。
        简单对南北战争作出评价、以一个概述去衡量南北双方所有人,本身就只是以偏概全而已。在灾难面对,暴风雪绝不会因你信仰共产主义而优待你,子弹亦不会因为你供奉资本主义而赐予你金刚不坏之身。

        《众神与将军》里有个情节让我印象深刻,战火停歇之时,有个南方士兵闲着无聊,就与对面的北方士兵搭起话来,结果处在远方时,两人彼此戏谑、嘲讽对方的价值观,可相互靠近时,却又相视无语。最后,两人送给对方一点东西,然后一声不响地回到自己的阵营里。
        因为离得太远了,不了解敌人,所以觉得“敌人不是人”,只是一个应该被歼灭的对象,可是靠在一起时,就会发现,所谓的“敌人”,不过是一个意识形态与自己不相同的活人。

        对生命的高度尊重,是这些影片共同的特点。还有,就是影片里的角色,都很人性化。这两部影片对人性的高度还原,完全不亚于《帝国的毁灭》和《从海底出击》。
        人性化并不等于美化。所谓的美化,是指为南方的奴隶主制度擦粉、辩护、翻案、吹嘘其合理性。而人性化,则是将南方人士重新还原为普通人,展现他们的七情六欲,而不是将其片面地塑造成三头六臂的妖魔鬼怪。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父母,他们的价值观都有一个形成的过程——这是一句废话,但许多废话都是真理。也许南方人是恶魔,可一味地谴责恶魔,而不去思考恶魔形成的过程,那是对历史的不负责任。

        《众神与将军》第一场战役结束后,当北方军的演讲人念出“相比较之下,你们的牺牲人数更少一些”时,没有一个北方士兵感到兴奋,没有一个人认为这是件值得庆幸的事,他们清楚地、痛心地感觉到,那些与自己相处多年的朋友们,在炮火中转眼之间就消逝了,永远地闭上了眼睛,不会再与他们说话,不会再与他们一起生活。他们是一群生命,是活着的人,但在政治家和史学家眼里,只是数字而已,当这个数字的减少速度低于敌方时,就是胜利,就应该吹捧,高于敌方时,则只是被“感慨一番”而已,然后高喊几句漂亮口号,自然会有人继承他们的“不朽遗志”。

        除了对生命的思考,两部影片还将这一人性的反思延伸到了政治领域,以及战争的残酷。

        首先,许多南北战争电影在批判南方的奴隶制的同时,也不避讳北军真实存在过的抢掠民宅的暴行,而北方劳工的境遇,恐怕并不比南方黑奴好多少。但总的来说,北方军队还是更有资格自称代表“正义”
        可是,黑白却不总是那么分明,更多时候人们总是处在灰色地带,只不过北方军民比较偏白,南方军民比较偏黑。
        如果说政府是“父母”的话,那么国民则是“子女”,因此“父母”只要打着一个“为子女着想”的旗号,就可以赢得“子女”的支持——不管这个“支持”,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是自愿的,还是被迫的。

        《盖茨堡》中有个情节是一个北方军官向士兵讲述战争的目的,解放黑奴的意义到底在哪里,一般而言,这个情节之后就是听众们大受感染,纷纷挥手请缨参战,但导演却没有这么处理,他只是让军官讲完话后,默默地走开了,留下了一群正在思考的听众。
        那些听众,就是缅因的北方士兵,正如一位网友所评论的:“他们认为同缅因州所签订的从军协议已经到期,理应回家退出战争,根本顾不上什么解放者的崇高使命。最后出于上校的恳求才重返战场,并且在战斗中证明了他们不是懦夫。而被俘南军士兵的一席话也说明战争并不象宣传的那样简单,试问谁能不为自己的家园而战?——即使他身着南军制服。在这里,他己不单是一个单纯意义上的叛军,而是一个保卫家园的战士。”

