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超时空接触 Contact(1997)

简介:

    艾莉·爱罗维(茱迪·福斯特饰)自幼就对无线电通讯情有独钟。长大后,她成为一名天文学家,其项目内容为接收外太空信号。她希望能借此找到宇宙其他文明的存在。天才的理想得到的却是投资者的冷眼相看,幸好有神秘人帮助艾莉继续工作。

演员:



影评:

  1. 假若有人要我推荐好的科幻片,《2001:太空漫游》无疑会首先上榜,紧接着我会毫不犹豫报出以下名单:《十三层楼》、《银翼杀手》、《索拉芮斯》、甚至《eXistenZ》。可有一部影片在我心里,一直踌躇,拿捏不准它的“属性”,它好得那样鼓舞人心,明显的暇疵却又让人无法释怀,看的遍数越多,这种“不满”越发加剧,这就是美国导演罗伯特·泽米基斯继《阿甘正传》大获成功后,本想再接再厉再下一城的科幻电影《接触未来》(Contact)。

    最近重读“太空漫游”四部曲,许多章节都让我想到这部电影,比如戴维·鲍曼乘坐分离舱驶向黑石后,穿越“星之门”看到的一切,与《接触未来》里女科学家艾莉 “不能证实”的星际旅行多么相似。而外星生命与他们进行首次接触,连思路都一样:拷贝一份人类习惯的环境,以使这种接触不那么震撼,易于接受。《2001》里迎接鲍曼的,是地球上一个普通的酒店套房,他在这里快速经历生老病死,成为“星孩”;《接触未来》里艾莉经过无数时空隧道,干脆来到朋萨可拉海边,与她童年的画作一模一样,而作为外太空智慧生命的代表向她走来的,竟是她朝思暮想、早逝的父亲。这一影像,片中已有解答,是外星生命从她的梦境和意识中下载并进行的善意摹仿。这种欢迎仪式实在太过“体贴”,让人觉得所谓外星生命,简直一个个都是天生的心理学家,为了接触煞费苦心。父女之间的一番谈话很有意思,关于送艾莉过来的时空机器是谁建造的问题,“父亲”的回答模棱两可,暗示更高智慧生命的存在,他们只是发现了这些遗迹——就象《2001》里鲍曼看到废弃的太空中转站一样——学着制造并善加利用。宇宙浩瀚,生命渺小,接触因此格外珍贵。人类在外星智慧的帮助下,迈出第一步,以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许多的相似,并不能说,《接触未来》就是《2001:太空漫游》的延伸,它们的“质地”截然不同:《2001》是库布里克与阿瑟·克拉克联袂谱写的一曲冷静而恢弘的星空史诗;《接触未来》是艾莉独自的探寻之路,孤独、倔强、不无迷惘的坚持。喜欢这部影片的人,与其说被艾莉痴迷的事业所吸引,不如说被她执着的信念所感染。聆听,是我们多数人已经丢失的生存本能、已经丧失的心灵感应。浮躁无处不在,甚至侵入学术界,艾莉导师所代表的 “实用派”就是一个例证。这类把科学界当成职场来混的老科学家,钱钟书先生在《围城》中曾形象地揶揄:“这‘老’字的位置非常为难,可以形容科学,也可以形容科学家。不幸的是,科学家跟科学不大相同;科学家像酒,愈老愈可贵,而科学像女人,老了便不值钱。”为了“保值”片中这位老先生可谓大胆老脸,先是取消艾莉不切实际、“无异于职业自杀”的项目经费,后又在艾莉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后横插一杠,成为新型飞行器的首位乘客。但我们不能因此说他人格卑劣,缺乏起码的科学素养。他屡次劝戒艾莉实际点儿也是为她好,作为国家科研经费分配方面有发言权的人士之一,他必需考虑投资回报率问题,而不仅仅听凭兴趣,毕竟这是纳税人的钱,取之于民就该用之于民,投放在看不到一点希望的渺茫项目上无疑是说不过去的极大浪费。美国一向是个实用主义的国家,对理想主义又抱有折衷的宽容甚至倡导态度,这正是其科技一直保持领先的原因(说诀窍也行)之一。金钱作为一项“原罪”是需要被洗刷的,所以社会上的富人热衷于扶持科学项目,建立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这类机构,给天才科学家们提供一个“智者休憩的旅店”,等人类思想火花的绽放。艾莉为筹集研究经费四处碰壁,幸亏她遇到海登,这位垄断工业巨头、亿万资金随心所欲的操纵者,却有一个不灭的科学梦和开阔的思路,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和艾莉互相成全。理想主义高若庙堂,可也不能不食人间烟火。

    科幻小说写到一定程度,无法避免地会涉及科学与宗教的关系问题,甚至可以说,好的科幻小说即是较好解答二者关系问题的小说。一方面,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不断挑战人类原有“神”的概念的权威;另一方面无论科技怎样发展,只要光速的限制不突破,人类始终在浩渺的宇宙面前望洋兴叹、束手无策,敬畏之心油然而生。《接触未来》也不例外,作者卡尔·萨根在接受《首映》杂志采访时,这样解答美国人的“外星人情结”:“外星生命的问题是可想见的最深切的哲学和科学问题之一,洞见着我们自身在宇宙中的位置。不仅如此,它还是一面往往以相当宗教的方式反映我们的希望和恐惧的绝佳镜子。” 原著中的探讨,在影片中变本加厉成为左右情节发展的中心。神学家彭马,就是为这个中心而设置的关键人物,而我恰恰觉得,本想成于萧何,反而败于萧何,用力过猛导致彭马这个人物、及人物背后所代表的宗教追问相当牵强,他和艾莉之间的亲密关系所象征宗教与科学的矛盾统一,简直造作,消解了一段情感起码的自然美感。当然这只能代表我个人的主观意见,也许我无法欣赏马修·麦康纳的表演方式,百思不得其解他那招牌式的“大舌头”嗓音究竟性感在哪里,并且也不相信朱迪 ·福斯特扮演的艾莉会“臣服”于如此浅薄的性感。

