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麦吉的计划 Maggie's Plan(2015)

麦吉的计划 Maggie's Plan(2015)

又名: 小三大计(港) / NY單身日記(台)

导演: 丽贝卡·米勒

编剧: 丽贝卡·米勒 Karen Rinaldi

主演: 朱丽安·摩尔 伊桑·霍克 格蕾塔·葛韦格 崔维斯·费米尔 玛娅·鲁道夫 比尔·哈德尔 华莱士·肖恩 凯思琳·汉娜

类型: 喜剧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上映日期: 2015-09-12(多伦多电影节) 2016-05-20(美国)

片长: 92分钟 IMDb: tt3471098 豆瓣评分:6.8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玛姬(格蕾塔·葛韦格 Greta Gerwig 饰)是一名纽约客,和大部分在这里打拼的女性一样,她独立自信又活力四射,给人带来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在这座快节奏的大城市里,想要找到真爱实在是太难了,于是,玛姬决定跳过这一步,靠人工授精来获得一个属于自己的孩子。

演员:



影评:

  1.         现代人好像不那么喜欢“惊喜”,反而井井有条的生活让人安心。大到几岁恋爱几岁结婚,工作几年升到哪个职位,几岁的时候银行存款多少,小到每天有氧运动几分钟,吃多少卡路里,性爱几分钟。在数据监测下的生活让人有种科学主义的心理安慰。理性随时战胜任性,翻开手帐开始计划下一周日程表的那一刻,大家多多少少都是控制狂。
            现在,麦吉(格蕾塔·葛韦格 饰演)的计划是:她准备人工受孕。她找到了捐精者盖依,一个数学家,正在转行卖腌黄瓜。麦吉的意外是:她爱上了同学校的老师约翰(伊桑·霍克 饰演)。人类学教授约翰有家室(朱莉安·摩尔 饰演)有小孩,学术生涯的无聊让他萌生创作小说的念头。在麦吉为自己人工受孕的当晚,约翰向她表白。
            本片导演丽贝卡·米勒,阿瑟·米勒的女儿,丈夫是丹尼尔·戴·刘易斯。而主演阵容中:在我看来,格蕾塔·葛韦格塑造的角色几乎全是纽约新女性(《弗朗西丝·哈》、《美国女主人》);伊桑·霍克也是演尽优柔寡断的天蝎男(“爱在”三部曲);摩尔阿姨在《依然爱丽丝》之后再次出演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三年之后,婚姻的窘态再次出现。约翰在麦吉的鼓励下,开始文学创作。和约翰结婚后的麦吉忙里忙外,除了自己的女儿莉莉,还要照顾约翰的两个小孩。上一段婚姻中,前妻乔治娅是一头扎进自己的事业中,而约翰付出更多;而在这一段婚姻中,约翰花更多时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麦吉觉得自己像个免费的保姆。麦吉的新计划是:找个机会,撮合约翰和乔治娅重归于好。
            亲密关系真的是很少有人能及格的科目,尤其是对越来越功利和理性的现代人而言。婚姻关系中充满微型的权力机制,怎样各自兼顾家庭和事业,怎样分工怎样平摊付出和牺牲,都是一次又一次的博弈。当代的价值观告诉我们:人都有权利追求自己的梦想,实现自己的价值,没有人天生被训练成母亲/主妇,只有兼顾事业与家庭,才是这个时代的成功者。但是,殊不知,这样的标准背后,有多少鸡飞狗跳和力不从心。现代人真的太累了。
            麦吉和乔治娅达成了共识。一次“意外”地在学术会议上的碰面,约翰和乔治娅“意外”地旧情复燃。一个同事酒后失言,让约翰知道了自己中了两个女人设下的圈套。一切陷入混乱,麦吉才发现:永远没有完美的计划。结尾,纽约的冬季,所有角色都聚集在中央公园滑冰,莉莉无意间展现出的数学天赋,让麦吉陷入了另一番沉思。
            一直存在一种非正式的类型:知识分子电影(intellectual film),主人公一般是大学教授、作家、艺术家等脑力劳动者,台词精妙有趣,充满智慧,同时自嘲。自诩生产思想的精英阶层,但他们仍旧无法逃离生活的尴尬时刻。书香门第成长的丽贝卡·米勒,深谙中产阶级的文化趣味,从她的代表作小说(后来也被改编为电影)《皮帕·李的私生活》中可窥见一斑:中产阶级的女性怎样从一个嬉皮士青少年,成长为符合社会规范的商人妇,但是在发现丈夫出轨之后,又怎样开始找寻自我。丽贝卡的作品太过标准地符合受众的口味,反而大多数时候有点可预测般的无聊。人物身上也大多带着一种——通俗地讲——“作”的气质,这让人有的时候不那么喜欢。
            首映式时,丽贝卡谈到了影片的一个镜头语言上的特点:镜头总是会在两个人物对话的时候,瞬间移开到旁边的空间,然后几秒钟之后,人物开始运动到镜头当中。这种playful的镜头语言似乎暗示着:观众可以预测角色人物的下一部行动,但是却又对他们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
            本片有点类似掺杂了棍棒喜剧元素的伍迪·艾伦作品,诚然,并非多么优秀,但是,我们喜欢看人物在大银幕上犯囧,面对人生的尴尬,我们在笑出声的同时,好像也化解了一番自己的尴尬。