        也许在某些文人墨客看来,北方军“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但在美国人民的眼中,北方军在这场无情的战争中,失去了无数的战友和亲人,流过无数次的血和泪,抛下了父母和子女,当付出了极为沉重的代价后,得到的,仅仅是在史书里写上“胜利”二字,以及无聊文人们的歌功颂德,此外无它,可实际上战争带来他们的心灵创伤却数之不尽,南方军亦是如此,普通老百姓和黑人更是如此。
        当东条英机舒舒服服地坐在桌子前写下几句蹩脚的歪诗,然后再喊上一句“武运长入”时,当小不死用一大堆漂亮的爱国口号鼓励别人去为他送死时,当魏巍、张宏志这些御用文人之流在撰写一篇篇华丽的马屁大作时,他们是否曾体验过战争最前线的残酷?他们是否曾感受到子弹飞来的那一刻,生命即将消逝的绝望?他们是否感受到长期在外扎营的士兵们,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任何一场战争,抛开那些冠冕堂皇的理由,余下的就不过是“有效率地杀人”而已。
        我并没有因为看了这两部影片,而重新认为南方军就代表了正义,正如《众神与将军》里所说的,南方人追求自由,是可理解的,但如果将这种自由,建立在黑人的痛苦上,那就是错误的。然而,这两部影片,促使我更加平静地去看待这些历史。
        这只是两部客观的影片,两部近乎伟大的影片——我很少使用“伟大”这两个空虚的字眼。

        期待“内战三部曲”的最后一部。


        附1:两个敏感问题……

        其一:关于“成王败寇”

        相信很多看了美国内战片的国人,都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我们自己的内战来,并思考为什么美国人能够如此深刻、真诚地去反思内战给全体美国人带来的伤痛,而中国人却不能呢?
        其实,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形成的过程,何况是对战争的思考。
        德国人认真地反思二战,赢得了世人的称赞,但实际上德国人的反思道路是很曲折、很漫长的,而并非一开始就能像现在这样全面地去反思二战。战争结束后,德国人开始时是不甘失败,接着是勉强认罪,再接着是摇摆不定、感到迷茫,然后是开始片面地反思、将所有责任怪罪到纳粹身上,再之后是意识到战争不是单独由希特勒发起的,到了现在,德国人民的反思可以说已经日渐成熟化,不再简单地谴责,也不为自己作辩护,而有着更为全面的思考。近几年的一些德国二战电影,如《过客》、《浪潮》等,则将这种反思升华为对人性的探索。而数十年前的德国人,是拍不出这样有意义的片子的。
        只要时机成熟,那么反思的时刻也会跟着到来。韩国佬也是在金大中访问北朝鲜后,才开始让朝鲜军以比较正面的形象在电影中出现。美国人能够反思南北战争,是因为美国拥有反思的资本,而《盖茨堡》、《光荣》等影片的出现,则反映了美国人在“这一方面”的反思日益成熟化。
        反思内战,对目前的中国而言,是一种奢侈,原因不必多讲了。

        其二:关于美国人的自由价值观

        美国人的民主、自由、客观、公正,只属于白人内部,有时也属于黑人,但很多时候并不属于黄种人和印地安人,直到今天,美国影视作品中妖魔化中国人、丑化印地安人的印象依然随处可见。而在批判中国的弊端上,美国媒体从来不会手软——尽管西方列强先是依靠铁血殖民主义强盛起来,然后才高喊“人权”。
        黑人能够获得美国主流社会一定的尊重,是黑人自己争取来的,他们虽然人数较少,但团结一致,马丁·路德·金,只是一个代表性的人物。
        相比之下,华人在美国社会争取权益时,很多时候只是单枪匹马,而且还经常闹窝里斗。华人圈里没有马丁·路德·金。
        美国也有反映黄种人受到歧视的影视作品,这很大程度上还得归功于李小龙,在他出名之前,许多美国影视里的华人,无非都是些猥琐、丑陋、疏着辫子、面黄肌瘦的病夫而已。
        李小龙能够在外国受到尊重,并不止是他的功夫。可惜,国人不会利用李小龙所创造的条件,直到今天,外国人对李小龙的敬重,也只停止在对李小龙本人身上,华人并没有因为他的努力而形象获得改善。

        除了种族歧视,美国人也善于玩双重标准,他们指责中国人对XI-ZANG的“暴政”,把打赖吹嘘成“自由民主斗士”,毫不吝啬地给打赖颁发一大堆奖章,可是他们似乎“忘记”了,他们自己是如何处理弗吉尼亚的独立问题的。有些中国网友很聪明,把这些存在的事实搬出来反驳美国人,可是,任何一个政府,只想让本国人听到有利于自己的话,美国也不例外,所以中国网友的反驳,自然不会传到美国佬的耳朵里。
        别以为“河蟹法”只是中国才擅长,老外也精得很,日本的小右们前几年就把漫画《国家燃烧》里那段反映南京XXX的情节给“河蟹”掉了。