    摒除这些主观的偏见,彭马这个人物在影片中“十处打锣九处在”的作用也使人困惑。哪怕他的身份是总统的宗教顾问,外星生命传来信息的解读会议也是相当专业的科学讨论,轮不着一个外行指手画脚。他对艾莉没有信仰的指责非常狭隘,从而拖累了整部影片,使其成为美国价值观的鼓吹手,而不是整个人类仰望星空的憧憬之作。假若不信God就被轻易扣上没有“信仰”的帽子,那这世界上没信仰的人多了去了。很显然艾莉有自己的信仰,对太空智慧生命执着地聆听、追寻,就是她的信仰。影片中二人关于信仰问题曾进行过这样的交锋:

    艾莉:知道奥坎氏简化论吗?
    彭马:不知道。
    艾莉:就是说,最简单的解释往往是正确的。想想看,以下两种情况哪个更有可能:神创造了我们而不给我们任何存在过的证据;还是神根本不存在,我们创造了神,好让我们不感到那么孤单和渺小?
    彭马:你爱你父亲吗?那么证明一下。
    艾莉:…………

    多年前看这一段似懂非懂,仿佛也跟艾莉一样,被彭马催眠了、说服了。这次重温,我却感到自己被得罪了,也就是说,逻辑思维能力被嘲笑了。显然彭马在此偷换了概念,艾莉无法证明对父亲的爱,和神的存在没有证据,完全不是一档子事儿,不能用一个推导另一个。艾莉的父亲的确存在过,留下了无穷多的证据和记忆,正是这些导致艾莉对父亲的怀念和爱无法磨灭。反讽的是,经历一场在人们眼中子虚乌有“太空旅行”的艾莉在听证会上,也面临同样窘境:无法证明。于是她说了一段极富“宗教感”的辩解词:“我无法证实,甚至无法解释,但我知道这是真的,关于宇宙、幻想。作为人类,我们是多么渺小而微不足道,但同时我们的存在又是多么地可贵。我们必须有所敬畏地活着,敬畏着一个比我们更伟大的存在。因为我们并不孤单。”

    从表面上看,事实终于“教育”了艾莉,使她和宗教达成了和解,原先在信仰方面与她有重大分歧的彭马,反而最能理解她,也坚定地相信她,实际这里面又存在一个偷换概念的逻辑问题:

    第一步:神创造了我们而不给我们任何存在过的证据;
    第二步:艾莉的太空旅行无法证明,但确实存在;
    第三步:得出结论,神确实存在。

    用逻辑推理可以证明神,同样也能否定神,“上帝万能,能否造出一块连他自己都搬不动的石头”,是古往今来最让教徒们头疼的问题。所以说,逻辑无法解释神,你只需信仰。而科学始终需要解决一个“第一推动”的问题:那便是宇宙大爆炸是有目的的还是偶发事件?说到底,宗教和科学都是对终极真理的追问,归根结底“意义”二字——人类存在的意义,宇宙演进的意义。在人类能力尚且微薄的“蒙昧时代”,最好宗教的归宗教,科学的归科学。

    设想一下,假若真有主宰宇宙命运全知全能的神存在,他们将会怎样看待恒河沙数中的一粒沙?地球上现存所有的宗教都太自高自大,以为“神”关心的就是我们人类自己,阿瑟 ·克拉克在其短篇小说《星》中,对此有过辛辣讽刺。不开拓思路(象影片中的神秘人物海登一样),人类的身体摆脱了地心引力的束缚,心灵也摆脱不了——哪怕外星智慧给你打开了时空之门。反观阿西莫夫在《最后的问题》中,把宗教和科学结合得多么完美,殊途同归极有可能,但这里面有个前提条件:你必须放弃“人形神”的概念,转而想象自然神的伟力。

    遗憾的是,卡尔·萨根在影片制作过程中去世了,否则作为副制片人的他,或许会奉献给观众一个不太一样的结局,至少不会那么矛盾。小说原著里艾莉不是独自进行这趟吉凶未卜的太空旅行,世人眼中一瞬的跌落,实际走了十八个小时,不是孤证。对各国科学家来说,时空之门打开的同时,强大的电磁场导致仪器全部失控,没有留下任何记录很好解释,何至于非要艾莉去国会接受一帮无知政客咄咄逼人的诘问,还百口莫辩!

    以上种种因素决定了我的矛盾心态,这部影片我常重温,却不能放上“推荐”名单。导演在主旨把握上的失衡,或者说野心过大,放眼星空的同时又妄图探究人类的内心,给出一个关乎信仰的终极答案,顾此失彼,导致一部概念优秀的科幻电影更多地“沦为”一部励志片。但艾莉毕竟不是阿甘,艾莉意志坚定的追寻和阿甘无意识的率性之间,从因到果都有本质区别,相同的演绎方式成就一个,不可能成就另一个。

    迷失、隔绝和孤寂,大概是所有智慧生命共同的心灵桎梏,只有彼此“接触”,这种空虚才可以忍受。因此才有了”太空漫游“的系列故事;才有了无数艾莉坚持枯燥的聆听;才有了美国新墨西哥州的”巨人之眼“,面朝星空,捕捉无垠的宇宙间穿梭着、任何一点微弱的讯息,碰巧掠过我们的地球。

    生命的形式不断进化,突破肉身限制达到意念的自由境界,无数科幻小说都为我们想象了这一前景。远眺宇宙深处的心灵会涌起怎样的感受,“念天地之悠悠,独沧然而涕下”?面对几个太阳同耀星空的奇景,艾莉热泪盈眶、语无伦次,恨自己不是个诗人,无法描述这一“神迹”。

    我总反省自己不该这样苛刻,以至于人为减少观影乐趣,每部影片都有可取之处——至少一点。比如这部影片的开头段落:地球上传来嘈杂的无线电波,随镜头拉远年代愈久,渐至无声;太阳系、银河系、仙女座大星云,一一远去,抵达宇宙荒芜地带,绝对的静寂……

    还是库布里克那句话:“核心里有神的概念——可是,那并非传统神人同一论中神的形象。”
  2. 如果遥望浩瀚星空的时候,内心不再有丝毫触动,那会不会太可悲了?