  2. 一个萝卜一个坑,说的是婚姻情况。事实上对爱情来说,是不成立的,优秀的人,不管男女,都会是一个萝卜好几个坑。所以这个世界上才会天天上演着悲欢离合的故事。

    可能大多数人和我一样,一想起关于婚外情的电影,联想到的都是哭哭啼啼的妻子,脚踏两船的丈夫,与美貌妖艳的小三。不是妻子成功复仇,就是丈夫小三恶人恶报自有天收。而之所以推荐这部电影,正是因为它的反套路,妻子离婚后光鲜亮丽生活优渥,小三上位后活像大家庭的保姆变成黄脸婆,最后小三忍不住去找正妻:“求求你,快把这团乱摊子和老公接回去吧。”

    迷茫的生活如死水 每个人都在幻想转角遇到爱

    大龄单身女青年麦吉自嘲“爱无能”,从没经历超过6个月的恋情,觉得要单身一辈子的她,突然想要一个孩子,因此决定借精受孕,偏偏这个时候爱情不期而至,出其不意地夹带着措手不及:一个郁郁不得志的已婚作家,就像狗血爱情剧里的套路,妻子强势而成功,更显得他的无能与难以喘息,他这样形容妻子:“她很好,只是她想毁了我的生活。”

    文艺女青年麦吉瞬间圣母附身,觉得自己就是拯救这个陷入泥沼男人的天使,义无反顾地扎进一场别人的婚姻,她爱他郁郁不得志的才华,望着他的眼睛满是崇拜,而他愿意倾听她的每个细节,告诉她“你值得来到这个人世间”,就连枯竭的思路也因为这突如其来的第二春而焕发出生机。而之后呢,成功上位的麦吉与作家结了婚,可是生活并没有变得美好,不仅要照顾前妻的两个孩子,自己的孩子,还有一事无成的丈夫,活像一个保姆。

    婚姻专家总说爱情就要势均力敌,而生活中谁又能完美平衡婚姻关系?你以为姗姗来迟的爱情是阳光照进生命,其实不过是远光灯造成的眩晕,爱情里并不美好的真相,需要一辈子慢慢去参透与接受。


    高难度的爱情,是月色、诗歌、三十六万五千朵玫瑰,加上永恒;高难度的婚姻,是账簿、证书、三十六万五千次争吵,加上忍耐;高难度的人生,是以上两者皆无。—— 朱德庸
    麦吉期待爱情,盼望婚姻与孩子,而这些通通来临后,随着时间的流逝,惊喜变为平淡,炽热的爱情被生活的冷水不断浇灌,纵然她们试过不管不顾地冲出生活,活出哪怕一晚的刺激,也难以消解扑面而来生活里的愁与平淡繁琐。