        有句大道理是说,尊重,是靠自己去争取来的,而不是等待别人施舍。

        中国强盛起来了,中国自会得到想要的尊重,其实比起几十年前,现在的中国要好很多了,阮次山去某些东南亚国家访问时,对方还得派人恭恭敬敬地迎接。只是泰国等周边国家还认为我们很穷,以致中国人去那边做生意时他们竟吓得唯恐避之不及,犹如见到了无赖的乞丐(我的一个亲戚的亲身经历)。
        缺乏交流和自我宣传,也许是偏见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吧。国内许多媒体的宣传攻势,只针对本国人。


        我不是哈美帮,也不是仇美派,但我对美国始终谈不上有多大好感,原因倒不是什么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之类,这些都离我很遥远,我只能从书本上看到这些,而书本上的观点往往很片面,对于追求“尽信书不如无书”的我来说,这些书籍不利于我了解美国。
        真正使我对美国产生反感的,还是来源于1999年美军轰炸我国大使馆的事,那时我的家乡还暴发了反美YOU行,记得当时,我的反美情绪可谓达到了极限。
        但是,我没少接触过美国人的东西,尤其是影视作品,从小时候看的动画片《猫和老鼠》,到那些得奖无数的“美国大片”,我都数不清到底看过多少了,如果说美国人的价值观对我一点影响都没有的话,那纯属扯淡。
        因此,我可以说始终是保持着距离去看待美国,避免自己对其过于献媚,或者过于盲目仇视。
        至于像战史沙龙上某些霉粉所摆出的“爹亲娘亲不如美国人亲”的姿态,只让我感到恶心。

        无论如何,反思是有意义的,反思万岁,感谢老美拍出了这些好片子:《盖茨堡》、《众神与将军》、《细细的红线》、《纽伦堡大审判(特别版)》、《现代启示录》、《野战排》、《全金属外壳》……


        附2:美国经典南北战争影片

        内战三部曲1:《众神与将军》
        内战三部曲2:《葛底士堡(盖茨堡之役)》
        (内战三部曲3《终极衡量》拍摄中)
        《光荣战役Glory》
        《乱世佳人(飘)》
        《冷山》
        《与魔鬼同骑》
        《南北乱世情》
  2.     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是美国的历史上最重要的两场战争,独立战争诞生了美国,而南北战争则奠定了美国成为超级强权的基础。《盖茨堡之战》就是反映南北战争的,也是反映美国南北战争比较全面的电影,对于我们这些受官方历史书教育的人来说,这部片子带来的震撼难以用语言来形容。《勇敢的心》被我们奉为经典,那一声freedom让不少人潸然泪下,但是对比这部片,勇敢的心就是一部娘娘腔的史诗。用网友的话,好莱坞要是想感动人,那么绝不仅仅是勇敢的心那种程度。
      
        这部电影是我看过的最长的电影,有四个多小时,完整看下来也是一项考验体力的事情,很多观众还没等到高潮就已经精疲力尽了,所以这也影响了它的传播。
        《盖茨堡之战》主要描写了盖茨堡战役,北军的波多马克军团在这次战役中击败了伟大的lee将军率领的北弗吉尼亚军团,使得南军元气大伤,lee将军再也没有能力北上。影片的主要人物之一就是lee将军,他的祖先是英国的贵族,而他则是华盛顿家族的族长,而华盛顿家族就生活在弗吉尼亚,讽刺的是,正是在弗吉尼亚打响了美国独立战争的第一枪,对于弗吉尼亚人来说,这是第二场独立战争。而我们的课本基于某些目的把这场战争解释为解放黑奴的统一战争,其实这场战争的开始和黑奴压根没什么关系,解放黑奴不过是打击南方经济的策略而已。而北军在进攻的南方的时候,对南方就像是对待敌对国一样,烧杀抢掠一样不落。
        影片的另一个主要人物就是chamberlain上校,他是大学教授,为了生而平等的价值观念,他走上了战场,并在这场战役中以一个步兵团阻挡了三个步兵团的进攻,子弹打光后还发起了刺刀冲锋。即使战损达到了80%以上,他的阵地也没有丢。《盖》对北军着墨并不算多,影片描写的北方将军们也远没有南方将军们那般魅力十足,chamberlain上校算是北军唯一的亮点
        影片的高潮是最后的皮克特冲锋,1.5万人要穿过1200米的空地,面对是北军的200多门大炮和数千只步枪,最可怕的是北军还占据着高地,使得他们的武器的射程和精度增加,而且他们还有一道石墙作为掩体。无疑这次冲锋简直就是自杀,但是这些士兵还是挺着胸膛前进,并最终突破了那道石墙,最远的一个冲到了石墙后90多米,并长眠在那里。但是最后南军还是因为兵力不足被反扑的北军夺回了阵地。如果是为了维护奴隶制,士兵们不可能有那么大的勇气冲锋,他们的勇气来自于家庭,来自于自己出生、成长以及坠入爱河的家乡,为了不让家乡饱受战火,为了使后代能生活在自由的空气里,他们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其中有人的祖先曾对英国国王说过,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death,我想这句话也是很多南军士兵的心声,也最反映那些清教徒们搭乘五月花号到达这片自由土地的精神。
        很幸运的美国对于内战的反思很深刻,各种思想都可以出现,所以美国才能成为美国,才能在文化上如此的强势。而我们则很不幸的打着五千年文明的口号到处宣传文化却没人鸟我们,因为我们除了老祖宗那点事之外对世界的文化又有什么贡献呢。