    《超时空接触》,不可多得的好片!如果我早7年看它,可能就不会报考文科了。相较《阿甘正传》之讨巧,罗伯特·赞米斯基奉献了更诚挚的精品。

    乍看之下很奇怪,这部题材不逊《2001:太空漫游》之宏大,故事不逊《阿波罗13》之跌宕,特效不逊《阿甘正传》之精妙,表演不逊《沉默的羔羊》之销魂的电影,却几乎没有引起任何大的反响,而只是在小规模的人群中获得极佳的口碑。

    不过如果喜欢这部电影的话,也很容易理解它被忽略的原因。这是我看到的最契合科学精神的电影之一,也是我看到的最完美融合科幻、科学、宗教、信仰的精神与哲学的电影。但就是因为对科幻精神有着这样的执念,本片才把能与之对话的观众范围大大限定在小众之中。夸张点说,如果对这个客观世界没有过深入的思考的话,怕是无法与本片产生强烈共鸣的。

    很难判断本片的主题到底是讲科幻、科学、宗教还是信仰,虽然有时这四个概念无法相互独立分割开来。

    本片的视角以及隐藏在视角内的主题,基本按照这样的阶段进行:科幻-科学-宗教-科幻-信仰-科幻。其中,科幻视角只有开头以及中间穿越虫洞的桥段,可以说,除了这加起来也不过短短不到半小时的三部分会让我们认识到这是一部科幻片之外,其它时候都会让我们不由自主地沉浸在片子纪录片风格之中。这活生生就是关于知识分子和智库精英的心理写照。

    中国有个很棒的科幻小说作家刘慈欣,写过一篇很震撼的短篇小说《朝闻道》,盖取“朝闻道,夕可死矣”之意,讲的是地球一批最顶级的科学家在更高级存在到来之际,为了能获得宇宙至真之学而欣然赴死的故事。科学家是一群什么人?当然我们不能指望所有的科学家都有相同的价值观,但是我听说真正的科学家苦心钻研的核心动力,并不是什么“造福人类”,更不会是“光宗耀祖”,而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无法抑制的好奇心。科学家群体中当然也会产生很多技匠和政客,但满足好奇心其实才是“真正纯粹”的科学家的状态——虽然这会让很多人失望。

    很明显,《超时空接触》持的是相同的观点。通过对女主角朱迪福斯特父女情的描写,影片给了这位女科学家无与伦比的动力:好奇心,这导致了她多多少少与神学家和政客甚至同行们相比显得古怪而另类。她不在乎男女之情,她不在乎研究成果有否实际意义,她不在乎自己在别人眼中是否获得了足够的名声和地位,她只在乎有没有人给她资金,让她去毫无顾忌地追逐自己所渴望的真相。本片首先以科幻的视角,通过定义理想的科学家,来定义科学精神:“求真”。逻辑很简单,基于好奇心所求得的“真”,其可信度绝对比基于经济和政治考虑求得的“真”要高得多。

    然后本片主题开始向宗教倾斜,虽然宗教是以戏剧障碍的形式出现的,但是就以下两点可见,本片对宗教的思考并非是否定的:一,朱迪福斯特无法证明自己“爱父亲”;二,不信上帝的朱迪福斯特没有资格代表全人类进行时空旅行。而当朱迪福斯特阴差阳错地成功进行了一次无法被现有科学所证明的“超时空接触”后,朱迪福斯特自身的信仰也动摇了,她懂得了坚持纯粹科学的缺憾,她悟到了世上有科学能力所不及的东西。

    于是本片转入到下一个主题:信仰。被传授的信仰被称作宗教,被证实的信仰被称作科学,而信仰自身是人类一种更宏大的精神,彻底地贯穿人类生命始终。当朱迪福斯特领悟至此时,本片又回到了纯粹的科幻视角,对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进行了审查,并最终让朱迪福斯特说了这样一段振聋发聩的肺腑之言:

    “我有这样的经历,我无法证实它,也无法解释它,但是作为人类的一员,我全身心地感受到这是真实的。我曾被赋予了那样美妙的东西,它永远改变了我的一切。那是一个预见,一个关于宇宙的预见,肯定地告诉我们,我们是何等地渺小和微不足道,然而我们又是何等地稀罕和珍贵;那是一个预见,告诉我们我们属于这样的一个事物,它比我们更伟大,它使我们每个人不再感到孤单。我希望我能与他人分享,我希望,每个人,即使短暂地一瞬可以感觉到那种畏惧、卑微以及希望。”

    在此可能有人提出异议,为何我会认为科幻是超越宗教、科学和信仰的一个更高级形式的思考方式。那我尝试着这样回答:科幻精神其实无关乎科学的局限。它不仅可以对科学本身进行怀疑和反思,它还可以对宗教、艺术、整个人类文明甚至是宇宙终极真理进行挑战。在这里,我认为科幻精神是哲学精神最完美的一种表达,它的目标其实就是只有一个:追求至真、至善、至美。它的姿态,同时是骄傲而卑微;它的终点,同时是希望与绝望。

    而这个,可能是我们大多数人已经开始失去的精神。“朝闻道,夕死可矣”,谁能做到?你吗?