    而麦吉看到前妻离婚后光鲜亮丽的生活后,再也无法欺骗自己,在自己为照顾三个孩子而疲于奔命的时刻,这位情敌在著书开演讲会,在自己洗衣做饭忙得焦头烂额的时刻,这位情敌在悠闲地喝下午茶。这不是麦吉想要的爱情、婚姻、生活,她想奋起反抗,想把手里的烫手山芋统统还给前妻。

    她主动找到前妻,希望生活回到正轨,把丈夫拱手让回去,而妻子欣然接受提议,两个女人在窗明几净的办公桌前制定着圆满的“婚姻保卫”计划。

    当麦吉意识到自己的婚姻不只是两人窝在暖炉边喝着威士忌谈小说时,这位大龄文艺女青年的梦就碎了,想要挣扎地从无望婚姻的泥沼中爬出来,就像当年丈夫想从前妻身边离开的模样。

    “为什么你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得体离开?”

    “因为这样太可惜,怕女儿成长在不健全家庭,也怕她在一个无爱的家庭长大。”
    不是不纠结,不是真甘心将所有拱手相让,而是生活本就是左右为难,没有两全其美。这可能也是我们大部分的生活常态,不敢试错,因为错误的成本太高,不敢承认失败潇洒转身,因为付出那么多,怎么能轻易离开。如果说人生是场赌局,大部分的人不是输在满盘皆输,而是败在当断不断、总想翻盘的赌徒心态吧。

    一部荒唐的婚外情里尽是鸡毛蒜皮的絮语,而更显得贴近生活,麦吉与前妻的握手言欢以及携手密谋都显得那么可爱了。

    你看,生活兜兜转转,你以为自己的人生会是个意外,而悲欢离合在这世间早已轮回千千万万遍,谁也不例外,步谁的后尘。

    爱情只能是生活里的锦上添花 不会是绝处逢生的救命草

    成功将丈夫支离出生活的麦吉才开始过起自己的生活,不为丈夫,不为孩子,就是为自己。帮学生开启事业,与女儿一起泡澡,她看着泡泡说:“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泡泡”,唯一的忐忑是期待丈夫的出轨计划成功。

    电影里充满戏剧性的剧情,心怀鬼胎的麦吉与前妻,反倒使屡次出轨的丈夫可怜与单纯。无端地,让人开始琢磨生活这场没有剧本的电影,谁说风水不会轮流转,你心心念念盼来的爱情,之后也是有可能恨不得拱手送人的。命中不是自己的,无论是费尽心思抢来,或是不费吹灰之力上门的,最后都会离开。生活有各自的轨道,偶尔的失调,就算是美丽的意外吧。

    电影中的人物各有各的缺陷,以自我为中心的妻子,碌碌无为的丈夫,总想掌控生活的麦吉,像不像我们自己,像不像我们生活中曾经出现的路人甲乙丙丁,生活的剧本没有安排,处处都可能撞到惊喜,但惊喜也可能变成惊吓,或许这才是生活的魅力,走下去,你会发现,你在演什么样的故事。

    电影的结尾麦吉甩锅成功了吗?这个答案需要你自己去发现。
  3. 如今还是会有很多人对单身妈妈冷眼侧目抑或是唏嘘怜悯,觉得这种状态的女人无疑是最可悲的那一类,而她们的小孩也自然归属在可怜,缺爱的行列里。这是一个很可悲的社会概念,却也是一时半会儿转化不了的陈词滥调。

    记得之前和一个非洲的朋友聊天,他说自己虽然没有去过中国,但是对中国还是有一些了解的,他喜欢看成龙的武打电影,知道成龙儿子的那些劣迹斑斑,他说他非常钦佩毛主席和邓小平。他觉得如今看似是弊端的中国庞大人口量,恰恰是推动中国发展,把中国元素波射到全世界的关键。毛泽东建立了新中国,邓小平实施改革开放。在那之后,中国人纷纷涌出国门,渗入到了世界各个的国家。他们一面改变着自己,极力的融入到新的环境和文化中,与此同时他们也在影响和改变着周围的环境。那些后来选择回国的人,他们带着新的思想和价值观,继续影响着另一部分的中国人。