        《盖》对我最大的影响就是让我开始思考独立问题。我们一直以为统一是个无需证明的真理,以至于网络愤青甚至扬言要用核武器统一台湾,那么为什么我们要统一呢?我想我们有很多很多的理由,而且确实也非常的有道理,也是最符合我国的利益。但是难道寻求独立错了吗?比方说你加入一个俱乐部,当你不想继续参加时,你是否有权利退出?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是否可以牺牲小部分人的利益?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就如同《洞穴奇案》虚构的那个案子,一群人被困在一个洞穴里,快要饿死时,一个人提议抓阄,抽到的人就要被吃掉,结果抽到自己,这时他反对被吃,但是还是被吃掉了,那么吃他的人是否应该受处罚?如果不吃那个人,那么所有的人都会死,吃了则触犯了刑法。这样的问题永远没有标准答案,因为屁股决定脑袋,每个人的人利益不同当然立场不同,并没有对错,世界也并不是非黑即白。所以答案本身对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表达不同意见的自由,而这自由才是真正值得用生命去捍卫的,才是美国南北战争最宝贵的遗产。
  3. 葛底斯堡战役第一天,

    北军士兵Billy问被俘虏的南军士兵Johnny,有件事情我一直搞不懂,你们究竟为何而战 ?Johnny反问Billy,你们是为何而战?Billy回答,当然是为了解放黑奴和避免联邦分裂。Johnny听完平静的说,我不知道其他人是怎么想的,但我不是为了奴隶而参战,我为了我的权力而战,这是我参战的唯一理由。Billy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Johnny继续说,我为我的权力而战,为什么你们不能按你们的方式生活,而让我们选择自己的方式生活 ? "Live and let Live",我听到有人这么说过...


    Billy: I don't mean no disrespect to your fighting man,but sometimes i can't help but figure,why are you fighting this war ?

    Johnny: Why are you fighting it ?

    Billy: To free the slaves,of course.And to preserve the union.

    Johnny: I don't know about other folk,but i ain't fighting for no darkies.I'm fighting for my rights.That's what we're all fighting for.

    Billy: For your what ?

    Johnny: For our fights.Why can't your folks live the way you want to live,and let us live the way we do ? "Live and let Live" i hear some folks say.

    Be a mite less fuss and bother, if more folks took it to heart.

    谈话结束,Billy和Johnny互致问候告别

    See you in hell Billy Yank.
    See you in hell Johnny Reb.