    评分:5分

    转自我BLOG:
  3. “我向宇宙中遥望得越远,就向自己的内心挖掘得越深;最终,这两条分开的探索之路合而为一,我的心中便拥有了整个世界。”

    这是我在豆瓣的自述。宇镭师兄一直以“你和女主角简直就是一路货色”为理由强力推荐我看这部名叫Contact(中译名:超时空接触)的电影,直到某天他无意间在豆瓣看到了这句话,然后他跑来跟我说:“你不用看了,我发现你在豆瓣的签名已经完美地归纳了Contact的中心思想……”

    师兄说这话的时候,我几乎看得见他一头的黑线。

    实际上,这部电影很早就拷在电脑里了,但一直懒得去看或者没想起来看。今天终于想起来了,于是才翻出来,守着一口气看完了。150来分钟的电影,平静中略有波澜,讲了一个其实早就被透得干干净净的故事。

    女科学家艾琳自幼向往寻找外空间的生命,在父亲的引导下一步步走上研究天文学的道路。成年后主持了SETI(Search for Extra-Terrestrial Intelligence)项目继续为童年梦想的实现而努力,但周遭的人都以为她不过是痴人说梦,直到有一天,来着织女星的信号扣响了位于美国新墨西哥州的甚大阵的门扉……

    事实上,早在去年冬天时,作为Contact小说女主人公原型那位老太太就来过我们学校进行讲座。讲座的标题很有趣:寻找外星人——科学现实而非幻想(Science fact, not fiction),讲座的内容自然是介绍SETI@home这个项目,因为这个项目所需要计算的数据实在是庞大得怕人,所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这帮牛人就想出了利用互联网连接,在世界范围内让愿意参与这个计划的人利用他们电脑闲置的时间和多余的内存来算每一个接受到的信号。当然,听完这个报告,我的电脑上就装了Bonic这个软件,参与到SETI@home项目中去了。

    科学和信仰,其实不过是探索真理的两条道路,但我深信这两条看似已经分道扬镳越走越远的道路,总有一天会在上帝那里合二为一。而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就会在自己的心中拥抱整个世界的一切。尽管科学讲求实证,信仰却要求先验,但这并不妨碍二者分别的探索之路。

    In God we trust. 这句每一张美元上都会印刷的话,也告诉我们,在这个基督教立国的国家里,就算是再强烈的怀疑论者,再认真的科学主义者,其实内心也深深被基督教的内容所影响。卡尔萨根在他的《魔鬼出没的世界》一书中,对基督教的很多东西进行了批判,正如电影里的台词说的那样。“基督教是不是一种幻觉”,“我们是不是正在被一种集体幻觉所折磨”,“……拿出证据来……”

    所以有时候给人做见证的时候真是很难,因为你所经历的种种事情,都可以用各种科学的理由来加以解释。譬如心理学、气象学、天文学、地质学、生物学、社会学……人类发展出了各种学科各样科学,却把自己搞得更加迷惘不知所措。

    我是谁?我从何而来?我在这个世界上要做什么?我将到何处去?

    无论是科学、哲学还是神学,所探寻的最终的问题,大概就是这些。人类和其他的动物是不同的。狗不会去崇拜月神,尽管它们喜欢在有月亮的晚上吠叫;猫不会去崇拜太阳神,尽管它们喜欢蜷缩在太阳下舒服地睡懒觉;也不会有哪一种动物会竖一个木版或者刻一个图腾或者搭一些石块然后来进行献祭或者跪拜……

    只有人会。因为人是会思想的芦苇。大自然随便一阵风就能把它摧毁,但他依然比这个世界强,因为他会思考自己生存的价值和意义。就这一点来说,称呼人为“万物的灵长”,似乎未尝不可。

    所以,我们仰望星空,不仅仅是为了明白方位或确定季节;我们俯瞰内心,也不仅仅是为了获得个人的名利。对于人类而言,有着更为重要的使命,那就是——寻找真理。

    而当我们的信心受到挑战,我们所坚信的东西受到质疑的时候,我们要怎么做?在别人看来,那不过是一秒钟之内的自由落体运动;而在自己,却是长达18个小时漫长的星际旅程。在别人看来,也许只是一种幻觉或偶然,但在自己,却是实实在在地与神同行……这种时候,我们还能坚持自己所看到的所经历的一切都是真实的,不会动摇么?

    “我坚信,我所经历的一切都是真实的,我只是想把这个经历与他人一同分享……”这样的回答,当面对质疑和盘问的时候,还说的出来么?

    因为,这世界已为你我做了见证,正如那18个小时的静电杂音为艾莉做了见证一样。我们所要做的,是相信自己所经历的一切,相信自己的信仰和见证,当面临质问的时候,也仍然可以平静对待。

    因为,无论是星空还是我们的内心,都已经证实曾经有这样一段跨越了26光年的旅程。
  4.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1997年的电影《超时空接触》。

    这是在得知加拿大方面接受到疑似外星人信号的消息时,立马就出现在我脑海里的电影,因为《超时空接触》说的正好 就是一样的事情啊。

    近期,加拿大的一架太空望远镜在两个月内,捕获到13个FRB。什么是FRB,Fast radio burst的英文缩写,中文直译叫作快速无线电爆发,也叫快速射电暴,是指一种高能天体物理现象,呈现瞬态电波脉冲,仅维持数毫秒的爆发。在这些信号当中有一个很不同寻常的重复的电波,注意,是重复的电波。这个电波来自15亿光年外。

    加拿大CHIME望远镜

    听到这个消息,我相信大部分人一定还是呈呆若木鸡状,不知道这条信息是什么梗,也不知道世界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这很正常,所以请您接着看。

    其实呢,2007-2010年之间,地球一直都有收到FRB,但实在太零碎没办法成形。不知道是因为传输距离过远呢,还是宇宙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在干扰,有点类似我们在电梯里打手机,开门了有信号,关门了没信号,时好时坏。

    直到2011年,第一个比较完整的FRB才被发现,但科学家还一直不敢肯定这是什么,经过4年的研究,才敢确定,并发表到了2015年的自然杂志中。这个FRB被称为FRB 110523。

    FRB 110523离我们有多远呢?60亿光年之外的任何一个地方。

    这里顺便说下光年,光年不是时间单位,是距离单位,一光年就是光一年走的路程。

    我们知道,光的速度也是有限的。光从太阳到达地球是8分钟。

    那么我们想象一下60亿光年是个什么概念。这里也迁出了另一个问题。如果光移动也是受到速度限制的,那我们看到的星星,是什么时候的星星呢?