    然而现在的情景是,信息的交流早已不是口口相传,极个别精英现身说法似的影响他人的时代了。互联网已经打破了很多屏障,人们可以轻松的通过电影,音乐,艺术,书籍各种各样的途径,接受到来自不同国家的思潮和新新潮流,知道在海那边的人们是这样生活的,了解到启示还可以这样抉择。当然,冗杂多样的信息量也会让人们感到审美疲劳,如此轻松快速的获取信息也相对削弱了它带给人们的影响和冲击力。不过再微弱的光,也是亮的。

    事业稳定且小有成就的麦吉是个大龄高知女,她孑然一身倒也自得其乐。她想要成为一位母亲,但是却并不想要婚姻和男人,所以她计划体外受孕要一个小孩,并且独自把孩子养大。但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的,在这个过程中她遇到了爱情,一个有妻室的男教授。麦吉被他的才华所吸引,男教授也觉得麦吉是自己的心灵伴侣,他们懂彼此。于是男教授与强势优秀的前妻离婚,与麦吉结婚,并且生育了一个可爱的小女孩。看上去麦吉不仅拥有了梦寐以求的孩子,还收获了计划之外的家庭,有了一位相知相爱的丈夫。

    虽然港版的名字是《小三大计》,但是我不认为麦吉是“小三”。因为从始至终她都没有勾引诱惑有家有室的男主,没有越雷池一步,反而是男主跪下来祈求“我可以睡在你的床上吗?”。婚后的生活自然是琐事重重,不变的是麦吉依旧是那个全能选手,一个人照顾三个孩子(丈夫和前妻2个孩子,自己的1个孩子)。对于只一心想写出伟大小说,对孩子和家务不闻不问的丈夫,她并没有过多的抱怨,只是及时的反观自我,她察觉到其实自己并不需要那个男人,她和女儿完全可以生活的很好。于是她竟然做了一个计划:把这个男人还给他的前妻。最后,两个女人各取所需,只有那个男人在中间被忽悠设计的团团转。两个女人彼此欣赏,并没有上演“大婆斗小三”这个约定俗成的戏码,也没有讲故事反转成百合剧。

    说这是一部很女权的电影也不为过。一个女性,选择了自己欣赏且喜欢的基因,体外受精孕育一个小孩,然后把他培养长大享受做母亲的幸福。她一直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且逐步的完成着自己的期许和计划。再走了一段错误的路途后她幡然领悟,男人和婚姻只是她计划外的事,既然彼此的联结已经不再紧密,何必再去苦苦坚持。于是她努力的迷失的生活中扭转方向,让一切回归原位。麦吉的果敢和独立带给她幸运,在进行看似疯狂的计划中她并没有搞砸这一切,而是让大家都有了“完美结局”。一切如初,兜兜转转的这几年也让两个女人明白了各自想要的是什么。
  4. OMG, I love this film. I like the nerd way they talk to each other. I like the idea that unborn children are the real gods, dictating the fates of us poor clueless mortals. And more.... I will go back to watch.

    After I have finished watching this film. I find there is a lot that have been told in it. One thing I find resonating with me is the two different kinds of academics the film presents. One kind is presented by Maggie, who know the ethics and discipline of life as well as academy. She cares about others and she cares about students. She does academic research for the sake of human beings and centre studies around ordinary lives. She is the only main leading character in this film and she is found so attractive. The other kind is presented by John and his wife, who are interested in academic research so much that they are only into their own studies and do them for the sake of research or sometimes even fame. They have no balance of their lives as well as their academic engagement. They don't care about other people and they don't really care about students, though academics is perceived as not only diacovering knowledge but sharing and spreading them. They exploit everything and everyone around them to build up their academic achievements. For them, institution or education are only platforms or even tools to sustain their living, but researching is where they put almost all their efforts on. It seems that this is not really a bad thing to judge. But think about ethics. What is the point of academic research if it drifts miles and miles away from real life, but only for the researcher's own personal purpose. Is this the real doctrine the academic wants or has? The problem is: well, I don't know, yet.