    -----------------------------------------------------------------

    葛底斯堡战役最后一天,

    维吉尼亚军团蓄势待发,准备越过前面的大片开阔地,在北军的大炮和步枪射程下,徒步向北军阵地中线冲锋(自杀)。

    在南军维吉尼亚军团阵地上,英国女王使者问Armistead将军,我听说你来自军事世家,你的叔叔参加过独立战争,是星条旗的第一批护旗手。Armistead将军回答,争取自由的战争不会从我叔叔或者我这里开始或结束,今天这儿的所有人都是维吉尼亚的孩子。

    那边指挥加农炮的少校,James Dearing,在维吉尼亚脱离联邦之前,是西点军校的尖子生;站在旗子边的男孩,二等兵Robert Tyler Jones,他的爷爷曾是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在我身后的William Aylett上校,他的祖父是维吉尼亚的Patrick Henry,就是这个Patrick Henry,在你们的国王乔治三世面前说,"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death" 。

    这些孩子都来自维吉尼亚,从诺福克,朴茨茅斯,到詹姆士河边的小村庄,还有施南多流域的夏洛茨维尔和弗雷德里克斯堡。他们大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兵了,懦夫和胆小鬼早已逝去。这儿的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责任。即使没有指挥官,他们也能够自己完成战斗。

    他们清楚现在的战况,他们了解对手的勇气,他们知道今天的战斗是致命的,很可能将是他们中很多人的最后一次冲锋,但是他们中没有一个人需要别人告诉他们应当怎么做。他们都愿意为这场决定性的战役胜利付出最大的代价,来结束这场战争。

    当你回到自己的国家,请你告诉他们,在那一天,所有的维吉尼亚人都在这里。

    战役结束后,当罗伯特.李将军面对幸存的维吉尼亚战士,流着泪一遍一遍重复着说,这都是我的错,整件事情都是我的错!维吉尼亚人依然情绪高昂,甚至要求重整旗鼓,再组织一次冲锋。李将军坚定的对他们说,我们现在必须休息,我们必须撤退,择日再战,一定会有那么一天的,在那之前,我们必须保持秩序,决不能让他们看到你们逃跑......

    -------------------------------------------------------------

    当我们今天回顾这场血腥惨烈的战斗,思考这场没有正义一方的战争,它无关废奴和维护联邦,无关华盛顿和里士满,无关林肯和戴维斯,无关乔治.米德和罗伯特.李,

    唯有人民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自由和享受自由的权力

    葛底斯堡一役,南北双方总共损失51,000名兵员,联邦军清理战场后在战场上找到遗留下的步枪共37574支,超过7000名阵亡战士的遗体躺在夏日的艳阳下,5000匹战马尸骸于城南堆栈火化,葛底斯堡镇民因恶臭而猛烈作呕。



    不自由 毋宁死。
  4. 最近两天我的苹果电脑坏了,只好送修。原先电影都是在电脑的27寸屏幕上看的,没了电脑也就看不成电影了,当然也就没有观后感了。郁闷之中,突然灵机一动,把我的外置硬盘接在电视的机顶盒上,果然很灵光啊,上面的电影基本上都能看,只是没有什么新电影。除了看了十几集的《西部世界》电视剧外,只看了一部1993年拍的《葛底斯堡战役》。

    这部电影全长四个半小时。讲的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一场转折性的战役。说到南北战争,原因很复杂。起源是南方的独立运动及北方的反分离主义。人们广泛认知的废奴运动只是其中的因素之一,并非是它的根本原因,至多也就是推动战争发展的一个动力。其它还有政治的、经济的、宗教的诸多原因。战争之后,人们进行了普遍的反思。时至今日,这场战争的孰是孰非的问题仍然没有停止争论。所以,和其它战争的动因不同,不存在侵略与反侵略、独裁与反独裁、压迫与反压迫那样明显的是非界线。看这电影不能预设立场,战争的双方,都是些有理想有信仰的人。

    影片集中了展现了战役中的三个典型事件。通过这些事件使我们对战役一窥全豹。

    一是南军的决策过程。李将军的失败在于两个失误,首先是轻敌,一直以来他率领的大军无往不胜,打的北军灰头土脸。而葛底斯堡战役的第一天,南军又获小胜。更使得他晕了头。犯了骄兵必败的大忌。其次是敌情不明,他派爱将斯图尔特率骑兵去侦察敌情,结果这位老兄在战役开始后两天竟然就不在战区!影片描述了李将军对归来的斯图尔特大发雷霆的情景,但显然为时已晚了。平心而论,李将军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军事人才,曾经担任过西点军校的校长。在北军和南军中,他的桃李满天下。战术老到,思维缜密。所带的部队,士气也十分旺盛。可无奈的是,这次上帝是站在北面的。当李将军知道败局已定回天无力时,他对部下和所有的士兵说:“这都是我的错!”不知道在战场上,还有哪个指挥官能够有这样的魄力和担当?