    刚刚我们说太阳光照射到地球要8分钟,那我们看到的这个太阳,永远都是8分钟以前的太阳。

    而我们看到的星星由于离我们的距离非常远,也许看到的已经是他们几亿年,甚至几十亿年前的样子了,星星在我们看到他时还存不存在都是未知数。

    回到FRB的问题上来。其实到这里,地球人都还没当回事儿,为何?因为宇宙中莫名其妙的电波多了去了,这个东西虽然在天文学上是一个重要发现,但是并不轰动,很多科学家认为这个可能就是宇宙深处的中子星喷撞,或者超新星爆发导致,或者黑洞把某些物质撕裂了喷发出去,我们误解了,以为是什么信号,其实没什么花头。  

    电影中女主在盲眼科学家的提示下找到的短暂信号,就是一例超新星爆炸。女主直接就把这颗星存在生命的可能性给排除了。

    然后,2012年,FRB 121102来了!在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天文台被发现,这个天文台像一个巨型的大碗,如果你看过《超时空接触》,你看到天文台照片一定会觉得怎么那么眼熟,因为,这其实就是同一个地方,电影就是在这里实景拍摄的,女主第一个工作地点。

    这个FRB 121102就厉害了。

    因为它是第一个我们发现的重复信号!划重点,来自同一源头的重复信号!这个就了不得啦!!!后来科学家动用了27个25米的射电望远镜观察,耗时6个月,才确定,这真尼玛是同一个地方发出的相同信号!

    等等,27个射电望远镜?这个数字怎么也那么熟,电影里好像也提过,没错,电影正好也是在验证了FRB 121102真实性的新墨西哥州甚大射电望远镜列阵拍摄的,也就是女主的第二个工作地点。

    所以,为什么我会立马想到这部电影,现在您知道原因了吧。电影剧情和此次事件相似之处太多了。

    FRB 121102因为数据更加多,所以确定的更加明确,距离我们30亿光年!就在我们银河系外某个地方!

    对于全世界科学家的测量结果,科学界也沸腾了,这个事情很难解释啊,对吧?唯一的最大可能性就是宇宙的某个地方有个“人”在给你发重复的信号。

    一直到去年一月份还有人在研究到底这个2012年FRB的是怎么来的,最新研究基本排除是偶发的天体碰撞、撕裂导致,这些都是一次性的灾难,不可能给你长时间重复的信号。

    当科学家们还沉浸在研究2012年的发现时,加拿大方面的消息就来了。

    这次接收到的FRB和2012年的有何区别呢?

    第一个区别:数量更多,质量更好。以往为何研究难?因为得到的数据不完整,需要大量时间去分析,而这次发现的时间却非常的快因为数量大,且质量更好,比原来的更亮。

    第二个区别就恐怖了,从目前现有的数据中科学家们分析,这次的FRB距离我们更近!大概是从距离我们15亿光年的地方发出来的。

    那么结合过去几年的数据,你想到了什么?

    2011年,距离60亿光年。

    2012年,距离30亿光年。

    2018年,距离15亿光年。

    如果你看过小说《三体》,你一定会感觉到不寒而栗。

    《三体》水滴探测器

    这次2018年的FRB除了上面说的,还有一个非常不同的特点!就是频率低!以往的FRB多在1400MH左右,而这次检测到了低到了400~800MHz。

    这又说明什么呢?

    根据我们人类的经验,1400MH往往是地面塔台发出的信号,而低于800MH的,甚至低到400MH,往往就不是地面设备发出的信号,而是飞行器发出的信号!

    对此,科学界没有人能拿得出切实的证据说明什么,唯有留白才能表现出大家对它的各种揣测。

    那么问题就来了:我们该不该去回应这个信号呢?

    接下来,我们先进一段影片介绍,别把讲电影的事情给忘了。

    《超时空接触》的故事是这样的:

    女主艾利在父亲的熏陶下从小就是个太空迷。在同学们还在打酱油的时候,小艾利就已经在使用高倍望远镜仰望星空,用无线电波和远在千里之外的陌生人对话了,早早就抛弃了自己的同龄人。

    长大后,她不出意外地成为了一名从事外太空生命搜索的专家,SETI组织的一员。她对宇宙生命充满探索的欲望,尤其是对她产生深远影响的父亲去世后,她对科研的投入更加上了对父亲的强烈怀念。

    她决心要找到外太空生命迹象的努力,只得到少数人的理解,还有一种声音传出来,说科学就是应该牟利的,纯粹的研究就是在浪费人类资源。

    艾利和她的同事们克服了一系列的困难,为了探索外太空生命而不懈努力。终于有一天,女主的研究有了新的突破,他们的工作站收到了一个以质数方式发送的奇怪信号,艾利立即断定这是智慧生命发出的信号。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更令人振奋,他们经过深度分析发现当中竟然还藏有视频信号!奇怪的是,经过还原之后,居然是1936年希特勒宣布柏林奥运会开幕的画面,而画面里还藏着外星智慧加密的未来科技。在高人指点下,艾利破解了外星人的密码。原来外星人并没有加密,而是外星人用了比人类更为高效的文本形式。他们为人类送来了一张传送器的设计图纸。这个传送器跟我们想象的不太一样,驾驶舱吊在高处,看上去就是个球,里面则空空如也,就一张椅子,驾驶舱下方有几个巨大的圆环,当圆环全速转动时,将产生洪荒之力。

    在巨大耗资之下,人类造出了这个传送器,准备开启与地外文明的联系。但第一架传送器却发生严重事故炸毁了。艾利作为此项任务的第二人选乘上了传送器,并且成功发射。来到了外星人所在的星球。

    外星文明的科技远远超过了艾利的想象,而他们却称自己并非文明的创造者,他们也只是继承者。

    艾利回到现实后,奇怪地发现地球上的人们都认为任务失败了,在他们看来艾利所坐的传送器只是从高空坠入了海中,这十几秒内什么都没有发生,而艾利清楚记得自己飞行了足足18个小时。

    事件之后艾利虽然受到巨大质疑,但她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回到了观察站,继续投入到探索工作中。

    电影改编自著名的天文学家、天体物理学家、宇宙学家、科幻作家,卡尔萨根的同名书籍,书籍的翻译更多是叫《接触》,英文都是一样的,叫CONTACT。卡尔同时也是影片的监制之一。有如此硬核的科学名宿坐镇,《超时空接触》的科幻本质也不可谓不硬。

    可惜,这位科学巨匠在电影制作期间不幸因为骨癌离世了。所以电影出字幕时打出的For Carl,其实就是指的卡尔萨根。

    电影的导演是罗伯特·泽米吉斯,尽人皆知的《阿甘正传》就是他老人家的作品。所以,当你在《超时空接触》中看到励志片的元素时,也不用觉得奇怪。

    女主是《沉默的羔羊》里智慧与美貌并存的朱迪福斯特。饰演一个坚忍不拔、不变通、不妥协的女科学家,这个形象倒是与朱迪硬朗的外形十分贴切。

    男主就有意思了,是《星际穿越》里的马修麦康纳,不过是长发飘飘,体格健硕的马修麦康纳。

    因为《星际穿越》在《超时空接触》之后,又拥有相似的科幻内核,还都有马修麦康纳出演,所以有人就说嘛,朱迪福斯特跟马修麦康纳一起生了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儿子叫汤姆,女儿叫墨菲。朱迪因为常年收听外太空信号得了脑瘤去世,女儿墨菲遗传了母亲科学家的基因,朱迪接触过的外星文明传授给了人类解决重力问题的方法,墨菲利用它成功解救了地球上的人类,成为了最伟大的科学家。

    当然,这是开玩笑啦,纯粹的脑洞而已。

    《超时空接触》虽然是大屏幕电影,但受众人群却并不大。看过它,喜欢它的人并不多。两个半小时的片长,中间贯穿着晦涩的天文学术语,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难以接受的。

    但我觉得,这就像是在苍茫星海中探渊索珠,做着概率比大海捞针可能性还小事情的天文工作者经历的日日夜夜。枯燥单调繁琐的数据处理工作可能占据了他们大部分的生命,不知哪一天,也不知会不会有这样一天能够捕获到有用的线索。

    电影中的科学家们,以及荧幕外的观众,相比之下已经幸福了很多,因为我们在电影三分之一处就可以开始找到兴奋点了,这可能是一代又一代天文工作者一辈子梦寐以求都难以望其项背的事情。找寻到广袤宇宙里有规则的信号。

    然而,当科幻迷的兴奋点好不容易被触碰到时,宗教的角色又粉墨登场占据了影片的半壁江山。这让观众很苦恼,这完全是两个针尖对麦芒的话题,两个知识要求完全不同的领域。

    《超时空接触》不得不说是一部野心大得无处安放的电影,讨论的话题都必须从“人”的层面搬到“人类”的层面才能建立起话语基础。牵涉到的都是特别“大”的话题。接下来我们就聊一聊这一些非常非常“大”的话题。

    首当其冲的,也就是今天一开始这个话题。

    当接收到外星文明传来的信号时,人类究竟要不要回应?

    斯蒂芬霍金在世时曾经发出过警告,不要泄露任何和地球有关的内容,因为你不知道对方到底是什么意思,万一非善意的,可能对地球带来灭顶之灾。他认为,外星人如果真的到访地球的话,情景可能会像当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对美洲的土著居民来说,结局不妙”。

    中国科幻神作,刘慈欣的《三体》,就描绘了一个人类错发信号引起的血案。

    说三体人发现了地球的存在,然后起了歹心,要找到地球的位置。有一位好心的三体人为了避免地球的灭顶之灾,还发射了信号,大致意思“发给你的任何信号都不要回复”,地球上的人却看不懂,误解了,反而回应了这些信号,结果发射源被定位,三体舰队开始向地球的方向迈进。

    《三体》的第二部副标题叫做《黑暗森林》,现在黑暗森林法则已经变成了一种流行语。虽然源自小说,但说得确实很有道理。

    所谓黑暗森林法则: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像幽灵般潜行于林间,轻轻拨开挡路的树枝,竭力不让脚步发出一点儿声音,连呼吸都必须小心翼翼:他必须小心,因为林中到处都有与他一样潜行的猎人,如果他发现了别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开枪消灭之。在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狱,就是永恒的威胁,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将很快被消灭,这就是宇宙文明的图景。

    你觉得有没有道理呢。其实咱们早就有一句古话来说这个问题了嘛——枪打出头鸟。

    相互从来没有过连接的文明之间。有没有办法判断对方是善还是恶?有没有办法判断对方如何判断自己的善恶?如果无法判断,那究竟值不值得为不确定的科技进步冒这次风险呢?

    而电影中人类的判断是——接受外星人的邀请。接受的理由其实是非常草率和牵强的,只是因为看到了一副单手打招呼友好形象的图案。

    当然,按照电影的设定,外星文明就在26光年外,已经锁定了地球,因为无线电波不偏不倚瞄准的就是地球,并且传回的还是地球上曾经向外发出过的无线电波,说明地球早就已经是外星人的瓮中之鳖了。即便地球人一致决定放弃外星人的邀请,难不成还准备用自己的绵薄之力跟外星人来个以卵击石不成?所以电影中人类的决定某种意义上说,跟死马当活马医也没啥区别了。

    只不过电影中碰到的,是一个友好的外星文明,友好到让人不得不联想到了白求恩同志。因为这是一个高尚的文明,是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文明,不仅完全没有想过要来争夺地球上的资源,摧毁地球文明,还四处招揽宇宙深处各个不同的文明,给大家建立一个友好交流的平台。还会体恤到地球人一惊一乍的坏毛病,把交流场景转换成艾莉儿时画过的海滩,把交流对象化身成艾莉的父亲。这不就是微信支付宝嘛,你用我的服务就行,我不收费,我还为你服务,你只要把你的流量和信息给我。

    但是,遇到这样的外星文明有多少概率呢?