    二是北军缅因第二十团的小圆顶防御战。小圆顶是整个北军防线的制高点,是整个阵地的关键。如果说葛底斯堡战役是美国南北战争的转折点,那么小圆顶战斗的胜利就是葛底斯堡战役的转折点。守卫小圆顶的是缅因第二十团,团长是学者出身的张伯伦。虽非军事科班出身,却有着为自由而战的坚定信念,并感染着所有人。他当时手头的兵力只有385人。在南军的猛烈攻击下,防线几乎崩溃了,结果硬是撑了下来。整个团几乎几乎全部伤亡,只有不到80人安然无恙。当南军又一次出现冲锋的征兆时,张伯伦上校意识到这次是不可能守住的了。这时张伯伦要求手下所有的士兵全部上上刺刀,所有人站成一排,并率领所有健全的部队冲下了山头。结果这样出其不意的正面进攻使不知山上情况的南军一下子不知所措,退了下去。于是在这充满戏剧性的冲锋中,防线的最南端安全了。

    三是著名的皮克特冲锋。战役的最后一天,南军集中了所有火炮,对北军的墓园岭阵地实施了近两个小时的炮火准备。硝烟未尽,南军15000人昂首挺胸,迈着整齐的小碎步发动攻击。所有的师团指挥官一手拿指挥刀,一手握左轮手枪,身先士卒,走在队伍的最前面。战役结束时,这些指挥官非死即伤。而对面的北军戒备森严,拼死抵抗,在墓园岭前1000公尺的开阔地上,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在南军方面,李将军和其他的高层指挥官明知道不论是赢是输,这些冒死冲锋的士兵们都不可能回来了,仍然咬着牙命令他们前进。战争的残酷可见一斑。

    整个战役,南军伤亡28000人,北军伤亡23000人。应了那句“杀敌三千自损八百”的话。而战争的胜负其实不是用伤亡数字可以体现的。而在于是否达到了预想的战略目标。自这次战役之后,南军元气大伤,失去了战争主动权,已成了强弩之末。

    影片对150多年的那场战役进行了真实的再现。让观众了解到那时的战争是怎么打的。先看武器。士兵手里用的基本上是M1855式燧发前装滑膛枪,咱们叫火统枪。射速慢,精度差。如影片中所见,打一枪,赶紧装药,再拿统子使劲统,再击发。让看电影的观众无比着急。命中率基本上是瞄准脑袋打屁股。要有效的杀伤对方,只有增加射击密度和瞄准时间。所以就有了排枪步兵团方阵。在火炮方面,通常使用M1857型的前膛野战火炮,也即所谓的“拿破仑炮”。射程1400米。按理说,这种火炮的炮弹重5公斤,威力是不小的。但前提是打得准才能产生威力。由于是滑膛炮,精度很差。观测和通信设备也很初级。基本上靠嘴和耳朵。南军在实施皮克特冲锋前,进行了两小时的炮火准备,而对北军的战力却没有产生什么影响。相比较一下,我本人曾经参加过的79年对广西方面的作战,参加的火炮中,射程通常都在10公里以上。炮火准备45分钟,敌军战力损伤40%。

    再看排兵布阵。电影中无论是进攻方或防御方,都采取密集队形,人挨着人,军官喊着口令齐步走。进攻出发阵地到对方防御前沿也就二三百米。完全是对方的活靶子,实际上,采取这种队形也是无奈,前面说过排枪射击,而那时火力密度和人员密度是一致的。而通信手段主要靠指挥员吼,太散了就听不见了。火炮由于射程近,阵地只能安排在步兵后方几十米的地方。步兵指挥员一回头就可以告诉炮兵打哪儿。美国南北战争共死亡68万人,超过了美军之后所有战争死亡人数的总和。正是这些血的经验,才产生了后来的前后三角的散兵进攻队形。

    这类战争史诗片曾经看过一些。相类似的有前苏联的《解放》和《莫斯科保卫战》,日本的《日本海大海战》,中国的《三大战役》等等。与后者相比,《葛底斯堡战役》在处理全局和局部的关系上更周到一些。虽然很少那种宏伟的大场面,却也反映出当时战场的真实景况。在细节处理上也有独到之处。作战方式、鲜艳的军服、宿营的帐篷,双方血和肉的厮杀。充分展现了150年前那场战争的残酷和惨烈。

    本人评分: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