    想象一下,我们人类目前在大肆探索外太空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找到宇宙深处的小伙伴,然后跟对方说声“嗨”吗?是为了找到一个低等种族,然后将自己的毕生所学传授给对方吗?

    反正我不会这样认为。我的猜测,最大的可能,还是给自己的地球基地找一个备胎。如果我们自己没法做到人人白求恩,怎么可能寄期望于外星人人人白求恩?真正安分守己的外星人才没有闲工夫出远门来地球玩耍呢。

    进入下一个话题。

    《超时空接触》除了讨论科学,同时还在讨论宗教。这两个看似经纬分明的对手。在电影里从开始时的水火不容,最后竟发展到了水火交融。双方的代言人自然分别就是女主角朱迪和男主角马修啦。理工男+文科女的组合我们见得多了,也来尝尝理工女+文科男的鲜。

    影片没多久理工女就把文科男睡了,还一走了之,留一个男人在自己的床上,就去上班了,这简直不要太酷。当然女主也不是第一天那么酷的,当父亲去世葬礼那天,有个神父安慰她,说“不是所有事情都能说出为什么,有时我们只能接受,这就是上帝的旨意。”结果小艾利摇摇头,告诉神父,我应该把药放在楼下的浴室,这样我就可以快些拿到药救回父亲。神父听了一脸尴尬。

    而男主马修,操着一口大舌头的美国德州口音,身份是不穿神父衣服的神父,有点像咱们少林寺的俗家弟子。依靠畅销书竟成为了美国总统的座上宾——白宫的宗教顾问,人生轨迹似乎完全没有任何逻辑性可言,一点都不科学。

    这一对男女从必须转机三次的偏僻小镇一夜情后再次相遇,竟然是在白宫的新闻发布会现场。这种概率本来就比地球人遇见外星人的概率高不了多少。

    然后不温不火地就好上了,调情时用的还都是各种科学定律——比如奥卡姆剃刀理论。

    还没怎么来得及秀恩爱,两人感情就面临重大危机,事实上不是感情的问题,而是价值观的对立。

    第一次与外星人零距离的选秀赛场上,男主马修是背对着朱迪的梦想导师,但他不仅没有为朱迪转身,还问了一个明知道朱迪这种理工女根本不懂如何回答的政治问题。结果自然是葬送了女主的大好前程。

    然而第二次与外星人零距离结束,当人们纷纷在怀疑史上耗资最大的真人秀节目是不是纯粹是在骗钱时,男女主人公的感情却意外找到了喘息的机会,而两人的世界观也因为一次不可描述的外星人事件产生了交叉。说话必须遵循教科书上某一条某一款定律,否则讲不来话的女主,开始用一连串让文科男都自惭形秽的形容词来描述自己的经历。而男主,一个有神论者,冒着神的位置被外星人替代的风险,开始相信外星人的存在了。

    虽然转变的过程比较生硬,但话题性倒是非常浓重的。那么,科学和宗教究竟是什么关系呢?

    我们把这个问题分成几个小问题

    首先要问,神真的存在吗?

    我们看电影的时候都会吐槽里面相信神存在的概率有95%这个天文数字那么高,自己明明就不相信神的存在,怎么可能有那么高的概率,太荒唐了。

    这个问题,其实有点像前一阵国家调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到5000元,你可能认为5000元的起征点依然还是太低了。但事实是,中国绝大部分地区的劳动人民,月收入根本还达不到5000元的标准,你和你身边的人纷纷认为太低了,那是因为你们同属一个圈子,如果你走出自己的圈子,世界可能完全不同。

    宗教这个东西也是一样。你看电影,说明你至少还具备了看电影的条件,你有硬件设备,文化程度也不可能很低,并且有意愿打开《超时空接触》来看的人往往又都是科幻迷,更愿意相信科学。你们就可以算是同一个圈子。这个圈子的人不相信神的存在很容易理解嘛。但,这个圈子跟整个人类群体相比又有多大的占比呢?你认为可能会比5%要大吗?

    而在这个圈子之外,有神论者大有人在。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还有其他大大小小的教派,你认为这些群体有多大?你还可以问问自己,从你出生到现在,自己有没有去过佛堂拜会过?如果你是个彻彻底底的无神论者,那你去拜佛堂是干什么呢?参观不成?

    再看一组打脸的数据,多年前,联合国曾经进行过一项调查,调查最近300年间著名的科学家是否相信有神的存在,其中38位因为无法查明不记入内,其余262位科学家中,神信者有242人,不信者仅有20人,那么也就是92%的概率相信神的存在。科学家尚且有92%的有神论者的概率,那么普通老百姓的概率,你觉得会更高还是更低呢?

    你可能不相信,给我们的学习生涯制造了无数痛苦回忆的牛顿,把自己的后半生全都奉献给了神学。

    牛顿曾邀请一位非常固执的无神论者参观他自制的太阳系恒星轨道飞行器。看完之后,无神论者惊奇地问:“是谁做的,是怎么做的?”牛顿幽默地说,“自发地随机产生。”无神论者认为这是不可能的。牛顿说“你觉得这个小飞行器不能自发地、随机产生,然而这巨大的宇宙中的一切是如何形成的呢?”

    无独有偶,爱因斯坦曾接受记者的访问,请他谈对神是否有存在的看法。爱因斯坦刚送走一位朋友,看着桌上的糖果、饼干、咖啡杯,对记者问“记者先生,您知道是谁将咖啡等物安放在此处的吗?”记着回答“当然是阁下”。爱因斯坦接着便说“小到咖啡杯等物,尚且需要一种力量来安排,那么请想想,宇宙有多少星球,而每一颗星球都按照某一轨道运行无间,此种安排又是什么力量在指使呢?”

    你可以想象一下,当一些执着的科学家终其一生都无法对某些自然现象进行科学解释的时候,他们的世界观是否还会像以前一样呢?

    电影当中艾莉坐在听审会上面对政客的质询时,竟然用了最最宗教化的语言去回答,这看上去很扯淡,但并不是没有先例。

    400年前,当天文学家伽利略通过望远镜发现了太阳黑子、木星的卫星和月亮上的山脉后,欣喜若狂地写下了如下一段话:“我惊呆了,我无限感谢上帝,他让我想方设法发现这样伟大的、多少世纪都不清楚的事情。”

    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一生拥有2千多种发明,但当记者问他最大的发现是什么时,他的回答居然是,我发现耶稣是人类的救主。”他还在自己的实验室里,立了一块石碑,其上刻着:“我深信有一位全智、全能、充满万有至高至尊的神存在。

    第一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德国科学家伦琴在发现神秘射线后,没有以自己的名字命名,而是根据《圣经》希伯来书第4章第12节的内容,取希腊文基督的第一个字母X为名,称为X射线,即基督耶稣之光。

    知道的越多,发现的未知就越多,就越会去保持一颗敬畏之心。无知者才会无畏。

    量子理论,弦理论,暗物质,反物质,哪个我们在真实世界里感知过,哪个听上去不像神话故事。

    也许就像电影中马修的台词一样,科学和宗教虽然形式上有很大的不同,但他们的目的都是追求真理。所谓科学,当我们研究到了极致以后,说不准,就跟动手把茶杯从一头挪到另一个的道理是一样的,只不过,就看是谁的手在操作了。

    下一个问题,外星人真的存在吗?

    我认为,外星人一定是存在的。

    这是一个概率学的问题。宇宙无边无际,要找到一颗跟地球条件相似的行星,并非难事。只要满足地球上孕育生命的要件,就可能会有生命。

    更何况,生命的存在形式也不一定就要跟我们一样啊,人类一直在被人类自己限制想象力。可能地外文明的存在形式完全不在任何我们现有的知识体系之内。也许他们根本就不是以实体存在的。

    那么,存在外星人的概率就更大了。

    所以我认为从理论推演的角度,外星人一定存在。

    但要想从人类所掌握的证据来证明外星人的存在,想必就不那么容易办到。两个不同文明想要接触绝非易事。

    外星人的文明可能远高于我们,可能略高于我们,可能跟我们差不多,也可能比我们更加落后,所有可能性都有。人类目前的科学水平尚且没有能力探索到任何地外生命,那么对于文明程度低于我们的生命体,他们想要与其他文明接触,更是遥不可及。即便文明略高于人类的种族,想要探访到地球也是可能性极小的事情。只有文明程度远高于我们的种族,才有可能做到探访其他文明。这样的概率会有多少?

    那,外星人是否曾经与人类接触过呢?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对一个词印象深刻—UFO。80年代关于外星人的传说遍地开花,总有让人欣喜若狂的外星文明接触地球的迹象在被发现。

    但很奇怪的是,在现在互联网技术那么发达,图像资料传播那么方便的今天,我反而觉得外星人事件变少了。原因,可能是我自己的关注度低了,所以搜索引擎自动调整了我的阅读习惯,也可能,是图像修改的技术高超得已经让人不再相信任何外星人事件了,所以有关信息也就自己过滤掉了,也有可能,外星人确实再也没有来访过了。

    总之这个外星人的兴奋点似乎已经过去了。外星人究竟有没有来过谁都不敢打包票。

    讲述人类与外星人接触的电影有很多很多,基本上我们能想到的接触方式,电影都已经拍过了。所以《超时空接触》里女主在筹集资金时说了句台词,让他的同伴找好莱坞去要钱,因为他们从外星人身上赚到的钱可不少。

    有机会我也想聊一下《降临》这部电影,也是讲述人类与外星生命接触,但角度非常特别,讲了人类和外星种族如何互相学习对方的语言。

    玛雅壁画,麦田怪圈,英国巨石阵,纳斯卡线条,甚至埃及金字塔都曾被认为是外星文明造访的痕迹。但事实上,没有任何一个可以作为外星人接触人类的实证。

    世界各地都有人称自己见到过飞碟,见到过外星人,但到最后也都是传说而已。

    外星人也许真的来过,但他们可能跟《超时空接触》里的外星人一样,并不希望伸张。

    我个人倾向于认为,短时间内,人类应该没有接触过外星人,这个短时间,大概是几十万年。也就是现在的人类存在的时间,地球约有46亿的寿命,几十万年不算什么。我觉得接触一次外星文明,可能就会对地球上所有的生命产生颠覆性的影响。外星人没准曾经来过,也留下了痕迹,但很有可能是发生在史前文明时期,也许,地球上曾经有过另外的文明,但毁灭了,或者移居到了其他的星球。毕竟,对46亿年来说,还是可以发生很多事情的。

    最后一个问题

    我们的神会不会是外星人呢?

    在《普罗米修斯》电影系列的世界观里,人类的神就是大白这个外星种族,因为他们给予了人类生命。

    古文明遗迹里隐隐约约会有外星人接触人类的痕迹,比如玛雅壁画里就出现过宇航员模样的雕刻。关于耶稣的画像中经常有飞碟出现。

    神就是外星人,这种可能性,我认为还是很大。他们可能就像复联里的《雷神》,居住在某个外太空遥远的星球,但拥有很高的科技水平,以至于让对力量一无所知的年轻种族人类觉得看到了神迹,笃信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